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從基礎教育的美育現狀談立德樹人論文

        時間:2024-07-14 04:58:18 教育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基礎教育的美育現狀談立德樹人論文

          黨的十八大首次確立“立德樹人”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我們不禁要問:德育與美育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美育的本質又是什么?

        從基礎教育的美育現狀談立德樹人論文

          以下是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談美育,必須從德育談起,當下教育者的共識是:學校德育工作難度大。原因有很多,有社會、家庭、教師、學校等方方面面的影響,如果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是我們對德智體美這四者的關系沒有理清。我國的教育方針是以德育為先,實質上應該是以育人為本,以德育為核心,德 育是方向,德育既是獨立的教育,同時應貫穿于教育的各個面向,智、體、美三育均應貫穿德育的主線,這才是四者正確的關系,所以真正的教育者講美育必先講德育。但教育的現實卻把德育孤立,德育成了班主任的工作和《思品》學科的任務,既然有人負責,又是一門獨立學科,好像就分工明確、任務清晰了,于是智、體、美三育好像就與德育沒有太大關系,所以學校中的怪現象就是:除了班主任和思品課教師,一些教師只教書不育人,只傳授知識,不教學生做人,拿成績衡量品格的行為比比皆是,最終班主任壓力大且精力有限,思品教師教育空間有限,如此一來,德育成了孤家寡人,如何不難!

          另一方面,很多教育者把美育異化為“術”,功利化傾向嚴重,忽視了其道德教育的本質。美育的提出,源于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主張,他提出“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的觀點,希望通過美育獨特的精神性、超脫性、創造性、社會性代替宗教信仰對道德教育的作用。至20世紀80年代美育和德、智、體三育正式成為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從美育觀點提出至今,就一直糾纏在“術”和“育”之間,特別是基礎教育改革以來,全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很長一段時間里,音、體、美等就成了素質教育的代名詞,美育被狹隘化為藝術教育,更糟糕的是異化為“術”——升學捷徑和課外輔導的實用之術,于是,美育成為應試教育和市場經濟的傀儡,浩浩蕩蕩的藝術生和人潮涌動的藝術班也掩蓋不住美育的虛假繁榮。于是藝術教師覺得教授繪畫、手工、聲樂、器樂等技藝就是在進行美育,“技術審美”的教育觀占主導地位,培養出不少“技法純熟情感空虛”的學生。在剛剛結束的全國第四屆中小學藝術教育論文報告會上,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蔭昌先生指出:藝術教育要歸位到“育人”的本質上來,正是對當下不良教育現象的警示和提醒。中國人民大學美學研究教授王旭曉撰文呼吁:藝術教育不能完全取代美育,她只是實施美育的一種途徑。這更是對美育“異化”的審視和批判。

          所以,教育者必須對美育進行再認識:美育是采取美感的教育形式,以養成高尚純潔之人格的教育目的,其本質是審美情感的教育,更是“立德樹人”的教育。

          在基礎教育中,美感的教育形式是什么?絕不僅僅是美術、音樂、戲劇、建筑、文學等形態,這些僅僅是“美之物化”的形式,而美感的教育形式應該是“美的文化”——以“審美”為核心的三個維度的和諧建構:審視作品創作表現之美,感悟作品人文背景之美,感受教育者人文情懷之美。

          審視作品創作表現之美,主要指作品的內容、形式和技巧,經典性和代表性的作品能讓學生感受到藝術本體之美,啟發人的創造思維;感悟作品人文背景之美,主要指作品的內涵、背景和創作者的人格魅力,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藝術氣質之美,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感受教育者人文情懷之美,主要指教師和家長對“育人”本質的理解,以美的思想、語言和人格影響人,讓學生浸透在和諧的師生、家校關系之中,涵養人的道德品格。

          實施美育,這三者缺一不可,但當下教育重視前兩者的居多,如此美育只能實現“美的感受”這一層面,而要達到“美的教育”的更高層次,教育者的人文情懷之美是關鍵,是“立德樹人”之本,缺少這一點,美育就不能真正實現,藥家鑫、李剛的悲劇正源于此,這也是基礎教育改革以來所欠缺的。

          “以美的文化,創新思維、陶冶性靈、健全人格”是本人對美育的理解和實踐方向。創新思維、陶冶性靈、健全人格這三者,每個都有內外兩面,對內是個人的修煉,對外是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創新思維是人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的提升,能夠推動社會進步;陶冶性靈是人的精神滿足和心靈自愈能力的實現,能夠緩解社會矛盾;健全人格是人的道德建構和知情意行的統一,能夠保持社會穩定。以美的文化,實現“真、善、美”的和諧統一,創新人之思維、陶冶人之性靈、健全人之品格,其最終目的是引導人們追求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從基礎教育的美育現狀談立德樹人論文】相關文章:

        美育教育論文06-11

        美育教育論文(優選)06-12

        【推薦】美育教育論文06-11

        初中美育教育探索論文12-09

        淺談課程改革的基礎教育論文02-07

        談如何修改論文03-18

        談感恩教育的論文03-26

        美育與德育外國文學論文11-24

        高職院校學生美育教育分析的論文11-2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蜜月a |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看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