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構創新路徑成人教育論文
1新形勢下成人教育教學模式的特征
1.1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顯著特征
各類教學模式在教育實踐中遵循統一的理念,目標,原則,但在某一層次和環節上,又要有自己的獨特方法和形式,特別是建立教育模式的計劃、策略、體系、構成、樣式等多種依據,具有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特殊性。
1.2規范性與創新性的共同追求
教學模式,能指導教學活動科學、適用、明確良性運行,確保各種教學手段、教學資源以科學的配比,實現在恰當的教學環節功效最大化,同時,教育理念、專業特點、人們的認知能力、知識傳輸方式變化等諸多因素會使教學模式向著以人為本、適時創新的方向實現可持續協調科學發展。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總是按照人的尺度來評判歷史進步的;社會歷史是人的依賴走向物的依賴再走向自由個性的歷史,這樣的社會歷史就是不斷解放人的歷史,也不斷表現著對人的終極關懷。把這一科學理論結合到教育理念中,其思想實質主要在于:一是把學生當作主體,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達到主動學習、主動了解、自主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二是把學生作為教學的目的,使學生在學習中重新確立自己的價值,使每個人的潛能、能力的發展成為目的本身;三是致力于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的和諧一致,使個人的學習成長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現實需求,朝著有利于全社會的方向健康發展。
首先,從教育實施對象來看,成人教育學生多為在職者,職業規劃清晰,對自己在社會中當前以及未來的定位較為清楚,因此其學習目的較為明確,無論其學習目的客觀上是否科學完善,但與普通全日制大學生相比,社會定位清晰、學習目標明確無疑會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積極主動。同時,寶貴的職業經歷往往會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提供了難得的真實案例和思考主題,加快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2教學理念是整個教學模式的宗旨
按照“教學模式”的定義,其構建至少包括教學理念、教學理論、教學方案、教學評價三個層次。其中教學理念是整個教學模式的宗旨,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教學評價的具體標準和方法都是圍繞著教學理念實施的;教學方案是對教學理念的實踐過程,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具體實施步驟。第一,教學方案的實施又是通過教育資源、教育技術、教學場所等硬件支持得以實現的;教學評價是對教學目標的實施效果以及教學效率進行實時監控考核的過程,通過教學評價的信息反饋,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案做出進一步調整與改進,從而推動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與發展。在整個教學模式構建過程中,教師對以人為本這一教學理念的理解與運用起到關鍵作用,同時,教學管理者圍繞著以人為本加快教育資源的整合、教育技術的開發也至關重要。第二,在教學內容設定上,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職業需要。由于成人教育學生多為在職者,獲取學歷與獲取職業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樣重要。只有在教學內容選定上最大限度接近學生的工作實際需要,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但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許多教材都過于陳舊,與實踐不同程度地脫節,對教學的實施效果產生了不利影響。第三,在教學方法中,教師對自己的定位至關重要。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傳播者或組織良好的知識體系的呈現者為主,而是從“教師”轉變為“導師”,從“教”學習者,轉變為“導”學習者。
3新形勢下成人教育教學模式的更新與構建,適應當今社會成人教育發展的需求
從教育技術支持來看,教育技術的信息化使得課堂授課更加直觀生動,教學方加靈活,教師與學生溝通更加便利,學習資源更易分享,這使得為在職者提供個性化教育培養模式成為可能。從社會人文環境來看,意識形態多元化、個性解放、自我主體意識增強等思想理念的變化為“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的提供了成長的土壤。相對成熟的職業人,“導”比“教”更有意義。教師導的作用體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如在入學教育階段,要讓學生清楚通過學習他們要獲得什么,學校為學生設定的目標與學生自己的個性目標有何不同,要引導學生理解這些不同的意義。同時要引導學生如何使用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學習工具和資源。在面授環節或網上教學環節,要更加突出討論、案例分析等互動式學習,盡量避免單一講解的被動灌輸方式。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價值,提高其自我認知程度,從而激發其進一步積累知識、深入思考的動力。在這種思想潮流下,教師也更傾向于以自己的方式來向傳播知識,啟發思考,同時教師也更能清醒地認識到學生的個性需求,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調整。
4營造網絡化教學環境,整合教育資源
網絡信息技術為以人為本的成人教育教學模式提供了技術基礎和支持。通過“成人教育在線遠程教學平臺”、“雙向視頻教學系統”,以及“流媒體寫作系統”等教學支撐軟件,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大大提高了成人教育學生學習的便利性,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要求。今后,應圍繞著學生的新需求,通過信息技術對教育資源進一步整合。通過VBI、直播課堂、雙向視頻、IP課件、網絡課程、網上教學輔導、網上答疑、在線測試、虛擬實驗、無紙化考試、網上畢業論文答辯等新型教學模式,營造立體化、網絡化教學環境,為學生集中或分散式的自主學習提供必要條件。教師當然要教學,要言傳身教,但更應該教會受教育者如何學習,如何觸類旁通,起到引導、交流、協助、推動、發展的作用,從而樹立起“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為學習者自主學習提供優質服務作為一切教育工作和活動的指導思想,擺正教師與學習者的關系,努力成為學習者學習知識的參與者、啟發人、引路人,完成從知識的講授者向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管理者的轉變,以適應現代學習化社會的需要。我們需要圍繞這種基本含義,進一步從教學理念、教學目的、教學方法、課程設置、授課實踐、論文輔導等各個環節進行大膽創新,在整合現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職業需要,重新定位學生、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位置,從而最終為學生、為企業乃至整個社會提供一種高效的、個性化的、定制化的教學模式。
【建構創新路徑成人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創新教育論文11-13
成人教育畢業論文致謝(精選10篇)08-19
創新管理論文11-04
教育供給側改革下大學英語教改路徑論文04-28
醫學創新論文(精選15篇)04-28
雜技藝術的創新論文05-04
企業管理創新的研究論文12-02
成人教育畢業論文致謝范文(通用16篇)02-23
電視新聞傳播中三網融合的規制路徑論文04-12
影視文學作品中傳統晉商形象的建構研究論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