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課程的彩墨畫教學創作的論文
摘要:彩墨畫因為本身新穎多變、繽紛多彩的特點近年來在美術創作中大放異彩。而在美術課堂上,彩墨畫憑借其豐富色彩和極大的可能性帶給學生創造想象空間,在傳統校本課程教學中,老師應當如何從宋元小品中延伸出新的表現形式,創新教學內容,給予學生更加開闊的創造空間,是本文的討論重點。
關鍵詞:彩墨畫;中學;宋元小品;創造力;想象
宋元小品歷史綿長,卻在千年之后仍舊受到人們的喜愛。彩墨在近年來也是大放異彩。在美術課堂上,老師如何在宋元小品之中汲取營養做到彩墨授課的創新發展呢?并又如何使得學生在數年之后仍舊對此抱有興趣愿意為花費心思呢?
一、宋元小品技法的美感所在
王維是盛唐杰出代表詩人,他開創了水墨山水畫派,素有“師佛”之稱。他曾有詩:“咫尺之圖,寫百千里之景”。卻不曾想過這就是后代宋元小品最精妙的所在,那么宋元小品究竟有何魅力能夠延傳至今仍舊交口相贊。第一,“氣韻生動”是繪畫藝術應當達到的最高層次,它也是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所提的繪畫“六法”中的頭一條。宋元小品尺寸有限卻又“麻雀雖小,內臟俱全”。何是“氣韻生動”呢?“氣韻”是說作品所繪意象,筆墨留白之間擁有的流動神氣以及深厚韻味。如果想讓自己的作品能夠靈動而完整,那么“氣韻”如何“生動”就是作者手下的繪畫功夫。在當代畫家吳冠中的繪畫風格可窺一二,便知何為“氣韻”,他們的落筆之下“萬物皆有靈”,生氣勃發。老先生曾對后生說過:“你一定要穿著大師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脫的過程中,你就會找到自己。我就是這么走過來的!标P于“氣韻生動”這最高境界的向往,無路可選,唯有兢兢業業,多多揣摩,或是古時大家或是當代名門唯有見識多了才會有感觸領悟。這種感悟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只有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從小時就開始做起,在心中有了這種想法,就埋下頭去學去專研,才有可能在這條路走出個光明大道來。第二,生命力是藝術作品的靈魂。傅抱石先生是現代著名畫家藝術理論家,他曾說:“一種藝術的真正要素乃在于生命,且豐富其生命。有了生命,時間和空間都不能限制它”。畫作雖然都是“死物”,但優秀的藝術品卻能打動人心,宋元小品精致而美麗,山水花鳥栩栩如生,宋元小品花鳥題材豐富多樣,多以草蟲、禽鳥、貓犬、蔬果、蟬蝶等為主。令人心生向往,大家們在自然萬物之中汲取精神營養,用心去體會原始美感,和自然賦予的天然色彩,呼吸下是靈動的美好,最終在筆墨下賦予它們在紙面上的生命,畫面上有天地山水,有萬物自然,有戰旗烈烈有山高水遠有故事有傳說,有情有義有苦有樂,真的是筆墨之下萬物生輝。第三,除了“氣韻”“生命力”最重要的就是“意境”,如何傳承國畫做到“無聲勝有聲”,留白寫意如何自然傾瀉。在宋元小品之中,畫面尺寸較小,如何用有限的畫面揮就意境正是宋元小品的獨有韻味。這種韻味不是其他大開大合畫作所有的,精致小巧極具觀賞性,讓宋元小品流傳至今,經久不衰也是這個道理,尺寸之間有天地萬物,頗有“一沙一世界”的哲學味道,讓人沉醉其中無法自拔。這幅“山茶蝴蝶圖”是宋小品的典型代表之作。山茶潔白無暇,朦朦朧朧像似月光又如一襲白衫裊裊而去的嫦娥仙子。蝴蝶薄翼清晰,體態優雅,正欲點在山茶之上。這一刻的意境已是美極了,妙極了。沒有多余的事物,也沒有多余的詩詞贅述,單是這一眼看著就能想象出其中的故事。月華傾瀉之下,作者閑庭信步抬頭一眼院前的茶山花有蝴蝶紛飛,上上下下,左右輕盈。山茶已是到了盛放的季節,清幽的香氣招蜂引蝶。蝴蝶振動薄翅趁著夜風飛過田間,飛過林海最終落在了這一朵小小的山茶花上,如是翻山越嶺撞進你的眼里的柔情蜜意。在宋元小品之中這小小篇幅,可以領略到清風花香,花開蝶舞,月光盈透還有內心的釋懷美好。這邊是意境最好的呈現,無需多言多語,無需濃墨重彩,就能夠引人入境打動人心[1]。
二、彩墨畫教學與創作
彩墨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畫法,相較于傳統水墨畫而言又被叫做“現代重彩水墨畫”。它使用了更多的語言色彩用于塑造畫面構造新的現代的'中國風。彩墨畫做到了全面吸收的同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方面有水墨畫之長,一方面又有西方的色彩濃郁之美感。集合了水粉、水彩還有油畫等技法,多種元素的融合使得彩墨更加奇妙多變,可能性更加豐富。那么在彩墨教學與創作之中有什么獨特之處呢?(一)水墨交融,恣意任性彩畫之中水、墨以及顏色交織相容,使得畫面色彩風度,五彩斑斕。中學生尚還年幼對于色彩絢麗的事物總是容易被吸引的。在美術教學之中,老師應當善于引導學生關注這一特點,用實質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在使用“水墨色彩”時傾注自身情感,去發現自己身邊的美和希望,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和靈感[2]。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從自身出發,結合當地教育實際。學會在日常生活發現更好的切入點將這種藝術文化帶入學生的生活之中。在水墨綻放紙上的時候讓學生去感觸這種行云流水潑墨揮毫的自由和美感。繪畫多是從山川江河之中汲取靈感,巍巍大山俯瞰云海翻騰,能激蕩學生胸中豪情壯志;江河日下,可以是一望無際的破浪前行也可以是悠悠揚揚的灑脫姿態。(二)運筆之間,天馬行空自然萬物天地共存,花鳥魚蟲,動靜相宜。繪畫畫的是天地之間也可以躍然天地之外,如何將這種傳奇色彩帶進水墨繪畫,突破傳統繪畫的封閉性思想,例如用彩墨畫一個“外星人”怎么樣?初中時候的學生是最富有想象力和一定實踐力的時候,每個人都曾有過一片燦爛星空,其中是鬼怪精靈萬物共存。我們應當尊重學生這種思維和想法,還要從中引向正途。如何在生活中得到靈感源泉,如何打破固定思維開創自己的世界。筆者以為老師應當帶引學生留意生活,發現自然規律,春來秋去,樹葉凋零,花開春盛。這是大自然最有情趣的故事,學生們會在這種秩序中發現最為質樸的東西,再揮發自己的想象,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東西[3]。(三)尋求突破,創新技藝世間萬物唯有不斷求新才能永久傳續,傳統的東西薪火相傳之中總會隨著時代變遷而做出改變,那么對于彩墨繪畫而言也是如此,更何況是彩墨教學。當下社會能夠吸引學生的繽紛多樣,數不勝數,彩墨教學也只有不斷創新突破才能存留學生心間。彩墨本身就具有中西結合的特色,在教學之中也應當凸出這一特點。課堂上除了課本所強調的傳統國畫,還應該結合西洋油畫一起分析講解。中國傳統水墨畫頗與語文課上學生所學散文的精神要義“形散而神不散”相似,基于中國傳統骨子里的含蓄,都追求著一種以“形寫神”,在似與不似之間尋求一種自然平衡,充滿一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無窮幻想。傳統水墨畫技巧講究“平、圓、留、重、變”,水墨運用追求“墨分五色,濃、淡、破、潑、漬、焦、宿[4]!蔽鞣接彤嫿洑v了幾個時代,每個時期積淀的文化底蘊都對其產生了重大影響。技法也是多種多樣,古典油畫有透明薄涂畫法、不透明覆色法、不透明一次著色法。近代技巧挫、拍、揉、線、掃、跺、刮、涂...更是不勝枚舉。這些技巧都可以在彩墨教學課堂上大膽引用進來,不需顧及適宜與否,合適與否。對于中學的美術課堂而言,這些充滿想象和創造的技法運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想象以及興趣愛好。在運筆之中,在水墨暈染的時候,這些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最大的帶給學生以震撼和感觸。
三、彩墨教學與創作中的“宋元小品”
至此我們已然了解了“宋元小品”的精氣神所在,而彩墨教學與創作所有的特點和其迫切需要革新的原因。那么如何做到“宋元小品”與“彩墨教學與創作”的融合呢?首先,宋元小品擅長于在小幅之間營造故事氛圍,講究構圖,意蘊雋永。那么遷移到我們的彩墨教學與創作之中,老師在課堂上應該引導學生去思考自己要畫的“是什么”“為什么”,有了這層想法在腦中,才會有想法在筆下。在學生繪畫中并不一定苛求畫面多么精致細膩,也不一定是要畫面開闊無窮,而是在學生畫中有構圖想法,有想過自己畫面呈現的感覺,在自己的畫面有故事有意境,而這個故事可以是簡單的小貓小狗也可以是巍巍大山。彩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營造意境學會自我創造,老師應當在開題就給出確定的創作方向,有了一個主題那么學生就能把握方向;蛘咭部梢蕴岢鲆粋問題讓學生做出回答,根據自身的回答進行創作。只有學生對于主題產生一定的情緒才會有意境故事產生的可能性。而有了這種可能性,才能繼續帶領學生深入細化這種故事意蘊,讓畫作更加圓滿。其次,宋元小品的繪畫過程中非常的具有季候性,以“花鳥魚蟲”為主題,大部分的作品完成大都和當時的氣候節令密切相關。那么我們的課堂上就更加應該鼓動學生在進行彩墨繪畫中去貼近實際生活,盡量避免憑空想象,這種“避免”不是封閉想象空間,而是讓學生在實際事物的支撐之上合理的完成作品和故事。彩墨教學課堂上,有了主題如何技法學生的想象力呢?可以根據主題關鍵詞開發想象,“蘋果”會是什么呢?它是什么狀態呢?一顆被咬過的蘋果,蘋果是紅色的還是青色,蘋果放在哪里的呢?有誰誰咬過的呢?是已經被咬了一口擱置在桌上,還是有小蟲子在樹葉間一邊默默蠶食大蘋果呢一邊曬著太陽呢?又或者是妹妹手上已經被咬掉一口的蘋果呢?這些都是實際性的想象延伸,學生們當然更可以散發天馬行空鬼靈精怪的想象力,讓自己在想象世界自由徜徉。蘋果是飛在天上的氣球,又或是外宇宙有個星球叫做“蘋果”呢,還是說人人手上拿走的“蘋果”手機呢?想象力的拓展沒有固定套路,每個人都曾有過“十萬個為什么”的時候,那時候我們都曾勇敢質疑過這個世界運轉的基本規律,曾大膽想象過如果不是這樣會是怎么樣呢?對于初中的學生們而言對這個世界認知還未固定,充滿了想象和故事,如何引導這些天賦運用到彩墨教學之中,需要的是老師更加有耐心并有包容,去尊重學生每一次的大膽創作。最后,宋元小品講究構圖生命力追求那股子“氣”,而這氣的產生就是畫面的“矛盾”沖突來的。宋元小品中“動靜沖突”“大小沖突”等等不勝枚舉。那么在我們的中學美術課堂上,老師應當善于引導學生去運用去思考這股子“氣”怎么來,怎么去表現和安排這股“氣”,從而讓學生在繪畫中有了思考,有了自己的興趣點。對于中學生而言自己本身就是“生命力”,年輕的蓬勃朝氣和之氣是生命初始的美好。在彩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年輕稚嫩的筆觸和想法都是生命力的一種表現。在宋元小品之中的生命力大多通過一種“對比”或是“矛盾”表現,那么在教導學生的時候如何讓他們學會賦予畫作生命力呢?在繪畫過程中要用心,“稚嫩的筆觸”而不是不走心的鬼畫靈符,規范的手法和心細的繪畫過程不僅僅是完成作業,而是和自己的作品建立一種聯系。除開手法,在畫面表現中的“對比”“矛盾”學生們應當如何理解呢?曾經有過一則寓言故事,一位大師讓學生畫出瀑布的聲音。學生爬山涉水在瀑布面前思索三天三夜,回家之后立馬閉門作畫,又畫了三天三夜,交給大師。畫面飛瀑直下三千尺,氣勢磅礴,有破畫而出之意,大師卻搖搖頭說:“沒有瀑布的聲音”。學生又回去看了九天九夜,畫了九天九夜,大師卻仍舊是說:“沒有瀑布的聲音”。這一次畫了兩個月,老師仍是搖頭,學生實在懊喪虔誠求問,大師拿起畫筆,在瀑布前的大石上畫了兩個小人,一個雙手攏在嘴邊大聲喊著,一個側著耳朵仔細聽著,于此瀑布聲音竟嘩嘩而下,震耳欲聾。這個故事就是“生命力”的表現,如何通過每一件事物之間彼此聯系,讓畫面之中存在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讓每一次推動都是一次“呼吸”。還是那個“蘋果”,關于蘋果怎么表現生命力呢?蘋果樹在礫石之中扛著重要彎著腰卻仍舊努力向陽,這是一種渴求,是生命力。蘋果擱置太久腐爛發酵,這也是一種生命力。蘋果掛在枝頭引得小鳥啄食,蜜蜂圍繞,這更是一種生命力。要讓學生去發現去感觸生命,才會有富有生命力的畫面,老師做的正是引導他們去探索萬物精靈生生不息,自然運轉的規律。
四、結束語
中國繪畫有千年歷史,根基扎實,底蘊深厚。在新的彩墨繪畫中老師如何能夠聯系切實的傳統技法,例如宋元小品,吸引學生興趣并做到文化傳承是需要長時間的實驗和努力的。宋元小品至今仍舊是藝術瑰寶,自身魅力不減毫分,彩墨教學中要學生自行去領悟這一層聯系尚不可行,獨有老師帶領牽頭,引領他們走上正道才是美術教學的出路。彩墨教學或許是美術教學的一部分,但它的融合創新帶給美術教學的改變卻意義非凡,在宋元小品技法延伸到彩墨教學與創作的創新中這一案例,可以成為更多傳統校本課程教學創新范例。
參考文獻
[1]李新宇.色彩語言在彩墨繪畫中的表現力[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2]徐惠泉.略談對彩墨畫的認識和實踐[D].蘇州:蘇州大學,2008.
[3]李慰宜.美術欣賞與表現[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社,2005.49-50.
[4]戴高.桃中小學美術教學活動設計[M].北京大學出版,2005.80-81.
【中學美術課程的彩墨畫教學創作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