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計算機網絡應用的現狀與展望論文
摘要:隨著現代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 計算機網絡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筆者首先論述了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現狀, 主要包括商業應用、家庭用戶、移動應用三方面, 隨后展望計算機網絡的未來發展趨勢, 分析現存的計算機網絡核心體系結構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應用; 信息共享; 網絡體系結構;
隨著現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在1990年之后, 三大網絡中以因特網Internet為代表的計算機網絡發展非常快, 從最開始的用于教育網逐步用于商業、家庭、移動等多方面, 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現如今計算機網絡已是世界第二大網絡, 僅次于全球電話網。Internet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方式, 它不僅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 同時, 也使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現如今, 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十分廣泛, 同時,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前景也非常好。
1 計算機網絡應用的現狀
1.1 商業應用
在商業方面主要用于企業信息網絡, 這個信息網絡的主要目的是資源共享和信息共享, 它涵蓋了各個部門的生產管理和運行, 在各個員工之間共享工作信息, 在企業與企業之間共享軟硬件資源等[1]。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地理位置, 計算機網絡可以靈活依據企業具體狀況使用局域網或者廣域網。短距離時一般使用局域網, 長距離時一般采用廣域網。當公司的辦公室和倉庫分別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時, 系統將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 通過局域網或者遠程的廣域網進行數據交換完成這個工作。目前, 計算機網絡在企業當中的使用已非常普遍, 它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共享, 并打破地理位置的制約, 大大提升了在全球市場范圍內的競爭力[2]。近年來電子商務 (Electronic Commerce) 發展迅速, 在我國, 網上購物已走進了千家萬戶, 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會使用淘寶、京東等網絡購物平臺進行購物。計算機網絡已被廣泛應用于金融、證券、期貨、信息服務等領域[3]。例如, 銀行網的金融系統, 通過撥號線路、分組交換網絡和覆蓋全國乃至世界的衛星通信網絡, 可以實現廣泛的儲蓄、取款、全國清算和任何一個分支的轉移。在銀行中所有的用戶都可以使用銀行卡在同一銀行的不同ATM機上進行存取款等操作。除此之外, 航空公司的在線訂票系統也是典型的計算機網絡應用。愈來愈多的汽車、飛機、電腦制造商通過互聯網從全球各地購買零件, 制造商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電子訂單進行零部件的購買交易, 大大提高了貿易速度和產品生產速度。
1.2 家庭應用
家庭用戶可以使用互聯網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以及信息的交換等等。發明以太網的Bob Metcalfe提出了Metcalfe定律:網絡的價值隨用戶數量的增加成平方增長。Gilder在1993年提出互聯網可以擁有不同的連接數。這個假設有助于解釋為什么互聯網現如今的巨大成功源自于它的巨大的用戶基數。在家庭應用中, 計算機網絡涉及了諸多方面:藝術、商業、廚業美食、政治、健康、歷史、愛好、科學、體育、旅行與娛樂等。新聞的網絡傳播也使得傳統的報紙類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紙質書也更多的被電子書所替代, 例如, ACM&IEEE已有了自己的電子版在線期刊。P2P的廣泛使用也使得音樂和視頻的分享變得更加容易, 而實質上E-mail也屬于P2P的模式, 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占據一定市場。自從1970年UNIX talk誕生以來, 隨著計算機網絡發展, 多人的即時會話通信以及語音網絡通話也變得非常發達, 如國外的Twitter、Facebook、維基百科以及我國的騰訊QQ、微信以及百度等等。現如今不僅僅有網絡購物平臺, 還有諸如閑魚、轉轉等轉賣二手閑置物品的網上跳蚤市場。在娛樂方面, MP3、MP4、PVD、IPTV、Live網絡游戲、VR/AR等等豐富人們的生活。在智能家居方面, 消費電子設備有了網絡儀器, 一些相機有了云存儲和云共享功能。RFID技術的發展也使得購物時的條形碼成本降低。總而言之, 計算機網絡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1.3 移動用戶
移動計算機網絡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是移動計算網絡, 第二類是移動因特網[4]。
移動計算網絡將移動設備連入了互聯網。它支持信息的收發、語音通話、語音視頻、文件傳送等, 為個人通信提供了便捷的方式。移動互聯網將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有機結合在了一起, 其中包括三種不同的應用層面:第一種終端類, 包含智能手機、智能家居、電子書、平板電腦等等;第二種是軟件類, 包含操作系統、數據庫和安全軟件等;第三種是應用層, 有娛樂、工具、商務等不同用途。智能手機可以說是移動網絡的一大應用, 3G、4G以及5G技術的應用都為移動端用戶連接互聯網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計算機網絡同時也為GPS的應用提供了網絡支持, 類似的還有NFC的應用等等。在智能穿戴系統方面如小米手環等都已有了落地產品, 人們可以直接購買體驗。
2 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展望
資源控制、服務定制和用戶管理一直以來都是計算機網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而解決這些問題便是未來計算機網絡發展的目標
傳統的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基于TCP/IP協議, 然而這個標準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 這就和形成于20世紀90年代的基于3W技術的計算機網絡結構不同, 正是這種不同導致了如今計算機網絡會面臨許多問題和挑戰。
因此, 我們必須努力改變傳統的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以適應更新的標準。同時, 有必要研發一些新的網絡體系結構并進行不同的嘗試。近年來國內外都在傳統網絡體系結構的轉變和新的網絡架構這兩個方面做了探索, 研究這些新的互聯網探索成果不難發現有如下兩種發展趨勢。
2.1 傳統互聯網中過于簡單的網絡核心功能應得到適當增強
分組交換技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與TCP/IP協議成功登陸了市場這兩點確定了早期的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簡單邊緣智能。在20世紀80年代初, 有關終端的位置被提出:應將復雜的處理放在系統的終端, 而保持計算機互聯網核心的簡單性。
但是在實踐已證明, 不能夠通過改造現有的計算機網絡核心結構來滿足上層的應用需求。此外, 應注意, 體系結構的確立不是一時的, 而是一個長遠的任務, 必須保證新的核心網不僅能夠解決之前的問題, 還能夠保證互聯網的長足發展。
2.2 從服務角度研究下一代網絡為互聯網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因特網采用的是分布式的結構, 一個大的分布式結構將會面臨許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便成為了重點。從服務的角度思考:我們要為用戶提供這些互聯網服務和讓用戶使用這些服務, 于是如何為用戶提供這些互聯網服務和如何讓用戶使用這些服務漸漸成為了互聯網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在過去的30年間, 諸如進程之間的通信、分布式網絡的文件管理、各種分布式系統有關的技術都極大豐富了計算機網絡的可提供的服務類型。
隨著分布式系統層面探索的進一步深入以及分布式開發技術的不斷提高, 互聯網研究人員將繼續從網絡終端方向入手調整核心網的結構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Overlay Networks覆蓋網、Web端服務已成為了近年來計算機網絡的研究和開發熱點。
3 結語
總而言之, 計算機網絡的未來發展是計算機以及通信行業發展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環。有必要在現有的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下進行改進, 使其能夠適應未來的行業發展, 跟上技術的革新步伐。
參考文獻
[1]肖海山.計算機網絡中云應用技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展望[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5 (10) :21.
[2]張征.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知識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2 (8) :179.
[3]臧勝鯤.計算機網絡的軟件功能和應用策略[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7 (22) :60.
[4]段紅軍.探究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現狀及改善措施[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15 (6) :51-52.
【淺析計算機網絡應用的現狀與展望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白內障手術患者護理現狀與展望05-28
職業教育現狀淺析論文08-21
汽車智能化系統的應用現狀與展望10-07
淺析改善藝術教育現狀的途徑的論文10-15
論文:淺析應用數學建模思想04-16
淺析非病毒載體基因轉移技術的現狀和展望06-27
淺析計算機技術應用的現狀與分析06-12
淺析教育評價的現狀與藝術策略論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