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體驗的優化數學學習的方式創新
一、合理調整教材,為學生探究學習創造機會
新課程實驗實施以來,改變最大的莫過于教材本身。以北師大版教材來說,教材不再注重以知識點來串聯教學內容,需要識記的概念被大量的刪減,法則性質等則隱含于問題解決的過程之中。從過去“教材使用者”到現在“課程開發者”,我們需要及時地進行角色轉換與定位,才能使數學學習的過程更加科學有效。因此,我認為合理調整教材資源,是實現有效探究性學習的前提。
比如,在五年級學習《粉刷墻壁》這一內容時,考慮到教學內容所具有的高度開放性,我對教材做了大刀闊斧的改造。
一改教學內容的選擇,我將教材中的測量環節剔除,把實踐操作的過程放在課外讓學生去完成。這樣的好處在于學生容易將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于解決問題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去,避免了外界非思維因素的影響。同時,將計算粉刷墻壁面積與計算涂料購買數量問題重新設計,選擇比較簡單的數據信息進行呈現,讓有意義的思維活動取代繁瑣的計算活動。
二改教學序列的安排,除了教材安排的相關問題,我注意引導學生將問題進行拓展,避免重復機械練習的操作。由粉刷墻壁、買涂料,延伸到鋪貼游泳池、買瓷磚問題。借助一個問題的解決,進行舉一反三,引導學生在解決不同問題的過程中,抓住問題的本質屬性,進行學習遷移。這樣的序列安排,關鍵不在于解決的問題多少,重要的是學生在經歷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提升了探究性學習的價值高度。
不難看出,這樣的處理教材方式,正是基于學生學習起點的分析研究。我對教材的調整立足于通過一個問題解決作為背景,從問題出發,吸引學生嘗試探究,使學生在設疑、解疑、質疑中不斷獲得積極的探究學習體驗。
二、優化教學流程,為學生探究學習搭建平臺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富有意義的,進行有效探究性學習體驗離不開教學過程這一載體。因而,我認為并不是任何課堂教學都能達成有效的探究性學習實踐,只有那些經過精心預設的教學才有可能成為探究性學習生長的沃土。
比如,在六年級學習《圓周率》這一內容時,針對教學內容的廣度與深度,我對教學流程進行了調整。“問題發現—活動探究—尋找規律—知識補充—運用提升”,以“如何計算圓周長”為問題導向,嘗試發現、探索規律,獲得知識經驗,進而嘗試運用。這樣的優化方式,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的本源,為有效開展探究性學習進行了良好的鋪墊與預設。
1.“問題發現”。教師準備了一些大小不同的圓,引導學生在求周長前先猜測,圓的周長可能和什么有關。如果和直徑有關,那會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
2.“活動探究”。課前活動體驗對學生的認知發展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引導學生借助探究學習的方式發現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利用“滾圓法”“繞繩法”,借助圖表分析來研究C與d的關系,在做中學,較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并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3.“發現規律”。探究之后,利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說一說,議一議,都發現了什么樣的規律。在這個環節中,激發學生自主表達非常重要,學生在自主表達的同時,也正體現了學生探究學習的價值。教師借助矛盾沖突,因勢利導建構數學模型。
4.“知識補充”。圓周率是千百年來數學家研究圓周長與直徑關系的重要結論。圓周率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祖沖之與圓周率有什么樣的聯系?為什么說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這些問題都能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我借助查資料、開匯報會等形式將學習的時間、空間進行拓展,進而豐富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體驗過程。
5.“運用提升”。數學知識的理解需要運用,借助練習又能達到提升的效果。練習采取分層、難易結合,適應學生練習的心理需求。同時,變枯燥為喜聞樂見的形式又激發了學生練習的興趣。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要優化探究性學習體驗,關注學生作為“人”的成長,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它不僅是新時期每位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教育理念,更應該是一種具體的、自覺的教育行為。同時,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性學習體驗活動中,我們的數學學習才能更加生動、更加深刻。
【探究體驗的優化數學學習的方式創新】相關文章:
體驗經濟背景下四川旅游優化創新研究03-07
企業管理創新與創新實踐探究03-21
體驗數學的樂趣優化作業設計優秀論文06-20
建筑水體景觀優化設計探究03-28
也談語文課堂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03-06
數學建模競賽下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究11-20
小學數學有效實施探究學習的運作方略03-14
高中物理探究學習探究論文12-07
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探究11-26
小學美術布貼畫的教學探究體驗論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