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理論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范例教學 高校 計算機教學 應用
論文摘要:計算機技術更新發展迅速,普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不僅要學習計算機知識,更要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通過應用范例教學的理論,精選“基礎性”和“基本性”的知識,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規律性的計算機知識,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目前,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一般包括windows操作系統、word、excel、powerpoint等應用軟件和網絡應用等,其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適應企事業單位中利用計算機處理各種復雜辦公信息的需求,如長文檔的編輯管理(文字處理)、各種數據的統計分析(數據處理)、各種展示場合下的演講報告和信息搜索、處理等。然而,計算機知識內容的更新之快是任何其他學科所不及的,新概念、新技術、新知識和新成果層出不窮,使得學生在校學習的內容很可能在若干年之后就已經被淘汰,例如學生在學校時學習的內容是word2000,而當他們工作時使用的可能是word2003或其他更高級的版本,甚至是其他文字處理軟件。因此計算機教學如何能使學生在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后,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從而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礎,成為困擾計算機教學的難題。
一、范例教學理論
范例教學是德國著名的教學流派。在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的教育為了能跟上世界科技發展和“知識爆炸”的步伐,提高教學質量,采取不斷擴充學校教學內容,搞“百科全書”式的教學,其結果是教學內容越來越龐雜臃腫,學生負擔越來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受到限制,智力活動和創造精神被扼殺。顯然,這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背道而馳的,是不可能培養出適應國際競爭需要的人才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聯邦德國開始從課程改革入手進行了教學方法的改革,從理論和實踐對范例教學進行了探討和發展,使范例教學成為了世界著名的教育改革理論流派之一。范例教學的基本思想是通過精選具有本質的、典型的、原則性的及結構化的知識和規律,在教學中能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使學習者主動積極地通過思考進行學習,學習者不僅能獲得知識和技巧,還能獲得繼續學習的能力。范例教學的具體做法是根據好的、特別清楚的、典型的事例進行教學與學習,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
二、范例教學理論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意義
當下,面對不斷更新發展的計算機技術,教師往往會采用增加課時,擴充教學內容的方法,這必然會增加學生的負擔,扼殺學生的創造精神,最后形成只會死記硬背的書呆子和只會機械操作的“機器人”,這樣的畢業生不可能勝任將來的工作,與聯邦德國在20世紀所犯的錯誤是一樣的。高等教育需要培養學生具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繼續學習的能力,既需要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方法,更需要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的規律,使之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以此來應對迅速更新發展的計算機知識,這與范例教學的精神是一致的。因此,如果將范例教學理論應用在計算機教學中,困擾計算機教學的難題將迎刃而解。
三、范例教學理論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目前,關于范例教學理論的應用多停留在如何上好某一節課上,或者許多教師將范例教學理論等同于一般醫學院和法學院所進行的案例教學,沒有從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學習能力方面進行應用。
在范例教學理論中,“范例”的意思是“例子”,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好的例子”、“特別清楚的(言簡意賅的)例子”、“典型的例子”。在教學中,范例既是一個“個”的階段,又是一個向“類”遷移的臺階、起點,范例能否達到“典型例子”的目的,取決于范例的選取,范例的選取是范例教學成功的關鍵。
1.計算機教學中范例的選取
范例的選取要符合三個原則。
(1)要具備基本性。所選取的范例應教給學生基本知識,即基本概念、知識結構和基本科學規律。通過計算機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計算機產生興趣,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的基本規律,獲得知識遷移能力。
(2)要具備基礎性。教學內容應適合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要適應他們的學習經驗,要切合他們的生活實際,即教學內容對受教育者來說是最基礎的東西。通過計算機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
(3)要具備范例性。要教給學生經過精選的“基礎性”和“基本性”的知識,而不是全部帶有“基礎性”和“基本性”的知識材料。這些精選的知識材料,應發揮范例的引導、樣板和遷移的作用。使學生借助這些材料,通過與“范例”的接觸,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并有助于他們舉一反三地進行學習遷移和實際應用。
2.計算機教學中“范例教學”的實例
基于windows操作系統的應用軟件具有相似的界面,其操作方法一致,工具圖標相同,如果采用范例的方法進行教學,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還可以使學生學習其他軟件變得很容易,為將來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復制”與“粘貼”是計算機應用中最簡單、最常用到的操作,因此該操作也是教師和學生最容易忽視的操作,但該操作卻是計算機應用中最重要的功能,在一些復雜的圖像圖形處理軟件中,“復制”和“粘貼”功能的應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工作區中內容的“復制”與“粘貼”為例來分析計算機教學中的范例教學操作程序。
(1)范例性的闡明“個”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精心選取典型的、能夠說明本質的范例。例如,選取word文字處理軟件中的“復制”與“粘貼”功能的操作,通過教師講解,學生動手操作等方法,使學生掌握word軟件中“復制”與“粘貼”的操作方法:復制時,先選擇欲復制的內容(對象),然后利用“編輯”菜單下的“復制”,或利用單擊右鍵,選擇彈出菜單中的“復制”,等等,將欲復制的內容放到剪切板中,同時使學生形成剪切板的概念。粘貼時,先選擇欲粘貼的位置,然后利用“編輯”菜單下的“粘貼”,或利用單擊右鍵,選擇彈出菜單中的“粘貼”,等等,將剪切板中的內容粘貼到指定位置,完成粘貼功能。通過反復操作使學生熟練掌握word軟件中的此功能,完成“個”的階段。
(2)范例性的闡明“類”的階段。這一階段,就是對在“個”的階段獲得的知識進行歸類。例如,根據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個”所獲得的認識,引導學生在excel軟件和powerpoint軟件中按同樣的方法進行“復制”與“粘貼”的操作,完成從“個”到“類”的遷移,使學生掌握“類”的操作方法。
(3)范例地掌握規律和范疇的階段。教師可以根據計算機學科的特點,在計算機教學中,這一階段進一步對“類”進行驗證。例如,教師讓學生利用上一階段得出的結論在其他應用軟件中進行操作,如讓學生在photoshop、flash,甚至其他更加陌生復雜的軟件中進行操作,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應用中的共性,得出規律性的認識。
(4)范例性地獲得有關世界經驗和生活經驗的階段。通過這一階段,學生不僅了解了客觀世界,也認識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行為的自覺性。例如,通過以上階段的學習之后,引導學生形成自覺地將學習過的不同的軟件進行比較歸納的習慣,提高學生們的計算機知識的遷移能力。
四、總結
范例教學不僅能提高普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效果,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將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奠定了終身學習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艷麗,許晞.高職第一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內容體系建構的探索與實踐[j].福建電腦,2008,(2):29-30.
[2]張敬環,任瑞仙.信息技術課程范例教學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07,(33):61-65.
[3]巨瑛梅,劉旭東.當代國外教學理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4]賴華強.范例教學及其相關情況簡述[j].韶關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98-103.
【教學理論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多媒體技術在高校音樂理論教學中的應用03-21
探討教育理論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教育理論論文(精選11篇)02-04
談情感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3-20
論情感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3-19
淺析情感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3-18
探析情感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3-18
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