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述美術教學中培養創造性的研究與實踐
論文內容摘要:教學被公認為是對創造力的培養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因此,在當今我國青少年創造力的表現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本文針對這一現狀,對美術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筆者的觀點和解決措施。
論文關鍵詞:美術教學 創造性 教學方法 能力培養
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的發展和進步需要造就大批具有創造精神和相應條件的開拓性人才,創造能力的不斷提高,素質的不斷提升,是各類人才成長的必要條件。如何在美術教學中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活動呢?本文根據教學實踐對創造性的培養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學校美術教學不僅僅要教給學生美術方面的簡單技能,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能,而且還要通過知識教育、藝術教育去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才能,這是美術教育的基本任務。
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們的美術教學方法是教師示范,然后讓學生“拷貝”下來。我們的訓練模式是:黑板——學生的眼睛——經由學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樣板“畫”下來。這是一個簡單的由眼睛到手的過程,由于沒有“心”的思考,可以說是一個類似“復印”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的繪畫過程就僅僅是一個由眼睛到手的過程。因此,學生的眼睛里有畫,心里沒有畫,眼睛里的畫只能是別人的畫,只有心里的畫才是自己的畫。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心中“創造”出一幅自己的畫來,就只能重復他人。
把技能看成創造,這是很多美術教師的一種錯誤的理解。其實,繪畫是一種技能,是一種可以被創造利用的技能,但也可能是一種扼殺創造、重復他人的技能。技能是可以由教師傳授的,但創造性是無法教出來的。所以很多學生具有很高的“拷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創造力。創造力是人在各種復雜的實踐活動中創造出新產品的能力。這種產品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具有創造能力的人,不受定式的約束,見解獨特,思維流暢。一個創造力很強的人,必須是一個獨立性很強的、個性完善的人,必須是一個在常規勢力面前百折不撓的人,同時又是一個具有很強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斷力的人。
當的鐘擺走進21世紀,科學技術正飛速發展,學校美術教育的改革已勢在必行,那種老式的美術教學方式早已跟不上時代的節拍,為把學生培養成創造性的人才,筆者在美術教學中進行了大膽嘗試、探索,研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這里談談美術教學中創造性的培養。
首先,否定簡筆畫及過早接觸專業訓練。簡筆畫是由最簡單的線條、圖形概括出人物、動物、的圖樣,學生會在描摹的過程中受到其模式化的限制,束縛了學生的想象與再創造。筆者曾教過很多深受其害的學生,有一次命題創作《運動會》,其中有一名學生在家中曾畫過簡筆畫,他創作的人物都是圓圓的頭,眼睛是兩個小黑點,鼻子是一條豎線,畫中的人都是一模一樣的“木頭人”,可見簡筆畫的害處之大。有些美術教師甚至過早地讓兒童接觸專業性訓練,如素描及成人化色彩訓練等,也同簡筆畫一樣是禁錮學生思維的“緊箍咒”。由于學生年紀小,不能理解掌握素描的技法、技能、色彩運用的規律,只能在未知理解的基礎上以畫的像為標準,進行盲目描摹,久而久之,什么洞察力、想象力都變得麻木了。
因為筆者從事了很多年基礎美術教學工作,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接觸一些不同年齡的學畫兒童,曾經遇到過許多家長不聽勸告,盲目地強迫孩子去學習素描,認為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學習了繪畫基礎知識;結果導致孩子喪失了對美術的興趣,也很可能由于教學方法的誤導,將本來是個很優秀的藝術苗子,過早地扼殺在搖籃里了。
兒童學習繪畫不是單純地掌握怎樣畫的技巧,而是培養怎樣去畫的創造性思維。筆者認為制圖式的模仿以及模式化訓練是極端錯誤的。簡筆畫以及過早接觸專業訓練是被當今追求藝術品位、科學教學以及認真負責的美術教師所深惡痛絕的,它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摧毀了學生的創造力。
然而新的科學繪畫要深入人心,就像制度的變革一樣,會遇到阻力。這就需要具有創造性思維的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探索,推翻舊的模式,建立新的、科學的、放眼未來的美術教學體制。
創作畫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手段。創作畫分為有參考創作和無參考創作兩類。有參考創作是根據范畫提供的內容,改變其中一些圖案或增加、減少其中的形象與情節。無參考創作是指完全由自己想象進行無參照物創作。它又分命題創作和非命題創作。創作畫可以調動學生觀察及思考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創造力與表現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方式。創造畫初期一般進行有參考創作,它是進行無參考創作的前奏,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具備了創作的能力。當學生具有了創造性的能力及思維的時候,創作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表現欲及滿足感,繪畫成了隨心所欲的游戲,在其中,學生的智力得到了開發,創造力得到了培養。
在進行創作畫的過程中,啟發式教學是學生進行創作畫的鑰匙。例如在有參考創作中,教師出示的范畫內容羅列無序,需要重新組合。如這樣一幅范畫,畫中有汽車、房子、樹、人物、花草、小鳥等,需要學生把客觀存在排在合理的位置上,這時教師應啟發學生:汽車在哪里,小孩在干什么,樹長在什么地方,誰的房子,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等等。怎樣安排最合理,教師會作出種種設想,啟發學生動腦筋思考之后進行創作。結果有的學生畫了一幅《蘋果豐收了》,畫的是車廂裝滿了蘋果的汽車停在果園里,房屋前面的果樹上站著很多摘蘋果的孩子,好一派熱鬧的景象。有的學生畫了一幅《大街上》,畫的是街上行駛著各種造型的車輛,車上坐著孩子,手里拿著各色的氣球,馬路邊有房子和樹,他還自己創造性地加了崗、紅綠燈、來往行人等,每名學生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創作了很多豐富多彩的作品。
比如還有這樣一幅范畫,畫的是一間“透明”的小屋,屋里有張桌子,教師要求同學們根據這些內容畫一幅具有一定情節的畫,教師啟發學生桌子旁邊有什么?是誰在房子里?他們在干什么?結果一名學生畫了一幅《包餃子》,畫的是一家人熱熱鬧鬧包餃子的場面,另一名學生畫了一幅《我的一家》,畫的是全家人一起看的場面,都是非常具有創造性的畫面。
在無參考命題畫的創作中,如《未來世界》《在月亮上劃船》《太空旅行》等都是具有很強的創作空間的題目。教師啟發學生的內容要求更多、更廣泛、更具有吸引力。如畫《海底世界》,可以先給學生講述太空、海底的一些故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想,經過回憶、推理,畫出大海。教師可以在此內容上啟發幼兒聯想:“海水下面和上面都有什么?”“船上和船周圍還有什么?”等等。這樣可以逐步地使幼兒的聯想豐富起來,進一步豐富作品的內容。
兒童對周圍生活獲得的印象,主要靠平日在各種活動中觀察、積累,這些印象為幼兒的繪畫將會提供豐富的題材內容,所以要經常帶學生走進大自然,活躍他們的思維。
激發學生創作興趣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選材要具有想象空間。2.必須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反映學生自己的生活及情感,它的造型、色彩自由運用,不拘一格,不受限制。在學生創作過程中,教師不要修改其作品,只是提建議性意見。3.為學生提供創作來源。親眼看到、聽到、親身體驗到的都是最直接的創作信息,組織學生到生活中寫生,這是直接反映生活的創作;通過看、電視、看書、看報,然后加入自己的想象、理解及再創作,這樣的繪畫作品是間接反映生活的創作。
總之,創造性就像種子一樣,它需要一定的:包括土壤、氣候,科學的灌溉、施肥培養才能發芽、生根、開花和結果。教師要及時鼓勵、肯定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一幅作品,只要能反映學生內心的感受或有獨特的個性和新穎的表現方法,都應得到鼓勵。你會發現學生的智力和創造性品質都有明顯的提高。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遵循教育規律由淺入深,引導他們走向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孫黎.論美術教育與國民素質[J].美術,2000(6)
[2]劉君.美術教學重視發展兒童思維[J].中國中小學生美術,1998(1)
[3]杜玫.兒童繪畫與智力開發[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
【淺述美術教學中培養創造性的研究與實踐】相關文章:
探討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03-18
淺談創造性思維在美術教學中培養12-06
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個性培養研究的美術論文12-09
清人《宋史》研究淺述02-17
淺述數學教學中“說”的訓練策略03-08
幼兒美術教育中幼兒創造性的開發和培養02-27
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創造性教育論文11-14
美術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分析論文12-26
中學音樂教學中個性培養的研究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