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試論教育信息化條件下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

        時間:2024-10-07 00:15:17 教育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試論教育信息化條件下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

            論文關鍵詞:高等 信息化建設 教育技術 多媒體教學

            論文摘要:教育信息化建設是我國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以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盡管現代教育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但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信息化建設的成果遠遠沒有被充分全面地利用,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待更新,教學方法和課件制作水平也有待提高。

            在教育部2004年發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被列為行動計劃中的重大工程之一。經過多年的建設與實踐,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現代教育技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于教育教學中。在第一輪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授課的比例”和“教師開發研制和應用課件的情況”是評估重要指標之一,各高校由此也加大了多媒體教學條件的建設,鼓勵越來越多的教師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極大地延伸了學生的感官功能,使學生的學習朝著多樣化、綜合性、趣味性、個性化等更高層次發展.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教育技術的內涵不僅僅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高校信息化建設的許多成果還沒有被充分地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對教育技術的理解和應用也存在許多問題。

            一、信息化建設為教育技術應用與提高提供了條件

            高等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包括: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教學資源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實現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全面利用信息化建設的成果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綜合素質,創建與信息和知識相適應的新型教育形態。岡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教學資源建設等硬件方面的成果為教育過程的優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

            1.校園網建設

            校園網就是把分布在校園不同地點的多臺電腦連接起來,按照網絡協議相互,以共享軟件、硬件和數據資源為目標的網絡系統。校園網的建設為學校內部教學、科研、管理、通訊和服務提供了豐富的網絡資源。校園網內的各電腦終端不僅可以通過網絡協議相互通信,還可以享受Web服務器上的相關數據及Internet的巨大信息資源,可查閱到世界各地的各類教育和學習資料,為教師的備課、課件制作、進修與學生的自主、交互、個性化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通過校園網,教師可以利用大量現成的教學軟件,高速、方便地與學生進行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形象直觀地進行教學。通過校園網還可以實現網上直接點播課程。

            2.數字建設

            圖書館作為學校教育資源文獻信息中心,收藏著大量的書籍、期刊、縮微膠片、聲像資料及讀物,是校園網上最大、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信息。教育信息化給圖書館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極大地增強了高校圖書館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職能。

            在人才培養方面,數字化圖書館為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以及個性的培養提供了自由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他們想要獲取的知識并在這一領域進行系統而深人地鉆研,掌握研究方法,形成創新意識。

            數字化圖書館為高校的整體水平和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隨著信息的網絡化,國內外大量的科研信息逐步依靠網絡傳播,利用網絡來捕捉最新學術信息,下載科研文獻資料越來越便利,逐漸成為教師從事科研的重要方法之一。

            3.網絡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

            網絡教學資源建設主要包括:網絡課程建設、素材庫建設以及教學支持建設。網絡課程的基本特征就是在網絡環境下能夠運行的課程,是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與學習理論下集文本、圖片、圖像、動畫、聲音等信息為一體,經過科學的構思設計規劃,符合學生自主學習特點,滿足網絡運行要求,師生便于交流的一個交互式的課程知識網絡化學習系統,其學習過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1999年教育部啟動了“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組織開發了300多個高等教育網絡課程和資源庫(素材庫、案例庫、試題庫)及相關平臺。2003年教育部啟動了精品課程的建設,作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重要內容之一,計劃用五年時間(2003~2007年)建設15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007年教育部部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中又指出:“繼續推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遴選3000門左右課程。進行重點改革和建設”。通過建設,所有省級以上的精品課程都實現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將課程的教案、大綱、部分教學錄像、參考資料、習題等教學資源上網并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對提高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起到重要作用。

            二、對存在問題的分析與研究

            信息化建設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與模式,信息化教學模式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采用。筆者認為,比教學方法與模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教師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的轉變,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終身教育等現代化教育理念僅靠教學模式的改變是不能實現的。在信息化教學的實現過程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思考。

            1.傳統的與現代的教學手段

            將教育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必然的結果,也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的發展趨勢,高校教師應該主動適應這一變化,將提高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作為自己職業能力發展的重要部分,努力提高教育技術應用水平。但傳統的以粉筆和黑板作為教學媒體的傳統教學手段有其特有的優勢,不能完全放棄。對于以公式推導、推理等為主要內容的課程,教師在黑板上一步一步講解更符合學習規律,更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主動性的發揮。教師應該根據課程內容的要求選擇適當的教學手段,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標。不考慮課程內容特點,過度強調課件制作形式和多媒體使用程度,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同時許多教師會對多媒體設備產生依賴,甚至會出現不用多媒體不會上課的情況。教育技術的濫用讓很多教師將紙質教案變成教案,由照本宣科轉為照屏宣科,這種情況導致學生要么忙著抄課件內容,要么上課不專心等著課后復制課件;要么跟不上教師PPT課件的轉換速度失去興趣而放棄聽講,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成為空談,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其后果令人擔憂。筆者認為教師在教育技術應用過程中既要吸收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的優勢,還要考慮如何根據現代教育技術提供的條件將知識內容進行優化整合,不管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最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達到教學目標。學校應引導教師注重教學目標的實現,以資源為中心整合課程內容,不要把重點放在多媒體技術的呈現效果上。

            2.教育技術與多媒體

            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成為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推廣和應用,很多教師都已經掌握了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如課件制作,課程上網等,但有兩個方面的問題值得注意:

            (1)關于用PPT文件制作課件的問題。多媒體教學比傳統教學方式有優勢的地方在于其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生動、直觀的表現形式,但多數教師對教育技術的應用僅僅停留在將紙質教案變成電子教案,以PPT文件的形式展示出來,或者再加些圖表。據,在教師使用的多媒體課件中,音頻文件的使用率只有13%,視頻文件26%,而“文本文件”、“圖形文件”和“表格曲線”的傾向分別為79%,75%和67%,三者的集中程度均很高。許多教師還缺少利用內容更為豐富獨立的視頻、音頻和表格曲線文件組織教學內容的能力。學校應引導教師思考如何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合理設計技術使用方式,充分發揮教育技術的積極作用,在應用中不斷創新。

            (2)對教育資源的利用問題。各高校都投人了大量資金進行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設,但很多教師對信息化成果的應用僅僅停留在做科研的時候到網上查閱信息、上課的時候在多媒體教室使用課件,遠遠沒有發揮信息化建設應該發揮的作用。信息化目的,一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使學生學會如何有效地獲取信息和利用信息;二是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終生學習的能力,這種新型教育形態的建立決定了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隨之改變,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運用信息技術建立交互性更強的教學形態,幫助學生選擇那些有價值的教育信息,合理調動、組合各種教育資源,加強師生間的交流,為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性學習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使教學過程由教師單項輸出、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改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師生多向交流的模式;將學習變成為一種積極、主動、靈活的學習過程,為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性學習提供了和平臺;使學生真正能夠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出發,主動地學習知識、培養能力、挖掘潛能。學校應引導教師利用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成果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3.學校方式

            隨著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對多媒體教學的管理也經歷了從鼓勵教師積極使用多媒體技術,以增加數量為主到制定多媒體使用規范,以保證多媒體使用效果為主的過程。很多高校都制定了多媒體的入門制度、多媒體制作規范等規章制度,有些學校還規定了使用多媒體授課教師的資格,如教師主講同一門課程達到三輪及以上才可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開新課和新開課的教師不允許使用多媒體教學等。盡管如此,很多高校的多媒體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課件質量差,教師照屏宣科、離開課件不會上課的情況普遍存在,有些甚至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筆者發現,現在高校教學質量保障與評價體系中都把是否具有多媒體教學條件、是否采用多媒體授課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對教師教育技術運用水平和運用多媒體授課效果這樣的軟指標很少進行評價,缺乏對教學過程的監督與檢查,出現濫用多媒體課件的情況也就在所難免了。學校應該建立并完善多媒體教學評價體系,注重對學生的學習結果的評價,從課件制作水平、課件內容、課件與教學內容的結合度、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多媒體使用效果、師生交互活動等方面對教師的多媒體教學進行評估與檢查。同時注重對評估結果的反饋與使用,大力推廣優秀的多媒體課件和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同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督促有關教師改進和提高,直至取消某些課程、某些教師使用多媒體授課。

            任何科學技術的發明和應用都有一個由淺人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盡管在應用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問題,但信息技術將廣泛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隨著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高校教師對教育技術的認識、接受和應用程度的不斷深人,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設成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將成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與高等教育現代化相適應的新的教學形態也將隨之建立。

        【試論教育信息化條件下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相關文章:

        試論現代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03-20

        關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論文12-11

        現代教育技術理念解析以及運用06-28

        試論課堂教學反饋與現代教育技術03-20

        美術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與體會12-05

        淺析現代教育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03-19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改革傳統教學03-20

        論文: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12-09

        現代教育技術下報關實務課程的運用的論文11-3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