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改進策略探析
論文關鍵詞 非專業 計算機教學 高職院校
論文摘要 簡要闡述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從“課程設置、教材編制和評價體系建構”等方面提出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在計算機教學上的幾點改進對策。
1 前言
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的目的是使學生將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用于其工作領域,將學生培養成既熟悉本專業知識又掌握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生產、建設、、服務等一線行業服務。自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頒布《加強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的幾點意見》以來,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雖然近幾年內得到迅速發展,但其計算機在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方法上多是參照普通高等院校的模式進行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與高職高專教育目標不相符合,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育存在很大的問題。本文研究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對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特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及如何更好地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等問題進行探討。
2 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高職院;旧习凑铡都訌姺怯嬎銠C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的幾點意見》所提出的計算機基礎教學3個層次(即計算機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和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體系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目前,高職院校普遍開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有大學信息技術教程、VFP程序設計、VB 程序設計、網絡基礎等。這些課程的開設雖然在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的基礎教育中還存在很多不足。
2.1 “一刀切”模式忽視不同專業對于計算機技術需求的差異
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即無論什么專業的學生,他們所接受的計算機基礎教育都是一樣的。這種“一刀切”的模式忽視了不同專業學生對于計算機技術的不同需求,嚴重缺乏針對性。1)不同專業學生所需的計算機知識側重點不同,文科類專業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利用計算機的文件管理功能管理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及進行文獻檢索;而工科類學生則需要利用計算機編程來模擬試驗過程,數據結構課程對工科學生從事本專業研究也大有裨益。2)不同專業學生需要的計算機知識深度不同,因此,理工類學生較之文科類學生往往需要更加深入的計算機知識。
2.2 同步的課程進度忽視大學生計算機應用水平之間的差距
大學生在入校之前,由于當地條件、家庭條件以及個人愛好的不同,學生間計算機應用水平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一般來說,來自城市的學生要比來自及邊遠地區的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起點要高一點。而目前的教學體制,對所有的學生統一采取“零起點”模式進行教學,這在相當程度上壓抑了有一定計算機基礎的學生的學習熱情。
2.3 教學評價體系不科學
目前的高職院校的信息技術教學評價過多地依賴于性評價,并且評價方式偏向簡單化、形式化,要么是一份試卷,要么是一幅作品,而學生的信息素養得不到準確的評價。這種傳統的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3 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改進的對策
3.1 設置專業化的課程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計算機教學可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是作為基礎課層面上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二是與專業教學相結合的計算機教學[1]。如果說計算機基礎教學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能力、素質方面起到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那么專業課中的計算機教學則在更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在本專業領域中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水平。這就要求在課程設置上既要考慮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要根據各專業應具備的計算機知識增加計算機應用軟件的學習環節。在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應用課程設置上,應著重考慮以下兩方面內容。
1)課程設置專業化。對非計算機專業而言,計算機教學一定要和本專業特色、需求相結合,因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目的不是研究計算機本身,而是將計算機作為工具應用于未來的職業。各個專業對信息技術知識的需求是不同的,每個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確保學生基礎的計算機能力后,開設和專業需求、學生興趣需求密切相關的專業計算機課程尤為必要。對于專業要求而言,計算機基礎知識是無法滿足專業需求的。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在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應用,不同專業往往使用不同的應用軟件。因此,非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必須專業化。
2)教學內容動態性。計算機知識作為當今知識體系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更新速度非?臁D壳坝嬎銠C教材內容嚴重落后于計算機實際發展水平,課程內容老化,所以課程體系及課程教材要及時更新。應在學校的專業教學期間,逐步引進與所學各專業相關的計算機應用軟件,使學生了解在本行業中計算機的應用和管理,熟悉應用軟件的基本操作,并選擇有一定深度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仍有實用價值的教材。
3.2 編制適合學生特點的教材
隨著科技和應用的發展,信息技術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將會逐步深化。信息技術教育應包含必修與選修兩部分。有關信息查詢、選擇、接收、處理與的知識與技能是信息技術的基礎部分,能夠為學習者的成長提供廣泛有力的工具支持,應作為必修部分面向所有學習者。選修內容的學習廣度與深度,則應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與發展需要加以多樣性的選擇。這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師將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們將面臨自身學習與教學創新的雙重挑戰。
然而作為大學教材又必須有相對的穩定性。因此在計算機教材中至少應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計算機領域中較新的知識,例如知識;另一方面是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例如計算機的工作原理、計算機中使用的數制等知識。
3.3 建構形成性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向導,整個教學活動都圍繞它展開?茖W的教學評價不僅能為教學提供有益的反饋,幫助教師了解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有效地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2]。因此,建構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顯得至關重要。而形成性評價正是這樣一種教學評價方法。為了有效地實施形成性評價,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學習,并且將教學內容按照項目的形式進行組織,將學習內容劃分為3~4個項目,每完成一個項目后給學生一個評定,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甚至計算機評價等[3]。這種項目的評價方式,再加上多維的評價主體使學生變被動的學習者為主動的參與者,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效率。
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應切實從培養專業計算機應用人才出發,從計算機知識教育轉為計算機素質教育,轉為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畢業的時候基本了解計算機在專業上的應用及基本原理,為學生以后更好地利用計算機為專業服務打好基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朱志國.獨立學院文科專業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改革與探索[J].商業,2009(1):124-125
[2]楊春明,韓永國.一門計算機課程的形成性評價應用策略[J].計算機教育,2011(2):60-66
[3]楊華.淺議形成性評價在高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J].華章,2010(7):47
【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改進策略探析】相關文章:
探析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改革03-19
試析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改革03-16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探討的論文11-18
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析03-21
試談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改革03-11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網頁美工設計教學論文11-15
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改革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