- 相關推薦
淺談如何降低內部審計風險
一、內部審計風險的存在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內部審計在本單位行政主要負責人領導下,為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和經營治理的加強,對企業內部的活動進行監視。評價、審計后發表審計意見,出具審計報告。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審計意見會出現不恰當或不正確的,從而導致產生內部審計風險的可能性。
L、為適應建立企業制度的需要,大多數大型國有企業在改制、重組中建立了企業團體,包含母公司、子公司和孫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和孫公司在經濟上都實行單獨核算,投資的多元化,經營的多樣化,關聯交易增加,經濟往來日趨復雜,加之內部經濟關系有的尚未理順,內部審計制度不夠完善等,使得內部審計職員判定題目缺少依據,獲取正確審計意見的難度增加,審計風險加大。
2.內部審計在企業內具有相對獨立超脫的地位,發揮高層次的內部監控作用。內部審計涉及企業經營治理的各個方面,涵蓋的廣,審計信息和審計結果的層次高,范圍廣。如:某些專項審計結果及審計信息,為企業高層領導提供決策依據;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提交的審計報告,是企業領導及干部治理部分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各單位年度經濟責任制考核兌現審計的結果是企業對各單位領導賞罰和子公司經營者的年薪收進及職工工資獎金發放的依據;對二級核算單位的財務收支審計結果是領導及財務部分作為財務檢查和考核的重要依據;基建工程決算審計結果是核實工程造價并作為財務結算的依據等等。審計信息和審計結果應用的層次越高,范圍越廣,審計的越大,相應審計風險也隨之增大。
3、內部審計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其獨立性和超脫性是相對的,在提出審計意見時既要符合國家利益和政策,又要維護企業正當利益;既要考慮合規性,又要注重公道性,還要考慮企業的經營環境及實際情況等。此外,在對審計中發現的題目需到外單位進行調查核實時,內部審計缺乏相應的條件和手段。這些都會使發表審計意見不恰當或不正確的可能性增大,形成審計風險。
4.有的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核算不規范,發生財務錯弊的可能性增大,在此基礎上提供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存在題目;內部審計職員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對所有的經濟事項進行全面審查,輕易出現審計疏忽和審計遺漏,得出的審計結論輕易出現偏差,產生審計風險。
5.企業領導及有關部分對內部審計十分重視,對審計信息和審計結果的依靠程度不斷增強,期看值高,?磧炔繉徲嬙诩訌娖髽I經營治理,進步經濟效益方面能提出有價值的審計建議,對被審計單位存在的題目能查清查實,對離任及接任領導的經濟責任能劃分得清清楚楚?傊,對審計提供的審計信息及審計結果要求質量高,可靠性強。而實際工作中很難達到期看要求,因而產生了期看差距,形成審計風險。
6.審計職員假如專業技術能力不強,對復雜的題目就不能作出正確的判定,對審計事項就不能選擇先進的審計,運用必要的審計程序完成審計任務。由于審計職員素質的影響,輕易出現審計疏忽、差錯審計判定不正確、審計方法不當及程序不到位等題目,導致審計信息失真及審計意見不正確而形成審計風險。
二、控制和降低內部審計風險的主要途徑
l、內部審計在審計前,必須制定全面、、公道的審計工作方案。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進行了解,對其內部控制制度、經營治理。效益、財務治理以及以往審計中發現的等情況進行,對審計風險進行評估。通常經營規模大,經濟關系復雜,內部控制不力,財務治理基礎薄弱,經營治理題目較多,經營效益起伏大,審計次數少的單位,產生審計風險的可能性大。對審計風險大的業務師事務所可拒盡接受,避免承擔風險。而內部審計是根據領導批準的審計工作計劃,無選擇地按計劃進行審計。為加強內部治理、特別是對下屬子公司的治理,往往將審計風險大的單位作為審計重點,以期通過審計促進其改進治理,進步治理水平。因此,內部審計職員在評估審計風險的基礎上,對產生審計風險可能性大的單位,在確定主審人選、投進審計職員氣力、審計時間安排等方面要予以充分考慮,周密安排,最大限度地減少審計風險。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制定審計工作方案時,注重分析評估審計風險,可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2.嚴格執行科學公道的審計工作程序是圓滿完成各項審計任務,降低審計風險的重要手段。從審計任務的下達審計工作方案的編制,到實施審計、編制審計工作底稿、出具審計報告整個工作流程必須有一套規范程序。審計職員應按規范的程序操縱,一環扣一環,并且對每個環節進行控制。各項目審計工作應從嚴格執行審計程序上進行控制,將審計風險隱患消滅在審計的各個環節。
3.原始的證據越多,證據的證實力越強越充分,審計的風險也就越小。審計職員應堅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收集詳實的審計證據,防止主觀臆斷,保證審計證據的客觀性。對于審計中的難點和疑點,要深進調查,分析取證,既要收集實物和文件證據,又要找人談話調查取得被調查人簽字認可的調查記錄等證據。對審計出的題目必須從各個方面進行驗證,以取得足夠的有充分證實力的證據來支持審計意見,避免因證據不足產生審計風險。
4、防范和控制出具審計報告的風險,應把好審計工作底稿質量關。首先,項目主審在編制審計報告時,必須仔細認真地審查工作底稿,對審計證實材料的充分性和可靠性進行分析,對不符合要求的審計工作底稿要求重寫或補充完善。其次,必須分清審計責任和被審計單位責任,被審計單位要對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審計職員僅對出具的審計報告負責。再次,文字表述應持謹慎態度。留意把握以下幾條原則:不在審計時間范圍的審計事項,審計報告中不出現;審計僅對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資料,在審計后發表意見;對審計結果,要說明是采用某種審計或分析得出的;經審計核實后,能定量反映的題目定量反映,對無法定量的,以定性的方式反映存在的題目;對確因各種因素所限,無法核實的題目,審計報告也應如實反映,并說明導致對某一題目無法審計查清的原因。
5.必須建立嚴密科學的審計質量控制制度。為降低內部審計風險,必須建立一套嚴密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對審計項目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檢查和控制。應建立和完善項目主審負責制,審計業務質量復核制,審計質量責任追究制等內部治理制度,以保證審計工作的高質量。
6.內部審計必須培養和造就一批思想好、業務素質高的內審職員隊伍。同時,應強化審計職員風險意識,克服“內部審計不存在審計風險,即使產生審計風險也不負責任”的想法,充分熟悉防范和控制審計風險的重要性及產生審計風險的危害,在實際工作中,通過主觀努力,最大限度地避免產生審計風險,減少審計職員的風險責任損失。
【淺談如何降低內部審計風險】相關文章:
淺談內部審計風險及其防范機制03-23
淺談內部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03-15
如何有效控制與防范內部審計風險03-22
內部審計淺談03-29
淺談審計風險03-20
淺談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責任和作用02-28
淺談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目標選擇與實現03-02
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