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5R”理論框架下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討

        時間:2023-03-22 08:46:57 經濟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5R”理論框架下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討

        摘 要 循環是建設節約型的必然要求。探討了循環經濟與節約社會的關系,介紹了循環經濟新規范——5R,并探討了在形勢下如何建設和建設什么樣的循環經濟體系。
        關鍵詞 循環經濟 5R理論 節約社會
        1 循環經濟的內涵和特征
        循環經濟主要指在人、資源和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把傳統的依賴資源凈消耗線性增加的粗放鏈式經濟,轉變為依附于自然生態良性循環發展的集約閉環經濟。形成“自然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的物質循環過程,實現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經濟發展。這一觀點是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旨在解決資源枯竭、環境惡化和經濟發展的矛盾,實現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源的和諧發展。
        循環經濟是經濟增長方式的一種創新,是自然資源高效利用的最高境界,其創新性主要體現在:一是新的系統觀。循環是指在一定系統內的運動過程,循環經濟的系統是由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等要素構成的大系統。二是新的經濟觀。循環經濟觀要求運用生態學來指導經濟活動,不僅要考慮工程承載能力,還要考慮生態承載能力。三是新的價值觀。循環經濟觀在考慮自然時,不僅僅視其為可利用的資源,而是將其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需要維持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在考慮科學技術時,不僅考慮其對自然的開發能力,而且要充分考慮到它對生態系統的修復能力,使之成為有益于環境的技術;在考慮人自身的發展時,不僅考慮人對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四是新的生產觀。循環經濟的生產觀念是要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盡可能地節約自然資源,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循環使用資源,創造良性的社會財富。五是新的消費觀。循環經濟提倡物質的適度消費、層次消費,在消費的同時就考慮到廢棄物的資源化,建立循環生產和消費的觀念。
        2 “5R”理論——循環經濟理論的新規范
        傳統的循環經濟觀要求遵循“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環(recycle)原則。資源利用的減量化是在生產的投入端盡可能少地輸入自然資源;產品的再使用原則,是盡可能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種場合使用;廢棄物的再循環原則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排放,力爭做到排放的無害化,實現資源再循環。
        在循環經濟的發展進程中,這三個原則得到了廣泛的并在日本、德國等國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循環經濟的理論也是與時俱進的,它在各國的推廣和實踐的檢驗中不斷的發展、擴充和完善。循環經濟理念的最新規范體現在原則的變化上,已經從3R原則變成了5R原則。
        2005年3月26~30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舉行的“思想者論壇”大會上,我國著名學者吳季松教授參與了國際循環經濟理念從3R向5R轉變的討論,會上提出了5R循環經濟的新經濟思想,并得到一致認同,循環經濟的發展從此有了新的指導原則。5R理念主要包括:
        再思考(Rethink):改變舊經濟理論。新經濟理論的重點是不僅資本循環、勞力循環,也要研究資源循環,生產的目的除了創造社會新財富以外,還要保護被破壞的最重要的社會財富,維系生態系統。 充分挖掘資源節約的潛力。目前,由于管理水平低、監督不力,我國在資源開采、儲運、生產、消費等各個環節都存在著大量的浪費現象,節約的潛力十分巨大。加強管理監督,是近期節約資源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應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制訂明確的節約目標和切實有效的節約措施;建立資源節約技術服務體系,加強資源節約的統計工作和信息發布制度,為企業和各個方面節約資源提供良好的服務。
        減量化(Reduce):除了原有的改變舊生產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工程和企業土地、能源、水和材料投入的概念外,還延伸到減少第二產業的城市化集中,在提高人類的生活水準中合理地減少物質需求。
        再使用(Reuse):除了原有的盡量延長產品壽命、做到一物多用、盡可能利用可再生資源、減少廢物排放的概念外;還延伸到企業和工程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的領域。如盡可能利用地表水、太陽能和風能等。
        再循環(Recycle):除了原有的企業生產廢物利用,形成資源循環外;還延伸到經濟體系由生產粗放的開鏈變為集約的閉環,形成循環經濟的技術體系與產業體系。如土地復墾、中水回用和余熱利用等。
        再修復(Repair):自然生態系統是社會財富的基礎,是第二財富。不斷地修復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生態系統與自然和諧也是創造財富。園區是21世紀的新工廠,不僅要減少排污,逐步接近零排放,而且要承擔修復周邊生態系統的任務,創造第二財富。如建設生態科技園區和循環經濟城市等。
        5R理論在原有3R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是對循環經濟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原有的3R理論主要著眼于人們在實施循環經濟過程中操作規范的約束,5R理論則從理論的角度審視循環經濟的深遠意義。循環經濟是一種經濟理念,它不等同于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完全改變了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的經濟思想。傳統的西方經濟學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開發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創造社會財富、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而循環經濟學的理念則是最大限度地優化配置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益,實現能源的循環利用與可持續發展,不僅將生產資料視為一種資源,而且認為整個生產系統是一個需要維持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
        3 國外循環經濟模式的啟示
        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模式:杜幫公司側重于將3R原則用于企業生產,在企業內部實現效率最高和污染最小。通過組織廠內各工藝之間的物料循環,延長生產鏈條,減少生產過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盡量減少廢棄物和有毒物質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資源提高產品的耐用性等。通過放棄使用某些環境有害型的化學物質、減少一些化學物質的使用量以及發明回收本公司產品的新工藝,到1994年已經使該公司生產造成的廢棄塑料物減少了25%,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減少了70%。
        園區模式:按照工業生態學的原理,通過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產業間的代謝和共生耦合關系,使一家工廠的廢氣、廢水、廢渣、廢熱或副產品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業生態園區。典型代表是丹麥卡倫堡工業園區。這個工業園區的主體企業是電廠、煉油廠、制藥廠和石膏板生產廠,以這4個企業為核心,通過貿易方式利用對方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或副產品,作為自己生產中的原料,不僅減少了廢物產生量和處理的費用,還產生了很好的效益,形成經濟和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
        德國DSD——回收再利用體系:德國則從環境保護入手,主要通過建立廢棄物資源化的雙元系統來發展“循環經濟”。德國的包裝物雙元回收體系(DSD)是專門組織回收處理包裝廢棄物的非盈利中介組織,1995年由95家產品生產廠家、包裝物生產廠家、商業企業以及垃圾回收部門聯合組成,有1.6萬家企業加入。它將這些企業組織成為,在需要回收的包裝物上打上綠點標記,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業進行處理。任何商品的包裝,只要印有它,就表明其生產企業參與了“商品包裝再循環計劃”,并為處理自己產品的廢棄包裝交了費!熬G點”計劃的基本原則是:誰生產垃圾誰就要為此付出代價。企業交納的“綠點”費,由DSD用來收集包裝垃圾,然后進行清理、分揀和循環再生利用。
        這些模式是各國在推廣循環經濟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是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有益借鑒。但是各國的國情不同,我們所處的世界經濟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換,所以不能盲目照搬別國模式。我們可以從企業、區域和社會范圍層次出發,形成小循環、中循環、大循環的循環經濟。小循環是指企業內部的循環,在企業內,要根據生態效率,推行清潔生產,節能降耗,減少產品和服務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實現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中循環是指生態工業園區循環,把不同的企業聯系起來形成資源共享和互換副產品的生態產業鏈,使得這家企業的廢氣、廢熱、廢水、廢物等成為另一家企業的原料和能源;大循環則是指社會層面的循環,引導公眾的微觀生活行為,通過廢舊物資的再生利用,實現消費過程中和消費過程后物質和能量的循環。
        4 我國走循環經濟之路的舉措
        4.1 提高公眾對循環經濟的認識
        社會公眾的認識與接受程度將從根本上決定循環經濟發展的成敗。要形成全民參與、人人節約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強節約資源培訓工作,廣泛開展節約資源科普,使廣大群眾掌握節約資源的基本知識和方式。要加強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的宣傳交流,加大發展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的宣傳力度,引導各級政府將循環經濟的理念引入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等工作中,引導企業把工業生態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中。
        4.2 加快建設,促進和規范循環經濟的發展
        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經濟政策體系有待完善。循環經濟做得較好的國家都有循環經濟的相關立法。對來講,有必要完善自己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同時要抓緊制定發展循環經濟、走生態型企業之路的專項法規及相關的技術標準等。強化監督檢查,堅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將走生態型企業之路納入法制化軌道。
        4.3 加大研發和技術的投入,支持循環經濟的落實
        循環經濟的理論和指標體系、生態工業的技術、相關的標準和指南等研究不夠,要加大全國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投入,組織課題攻堅,按照循環經濟的指導原則,加快相關科研成果的研究進度,并迅速地將其轉化為可操作和的體系或產品等;開發研究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的技術支撐體系。要借助高手段開發關鍵鏈接技術,對現在不能回收利用的大宗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提高生態技術的經濟合理性。積極采用清潔生產技術,盡可能把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產過程之中。
        4.4 加大政府的規劃和協調職能,統籌循環經濟的推廣
        要通過政府的規劃和調節,對循環經濟應用薄弱的部門給予支持,推動各地區的學術和經驗交流,既要統籌規劃,又要協調好各地方部門的利益。政府相關部門、相關的行業協會,要把走生態型企業之路納入自己的工作規劃,建立相應的協調工作機制,認真研究走生態型企業之路中的熱點、難點,為走生態型企業之路提供優良服務。同時,大力宣傳走生態型企業之路的重要意義、緊迫性和必要性,抓好典型示范推廣工作,讓企業比有標桿、學有榜樣,促使更多企業加快走生態型企業之路的步伐,為國家發展循環經濟奠定堅實的微觀基礎。
        4.5 加快試點的建立和經驗,尋找適合我國的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通過試點,抓出成效,提出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工業園區、典型城市節約型社會發展模式、重大技術領域和重大項目領域,提出按節約型社會模式規劃、建設和改造工業園區以及區域發展的基本思路,樹立節約型社會的先進典型,為加快推動節約型社會發展提供示范和借鑒。

        1 吳季松.循環經濟的最新規范與應用[J].環境經濟雜志,2005(8)
        2 劉貴富.循環經濟的循環模式及結構模型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5(8)
        3 劉學敏.我國推進循環經濟的深層障礙[J].經濟縱橫,2005(7)
        4 黃英娜,張天柱,顏輝武.循環經濟產生和發展的經濟學基礎[J],環境經濟,2004(8)

        【“5R”理論框架下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討】相關文章:

        矛盾修辭理論的解釋和探討05-30

        探討教育理論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教育理論論文(精選11篇)05-26

        國外循環經濟模式對陜北能源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啟示06-08

        基于價值網理論的鐵路多元經營物流企業經營模式研究06-04

        制度創新、技術創新與循環經濟05-28

        藥學畢業集中實踐探討07-27

        探討西瓜嫁接育苗技術05-29

        行政訴訟目的探討06-03

        控制稅收征管成本的探討06-01

        關于行政侵權之探討06-0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