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筑業企業成本核算問題思考論文
摘要:建筑企業在開展具體的項目過程中,要在保證項目質量與進度的同時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必須對項目成本進行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其中成本核算工作直接關系到企業成本預測和經營決策的準確性與合理性,但在建筑業企業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模式轉變的過程中,目的性、系統性等方面仍存在缺陷,直接影響到建筑業企業的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針對建筑業企業成本核算問題展開研究,為現代建筑業企業進行相關優化提供借鑒。
關鍵詞:建筑業企業;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建筑業企業的成本核算就是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按照一定對象對發生的人工費、機械費、材料費、間接費等耗費實施分配和歸集,進而進行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計算的相關工作,在具體核算的過程中,先要對項目生產經營管理的相關費用進行審核,判斷費用發生的真實性、必要性、記錄準確性等,以此實現對項目開展過程中生產經營費用和各項成本直接的管理與控制。
一、目前建筑業企業在成本核算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一)成本核算隊伍建設不達標
建筑業企業在成本核算的過程中,主要采用可操作性和時效性較理想,但在核算債權債務等方面存在較大難度,而且核算數據失真的可能性較大的表格核算法與邏輯嚴密、核算范圍廣泛、便于追溯的會計核算法相結合的方法,兩種方法互為補充[1]。這對核算人員的核算專業性以及職業道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建筑業企業核算人員仍存在核算對象模糊、數據統計失真、脫離項目進度、成本結算延期等問題,這直接導致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及時性難以保證,削弱成本核算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意義。
(二)成本核算體系建設不合理
成本核算體系是建筑業企業財務核算體系的重要構成,要保證成本核算工作的順利進行,不僅要設置完善的成本核算崗位、引進或培養具備靈活且準確應用成本核算方法的隊伍,而且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建立成本核算制度。但現階段部分建筑業企業因忽視成本核算工作,導致成本核算體系缺失或不合理,這直接導致成本核算工作因組織結構混亂、操作標準不統一、核算工具缺失、傳遞載體實用性差等,出現可能與國家會計法相關規定相違背、與自身的特點相沖突、核算手續冗余、成本管理水平難以提升等問題。
(三)成本核算流程中責權不清晰
建筑業企業要高質量的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必須保證相關流程的通暢以及各流程中形成明確的權責關系,但現階段部分企業在此方面仍存在問題。通常建筑業企業成本核算流程包括全面準確的費用發生原始記錄、及時的生產費用支出審核、針對成本計算對象和項目建設對應的成本明細賬、落實要素費用分歸集、綜合費用合理分配、完工產品成本和在進行產品成本劃分、對項目施工總成本進行累計計算等流程,以上工作流程的開展涉及企業的預算部門、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等,如果不能明確權責,則會出現相互推諉的問題,影響成本核算的實際效果[2]。
二、建筑業企業提升成本核算水平的對策
針對建筑業企業目前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建筑業企業特點以及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特征等,提出以下建議:
(一)優化成本核算隊伍
建筑業企業的行業特征決定,核算項目通常時間跨度較大、涉及因素較多、不確定問題頻發,這對成本核算隊伍建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建筑業企業在優化成本核算隊伍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成本核算崗位進行優化,筆者認為在一般情況下,建筑業企業要設置負責項目備用金管理、初入庫單管理、人工費當月的結算憑證管理等工作的財務專員;負責材料采購入庫、材料暫估入庫報銷等方面核算工作以及材料領用、各項費用核算、成本報表制定等工作的成本核算會計;對成本核算相關工作進行管理并提供管理整體報表的成本核算主管三級崗位[3]。其次,在崗位確定后,針對各成本核算崗位,結合企業成本核算的科目、現有工具、常見的和先進的核算方法、各崗位的核算職責等,分層次的對各崗位核算人員進行培養,提升會計核算人員的相關能力。例如,對成本核算對象的劃分能力,建筑安裝工程中各獨立編制的施工圖以及預算的單位工程等均可以視為核算的對象,但在主體項目工程中,不能按照此思路進行成本核算對象的確定,需要以分布工程為獨立的單元,保證核算的全面性以及準確性。需要注意的是,通過成本核算人員培訓不僅要對相關人員的能力進行提升,而且要有意識的強化其成本核算觀念,這對減少因核算數據失真或丟失而影響核算結果的問題出現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完善成本核算體系
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是保證建筑業企業成本核算工作規范開展的基本保證,所以要受到建筑業企業的重視,筆者認為在完善成本核算體系的過程中要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完善成本核算的制度,建筑業企業的成本核算制度要包括核算的目的、任務、主體、管理要求等,在制定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成本核算制度與企業目前的發展階段相匹配,而且對其持續發展具有較高的理論指導功能。其次,完善成本核算的崗位設置,由于上文介紹過,本段不進行重復論述。再次,調整企業成本核算科目,合理的成本核算科目可以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以及對企業決策的支撐能力,在設置的過程中,主要包括工程成本項目的分部設賬、物料分類賬目、會計核算科目、間接費用賬目等類型,在設置的過程中,應盡可能的表現出項目成本的結構與構成,這對后期的成本分析與控制具有積極的作用。另外,建筑業企業應對成本核算的工具進行完善,例如針對性的財務核算軟件的引進等,這對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能力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例如金蝶K6等。在引進核算共組的過程中,建筑業企業要盡可能的保證引進的軟件與現有的財務軟件之間具有較理想的互通性,另外,在二維科目下,軟件要滿足細化對象歸集、查找等方面的功能需要,換言之,并不是引進的財務軟件數量越多或越先進越好。除此之外,建筑業企業在體系優化的過程中,要對成本報表進行統一的、合理的確定,為核算工作的開展創造條件,例如新體系下成本報表體系構成表、在建項目成本匯總表、單工程成本匯總表、單工程人工費匯總表、人工費暫估明細表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報表完善和優化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報表和對應的考核工作之間具有較顯著的匹配關系,報表中的數據可以清晰的顯示,而且存在相應的復核程序。
(三)明確成本核算各流程以及相關責權關系
要保證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在確定流程的過程中,要先結合建筑業企業成本的構成進行,換言之,針對人工費、機械費、材料費、分包成本、間接費用分別確定具體的核算流程內容,例如,在對現場項目部和公司各職能部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間接費用進行核算的過程中,要針對工程施工——間接費用和工程施工——本部間接費用兩個對應的科目分別進行核算。前者直接以下述方式歸類記賬:借:工程施工-間接費用-費用類貸:現金/其他應付賬而后者在歸類記賬的過程中,要按照以下程序進行:借:工程施工—間接費用-職能部門間接費用攤銷貸:工程施工—職能部門間接費用—具體科目需要注意的是,在確定核算各流程內容的基礎上,要對各流程開展中的權責進行明確,減少核算過程中因財務數據失真或部門間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成本核算延期或不全面的問題發生。例如,預算部門確定的預算數據向財務部門提供的不真實或將不符合核算對象的相關數據混亂在核算數據中,就會導致成本核算的報告與實際情況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此時在復查并確定原因后,應由預算部門承擔相應的責任,這種明確的責任劃分是保證成本核算甚至成本管理工作順利實現的前提。
三、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人們已經認識到建筑業企業成本核算,對提升企業資金投入的利用效率,減少不必要開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實踐中有意識的結合建筑業企業的特點,對目前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完善的對策展開研究,這是現代建筑業企業全面成本管理思想落實的體現,應在不斷完善的基礎上積極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希琳,王萌.淺析建筑業企業成本核算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14,16:283.
[2]崔源.L施工企業成本核算體系構建研究[D].東北大學,2012.
[3]蔡波.工程項目的成本核算和會計控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3:169-170.
【建筑業企業成本核算問題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企業成本核算與管理的問題與對策07-07
建筑業企業項目經理薪酬激勵問題研究論文08-22
關于企業材料成本核算的論文10-26
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問題思考09-10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及控制問題思考10-21
對我國成本核算模式的思考09-14
企業電力管理現狀思考論文08-15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的思考論文08-26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論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