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貫穿于新會計準則體系的重要會計理念
一、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突出特點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具有以下兩個突出的特點:
一是較好地解決了長期以來的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基本準則與具體準則、企業會計制度與行業會計制度及其有關專業核算辦法等之間的關系問題。確立了以基本準則為主導,具體準則和應用指南為具體規范的企業會計標準休系,奠定了我國統一的會計核算平臺,可以有效地避免我國會計核算標準之間的不一致問題。
二是創造了一個既堅持中國特色又與國際準則趨同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建立了一個既能讓國人認可又能使國際認同的準則趨同平臺。
在此基礎上,實現了新會計準則的創新;強化了會計信息決策有用的要求;在確認、計量和財務報表結構方面,確立了資產負債表觀的核心地位;在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方面,強調了會計信息應當真實與公允兼具;在會計政策選擇方面,引入了研發費用資金化制度;在成本核算方面,進一步完善了成本補償制度;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則。
二、新會計準則適度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
公允價值是一種會計計量屬性。新會計準則規定的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的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這一定義已經與國際慣例接軌,這也是我國新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趨同的一個重要標志。
新會計準則體系中,強調對交易性金融資產和負債、投資性房地產、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所形成的資產與負債、投資者投入的資產等一些特定交易或者事項,如果有關資產或者負債存在活躍市場并且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允許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這將有助于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全面衡量企業經營業績,及時反映市場價值變動信息。
我國新會計準則體系借鑒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的公允價值的三個級次:第一級次,資產或負債存在活躍市場的,應當以市場中的交易價格作為公允價值;第二級次,資產本身不存在活躍市場,但類似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應當以類似資產的交易價格為基礎確定公允價值;第三級次,對不存在同類或類似資產可比市場交易的資產,應當采用估值技術確定其公允價值。
需要特別注意是,新會計準則應用公允價值的前提條件是,有確鑿證據表明公允價值能夠獲得并能可靠計量。由于我國的市場還在進一步完善過程中,因此我國在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時,采取了適度、審慎原則,適度引入公允價值,而沒有廣泛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主要考慮到以下兩方面的情況:一是公允價值損益變動可能沒有現金流量作支撐。引入公允價值后,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要計入當期損益,但該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沒有相應的現金流,即企業損益表上增加了利潤,仍可能沒有現金流。這樣企業就有可能在沒有現金流入的情況下導致現金流出,并使其企業價值高估。也可能會出現相反或低估的情況;二是公允價值的確定不易得到市場的驗證。當無法從活躍市場中獲取公允價值時,公允價值的計量需要依賴一些技術手段和市場參數。而這些技術手段所得出的結果必須足夠可靠,支持這些技術手段的市場參數也必須較豐富和完備,做出主觀專業判斷的人員還必須具備較高素質,否則公允價值就難以可靠地計量,甚至可能導致對會計利潤和資產價值的人為操縱。
新會計準則實行以后,由公允價值計量帶來的一個新動向是現金流量分析的重要性將會上升,促使上市公司估值方法與國際接軌,從以凈利潤為導向的市盈率模型和以凈資產為導向的剩余收入模型逐漸向以現金流為導向的紅利折扣模型和現金流量模型過渡。
三、新會計準則進一步重視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
新會計準則緊緊把握了會計要素及相關交易事項的確認,計量和報告,并構成以確認、計量和報告為主體的內在邏輯休系,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三者之間有機統一,確認、計量主要規定了會計政策,報告則反映了執行會計政策的結果。無論是基本準則還是具體準則,包括應用指南的正文部門,都是以確認、計量和報告等為規范的重點內容,以下主要分析確認和計量。
關于確認問題,新會計準則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六大會計要素的定義,解決的是確認問題。其中關鍵是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四個要素,所有者權益和利潤分別體現為資產與負債、收入與費用的差額。對于會計要素,只有同時滿足相關要素定義和要素確認條件的項目,才能夠予以確認并列入資產負債表或利潤表。要素定義和要素確認條件,兩者缺一不可。符合相關要素定義,但不符合要素確認條件的項目,不能予以確認并列入資產負債表或利潤表。關于計量問題,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帳并列報表財務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緶蕜t主要規定了五種會計計量屬性,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這幾種會計計量屬性有其內在聯系,基礎是歷史成本,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后四種計量屬性都相對于歷史成本而言,重在反映資產、負債的相前價值,但又不能全部統一采用公允價值,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還需要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等計量屬性。
確認、認量是會計處理的核心,直接影響會計結果。如延期收款付款合同。原會計政策下,延期付款條件下的承包工程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收入按照合同或保函約定的收款時間及金額逐期確認收入。新會計準則改變了收入確認的時點,變更為按照工程進度和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現值作為公允價值確認收入。
又如債務豁免。按原會計準則,債務人以低于債務帳面價值的現金清償的,將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對利潤沒有影響。但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規定,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再如股權投資差額,新會計準則取消了股權投資差額,不再需要對股權投資差額進行攤銷,從而提高相關企業的凈利潤。
四、新會計準則體系有利于企業加強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這一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提出較高要求
目前,會計準則的理念與財務管理的理念有融合的趨勢。財務管理的重點和目標是進行財務決策,而財務決策的前提是計算和評估企業的價值。企業會計準則和財務管理都是關于價值的確認和計量,新會計準則從決策有用的觀點出發,更好地考慮了和財務管理的融合。新會計準則與財務學、金融學、管理學以及信息和網絡技術等緊密結合,若干具體準則如金融工具、租賃等準則,涉及實際利率法、攤余成本、現值等財務管理工作,對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和精算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特別是對金融企業,對于某些資產占用形式主要為金融性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司,在經營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的情況下,作為衡量經營業績的凈利潤和凈資產可能大幅波動。因此,此類公司為了穩定經營業績,會大量使用股指期貨和利率期貨等金融期貨衍生產品來管理風險,由此又導致對金融期貨產品的需求增加。
(二)新會計準則有利于企業加強內部控制
確保財務報告的真實可靠,是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環節。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最終要通過財務報告來反映,保證財務報告真實可靠,是企業的法定責任,是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基礎環節。強化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是提升企業市場形象與誠信度、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基本要求,滿足了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要求,能夠合理保證企業財務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公允,能夠有效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因此,有義務對外披露財務服務的企業至少必須確保財務報告的真實可靠。
【貫穿于新會計準則體系的重要會計理念】相關文章:
國際會計準則與新的會計準則比較11-20
淺析新會計準則體系及其對企業的影響03-01
新會計準則體系與會計信息質量的探討12-07
新企業會計準則變化綜述03-24
依托新會計準則理念推行作業成本法的探討12-07
淺析企業會計準則的四大理念03-20
依托新會計準則理念推行作業本錢法的探討02-27
對新企業會計準則中會計計量問題的幾點思考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