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型工業化—安徽工業強省的戰略選擇
摘 要:新型工業化是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工業強省的有效舉措。通過對當前安徽省工業化發展現狀的分析,對安徽省實施新型工業化的必要性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提出合理思路,旨在為安徽快速實現工業強省戰略提供有益參考。?關鍵詞:工業化;新型工業化;安徽?
1 安徽工業化發展的現狀?
1.1 增長方式粗放?
目前,安徽省的經濟增長很大一部分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實現的。企業的落后設備往往不能得到及時改造或更新,不少企業設備陳舊、老化,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目前,安徽省的萬元GDP的能耗為1. 55噸標準煤,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 4噸標煤)10%;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2. 65噸標準煤,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77噸標準煤)的50%。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資源的高度依賴將會是安徽省未來經濟發展面臨的最為突出的矛盾。?
1.2 技術裝備水平不高?
安徽省工業結構層次和技術含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是技術裝備水平低,產業集成能力弱,核心競爭力不強。以安徽省的汽車行業為例,汽車產業己經成為安徽省的支柱性產業之一,但汽車產業的集成能力和產業配套能力仍是其發展的瓶頸。2007年安徽的汽車整車產量居全國第5位,同期浙江的整車產量排在個國的第16位,但是浙江汽車產業的產值己經超過安徽省的3倍還多,其零部件產值超過整車的數倍。江蘇汽車產量和安徽相差無幾,但江蘇的運輸設備制造業的產值是860億元,是安徽省的三倍。2007年安徽省汽車產業的產值構成中,零部件只占全部產值的16. 8%。而根據國際通行的標準,汽車產業中整車與零部件規模的合理比例應為1:7。現在己經有跡象表明,汽車產業的價值鏈正在向零部件領域轉移,特別是在汽車用高技術產品和電子電氣系統領域。?
1.3 企業創新能力不強?
2007年,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總收入1000億元,僅占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的20%,只相當于江蘇的14. 9%、山東的18. 50%、上海的27.8%,福建的63. 9%和湖南的68. 20% 。創新能力不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研發投入不足。目前,安徽省規模以上企業的R&D費用為9. 69億元,只相當于上海、山東的20%,浙江、江蘇的28%。 R&D費用占GDP的比重為0.2%,盡管在中部六省中比例最高,但低于上海(0.65%)、江蘇(0. 22% )、浙江(0.3%)和山東(0. 32% )。研發投入不足的直接后果就是研發成果少。二是相關科研人員缺乏。目前,安徽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占全國的3. 3%,在中部高于山西和江西,在華東高于浙江、福建和江西,與未來技術發展密切相關的科研人員占全國的1. l%,在中部和華東僅高于江西。?
1.4 產業結構層次偏低?
加工制造業等高級化產業比重小。2007年,安徽37個工業行業中,屬于裝備制造業的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運輸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和通訊設備制造四個行業共實現增加值244. 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0. 6%,余下80%左右的增加值基本上是農副產品加上原材料和能源等產業創造的。如果不包括以家電為主的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安徽省真正意義上的裝備制造業比重只有11. 2%,大大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產業層次看,目前安徽省工業仍屬于依靠資源優勢和大量的初級產品加工支撐經濟增長,產業層次處于價值鏈的低中端,在全國位于中下水平。?
1.5 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滯后?
規模以上和規模以下企業發展不平衡。2007年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80.4%,增速達到了23%,但全部工業增速卻只有13.7%。安徽省的工業增長過度依賴規模以上企業,小企業無論是總量上還是發展速度上都滯后于大中型企業。?
在全部規模以上企業中,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612. 91億元,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56. 6%,國有企業一枝獨秀。與周邊省份相比,安徽省民營經濟,尤其是民營工業企業的發展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民營經濟規模小、實力弱,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是安徽省工業經濟增長的“短腿”。?
畢業論文搜集整理:
【新型工業化—安徽工業強省的戰略選擇】相關文章:
現代服務業:新型工業化的推進劑03-19
淺談建筑工業化與工業化建筑03-21
內蒙古新型工業化與城市化關系研究03-21
江蘇省工業化與城市化互動關系實證分析12-05
工業化文明對大學教學的影響及其改革的趨勢03-09
論日化企業創新型營銷戰略探析03-06
企業戰略變革的路徑選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