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遼寧城市化進程中的區域再造與創新

        時間:2024-08-13 00:06:16 經濟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遼寧城市化進程中的區域再造與創新

          

        內容摘要:城鄉勞動力的“雙過!,造成遼寧城市化水平長期徘徊不前。一方面是由于發展戰略上的偏差,造成第二產業比重的過度下降。工業規模的縮小必然導致就業需求的減少。另一方面,遼寧工業在資源存量衰減,投資邊際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仍沿著擴張傳統重化工業的道路發展,缺乏由擴大技術投入帶動的精深加工業的發展,工業化結構水平低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發展舉步維艱,產業調整步履蹣跚,整體經濟缺乏活力,使城市化失去了強勁的增長帶動力。

          關鍵詞:城市化 問題 成因 對策
          
          遼寧的城市化是借助歷史工業基礎,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背景下,國家采取計劃的手段和方式,自上而下推動由工業化帶動城市化,通過城市集中和擴展工業而進行的,城市化表現出集約式、外生性和內向化的特點。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從傳統計劃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變,國家計劃投資體制和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模式受到嚴峻挑戰。
          
          遼寧城市化存在的問題
          
          遼寧曾是我國最大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重工業一直是遼寧經濟的主體。國家是能源原材料工業建設的投資主體,而重工業的性質又要求以大型企業為主要的企業組織形態。因此,遼寧又成為我國國有大型企業最集中分布的區域之一。城市因企業興建而發展,企業——特別是少數幾個骨干企業在城市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導致人們在進行城市發展中忽略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的持續發展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企業經濟和城市經濟的競爭愈演愈烈,這促使遼寧因經濟結構矛盾所產生的經濟社會問題不斷激化。隨著遼寧資源型城市原有支柱產業衰退或結構急劇變動,如撫順地區的煤礦、本溪礦務局的轉產、鞍鋼職工轉移等,短期內下崗職工迅速增加,大量的隱性失業和半失業人口顯性化。同時,由于產業結構單一,第三產業的滯后使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渠道非常狹窄,就業問題成為遼寧較為突出的經濟社會問題。就業困難不僅會阻止更多的農民進城,而且會使部分非農產業的從業人員失去工作,回流農村,出現“非轉農”和“逆城市化”,這與我國城市化的進程是背道而馳的。遼寧老工業基地城鄉勞動力的“雙過!,嚴重阻礙了遼寧城市化的進程。
          
          阻礙遼寧城市化進程的原因
          
          綜合錢納里、賽爾奎因、艾爾金頓和西姆斯等人的實證研究,多數國家工業化過程中就業結構變動趨勢為:在整個工業化過程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都呈現強烈的上升趨勢,從而拉動就業結構的演進。考慮到就業結構的變動是由產業結構變動引發的,而在工業化過程中,產業結構演進的動力主要來自第二產業的發展,工業化進程就直接表現為工業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并使人均國民收入大幅度提高。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提高,人們對“服務”這種商品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大,因而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從業人員的增加。這期間工業部門的發展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從遼寧的情況看,由于國家優先發展重工業,使遼寧產業結構迅速高度化。這種產業結構高度是一種“虛高度”,它主要是通過高積累、高投入而實現的,這種“虛高度”并不能真正成為城市化的持久動力。由于戶籍等多種剛性制度的限制,工業的發展并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就業擴張。工業化并沒有與城市化同步發展,錯過了推進城市化的最佳時機!鞍宋濉币詠恚母镩_放加速了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企業全面引入競爭機制提高經濟效益,企業本身已產生大量富余人員,傳統的依靠工業發展,特別是依靠規模擴張吸納剩余勞動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時,老工業基地振興,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技術排斥勞動將成為普遍現象。因此,從長期趨勢看,工業化對城市化的帶動作用將逐漸弱化。
          近些年,遼寧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城市第三產業正成為吸納剩余勞動力的重要力量。但第三產業主要以傳統行業為主,如批零貿易餐飲、運輸郵電等;代表發展方向的計算機軟件服務開發、信息咨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很低;金融、保險業整體效益不佳,增長緩慢。應當注意到,第三產業的發展不是孤立的,和工業發展、科技水平、生產的社會化程度及人均收入等密切相關,不可能短期內由發展潛力轉化為強大的拉力。就遼寧目前的城市化而言,城市化與工業化的互動機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不少地區的城市化缺少工業化的基礎,城市化沒有拉動區域工業化的迅速發展,亦導致城市第三產業需求嚴重不足,發展緩慢。
          

          圖1為改革開放以來遼寧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的變化趨勢。從中可以看出,遼寧經濟增長雖然波動較大,但除個別年份外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就業增長則呈現出較穩定的下降趨勢,這表明經濟增長對就業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有限。
          就業彈性不斷減小,一方面是由于每創造一個增量的價值所需要的勞動量變小了,這實際上意味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遼寧的就業結構存在問題。
          
          從圖2中可以看出,隨著經濟增長,遼寧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逐漸上升,由1979年的18.5%上升到2002年的36.9%;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由1979年的44.7%下降到1994年的31.2%之后,又回升至2002年的34.4%;第二產業的就業比重則由1979年的36.8%上升到1988年的42.2%,又回落到2002年的28.7%。第三產業就業比重的變化是符合產業結構演進規律的;而第一產業就業比重的上升是因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容納不了現有的勞動力,迫使非農從業人員又轉回農業,第一產業成為勞動力的蓄水池;第二產業就業結構的變動則與規律相悖。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們對遼寧所處的工業化階段認識模糊,對傳統產業界定不清,在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中忽視了工業化的任務,采取了“退二進三”的發展戰略,造成第二產業比重的過度下降。1978—1991年,遼寧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由71.1%下降到49.2%,降幅將近22個百分點,比全國同期多下降16個百分點。下降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全國罕見。這之后遼寧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一直在51.7%—47.8%之間徘徊。從2000年開始,遼寧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國為50.9%,遼寧為50.2%),到2002年,這一差距進一步拉大,已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遼寧工業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就呈現出結構轉換的停滯態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種結構性增長滯后的態勢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遼寧工業仍沿著擴張傳統重化工業的道路發展,在資源存量衰減,投資邊際成本上升的情況下,缺乏由擴大技術投入帶動的精深加工業的發展。世界銀行報告的專門研究表明,人均GDP為1000美元國家的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應接近40%。2002年,遼寧全部工業增加值中,采掘工業占19.6%,原材料工業占48.58%,加工工業占32.26%;工業利稅總額中,采掘工業占25.46%,原材料工業占48.88%,加工工業占25.66%。這表明采掘工業和原材料工業在遼寧工業結構中仍占主要地位,可見遼寧工業化結構水平還是相當低下的。正是由于遼寧工業的“高加工”程度不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發展舉步維艱,產業調整步履蹣跚,整體經濟缺乏活力,使城市化失去了強勁的增長帶動力,這是造成遼寧城市化水平長期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
          
          創新發展對策
          
          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核心任務是區域再造和區域創新,需要有一種全新的發展思路。站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高度,實施與工業化相適應的城市化戰略,以城市群為核心域,通過加速產業集聚和城市職能的轉換、升級,合理調整城市群的空間結構,以城市群持續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的振興,這是在產業結構層面和空間布局層面解決老工業基地問題的主要途徑。根據遼寧大城市集中且帶狀分布的地理環境、區域發展條件、人口與城市分布、區域基礎設施配置狀況以及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走集約化的城市化發展道路,實現人口和產業向比較優越的區位,即向沈大高速公路帶的中心區域集中,加快遼中南城市群的發展,是必然選擇。由于區位特點以及歷史方面的原因,遼寧形成了以沈陽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以大連為中心的沿海經濟帶、以錦州為中心的遼西經濟區三個經濟板塊,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計劃經濟的觀念,使得區域經濟的整體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國際性的產業結構轉移以及國家實施振興東北的戰略決策,使得東北老工業基地成為國際和國內資本投資的一個熱點區域。遼寧在東北老工業基地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快遼寧發展對于整個東北振興關系重大。遼寧要依靠市場機制進一步整合和配置資源,以建設沈陽經濟區和發展大連臨港經濟為支撐,開發遼西北,加速發展縣域經濟,構筑遼寧特色的產業集群,在全省形成各具特色而又互補互利的區域經濟新格局。
          城市化進程中產業的選擇只能是根據市場的需求,把自己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而培育遼寧“競爭優勢”的關鍵是要在裝備制造業原有產業布局的基礎上,深化產業分工,提升產業功能,通過改革和重組,重新進行整合,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規模效益,并適時實現產業內升級,即由中低技術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轉向高技術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要打破地方壁壘,使企業得以在更大空間內更有效地配置資源,在一個更大范圍內整合資源,形成和壯大一批區域性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提高優勢產業在全國、甚至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同時,要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通過產業政策引導裝備制造企業或相關企業有機集聚,加快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的形成,增強遼寧的產業競爭力。

        【遼寧城市化進程中的區域再造與創新】相關文章:

        城市化研究中國城市化進程中若干問題思考03-04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城市化研究中國城市化進程中若干問題思考03-03

        轉變農民傳統觀念,促進農村城市化進程01-01

        物流再造03-02

        和諧社會進程中的政府危機管理03-18

        城市旅游的發展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分析03-07

        遼寧科技旅游開發方式創新初探12-06

        全面創新管理中的全要素創新03-24

        在變革中浴火重生 —談民營企業的組織結構再造03-1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