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談極端氣候對我國糧食生產安全的影響及保障措施

        時間:2024-08-11 19:30:32 其他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談極端氣候對我國糧食生產安全的影響及保障措施

        摘要:總結了極端氣候對我國糧食生產的影響,提出了極端氣候背景條件下確保糧食安全的措施,包括科學規劃農業生產格局、依靠自己的力量、適時加大糧食儲備、重視農業氣象預測預報等,以供參考。


        關鍵詞:極端氣候;糧食安全;影響;措施
          
          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各種自然社會系統中,農業生產是弱質性產業,即農業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直接、最脆弱的部門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利用,我國農業的生產條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從根本上說,農業無法擺脫耕地、水資源、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條件的制約,依然是“靠天吃飯”[1]。糧食等農產品作為主要的食物種類,是人類生存與發展必不可少的必需品。這決定了人類對食品的需求彈性非常小,也就是所謂“剛性的需求”。因而,糧食等農產品供求兩端的任何細小變化,都可能會產生劇烈的價格反應。確保糧食安全,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學命題,更是一個政治學命題[2]。全球變暖,極端氣候頻發,糧食生產環境和條件惡化,糧食生產的自然風險不斷加大,對糧食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必須通過加大科技投入,政策扶持,多渠道、多方面防范極端氣候帶來的負面效應,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3]。
          1極端氣候對我國糧食生產的影響
          我國季風氣候特征顯著,氣候要素變率大,旱、、低溫等氣象災害頻繁。同時,農業基礎比較薄弱,抵御災害的能力較差。在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全球范圍異常氣候出現的概率大大增加,這種變化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尤其是極端天氣現象的增多,勢必導致世界糧食生產的不穩定,造成巨大損失。在中國不穩定的氣候背景下,再疊加氣候變化帶來的水分脅迫、高溫熱害、暴雨洪、臭氧濃度增加帶來的危害等負面效應,很可能加大農業的不穩定性和風險,直接影響到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氣候變化使中國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3個突出問題,一是使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增加,產量波動大,對產量的影響可能主要來自于極端氣候事件頻率的變化。民政部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4 721.4萬hm2,絕收面積達491.8萬hm2。極端災害天氣的發生,對我國部分區域的糧食生產造成了顯著影響。二是帶來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的變動,氣候變暖一方面將使中國作物種植制度發生較大的變化,另一方面將使中國主要作物品種的布局發生變化。有關研究表明,氣溫每升高1 ℃,水稻生育期縮短7~8 d,冬小麥生育期縮短17 d,直接影響單產水平。冬小麥的安全種植北界已由長城沿線向北擴展了1~2個緯度(100~200 km)。華北地區冬小麥正由冬性向半冬性過渡。三是氣候變暖導致病蟲害發生規律性變化,引起農業生產條件的改變,農業成本和投資大幅度增加,氣候變化將改變施肥量,不得不施用大量的農藥和除草劑。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小麥條銹病越夏區的海拔高度升高了100 m以上,發生流行時間提早15 d左右。近10年來,水稻螟蟲成災的早發和高發,成為影響我國南方水稻高產最嚴重的病蟲害。稻飛虱和南方果樹黃萎病的發生區域也明顯逐步向高緯度、高海拔地區擴張。草地螟在北方則連年暴發。近5年來,我國每年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糧食損失達5 000萬t左右,占糧食總產的10%。
          2極端氣候背景下確保糧食安全的措施
          2.1科學規劃農業生產格局
          要高度重視和著力緩解極端氣象災害和不利氣候條件對糧食增產、穩產的不利影響,重點加強主要糧食作物和糧食主產區農業氣象災害應對防范體系建設。采取切實有效的綜合措施,加大農業抗御干旱、洪、凍害、熱害等氣象災害和農業病蟲害的投入力度,加強農田水利工程、農業基礎設施和人工影響天氣工程建設,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工程標準。從保障農業持續增產和糧食長期安全角度出發,進一步挖掘糧食生產潛力,優化配置糧食生產資源。深入分析未來光、溫、水資源分配和農業氣象災害的新格局,開展農業氣候資源的調查和利用途徑研究,加快更新農業氣候區劃。通過對現有農業結構和品種布局進行重新規劃,盡快適應新的資源環境,提高氣候資源利用效率。
          2.2依靠自己力量保障糧食安全
          由于氣候變化導致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潛力下降、不穩定性增加的影響具有全球性,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糧食安全問題。世界糧食市場可交易量、庫存量在不同年份會有更大波動;加之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分歧,糧食用于生產生物燃料的趨勢難以根本扭轉,加大了糧食需求壓力,全球糧食貿易可用于我國進口的總量微乎其微。因此,我國糧食安全不能依賴國際市場,只能立足于自身。當前,要更加嚴格地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禁止用糧食生產生物質燃料的政策。國家保護耕地、促進農業生產、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各項政策措施應當長期堅持并認真落實,實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
          2.3適時加大糧食儲備
          糧食儲備是為保證非農業人口的糧食消費需求,調節省內糧食供求平衡、穩定糧食市場價格、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而建立的一項物資儲備制度。在正常年份,即便遇到一些極端氣象災害,我國糧食生產的總體波動幅度也能控制在10%~20%。但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極端氣象災害的發生時間、空間、強度及其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確定性,主要糧食產區極有可能同時發生具有較大影響的極端氣象災害,發生連片、連年、高強度的干旱、暴雨、洪災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由于氣候變化影響的不確定性,我國糧食生產波動幅度甚至會擴大至30%~50%。因此,要認真對國家現有的糧食庫存進行一次徹底摸底,適時加大糧食儲備,建立健全糧食儲備的法律制度。
          2.4重視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測和防御
          著力加強農業生產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大力加強干旱、洪、風雹和低溫等重大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測和防御技術研究,加強長期天氣預報和極端氣候事件預測及極端氣候事件對糧食生產影響的評估研究,建立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和調控服務體系,建立健全氣象防災減災預警系統,為最大限度地減輕農業氣象災害造成的糧食損失提供科技支撐。從防范氣候變化的風險角度來看,農業生產應當加強能力建設,如加強糧食主產縣數據的監測及處理能力,增加監測站點,推行全國統一的監測標準,推進監測“三網”合一;加強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農業災害的監測評估;加強培訓和服務,讓農民了解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2.5加強農業病蟲害發生的氣象條件預測和防治
          加強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流行與氣象條件、氣候背景的關系研究,加強氣候變暖對病蟲害發生、流行趨勢的影響研究,建立病蟲害預測預報的氣象指標體系,重點做好農作物病蟲害大發生年份的氣象預測預報服務。有計劃地培育和選用抗旱、抗、抗高溫等抗逆品種,采用防災抗災、穩產增產的技術措施及預防可能加重的農業病蟲害。
          2.6發展循環農業、綠色農業
          大力發展節水農業,走可持續農業發展道路,我國是一個缺水國家,受季風氣候影響,北方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少,華北地區則更少,河流徑流量逐年減少。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水資源的過度消耗,使許

        【談極端氣候對我國糧食生產安全的影響及保障措施】相關文章:

        談酸雨對農作物的影響及防御措施03-18

        談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對環境造成的影響03-07

        我國零售業應對外資的保障措施03-07

        談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及對策03-18

        試論成人高等教育質量的影響因素與保障措施03-18

        談干旱對園林植物的影響及災后管理措施03-18

        談鐵路監護道口安全保障義務及司法認定12-10

        淺析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應對措施03-26

        談加強變電所安全穩定運行的措施12-04

        談公允價值在我國會計中的應用及影響03-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