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帶安全改進方法研究論文
本研究以不同行政等級道路為對象,組織交通調查,收集各類基礎數據,根據事故的特征和類型,采用相應的鑒定方法,找出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帶上的交通事故黑點,比較不同事故黑點(段)處交通事故中人、車、路和環境等不同因素造成的影響以及這些事故之間的內在聯系,試圖找到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帶事故多發的致因機理;針對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帶進行交通安全改進,提出一些新型實用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及方法,為繼續廣泛深入地進行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和改善研究提供參考。
1. 前言
交通事故沿著道路多發,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交通事故走廊帶。目前對于交通事故的預防及處理,國內外研究者不僅從規劃角度,還從設計、管理等角度,做了多方位探討。但研究多限于道路交通整體事故治理、單個交通事故點治理,而對交通事故走廊的研究甚少。交通事故走廊帶上的事故成因具有相似性,各相鄰事故黑點、黑段處集中爆發的交通事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研究事故走廊帶,是在分析道路上的事故群割裂成獨立單元的事故黑點成因的基礎上,尋找影響事故黑點之間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內在規律,得出交通事故的主導因素。
2. 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帶的定義和分布特征
2.1走廊帶的事故分布及特征
2.1.1事故類型和形態分布
交通事故走廊帶的交通事故類型,從事故嚴重程度來看,主要是重大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45%,其次是一般事故、特大事故,各占事故總數的30%、20%左右,由于輕微事故常沒有登記在案,因而輕微事故所占比例很低。
按照我國道路交通管理的有關規定,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分為碰撞、碾壓、刮擦、翻車、墜車、失火和其他等事故形態。交通事故走廊帶的交通事故發生時,事故形態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兩種以上并存的,而且相同的事故形態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成因。
2.1.2交通事故的時間分布
交通事故的.時間分布是指事故隨時間變化的統計特征。交通事故與交通活動、道路環境密切相關,交通環境、道路交通環境隨時間變化規律非常明顯,宏觀的統計分析可揭示其內在的變化規律。
① 月分布
在我國,交通事故各月分布較為均衡,事故數所占比例維持在8%左右,其中8~10月和12月~次年2月是全年各月的高峰期,事故數所占比例接近10%;各月的致死事故率分布比較平均,其中5~8月和10~12月致死事故率相對較高。
、 星期分布
道路交通事故隨星期變化不大。工作日人們出行頻繁,道路上交通量較多;周末人們在家休息,或者外出度假,出行活動較少,交通出行量相對較低,因此周日交通事故數較少。
③ 小時分布
道路上的交通量在一天24小時中的分布受人們生活規律的影響很大,交通量也有高峰小時與非高峰小時之分。因此,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隨時段的不同有明顯的分布規律。
2.1.3交通事故的空間分布
道路交通事故的空間分布是指交通事故隨著空間而變化的統計特征。通行條件受道路類型、道路線型、路面類型、地形條件、照明條件、能見度、交通控制方式、天氣條件以及路側防護設施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不僅影響駕駛人獲得的交通信息,還會影響駕駛人對自己所面對的交通信息進行判斷,從而影響駕駛人的交通行為。交通管理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防治交通事故,對改善當地的道路交通安全狀況有重要意義。例如,行政等級不同的道路提供的通行條件各不相同,其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情況也相差較大。
3. 走廊帶的事故成因分析
3.1數據采集及處理
3.1.1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的主要內容和數據采集方法如下表3-1、表3-2所示。
3.1.2數據處理
在如何評價道路交通安全各影響因素與交通事故之間的關系,并合理地選取交通事故黑點等方面,相關研究比較多,如絕對值法(事故次數法和事故率法)、矩陣法、質量控制法、丹麥模型、動態聚類分析法、模糊統計分析法等。
3.2道路事故黑點的成因分析
為方便研究,可以將交通事故走廊帶劃分成許多小單元,即劃分為若干個交通事故黑點(段)。造成道路交通事故黑點的多種因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在分析交通事故黑點成因時應全面考慮道路條件、交通條件、交通設施條件以及道路沿線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
3.3事故頻發點段之間的共同特征分析
以G104線K787+200—K1295+400段為例,該路段有63處交通事故黑點,其中59處道路線形為平直(占事故總數的 81.868%),21個處發生的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是縱向間距不夠(41.484%),46處事故主要形態為側向相撞(75.687%)、41處為尾隨相撞(68.819%)等。
3.4事故頻發路段的周邊環境分析
包括公路沿線地形、地質、氣候、水文地質、名勝古跡等自然情況和居民人口、工農業資料、林業、建筑業等社會經濟情況。道路沿線的居民活動對交通狀況有很大的影響。例如穿村鎮而建的低等級道路一般是開放性的,沿路交通便利、人口眾多,成為沿線居民的活動中心。隨著道路等級的提升及使用性質的變化,道路逐漸變成封閉或者半封閉式,這大大地改變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在短期內很難被廣泛接受,既給沿線居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也對交通安全十分不利。
4. 結論與展望
4.1 結論
統計數據表明:道路交通事故,以側撞和追尾兩種事故形態為主,占到總事故的90%以上,其根本原因是高等級公路上通行的車流是高速、連續的,在高速運行過程中給駕駛員處理緊急事件的時間很短,一旦發生事故又遇上雨霧天氣時,容易發生連鎖反應發生的事故表現在連續追尾,在高等級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多是重特大交通事故,傷亡和財產損失都很嚴重。
4.2 展望
工作展望: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交通事故數據庫,收集轄區內各等級公路的交通事故資料,為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帶的廣泛深入研究提供宏厚的數據支持;
(2)綜合利用各單項道路交通事故預測方法提供的有用信息,降低事故預測的成本,提高道路交通事故預測的精度;
(3)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工具,借助相關編程技術,集成包含各種道路交通事故預測模型和方法的道路交通事故輔助預測軟件,提高道路交通事故預測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道路交通事故走廊帶安全改進方法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