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靜脈輸液護理論文

        時間:2024-06-13 16:21:19 護理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靜脈輸液護理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靜脈輸液護理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靜脈輸液護理論文

        靜脈輸液護理論文1

          一、產生小兒靜脈輸液中常見難題的因素

          1.1護士的專業素質的因素

          小兒護理理論是不全面的,生病的孩子或者是小孩的親屬的不信任,這樣影響了護士的工作——“靜脈穿刺”不能順利和圓滿的完成。作為一名兒科護理工作者,本人的體會是:

         。1)工作量大;

         。2)生病孩子的父母或者親屬的不信任導致護士工作的繁瑣;

          (3)護士自我減壓能力,個性和能力,以應付增加的物理和影響的許多方面有很高的期望心理,護士的消極情緒影響了工作質量;

          (4)護士資歷:年輕的護士普遍缺乏經驗,輸液失敗率更大。

          1.2患兒的自身因素

          患兒的自身因素主要有:

          (1)患兒年齡因素:3歲以上年齡較大的兒童在父母和護士的說服指導下,輸液基本能配合;3歲以下的兒童對外部刺激反應強烈,疼痛的敏感性,哭鬧,恐懼,抵抗不合作。

         。2)患兒血管因素:脫水、休克、血管不充盈、肥胖、、一般水腫、出血性疾病的兒童,如果穿刺技術不當,管理不善和輸液過程失敗率高于正常兒童。

          1.3穿刺部位的因素

          一般年齡較大的兒童的穿刺部位主要是:手背淺靜脈、足背淺靜脈|、小隱靜脈、大隱靜脈、手腕的靜脈,穿刺成功率依次下降,嬰幼兒額正中靜脈優于顳側靜脈,穿刺點越接近正中靜脈的成功率越大。

          1.4頭皮針的因素

         。1)頭皮針型號與血管粗細不成比例,造成血管破裂外滲。

         。2)同型號留置針比普通針粗,硬性小,針柄較大且不易固定,穿刺技術不熟練,失敗率大于普通頭皮針。

          l.5家長缺乏輸液護理常識

          擔心恐懼,粗心大意,不小心碰撞頭皮針,或牽拉輸液器,任孩子玩耍,摟抱,穿刺部位覆蓋衣物等,常使輸液不能順利完成。

          二、小兒靜脈輸液中常見難題原因分析

          小兒靜脈輸液中不能一針見血,導致靜脈穿刺不順利。很多護士需要經過重復多次的穿刺才能夠成功,這樣會使患者的'家長或親屬不滿意。其影響穿刺的因數主要有以下2個方面:

          2.1技術因素

          小兒靜脈輸液的技術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血管穿刺不當:靜脈穿刺的重點是需要找到合適的血管。由于小兒的靜脈不是很明顯,護士手指觸摸時會導致判斷失誤,甚至有的時候錯誤地進行了動脈穿刺;

         。2)靜脈穿刺鏈接:護士在對小兒進行穿刺前沒有進行充分評估其選取的靜脈,這樣的行為非常的盲目和隨意,以至于穿刺的時候自信心不足導致不順,并且在出現錯誤的時候未能及時調整,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兒童家長的不滿。輸液過程是容易出汗的活動,輸液針沒有完全固定的,如液體泄漏發生時,該藥物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的強烈刺激組織壞死,疼痛,腫脹,甚至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3)在輸液中巡視和拔針的環節是非常重要,不正確的拔針會增加患兒痛感,針眼壓迫不當可致皮下瘀血,還會影響下次輸液。由于兒童科室的工作負荷大和人員少的缺點,容易忽視了輸液中巡視過程,這樣就會導致不能及時發現小兒在輸液過程中的反應以及出現突發癥狀后的及時處理。

          2.2心理因素

          影響小兒靜脈輸液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兒童的心理因素:因為兒童身體不適和進入陌生的醫療環境,導致其情緒和心理狀態不是很穩定,再加上護士在給兒童注射時的疼痛,這樣就導致了兒童逃避不配合的行為,以至于出現小兒靜脈輸液穿刺失敗的出現。

         。2)兒童的家長心理因素:父母對子女的愛護,苛求護理人員對患兒治療時要盡可能降低治療所致的痛苦。這樣導致兒童容易產生疾病恐懼和焦慮。

         。3)護理人員的心理因素:由于小兒哭鬧及患兒家長的緊張會增加了護理人員在對小兒靜脈輸液的心理壓力。在護士出現靜脈穿刺不順和小兒家屬的抱怨時,護士會因為心情過度緊張出現一些非技術性失誤——進針力度控制不當、角度不適當、進針位置、穿刺時針尖顫抖、進針手感不佳而刺破血管等。

          三、小兒靜脈輸液中常見難題解決的對策

          3.1加強學習,強化管理

         。1)強化素質教育管理,提高護士素質,關鍵在于機制完善并有效運作,建立完善的繼續教育體制、標準,達到育人、用人一體化機制及強化考核激勵機制的有效運行,從而真正推動護士素質的不斷提高。

          (2)醫院針對經驗不足護士的護士應該對其進行相應的培訓。例如:對新上崗護士實施規范化培訓。主要包括基本理論和其本操作技能培訓、?评碚摗徢敖逃皳尵燃寄芘嘤。

         。3)對制度落實不夠、責任心不強的護士,醫院應該給予監督和糾正。

         。4)醫院應該定期的組織護各個科室進行業務學習,同時鼓勵她們繼續深造,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3.2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醫院的日常工作和檢查制度,以確保病人安全和醫療質量的規定是減少醫療失誤事件,以避免出現糾紛的首要條件。例如護士在配藥的時候要對一次性注射器和輸液瓶進行使用前的常規檢查,檢查使用期限、漏氣情況和有無雜質等方面。

          3.3探索新的護理技術

          醫院要推行資源全院所有科室共享。在輸液時,盡量減少針頭對瓶塞的反復穿刺。當加藥量大的時候,護士應該使用兩個針頭操作,一個是抽藥用,另一個固定在溶酶瓶塞上,且當穿刺瓶塞時針頭斜面向上與瓶塞成75度角,快速刺入。另外,在配藥過程中,要避免重復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有資料圈表明,抽藥的注射器不能多次反復使用,因使用次數越多,微粒的數量也越多。

          3.4減輕護士的工作負擔

          醫院針對兒科治療多、護士長期超負荷工作和病人多等問題,應該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護士編制數量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增加。在近兩年當中我們醫院增加了護士28名。

          (2)科學的執行情況和靈活的調度系統。醫院要根據實際患者數量和護士的工作量做一些調整,讓護士在患者少的時候多給予休息,在患者多的情況下給予一些相應的加班的合理排班方法;

         。3)面對小兒發病的高峰期時,醫院要給予提前準備應對。例如醫院的機關人員在遇到地震或其他的事故的時候支援一線時,醫院在留守足夠的人員后盡量的去支援一線。

          3.5強烈的責任感和傳教的服務

          輸液過程中,觀察滴注速度、藥物反應和任何泄漏,并定期檢查導管銜接處有無脫落、穿刺部位和移位現象。護士在對小兒進行輸液前要將所用藥品的性質和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及小兒不配合易使針頭脫落、穿刺部位移位等有關事項及預防措施告訴家長,使家屬對輸液風險有一定的認識。

          3.6改進服務態度

          護士的美好語言不但能使病人聽了心情愉快,而且能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護士的親切語言,有利于解除病人的思想負擔,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保持接受醫療和護理的最佳狀態。在解答患者或患者家屬的問題時,一定不能夠切簡簡單單或者草率而生硬地回答:“去問醫生”、“我也不知道”、“我不清楚”……,護理人員應主動意的站在維護患者的利益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并且對待存在的問題不能夠有絲毫的推諉和隱瞞。針對一些患者或患者家屬提出的一些無理要求我們要耐心的加以說服和有理有據地加以疏導。

        靜脈輸液護理論文2

          靜脈輸液作為常用的、有效的、重要的臨床治療手段,隨著疾病譜的復雜化、醫囑給藥形式的多樣化,逐漸成為引發藥物不良反應的主要因素和導致醫療糾紛的主要環節。為確保輸液治療的安全性,降低藥物不良反應和輸液治療并發癥的發生率,我院靜脈輸液護理學組自20xx年1月對全院各護理單元靜脈輸液護理質量監控員進行理論培訓、臨床考核、質量控制、技術督導等,經過3年多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般資料

          我院是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開設24個病區,展開床位980張,護理人員652名。20xx年成立靜脈輸液護理學組,主要負責全院靜脈輸液護理質量的調查研宄和監測、護理人員的在職理論教育和培訓、臨床技術指導和幫帶、推廣新理念和新方法,對全院靜脈輸液中的共性問題進行持續質量改進,為護士長和護理部的質量控制提供參考依據。為使?婆嘤柍B化、繼續教育持續化、輸液護理個性化、科學管理規范化,靜脈輸液護理學組自20xx年1月設立了科室靜脈輸液護理質量監控員,目前全院共有27名監控員,均為女性。年齡26~38(30.2277.78%;主管護師6名,占22.22%。

          2方法

          2.1監控員的選擇

          由靜脈輸液護理學組制訂監控員標準:護師職稱,大專以上學歷,具有3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采取自愿報名和科室推薦相結合的原則,確定各科室報名者1~2名,護士長對本科室自薦和推薦的監控員做書面評價,內容包括:對護理工作的'責任心和學習的主動性,靜脈穿刺技術水平,語言溝通及教學能力,對新技術和新業務的接受能力,臨床觀察能力,法律、法規意識,慎獨、自律等職業素質。經綜合評估第一批來自全院18個護理單元的23名監控員入選。20xx年、20xx年7月仍采取上述方法,分別發展監控員3名和1名并建立業務檔案。

          2.2監控員的職責

          監控員負責本科室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不良事件(主要為藥物不良反應、輸液并發癥、留置導管非計劃性拔除)的記錄和報告,對本科室各類動靜脈留置導管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病情觀察,對護理過程中更換敷料、輸液局部和整體情況的觀察、導管維護進行全程質量監控,對治療過程中的疑難問題、護理難點及時與靜脈輸液小組成員進行溝通,共同探討解決方案。監控員每月活動1次,時間1~2h,重點反饋理論知識學習及技能操作培訓的效果,探討臨床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2.3監控員的培訓

          借鑒國內外醫院中心靜脈置管專職護士的培訓模式,參照美國靜脈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標準,實施先培訓后使用的原則,對我院靜脈輸液護理質量監控員實施培訓與考核,培訓的主要方式為:①邀請院內外專家進行專題講座。②參加軍內外各類靜脈輸液護理培訓班和學術交流會。③購買靜脈輸液護理相關書籍和訂閱護理類核心期刊供自學或查閱。④進行模擬靜脈輸液治療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和報告點評。⑤組織靜脈輸液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的訓練與考核。

          2.3.1理論培訓3年累計授課15次,約28學時。主要內容包括:護理程序在靜脈輸液中的應用、靜脈輸液常見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護理、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高警訊藥物的定義與管理制度、靜脈輸液感染控制的目標性監測與手衛生、中心靜脈導管的日常維護及并發癥的處理、靜脈輸液并發癥的預防、靜脈注射藥物安全應用、靜脈輸液不良反應報告制度及處理預案、職業安全與防護、治療性溝通的技巧、靜脈輸液歷史回顧與展望、靜脈輸液治療的安全管理、臨床用藥安全及護理風險意識、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策略等。

          2.3.2技能培訓技能培訓緊密結合臨床實踐,3年來累計培訓12次,約26學時。主要內容包括:特殊藥物監測單的設計和應用、高警訊藥物臨床應用操作流程、肝素帽及正壓接頭應用操作流程、微量泵及輸液泵使用操作流程、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技術規范、中心靜脈導管換藥流程與規范、胰島素的正確使用和操作規范、化療藥物配置與操作流程、靜脈高價營養液的配置與操作流程、中心靜脈導管床邊評估指南、靜脈輸液患者床頭交接班指南、7步洗手法等。

          2.4監控員的質量督導

          依據醫院“以患者安全為核心”的護理管理理念和實施“公開對待缺陷、及時上報非懲罰性處理”的護理管理新方法3,靜脈輸液護理學組對靜脈輸液的質量控制和對監控員的督導工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措施:①建立靜脈輸液不良事件報告表,根據事件發生報告情況,分析、查找原因,逐步建立靜脈輸液安全護理保障制度。②設立中心靜脈置管輸注(化療藥物和高營養藥物)上傳表,外周靜脈留置針使用情況登記本(記錄留置血管和留置時間),科室監控員對本科室靜脈輸液工具選擇的合理性進行自評,護理學組對監控員的質量控制情況進行不定期的現場調查和全面核查,以確保登記資料的準確性和上傳資料的及時性。③監控員對科室內的靜脈輸液質量進行連續監控,靜脈輸液護理學組每月1次對各科室靜脈輸液護理質量進行督導,及時反饋科室自控情況,分析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做好持續質量改進。④設計“患者及醫生對靜脈輸液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通過每季度1次的問卷調查和每半年1次的監控員理論和技能考核,反饋臨床靜脈輸液護理的品質和內涵。

          2.5監控質量的評價指標

         、偻庵莒o脈輸液并發癥:依據美國靜脈輸液協會制定的《靜脈輸液實踐指南》4的規定,統計外周靜脈炎、外周靜脈滲出和外滲的發生率。②中心靜脈輸液并發癥:指留置導管的非計劃性拔管率以及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Cz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③靜脈輸液不良反應的漏報例數。④患者和醫生對靜脈輸液護理的滿意度。

          2.6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統計軟件包,采用*2檢驗進行數據處理。

          3效果

          3.1靜脈輸液并發癥的發生率和藥物不良反應漏報率下降。

          4討論

          4.1靜脈輸液護理質量監控員的臨床實踐,提高了輸液治療的安全性

          臨床科室設置監控員以后,外周靜脈輸液靜脈炎的發生率從9.20%下降為3.70%,靜脈外滲的發生率從7.74%下降為2.66%,中心靜脈留置導管非計劃性拔管率從6.44%下降為2.80%,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生率從3.79%下降為1.36%;藥物不良反應漏報率從18.92%下降為3.03%(P<0.01或P<0.05),說明靜脈輸液護理質量監控員在提高輸液治療安全性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有調查資料顯示5-6,輸液安全是患者和醫護人員共同關注的問題。而靜脈治療是一種有創性介入治療,存在著發生各種輸液治療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風險。因此,在臨床科室設立靜脈輸液質量監控員對于有效規避輸液風險、提高輸液治療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同時監控員不斷反饋臨床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做好持續質量改進,這對于保障患者安全、提升護士對自身職業的滿意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2靜脈輸液護理質量監控員的質量管理,提高了醫生和患者的滿意度

          患者的滿意度從87.50%提高到96.67%(P<0.01),醫生滿意度從68.42%提高到94.74%(P<0.01)。傳統的靜脈輸液護理質量管理注重同期控制和反饋控制,即強調護士要加強巡視,觀察有無液體滲出和對輸液不良反應進行及時處理,現代護理管理強調實施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動態管理7],我院設立靜脈輸液護理質量監控員,在臨床實踐中注重發揮前饋控制的作用,監控員負責對科室內靜脈輸液質量進行連續監控,著重環節質量的監控,通過特殊藥物監測單的設計和應用、規范高警訊藥物臨床應用操作流程、肝素帽及正壓接頭應用操作流程、微量泵及輸液泵使用操作流程、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技術規范、中心靜脈導管換藥流程與規范、胰島素的正確使用和操作規范、化療藥物配置與操作流程、靜脈高價營養液的配置與操作流程,統一中心靜脈導管床邊評估內容、靜脈輸液患者床頭交接班指南等,緊密結合臨床的專業指導,將前饋控制和動態管理具體落實到操作層面,是現代護理管理理念在靜脈輸液治療中的臨床實踐。

        靜脈輸液護理論文3

          1靜脈輸液的方法

          1.1穿刺的技巧

          由于高校大學生生的年齡通常是在18~25歲之間,此時段的血管充盈非常的好,彈性也很好,至于輸液的基本途徑是選擇手背的淺表靜脈進行穿刺注射。在經過消毒之后,針對血管比較粗并且容易固定的患者,應該將針頭稍微下傾斜15°,再將靜脈挑起來,進針之后再將針放平進到位,有利于上下血管壁的分離,從而避免出現血管被刺破的現象。若由于上一針穿刺失敗而出現水腫或者是發生淤青現象的學生必須要避開上一次的進針眼,另選一根較粗的血管,使用拇指沿著血管走形按壓,充分的暴露靜脈,再根據上述的進針方法進行穿刺。與此同時,作為高校門診的護士應該有高度的責任心、謹慎心、從容穩定的心態,要正確的對待每一次的靜脈穿刺。從20xx年1月至20xx年3月,我校門診部一共收治靜脈輸液的學生有520例,其穿刺一次性的成功率高達99%。

          1.2拔針的技巧

          通常情況下,學生在輸完液體之后在皮膚的穿刺點上使用輸液貼按壓,主要是為了避免皮下出現局部的淤血現象。其實正確的壓迫點為皮膚的進針點與皮膚上方垂直的方向,按壓該點能有效的防止血液遺漏出血管之外。還有護理人員在拔針的過程中不能過力的按壓血管,主要是因為按壓與快速拔針的過程中針尖的銳角可能產生切力,易導致血管受到機械性的損傷,所以按壓的是皮膚,同時還要快速的取出針頭,待拔針之后稍加按壓幾分鐘即可。

          2輸液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2.1嚴格按照處方進行操作

          要加強高校門診護理人員靜脈輸液的安全意識,嚴格的遵守遵守醫生的叮囑,還要遵守“三查七對”的操守原則。作為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正確的執行醫生所開的處方,學生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要正確的'引導學生按時、按量的完成,部分學生可根據病情的發展或者是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用餐之后進行輸液。輸液的過程中藥科學合理的遵照醫生所開的處方,避免出現隨意更換藥物順序。在不屬于醫學院校的其他普通院校內,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對疾病的認識不足,或者是過度的害怕、緊張,在治療的過程中會要求護士更改醫生的處方這一點是絕對不允許的;此時護理人員應該耐心的向學生進行講解,使他們清楚自己的病情之后再積極和配合治療,嚴格的根據醫生所開處方進行,以便于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護士在接到處方的時候,首先要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詢問是否有無用藥史,必要的時候做藥物敏感試驗,如若皮膚顯像為陰性,方可進行靜脈輸液;若在第二次進行注射之前可再次查看皮膚是否出現陽性變化等反應。其次,護理人員在接到醫生所開的處方之后還要查看處方上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等是否有出現差錯等;針對已經執行過的處方再次實施之前要詢問患者在上次用藥之后是否出現任何反應等。如若發生處方上有疑問之處需要及時告知醫生并糾正。

          2.2要規范輸液的過程

          高校門診要始終保持清潔完整有序的治療環境,將無菌器械放置在遠離污染區的地方。執行操縱的護理人員要嚴格的按照要求穿戴護士服、護士帽、口罩,隨時保持手的干凈、消毒。在操作的過程中,盡量減少人員的流動,并規勸陪護學生到注射室外面進行等候,從而有效的降低細菌的污染。門診內要定時定點的進行常規的消毒;護理人員要掌握規范的持握注射器的方法;在配藥的過程中要是使用一個注射器,避免在加藥的過程中出現針頭的反復抽取受到細菌的感染。

          2.3加強護理巡視

          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病情的發展狀況,尤其是要關注患者輸液的速度,患者是否出現心慌、氣悶,液體是否出現遺漏等以及相關不良反應。由于患者對醫學常識是有限的,對輸液滴速是否過快或者是過慢沒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出現輸液輸到一半的時候,甚至不到一半的時候學生感覺有點好轉,或者是因為上課時間比較緊張而自己調快滴速或者是自行拔掉針頭等。因此,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巡視,避免出現該類現象,有助于提升護理的質量以及管理方面的安全。本組的520例學生中因為某種情況而自行調節液體滴速導致輸液過快或者是過慢的占到總數的35.4%,因自行調節滴速而出現了某些輕度的輸液反應(惡心、嘔吐、心慌)有3例。當護理人員遇到該類顯現的時候必須要制止,同時還要對學生講解輸液相關的安全知識,并告知其嚴重的后果。另外在門診部還出現了部分同學因為高燒、情緒緊張或者是空腹等現象在輸液的時候出現“暈針”或者是“低血糖”現象,此刻要協助學生去掉枕頭平躺,在按壓該生的人中穴,接著讓該生喝點糖水或者是嘴里含一塊糖,待癥狀消失之后再進行注射,并且還要及時的宣傳以便于解除緊張的情緒。

        靜脈輸液護理論文4

          1.臨床資料

          我院20xx.5~20xx.4期間,觀察320例患兒靜脈輸液過程,發生外滲現象患兒88例,輸液患兒外滲現象占27.5%.其中嬰幼兒59例(67.04%),學齡前期16例(18.18%),少兒期13例(14.78%)。男孩58例,女孩30例;年齡為1月~6歲;包括化療患兒15例,50%葡萄糖靜注8例,10%葡萄糖+10%KCl靜脈滴注45例,其他20例;外滲部位為:頭皮45例,前臂15例,足背部14例,內踝9例,其他部位5例。其中輕度40例,中度32例,重度16例。(輕度:疼痛局限于注射部位,腫脹面積小于2cm;中度:疼痛難忍,腫脹面積約2~4cm;重度:腫脹面積大于4cm,皮膚顏色由蒼白轉變為暗紅色)。

          2.各年齡組患兒的特點及輸液外滲的原因

          2.1.患兒因素

          2.1.1.嬰幼兒(1~3歲)

          新生兒幼小,反應能力最差,頭部靜脈豐富,交錯成網,管腔內無瓣膜,且血管內壓力低,管腔幼稚,影響操作判斷。皮下脂肪薄,皮膚松弛,極易受到周圍組織的牽拉,造成血管移動,導致鋼針錯位,形成外滲。嬰幼兒靜脈穿刺難度相對較高,極易導致膠布松動使針頭脫出靜脈,在本臨床資料中,嬰幼兒導致輸液外滲的現象相對較多,占輸液外滲的67.04%。

          2.1.2.學齡前期

          學齡前期的兒童存在怕打針的現象,常常哭鬧,害怕注射時疼痛,不配合治療,當靜脈穿刺一次性不能成功時,部分患兒會拒絕輸液穿刺,家屬很著急,激動的情緒會影響護士的操作。患兒不能很好地合作,造成輸液外滲。

          2.2.穿刺部位

          嬰幼兒穿刺按常規是定位于頭皮靜脈穿刺,由于嬰幼兒易動,對順行穿刺有阻力者,采用逆行穿刺。學齡前兒童可在手背或足背上穿刺定位。對特胖、靜脈隱匿的患兒可選擇內踝部位大靜脈,腹瀉脫水較嚴重的患兒,可考慮選擇肘窩部位的靜脈進行穿刺。嬰幼兒患者其本身血管就不易找,又不能很好地合作,穿刺部位不利于護理,造成穿刺時刺破血管。

          2.3.病情特點

          2.3.1嚴重脫水、營養不良的患兒有110例,發生外滲現象患兒10例,占9.09%。由于末梢循環較差,血管通透性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增高了外滲反應的發生率,也加重了其不良反應。

          2.3.2有創傷或者其他炎癥性病變的患兒207例,發生外滲現象患兒19例,占9.178%。由于疼痛難忍,加上自控能力差,穿刺部位的活動度較大,因治療需要,多次輸注液體,也易導致液體外滲。

          2.3.3癌癥是輸液外滲的危險因素。癌癥患兒3例,發生外滲現象患兒1例,占33.33%。因為反復化療的原因,癌癥患兒的靜脈脆弱,穿刺難度較高,易發生血管刺破,液體外滲。

          2.4.藥物和治療因素

          部分刺激性藥物易導致液體外滲,如①高滲性液體、陽離子液體:50%葡萄糖、10%葡萄酸鈣、20%甘露醇、10%氯化鉀等;②高價營養液:脂肪乳、氨基酸等;③高PH值藥物:11.2%乳酸鈉、5%碳酸氫鈉等。如高濃度甘露醇等高滲性藥物在輸注速度稍快的情況下,血管壓力增加,刺激性也隨之增強,血管易發生收縮、痙攣、外滲。

          2.5.護理因素

          2.5.1.護理工作者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皮膚消毒范圍大于膠帶固定面積,棉簽擦拭消毒液以免妨礙視線,導致穿刺錯誤,避免刺激性藥物滲漏,產生無菌性炎癥。局部解剖掌握不牢靠,經驗不足,對血管不了解。對藥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都是導致外滲的原因。

          2.5.2.套管針型號不符,小兒血管細,尤其是新生兒,留置針的使用,易造成套管針周圍血管因擴張受壓,導致營養障礙而滲漏壞死,套管針與血管壁的接觸摩擦也可增加外滲機會。使用鋼針,穿刺時刺破血管對側,藥液沿對側血管壁外滲。

          2.5.3.同一部位多次穿刺,針尖順靜脈外膜劃破血管壁,藥液外滲于皮下。輸液速度太快,在遠端小靜脈用力推注藥物。可使血液內壓驟升,引起藥液外滲。

          2.5.4.穿刺技術不過關

          穿刺針頭不銳利,“拉鋸式”的穿刺靜脈,造成靜脈局部多個穿刺點,血液從靜脈穿刺點漏出,穿破皮下的毛細血管造成出血。

          2.5.5.拔針后處理不當引起的外滲

          拔針時只按壓皮膚針眼,血管壁的針眼沒有得到按壓,就會造成靜脈穿刺點出血。拔針后按揉穿刺點,破壞了傷口處的血小板凝集,在正確的按壓時間過后,傷口或皮下出血。壓迫的時間過短,未達到止血效果。

          2.6.健康宣傳

          部分家長由于缺乏護理知識,加之對于患兒的.關切和焦急心情,導致過多的摟抱和搖動患兒,或者使用衣物蒙蓋患兒頭部,碰觸到頭皮針,或者牽拉輸液管,造成針頭刺破血管壁而引起液體外滲。

          3.護理干預措施

          3.1.針對兒童年齡及生理特點對護士的技術操作要求

          護士應當具備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規范的穿刺技術,仔細操作,嚴格按照護理操作制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切忌反復穿刺,避免進一步造成血管周圍組織損傷,充血水腫等。給學齡前兒童靜脈輸液時,護士面帶微笑,主動的接觸患兒,蹲下親切的呼喚小朋友,處理好家長患兒和護士的關系,取得患兒和家長的配合,爭取一針見血。選擇手背或足背靜脈,多與患兒溝通交流,取得他們的信賴與合作,指導其掌握輸液注意事項,做好自我護理。輸液完畢,應快速拔針,用棉簽沿血管方向按壓出針部位,直至無出血點為止。

          3.2.合理選擇靜脈穿刺部位

          針對小兒的性格和生理特點,護理人員應首先評估患兒靜脈血管的粗細、彈性及位置,盡可能地選擇彈性好、直、粗且遠離關節活動部位的血管,避開有炎癥、瘢痕、硬結、皮膚病或血運差(如足背、內踝等)的部位穿刺。小于2歲的患兒盡量選擇頭皮靜脈,首選顳淺靜脈和額前正中靜脈,盡量避免眶上靜脈,眼周和耳后靜脈。2歲以上患兒可選擇肢端靜脈,避開關節活動處。靜脈輸液時應選擇合適的套管針型號或是頭皮鋼針,頭皮針一般選擇4.5~5.5型號,對于住院患兒盡量使用留置針。合理安排輸液順序,減慢輸液速度,減小壓力,嚴格避免外滲、外漏。

          3.3.妥善固定

          頭皮鋼針應當固定妥當,常規作“S”型固定,反折環盡量小,固定膠布數量應視情況而定,在減少固定膠布的情況下起到固定保護鋼針的作用。門診輸液,可在小兒手足部位用小夾板固定在功能位,以防止患兒因活動過度,導致針頭脫落,引起外滲。

          3.4.輸注刺激性藥物的注意事項

          鋼針輸液外滲是留置針的2倍,因此在化療藥物、20%甘露醇、50%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酸鈣等刺激性藥物時,使用留置針可減輕痛苦,減少因外滲導致局部組織壞死的不良反應。輸液時,藥物滴注速度控制在20~40gtt/min,嬰幼兒則保持在15~20gtt/min,可避免因為輸液速度過快導致的刺激性藥物滲漏。

          3.5.加強穿刺部位觀察

          鋼針固定后,一定要暴露穿刺部位及四肢末端,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脹和滲漏情況,末梢循環情況也是觀察的重點。輸液過程中,護理人員一般15~20分鐘巡視一次,指導家長正確看護靜脈,警惕長時間哭鬧的患兒,觀察是否因液體外滲所致。在輸注化療藥物或刺激性特殊藥物時,應在輸液卡上作明顯標記,加強觀察。發現紅腫、滲出等,應立即拔出針頭,及時更換針頭和輸液部位,給予局部或全身對癥處理。留置針保護膜平均48小時更換一次,留置針一般保留3天~5天,避免反復穿刺。

          3.6.進行正確的拔針宣教

          輸液完畢,擰緊調節器,除去膠布。護士在拔針時,一邊拔針一邊與患者進行交流,快速拔針,在針尖即將離開皮膚的瞬間,迅速用干棉簽沿血管方向按壓穿刺點及其稍上方,直至不出血為止,拔針后需按壓3~5min,切忌在按壓處來回揉動,要用大拇指順著血管走向按壓針眼和針眼上方2cm處,不能只壓皮膚穿刺點。要將手臂抬高,增加靜脈回流,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輸液時發生滲漏。

          3.7.提高患兒家長防患意識

          輸液前應交代患兒家長注意事項,特別是高危藥物應及時說明,保護針頭,避免針頭位置移動,發現患兒有不適應反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以防不良反應發生。

          4.輸液外滲處理措施

          輸液外滲一旦發生,應立即更換輸液部位或停止輸液,迅速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做到早發現,早處理。輕度腫脹處理:溫度控制在50℃內熱敷,注意觀察皮膚情況。若出現大片紅腫伴疼痛(中度),沿血管出現條索狀紅線,可用25%~50%硫酸鎂或75%~90%酒精濕敷。重度腫脹,若產生水泡,或組織壞死,立即藥物封閉治療,外敷藥物對癥治療。

          4.1.抗腫瘤藥物等外滲應采取冷敷,減輕水腫和藥物擴散,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害。藥物外滲面積大者,可回抽藥液,減少滲出量。采取局部制動,抬高患肢,并使用50%硫酸鎂濕敷。若嚴重者,可配合理療,臨床恢復效果很好。

          4.2.化療、高滲、升壓藥物外滲處理:一旦出現外滲現象,立即封閉治療,并使用50%硫酸鎂濕熱敷。

          總之,小兒靜脈穿刺相對于成人有一定的難度,且在臨床輸液中易發生外滲,針對該現狀,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傷,減少患兒痛苦,護士應提高自身責任感,熟練操作,增強護患溝通,合理使用血管,提高護理質量,通過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靜脈輸液外滲的發生率大大降低。

        靜脈輸液護理論文5

          摘要:目的:觀察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在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間在我院進行頭皮靜脈輸液的80例兒童患者,將這80例患者隨機地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對照組的40例患者進行常規的兒童輸液護理,對觀察組40例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再給予護理風險管理。對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護理后的護理效果、輸液過程中患兒發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以及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度等情況進行觀察對比。結果: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觀察組40例患兒在接受護理風險管理后,取得了滿意效果,患兒的護理效果明顯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形成的差異大,在統計學方面具有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患兒在輸液過程中發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形成差異大(p<0.05)。結論:對需要輸液的兒童患者進行護理風險管理,有助于提高護理效果,幫助提高護理的質量以及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在對患兒進行頭皮靜脈輸液的過程中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說明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的過程中效果極佳,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應用效果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常見的用于治療和搶救患者的一項操作技術,對于小兒來說,用藥劑量必須根據小兒的體重和年齡綜合考量,用藥的準確性既關系到小兒的病情恢復又與小兒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靜脈輸液是兒童臨床給藥的常見途徑,然而由于小兒好動、皮膚組織松弛等原因,常會在輸液過程中出現一定的風險,因而規范小兒頭皮靜脈輸液的操作、提高護理的質量顯得極為重要[1]。為了探討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本文選取在我院進行頭皮靜脈輸液的的80兒童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觀察和分析,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是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間在我院進行頭皮靜脈輸液治療的80例兒童患者,所有患者均為第一次在我院住院治療的兒童患者。將這80例患者根據隨機抽樣法地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分布在5.5個月-6歲,平均年齡為(2.62±1.24)歲;其中,支氣管肺炎患者12例,腹瀉11例,化膿性扁桃體10例,淋巴結炎7例。對照組患者40例患者,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分布為6個月-6歲,平均年齡為(2.74±2.34)歲;其中,支氣管肺炎患者14例,腹瀉10例,化膿性扁桃體8例,淋巴結炎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病情等基本情況等方面比較,均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醫院常規的輸液護理,包括時刻關注患兒的生命體征,輸液前對小兒父母或者家屬進行一定的'輸液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了解,輸液的時候要時刻對小兒情緒進行觀察,對小兒進行鼓勵和安慰。讓父母在小兒輸液過程中注意小兒的血管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再進行護理風險管理。首先護理人員要根據小兒靜脈輸液中存在的風險,制定護理干預的措施。造成靜脈輸液風險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反復穿刺。這是由于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患兒在輸液過程中不配合或者患兒的血管充盈度差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要成立相關小組來搜集小兒靜脈輸液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從而對出現這些風險的主客觀原因進行分析,制定規避風險的各項措施。護理人員要認識到靜脈輸液中存在的各種風險種類,并定期學習相關的護理方法,提高專業護理職能。護理人員在對患兒進行輸液前要多與患兒接觸,和患兒熟悉之后能夠減少患兒哭鬧的現象[2]。體液滲漏也是靜脈輸液中常常出現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護理人員穿刺的水平不一樣,沒有把針頭擺放在正確位置,或者是患兒的苦惱造成針頭脫落。針對這種現象,護理人員還是要及時提高穿刺技能,學習患兒頭皮靜脈輸液的相關知識,進行一定的操作訓練。針頭脫落也是存在的風險之一。主要原因是:(1)護理人員沒有固定住頭皮靜脈輸液針。(2)患兒在輸液過程中大量出汗,尤其是頭部,從而導致固定的難度增加,也容易造成針頭意外脫落。(3)患兒哭鬧不止。(4)家屬沒有對患兒進行認真護理,使患兒自行拔落針頭。處理方法: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防止患兒出現哭鬧、亂動;利用繃帶、紙板等加強對針頭的固定,防止意外脫落。造成頭皮靜脈輸液的風險就是感染。主要原因是:護理人員嚴格沒有按照要求進行無菌操作。(2)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讓患者的靜脈壁受到損傷。(3)輸液環境差,沒有進行嚴格消毒。處理方法:醫院要重視對護理人員的相關培訓,增強無菌操作的意識,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和消毒隔離制度。護理人員要時刻注意輸液室內的環境,及時通風、消毒。另外,護理人員要不短提高穿刺技術,盡量減少對患兒的靜脈壁損傷[3]。

          1.3療效判定

          對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護理后的護理效果、輸液過程中患兒發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以及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度等情況進行觀察對比。護理滿意程度表為我院自行設計,表格包括服務態度、溝通能力等內容。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出現不良事件比較

          觀察組患兒在輸液過程中出現反復穿刺、液體滲漏等不良事件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形成的差異大(p<0.05),在統計學方面具有意義。

          2.2兩組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2.5%,對照組護理總滿意率為77.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形成的差異大(p<0.05),在統計學方面具有意義。

          3討論

          采取靜脈輸液的方法治療和救治患兒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手段。然而,由于患兒的年齡較小、發育尚不完全,需要進行頭皮靜脈輸液。但是,患兒的皮膚組織較松,容易造成輸液風險,從而容易造成患兒家屬不滿,引起醫療糾紛。靜脈輸液中出現風險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反復穿刺。這是由于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患兒在輸液過程中不配合或者患兒的血管充盈度差等原因造成的。體液滲漏也是靜脈輸液中常常出現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護理人員穿刺的水平不一樣,沒有把針頭擺放在正確位置,或者是患兒的苦惱造成針頭脫落。第三,針頭脫落也是存在的風險之一。最后,頭皮靜脈輸液的風險之一就是感染。為了把患兒在靜脈輸液過程中的風險降到最低,從而保證好患兒的身體健康,應該要對患兒在靜脈輸液過程的風險先進行評估,分析好引起風險產生的原因,同時針對性的給予護理對策,即護理管理風險。實行護理管理風險有助于提高了護理人員對小兒頭皮靜脈輸液過程中風險的認識,能意識到頭皮靜脈輸液不良事件的嚴重后果,不斷總結小兒頭皮靜脈輸液護理過程中常見的風險種類,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有效避免頭皮靜脈輸液護理過程中常見的不良事件發生。同時,能加強護理人員與患兒家屬的交流與溝通,家屬對小兒頭皮靜脈輸液護理過程中常見風險提高了認識,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要求護理人員解決問題[4]。該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經護理風險管理后,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2.5%,比對照組高32.5%。采取護理風險管理方法后,護理人員的輸液技能水平明顯提高,小兒及家屬消除了對輸液的恐懼心理,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提高了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需要輸液的兒童患者進行護理風險管理,有助于提高護理效果,幫助提高護理的質量以及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在對患兒進行頭皮靜脈輸液的過程中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說明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的過程中效果極佳,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張長梅.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33):348-348,350.

          [2]陸婉暉,王志敏.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5):34-35.

          [3]陸銀燕.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5(16):3673-3674.

          [4]韓春梅,張潔花.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7):1847-1849

        【靜脈輸液護理論文】相關文章:

        靜脈輸液小組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作用與影響12-11

        靜脈留置針輸液在手足口病中的應用及護理03-16

        吹氧治療輸液引起靜脈炎的療效觀察03-16

        門診輸液患者的護理管理11-24

        診輸液患者的舒適護理03-06

        動靜脈內瘺的臨床護理論文(通用8篇)02-15

        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與護理03-11

        淺探急診靜脈輸液中的護患糾紛與防范措施03-18

        兒科靜脈穿刺中的心理護理探索12-11

        靜脈炎的發生原因及防治護理02-2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