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提高環境工程專業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實踐
論文關鍵詞:工程 專業人才培養 教學改革
論文摘 要:針對環境工程專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以深化環境工程專業本科教學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切入點的整改思路,并結合常州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的修訂實踐,確定了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及教學的規范化和教學隊伍的專業化等專業改革方向,探索一條能夠適應需要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之路。
1 提高理工科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教學質量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非常重視高校的教學質量。把高等發展的重點放在提高質量和優化結構上;要密切與社會發展的聯系,堅持培養人才、創新知識、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加強研究和實踐,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和就業能力。教育部于2007年下發了《關于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確定了今后幾年高等教育的工作重點就是提高教學質量。
環境工程本科專業經過30多年的建設,課程體系正在不斷完善,由過去的將大量的其他專業的課程“拿來”使用,轉變為逐漸建立起相對完整的課程體系。在“十一五”期間,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專業教學委員會構建了一套《高等學校本科環境工程專業規范》;“十一五”期間,該專業規范還將進一步修改完善,以適應國家對環境工程人才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國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專業培養的本科生還未被社會廣泛認可,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尚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此,學校通過整合校內相關學科的教育資源、引進國內環境學科的優秀師資以及予以政策和資金支持等,加強了環境工程專業的建設。目前,如何實現常州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的跨越式發展,提高該專業畢業生在就業的競爭力,迅速在華東地區環境界占有一席之地,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 提高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實踐
為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環境工程專業的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的能力和水平。其中,優化環境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就是具體措施之一。環境工程專業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通過解放思想、借鑒國內外同類學科的經驗,特別是借鑒國內環境工程重點學科的培養方案(包括清華大學、哈爾濱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制定出了以培育一流的創新型人才為目標的較為合理的本科教學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
2。1 理念創新
培養創新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創新是一個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黨的XX大報告又將“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而本科教育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這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克服現有的困難、應對新的挑戰。因此,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常州大學環境工程專業不斷創新教學理念,通過反復討論和修改,并借鑒國內重點大學相關專業的培養方案,逐漸構建起了具有學校特色的環境工程專業培養方案。
2。2 教學內容的創新
培育知識結構合理、具有創新意識的環境工程技術人才,以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運用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并將其具體落實在課程設置、任課教師配置、教材建設、實踐教學環節等各個方面,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4]。因此,在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時,環境工程專業對各門課程的內容進行了梳理,避免了課程之間內容的重復,壓縮了一些課程的學時數,刪減了不合時宜的、陳舊落后的內容,同時將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充實到教學內容中。此外,根據社會發展對專業的需要,特別是針對我國正在推廣的環保注冊工程師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優化課程體系時,環境工程專業新增了環境工程原理、環境流體力學與水、水泵與風機、環境工程微生物學、施工技術與工程等。
2。3 教學模式的創新
多元化的世界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多元化的人才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教學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5]。因此,常州大學環境工程專業非常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進,在拓寬國際化視野的同時,充分考慮學生發展方向和興趣取向的差別,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注重將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學環節中;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因材施教,堅持培養目標的多元化;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此外,針對選擇先就業的學生,通過開展創業教育,注重強化和拓展其工程實踐能力;針對擬進一步學習深造的學生,則加強其理論水平的提高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從而滿足各類型人才的不同需求,為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提供生長的土壤與空間。
2。4 教學管理的規范化
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加強和完善各項教學管理制度,使之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幾年來,常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立了專業自我發展和自我約束的機制,健全和完善了教學管理制度,加強了對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考試、教學、畢業論文等各個教學環節的管理。其中,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方面,規范了授課內容和要求;在畢業論文方面,對論文選題、內容和導師的指導工作都做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學生的畢業論文題目和內容必須與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相結合,從而使學生能夠接觸到與社會實際緊密結合的科研項目。
參考文獻
[1] 張明泉,曾正中,陶燕,等。綜合性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實踐教學體系建設[J]。高等理科教育,2005(2)。
[2] 雷鳴,楊仁斌,鐵柏清,等。環境工程本科專業就業形勢及其教學改革[J]。高等教育,2008(7)。
[3] 陳偉琪,張珞平。關于高校環境類專業本科教學的思考[J]。福建環境,2003,20 (2)。
[4] 劉宏,吳春篤,儲金宇。環境工程本科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J]。高等教育,2007(4)。
[5] 劉國榮,秦祖澤,黃俊偉。工程應用型本科教育特性及其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4 (12)。
【淺談提高環境工程專業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實踐】相關文章:
淺談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措施論文11-10
淺談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的實踐與思考03-18
有關提高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質量的思考03-18
淺談審計學教學質量提高途徑探討03-01
淺談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論文11-21
淺談提高先進制造技術教學質量的探討03-18
淺談優化多媒體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03-21
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