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堂效益觀探究的論文
一、課堂教學
教學演講的聽眾基本上屬于一致型聽眾,同時兼有組織型聽眾的某些特點。從表面上看,這種類型的聽眾對教師來說似乎比較容易“對付”,而實際上,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之間在學習動力、自覺意識、自我約束力以及知識起點和接受能力上都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因而作為一個群體,他們實際上又帶有討論—被動型聽眾以及精選型聽眾甚至行人型聽眾的某些特征。這是需要教師特別加以注意的。首先,必須根據對學生的熟悉程度采用針對性的教學用語;其次,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隨時注意學生聽課時情緒的變化和狀態的生成,借以隨機調整自己的教學用語以使學生神入歷史的課堂。
二、要使教學用語言簡意賅,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⑴抓住教材內容的實質。
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教材內容有透徹的理解,否則,口語表達必然會重復、羅嗦,讓學生接受多余的信息,無疑加重學生的聽課負擔,增加教學的無效性。因此,言簡意賅的教學用語體現了教師對教材內容把握的深度。
一般說來,教師抓教材內容的實質要經歷兩個階段:①對教材內容各方面的體會較為零亂,還沒有使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②將各個方面的體會聯系起來加以分析,明確教材內容的主次,去粗取精,把精要之處貫穿起來。教師在課堂上應把握教材內容的主旨,簡明扼要地交待清楚,并把自己經過反復思考才理解透徹的地方作為難點,著重提出來引導學生思考,這便是“少而精”。
言簡意賅要求說話簡單明了,但問題的關鍵并不完全在于說得少,而在于說得精,這就要在教學中把握關鍵詞,才能抓住教材的實質。
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錘敲打,使其中飽含的思想情操濺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學生的心靈,引起他們的共鳴。
總之,抓住教材內容的實質,講得集中,講得緊湊,引起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啟發學生圍繞教材的實質去聽講,即使說得稍長些,也不是違反言簡意賅的原則的。恰恰相反,如果離開教材內容的中心,漫無邊際地東拉西扯,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即使話語不多,那也是一種多余的信息。
⑵力求避免無意義的重復。
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便于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或者對知識重點、難點重復講解說明,或者對關鍵句加以重復,這種重復起到強調重點或加深記憶的作用,這是必要的重復。
另一種重復是毫無必要的重復,這往往造成教學用語的堆砌、繁冗和臃腫,成為用語的累贅。毫無意義的`重復有兩種常見的情況,一是相同詞句的重復;二是使用不同的語句重復表現一個相同的意思。
⑶剔除口語雜質。
教師用語中的口語雜質主要是指濫用語氣詞以及使用口頭禪。
綜上所述是筆者教學過程中的不成熟的想法與點滴教學反思。歷史教學反思就是歷史教師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對教學過程與環節的思想和行為重新審視,對其合理性、成敗得失進行思考和判斷,使學生獲得更充分的發展。教學反思不是簡單地回顧教學情況,而是教師對自己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理性思考,以尋找和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并在隨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使課堂教學活動不斷趨于優化,從而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法國牧師納德蘭塞姆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確實,如果有人能把反思提前幾十年,那他有可能成為一名了不起的人。美國學者波斯納把教師的成長歸納為經驗加反思。一個人或許工作幾十年,但如果沒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經驗的幾十次重復而已。可見,反思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教學反思對于一個教師的成長,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故反思之。
【歷史課堂效益觀探究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