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注新會計準則
房地產利潤不會劇增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的或為銷售而正在開發的商品房和土地,屬于企業的存貨,只有轉化為產品出售才能實現利潤,如此一來,原來輿論估計2007年新準則實施會使房地產公司賬面出現巨額利潤的期望落空。
商業類公司的地產也不能立即體現賬面價值。在實用新準則時,原固定資產轉化為投資性房地產,供應價值高于賬面價值部分,只能調整期初所有者權益,不能調整當期損益。
例如,某上市公司現有一項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2000萬,公允價值為4500萬。如果直接一次性劃轉,增值2500萬只能增加期初所有者權益,不能增加準則實施后的利潤。但企業可以采取第一次按2200萬劃轉,以后各期慢慢高估致4500萬,就可以將2300萬作為利潤在以后各期根據需要慢慢釋放出來,同時面對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波動的風險也會應對自如。
企業準則第3號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是: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者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準則指南也將明確規定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企業通常應當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計量,只有存在確鑿證據表明其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才允許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模式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企業將地產轉化為投資性房地產并不容易。準則指南對原來自用的房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按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也作為嚴格的限制,同時對轉換當日賬務處理作了明確規定。
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不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應當以資產負債表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其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同時,在房地產價格高位運行的環境下,將部分房地產原來按成本計量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按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會使部分企業期初所有者權益增加,但公允價值的下降的機率加大也會使未來的業績風險加大。
此外,為了避免利用準則變更操縱利潤,準則指南也將明確規定轉換日自用房地產或存貨由成本計量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小于原賬面價值的差額直接計入當期損失,公允價值大于原賬面價值的差額作為資產公積(其他資產公積)計入期初所有者權益,不能確認為變更當期的收益。
當然,企業在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時可以通過穩鍵的做法,將公允價值慢慢釋放為企業的利潤。
債務重組有可能成為調控利潤手段
債務重組曾經在上市公司重組中發揮重大作用,后一度被叫停,沖回部分只能計入資本公積,但新準則又允許計入利潤。
準則對債務重組重新作了定義,是指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
新準則對債務人的最大,原準則債權人在金額上的讓步,債務人不能確認為收益,只能確認為資本公積。新準則規定債務人以現金清償債務的,債權人應當將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收到的現金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超過抵債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營業外收入,同時將清償債務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超過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產轉讓收益。
按新規定,一些無力清償債務的公司,一旦獲得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可能極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因此, 值得投資者關注那些經營業績較差,負債金額較高,或控股股東比較有實力的公司,都有可能獲得債權人或大股東的債務豁免。
例:甲公司因購貨原因于2007年1月1日產生應付乙公司賬款100萬元,貨款償還期限為3個月。2007年4月1日,甲公司發生財務困難,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經與乙公司協商進行債務重組。雙方同意:
以甲公司的一項設備抵償債務。假設設備原值為70萬元,已提累計折舊20萬元,凈值50萬元,公允價值為80萬元。假定上述資產均未計提減值準備,不考慮相關稅費。
。▊鶆杖耍
固定資產處置收益=80-50=30萬元
債務重組利得=100-80=20萬元
股票期權和業績掛鉤
新準則中借鑒美國做法,把企業通過股票期權等權益工具對職工實行激勵應作為企業換取一項服務的成本費用,使股票期權和直接業績掛鉤 ,對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影響重大。
我國《證券法》、《公司法》和《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等規定,企業可以通過股票期權等權益工具對職工實行激勵的辦法,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也允許建立股權激勵機制。企業授予職工股票期權、認股權證等衍生工具或其他權益工具以換取職工提供的服務,從而實現對職工的激勵或補償,實質上屬于職工薪酬的組成部分。
新準則對于權益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要求按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確定成本費用和相應的資本公積,不確認其后續公允價值變動;對于現金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按當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確認成本費用和相應的應付職工薪酬,在可行權日之后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開始大力推行股票期權激勵制度。在一定意義上從制度上促進了的。股票期權的本意是通過“公司業績—股票價格—高層管理人員回報”的聯系,建立起一套的激勵制度,促使經營者將自身利益與公司長遠利益緊密結合,解決“內部人控制”。
而通過實證為激勵公司管理層而設計的股票期權制度往往也成了公司造假的直接動力。2001年下半年,美國資本市場接連發生了以安然、環球電信、世通、施樂財務造假為代表的丑聞事件,使美國國內引發了對股票期權的質疑,要求改革股票期權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作為一種長期激勵機制,股票期權本身是具有創新性的,它能充分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經營者個人利益結合起來,鼓勵他們更多關注公司的長期持續發展。美國的問題是授予高管股票期權的比例過高,濫用期權導致對公司或股東利益受損,在我國的目前現實情況則是管理層持股比例過低,這種促使管理層造假的沖動目前還不是太嚴重。
新準則的規定,尤其是對和業績掛鉤的股票期權變成了一把雙刃劍,可能會避免美國資本市場上企業高管為了獲取高額的期權回報而大肆造假的行為發生,但這需要監管部門的強有力的監管。否則,也不排除在國有持股占控股地位比較普遍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層為短期利益造假的沖動更加劇烈。
研發企業無形資產高估可能性增大
對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計量原準則規定:對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但是,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按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實際成本。
新準則的規定:對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取消了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按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實際成本的規定。
從前幾年出現大量掏空上市公司的現象來看,絕大部分都是通過高估或低估資產來達到的。公允價值計量的引入,在目前評估業還沒有很好規范的情況,這一規定的取消意味著無形資產價值的評估可能更象一匹脫韁之馬,一方面高估無形資產虛增上市公司帳面價值,一旦企業經營不善上市公司失去清算價值,使投資者投資上市公司血本無歸;另一方面高估無形資產更會成為掏空上市公司的利器。
對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原準則規定:對自行開發并按程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只將其研發成功后申請專利所發生的律師費和注冊費計入無形資產成本。在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用、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借款費用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新準則把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滿足一定條件的,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這一規定的修改,對那些研發及創新能力強的公司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涉及信息技術產業的上市公司。
長期股權投資可能增加收益
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
原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在投資時投資方應根據投資的初始成本和相應股權比例占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的份額,確認相應股權投資差額分別處理。當股權投資差額計算結果為正數時,形成借方差額,計入“期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股權投資差額)”科目,分期攤銷,減少每期的投資收益;股權投資差額小于零時,即出現貸方差額時,記入“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賬戶,增加投資當期的所有者權益。
對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中,合并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對非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新準則第九條規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例:A公司以2000萬元取得B公司30%的股權,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6000萬元。如A公司能夠對B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則A公司應進行的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2000萬
貸:銀行存款等 2000萬
如投資時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7000萬元,則A公司應進行的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2000萬
貸:銀行存款 2000萬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0萬
貸:營業外收入 100萬
新準則的實施,不排除在盛行關聯交易非關聯化的股市,上市公司通過低價取得高價值的股權投資,從而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符合商業實質是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關鍵
原準則對換入資產的入賬原則是,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計價基礎,不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交易不確認損益。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交易中,收到補價一方僅以收到的補價確認相應的損益。
新準則第七號對換入資產的入賬原則作了兩方面的規定,分別區分按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計價。對公司最大的是按公允價值計價,同時準則也對公允價值計價作了嚴格的規定。
符合商業性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條件的非貨幣性交易以公允價值計價,入賬的公允價值高于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之差確認收益,不符合條件的,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計量;不管以何種基礎計價,不核算收到補價所含收益或損失的確認,而是確認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直接計入損益。
新準則對采用公允價值計價的判斷規定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時:一是該交易具有商業性質;二是換入或換出資產至少兩者之一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不滿足兩個條件之一時,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計量。
因此,在新準則中是采用賬面價值還是公允價值計價,對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的判斷是關鍵。
若在按照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成本的情況下,發生補價的,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ㄒ唬┲Ц堆a價的,換入資產成本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加支付的補價、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之和的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ǘ┦盏窖a價的,換入資產成本加收到的補價之和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加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之和的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從以上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只要能夠證明雙方交換的非貨幣性資產是具有商業實質的,就可通過公允價值高于賬面價值來操縱公司的賬面利潤。
例:A公司以一套設備換取B公司一棟廠房,A公司設備的賬面價值為22萬元,公允價值為25萬元,B公司廠房賬面價值為18萬元,公允價值為28萬元,A公司支付了3萬元現金,不考慮相關稅費(經分析,該交換具有商業實質)
借:固定資產清理 22
貸:固定資產 設備22
借:固定資產 廠房 28
貸:固定資產清理 22
現金 3
營業外收入 3
借:固定資產清理 18
貸:固定資產 廠房18
借:固定資產 設備 25
現金 3
貸:固定資產清理 18
營業外收入 10
長期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不得轉回
針對借減值準備的計提和轉回操縱利潤的, 準則第十七條規定,長期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期間不得轉回。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習慣利用大幅計提減值準備進行利潤調節的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將減值準備沖回。這些公司若在2006年報中轉回部分減值準備,其2006年利潤將會大幅提高;也有可能2006年不轉回減值準備,在2007年或以后年度將已大幅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通過關聯交易或“非關聯交易”按正常或高價出售將利潤釋放出來,從而回避減值不能沖回的限制以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虛增利潤可能不再繳稅
原會計制度要求企業對時間性差異可以采用應付稅款法或納稅影響會計法(包括遞延法或債務法)核算所得稅。通過歷年對上市公司分析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公司出于簡化按應付稅款法核算,但對計提巨額減值準備的類上市公司出于增加帳面利潤的需要,基本都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所得稅。
新準則要求企業一律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遞延所得稅。原制度的收益表債務法注重時間性差異,可當期的影響,不能直接反映對未來的影響,不能處理非時間性差異的暫時性差異。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注重暫時性差異,可直接得出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能直接反映其對未來的影響,可處理所有的暫時性差異。
準則把暫時性差異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應稅金額的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可抵扣金額的暫時性差異。
在操縱利潤比較流行的上市公司,對按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只要每期不斷調高公允價值就會增加每期的帳面利潤(負債反向操作),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根據財政與稅務部門初步協商該利潤在形成當期不需繳稅,可能真會出現“吹牛不需繳稅”,從而改變以前虛增利潤要繳稅的局面,使上市公司造假的當期成本大大降低,從而使上市公司更加注重短期操縱,使其未來風險更加巨大。
生物資產公允價值必須持續可靠取得
生物資產分為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公益性生物資產。準則對生物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作了嚴格的規定,只有證明有確鑿證據表明生物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才能對生物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
生物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ㄒ唬┥镔Y產有活躍的交易市場;
。ǘ┠軌驈慕灰资袌錾先〉猛惢蝾愃粕镔Y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信息,從而對生物資產的公允價值作出合理估計。
否則生物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天然起源的生物資產,通常并未進行相關的農業生產,主要通過政府補助的方式取得,如政府向企業直接無償劃撥天然林等;或者政府向企業無償劃撥土地、河流湖泊,企業間接取得的天然生長的天然林、水生動植物等。天然林等天然起源的生物資產,在企業有確鑿證據表明能夠擁有或者控制時,才能予以確認。天然起源的生物資產的公允價值無法可靠地取得,應當按照名義金額確定該生物資產的成本,同時計入當期損益,名義金額為1 人民幣元。
同樣,在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生物資產時,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小于原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失,公允價值大于原賬面價值的差額作為資產公積(其他資產公積)應當計入期初所有者權益,不能確認為變更當期的收益。前幾天市場暴炒生物資產“林業概念”也只能說明是機構或莊家利用投資者對準則的不理解又騙了散戶一把!
存貨計價方式更為合理
對存貨的計價規定,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已售存貨,應當將其成本結轉為當期損益,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也應當予以結轉。新存貨準則下,取消了后進先出法,一些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的企業(尤其是家電企業),在市價持續走低的情況下,為了修飾報表比較多的采用后進先出法,在采用新準則后,其毛利率和利潤將出現不正常的波動。
【關注新會計準則】相關文章:
國際會計準則與新的會計準則比較11-20
新企業會計準則變化綜述03-24
關注"三個關注"03-07
地產公司對新企業會計準則的N種解讀03-25
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運用探討02-26
論新企業會計準則下的財務管理03-12
略談新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的意義03-25
關于新企業所得稅會計準則的幾點看法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