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淺談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

        時間:2020-10-15 18:43:08 計算機應用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淺談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

          論文關鍵詞:高職 應用基礎 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隨著計算機在各行業的逐漸普及,各崗位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也日漸增多,而各專業學生層次又參差不齊,因此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難題。針對高職各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特點,提出了“一主多附”的教學模式,通過實踐,出了該教學模式的優劣,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工作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計算機及的應用已經成為各學科發展的重要基石,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不僅是學生步入為己謀生的一種工具,更是社會現代文明對人們必備素質的要求。由于我國地域發展不平衡、各地教育發展也不平衡,導致了新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以專業班級為教學單位,同一個起點、同一個步調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若考核模式也一視同仁,這樣勢必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不理想,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任課老師的教學熱情。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工作和學習能力的高低。在許多發達國家,從幼兒園開始就普及計算機教育,幼兒可以在幼兒園通過互聯網和自己的父母交流,點擊自己感興趣的動畫來欣賞,而從小學到大學的整個過程都在應用電腦,使其為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娛樂服務。所以,計算機教育在這些國家已在真正意義上成了應用教育,從“用”中“學”,從“學”中“用”。隨著我國經濟的進步,現在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已經作為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在所有高職院校已經成為繼、、高數、體育課程之后的又一門必修課程!队嬎銠C應用基礎》教學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畢業生的素質,即影響到畢業生的社會競爭能力。近年來,圍繞計算機應用基礎這一門課,從其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各高職院校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研究,如:以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來分類進行不同的課程內容設置、教學實施、課時分配和考核方式設置等;還有以不同專業類別群來進行設置的;也有面向全校學生分層次教學的,部分院校在不斷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一種權威的模式定位,這就意味著教學模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探討和實施。本文從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出發,探索出了“一主多附”的教學模式,能較好地適應當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需要。
          二、本課題研究內容
          1.課程內容設置
          “一主多附”的教學模式,即開設一門主要的公共必修課程,即《計算機應用》,開設時間根據單位教學條件的不同,一般設置在一年級階段完成;之后根據不同專業后續課程的特點分別開設多門選修課程,如C、Visual Basic、數據庫、網頁制作或多媒體制作等。
          “一主”即《計算機應用》設定為公共必修課程,具體內容包括:計算機硬件基礎、Windows操作、文字處理軟件Word、表格處理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信息檢索與交流、常用工具使用等,課時設置為60學時,其中純理論學時為12學時,可以在多媒體教室完成;邊講邊練課時為48學時,全部在具有廣播教學條件的機房完成。“多附”即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分別開設的多門選修課程,課時設置為40學時,選修課程則完全根據不同專業需求來制定教學大綱。
          2.實施方式
          由于學生生源地域條件不一的因素,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計算機基礎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采取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的方法。雖然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但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實踐能力再強也只是空中樓閣。所以我們針對理論知識普遍缺乏的現象,注重理論教學,實驗課則根據學生基礎高低分成幾個小組,加強個別輔導。對不同小組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布置不同的實踐作業。對從未接觸過計算機的`學生,加強基礎知識輔導,待有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后,再進行一定的技能訓練,使他們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應用能力。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則進行知識加深、拓寬,實驗課,為他們布置的不是簡單的驗證實驗,而是引導他們舉一反三,去完成綜合性的實踐作業,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提高其綜合應用能力。
          3.教學過程與手段
          整個教學過程強調“能力本位”原則,采用項目驅動、任務驅動和問題驅動相結合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整個教學課程都是在具有廣播教學功能的機房完成,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針對不同專業的不同需求,授課內容、知識深度、知識廣度都依據專業進行調整。如授課內容方面:語言類專業,側重點為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若是電子計算機類專業,還要更多地側重硬件知識等。搜集整理大量的教學案例,同一知識點,針對不同專業采用不同的案例,案例與專業對應的崗位緊密聯系,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理解部分抽象的概念,也使學生體驗到了工作情境。
          4.考核手段的思考
          本院采用的考核方式是讓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以等級考試的成績作為該門課程的成績,通過近兩年的實施,盡管通過率一直很高,但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因為都要參加等級考試,所以很多教師為了提高過級率,完全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大量實施題海戰術,大部分學生在做完題以后都不知道到底能干什么,這明顯和高職教育的目標背離,學生的應用能力沒有得到真正地提高。在此,筆者通過大量的調研,同時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就高職《計算機應用》課程的考核方式談談個人的一點看法:計算機應用課程總成績應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由平時課堂練習和到課表現來評定,占總成績的20%;第二部分采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40%;第三部分由平時大作業(平時大作業可以由任課老師根據職業能力要求,分教學單元分別設置多次大作業)完成情況來評定,占總成績的40%,簡單用算式描述如下:
          《計算機應用》課程成績=平時上課表現*20%+全國等級考試成績*40%+大作業成績*40%
          三、小結
          通過本院近兩年教學改革實踐,“一主多附”的教學模式操作簡單,重視專業技能的培養,比較適合高職教學的需要!队嬎銠C應用》公共必修課程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課程的一部分,根據專業特色開設的多門選修課程增強了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但在考核方式上我們還將進一步探索,尋求一種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理論素養,又可以培養其應用技能的考核方式。
          參考文獻:
         。1] 周莉.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0,(6):49-51.
         。2] 羅杰紅,楊偉明,等.高職“四層四段四驅”式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1,(1):146-149.
         。3] 于寧.基于混合式學習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J].計算機教育,2010,(6):102-105.

        【淺談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相關文章:

        1.高職商務英語驅動教學模式探索論文

        2.高職商務英語課程考核探索論文

        3.淺談凸顯職場能力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改革

        4.2020最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研報告范文

        5.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與改革的探討論文

        6.計算機基礎與應用個人簡歷范文

        7.初中歷史課程改革的教學反思

        8.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地理教學反思

        9.淺談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