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必修教材中欄目與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探索(一)
必修教材中欄目與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探索
摘要:教學活動不僅是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還應把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為學科教育的目標之一,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均得到發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學科教育必須自始至終堅持把非智力因素培養放在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之中,它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結合新教材欄目設置內容、體系、特點上的變化,有針對性地探索新時期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關鍵詞:必修教材 欄目 非智力因素
1非智力因素培養必要性
1.1非智力因素及其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之外,又在人智力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影響甚至決定智力活動效率的一切心理因素的總和。一般來說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動機、興趣、意志、情感、性格、氣質、習慣和世界觀等。
被譽為“我國基礎教育播火者”的林崇德教授指出:“一個學生的成才,不僅依賴于智力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賴于非智力因素”。這一句話從學生發展的認知心理角度解釋了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進行的。并且說明了優良的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智力開發、接受教育、發明創造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生學習過程,起著動力、定向、維持、調節、補償、控制、強化、影響、創造等作用,是學生創造性學習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心理因素;積極、健康的非智力因素是學生智力水平發揮的“催化劑”,是充分開掘和發揮智力潛能的關鍵。因此要實現學生化學學習的有效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諧發展是必需的。
1.2非智力因素培養是新課程理念重要組成部分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著眼學生未來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兼顧學生志趣、潛能的差異和發展的需要。新課程確立了以科學素養為本、學生發展為主的教育目標。這就是要我們在新課程教學中走出以知識技能為主要取向的目標觀,突破只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目標,改變只重視智力因素而忽視非智力因素對學習效果作用的教育,使教學回歸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教學三維目標體系中來。
在三維課程目標全面發展的要求下,新課程教學在注重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還要將更多的眼光投向能力體系的構建,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的形成過程、情感體驗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將不再把學生當作是知識儲存的倉庫,而是作為活生生的獨立個體看待,學生的學習天地也從課堂延伸至整個社會。知識至上的價值評判標準已被打破,一些非知識性指標會上升為價值標準的重要方面,如學生的自信心、積極心態、耐挫力、求知欲、學習熱情、意志品質等等。因此把情感、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納入新課程的實施中是時代的需要,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是新課程成功實施的需要,這既是教育改革深入發展的必然,也是教育理論不斷豐富的結果。為了有效地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我們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關注教育如何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2蘇教版教材欄目設置特點分析
化學課程改革伴隨著化學教材內容和形式的改革。蘇教版新教科書一改以往教科書以章節劃分內容的做法,而是按“專題”來劃分教學內容,從教學活動上分析,新教科書是由課文模塊和不同的欄目模塊組成的,其中課文模塊是新教科書的主體,教學活動模塊穿插在課文之中,主要是通過設計各種欄目(圖中“【】”中所示)來體現,包括“你知道嗎”、“交流與討論”、“觀察與思考”、“活動與探究”、“信息提示”、“問題解決”、“整理與歸納”、“拓展視野”等。并且形成了以下的體系結構:
蘇教版教材從整體上設計欄目,使欄目成為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欄目種類之豐富,數量之多給一線化學教師一種全新的感覺;并且欄目呈現的內容設計上大膽創新,改變了傳統教材單一傳遞知識的傾向,融入了很多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非智力成分,使欄目內容更好地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課程目標,并且對應學生不同的學習活動,內容生動活潑,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化學,對學習過程的監控和指導更為全面。
3.欄目使用與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
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目的之一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即從非智力因素入手來發展學生的智力。具體說就是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他們的堅強意志、良好學習習慣與性格。
3.1利用欄目,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
3.1.1利用“你知道嗎?”欄目,引發學習動機
高中必修教材是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基礎上為全體學生開設的課程。但對于剛升入高中學習的高一學生來說,由于化學知識難度的提高,很多學生在面對一個相對陌生且不易理解的知識時,學習中難免存在畏懼的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在必修內容教學時考慮到這種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避免措施。
如何解決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認為教材中設置的“你知道嗎?”欄目的有效使用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法。“你知道嗎?”欄目在必修教材1、2中總共出現15次,它往往出現在教材教學內容的開端,起到了引導學生回顧已有知識,在新舊知識之間架起“橋梁”,聯系自己原有的經驗的作用。如《化學1》物質的分離提純中“你學過哪些有關物質分離的方法?如何應用這些方法分離混合物?”,就是以學生初中所學物質分離中過濾、結晶、蒸餾方法為基礎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化學2》離子鍵中“氯與鈉、氧和鎂化合時,他們是通過電子轉移分別形成陰陽離子彼此結合的。”就是利用《化學1》原子結構的認識為支撐,構建新舊知識的紐帶。該欄目的合理使用,從知識技能目標發展上看,起到調動學生已有知識儲備,使學習的指向更加明確功能;更為重要的是從學生學習非智力方面的感受來看,欄目的使用有助于學生在認知結構中形成一種非智力對應關系,使學生消除恐懼心理,從似曾相識的一種親切感中引發學生學習動機,激發探究欲望作用。
3.1.2利用“問題解決”欄目,強化學習動機
林崇德教授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中指出“成就動機與學習任務完成存在正相關,它促使學生發揮現有的知識技能,并將知識技能遷移到新情景中去!比绾巫寣W生在課時學習中獲得一種成就感呢?筆者認為利用好新教材中“問題解決”欄目,讓學生現學現用及時地獲得這種滿足感,對強化學生的化學學習動機非常有意義。
必修化學教材1、2中設置“問題解決”該欄數量相當的多,共有17個,該欄目往往是在教材闡述化學原理、規律或物質性質知識之后,以插入相關問題方式設置,用來考察學生的知識遷移和問題解決能力,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方法進行實際運用。如《化學1》中物質分類與轉化“實驗室有常見物質:鈉、氯氣、氯化鐵、硫酸、氧化鈣、氫氧化鈉、葡萄糖,請對它們進行分類”、原子結構中“最外層電子與元素化合價的關系”等,《化學2》乙醇中的“酒后駕駛檢測儀是如何檢測的——乙醇氧化原理的應用”、乙酸中用“食醋清洗水壺中的水垢”等。從知識掌握層面看它既起到鞏固所學內容的作用,且對所學內容進行階段性的思考;從非智力發展上看,又起到了讓學生在感受問題解決的成功喜悅中進一步增強學習動力,提高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學習的近景性動機作用。
3.1.3利用“拓展視野”、“資料卡”欄目,培養遠景性動機
所謂遠景性動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遠大理想,理想是學生長遠的奮斗目標,使學生樹立自己遠大的理想,明確自己在為自己的前途而讀書,才能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才有持久的動力。但學生并不能自動地產生這種動力,這就需要老師適時地、自然地、堅持不懈地做好引導工作。
我們如何在日常教學中關注這問題呢?筆者認為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學科的真正社會價值,體會到化學在解決資源不足、環境污染、健康危機、糧食短缺等實際生活、社會問題的中心學科地位,才會產生學好化學學科的強烈使命感,確立從事化學學科相關專業社會責任感。新必修教材中的“拓展視野”、“資料卡”就為我們教學時實施這一環節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如《化學1》“資料卡——膠體的應用”特殊陶瓷、膠體磁流體治療癌癥、氮肥的生產和使用中拓展視野“生物固氮”等,《化學2》同素異性體中資料卡“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不同晶體中拓展視野“液晶與生活”等。這兩種欄目,提供了更多、更生動的化學解決生活、健康、社會問題的素材,使同學們在完成必要學習任務之余開拓了學科視野,領略化學奇妙和魅力,體會化學的社會價值。
3.2利用欄目,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種對智力活動有重要影響的非智力因素,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著名教育學家史紹熙通過研究指出,“當一個學生對某種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他就會有高度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就會有堅強的毅力和忘我的學習精神!币虼,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就是培養了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也就是保證化學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3.2.1利用欄目中實驗素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學手段所無法替代的”。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以其生動、直觀、鮮明的特點,極易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蘇教版教材實驗素材主要設置在“觀察與思考”、“活動探究”兩個主要欄目中,化學1共設置了“活動與探究”13項,“觀察與思考”15項,實驗數45個;化學2共設置了“活動與探究”13項,“觀察與思考”11項,實驗數37個,凸顯了新課程“通過實驗學化學”的理念。
化學實驗教學不僅成為了學生化學知識意義構建的支架,更為主要的是實驗教學對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非智力因素——興趣培養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通過實踐我們發現,一些視覺沖擊較為強烈的,對比度明顯的,并且能以形象說法表述的實驗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探究熱情。如蘇教版《化學1》教學中,光亮通道實驗(膠體的丁達爾現象)、色素跑步比賽(紙層析法)實驗、多彩的火焰(煙色反應)、誰能笑到最后(次氯酸與二氧化硫漂白品紅溶液對比)實驗、吹氣球比賽(碳酸鈉與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實驗等,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的經典例子。
實驗現象本身引發的興趣只能說是最為初級的感知層面上的。教師在教學中要不僅要創造,還要保護好這一興趣,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的好奇心到重點觀察的目標上,捕捉反映本質屬性的特征現象,結合現象啟迪學生科學思維,引導學生理解化學概念,掌握化學規律,使這種興趣成為學生學習動力的基石。例如:鈉與水反應的性質實驗教學時,我們不僅可以用諧音法將實驗現象浮——熔——游——響——紅(芙蓉又想紅)概括起來,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而更應將各個環節現象出現的原因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解釋背后的本質。從而使化學實驗教學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化學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和教學手段。
3.2.2利用欄目中生活化素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課程內容生活化是新課程教材的一個顯著變化特點,化學與生活的聯系,則更能讓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將化學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化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真實的情感上獲得從“生活走向教材,從教材走向生活”的感受。新必修化學教材中包含著豐富的社會生活常識的教育內容,對這些內容加以挖掘、整理、補充、豐富,然后生動地介紹給學生,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有用。例如《化學1》物質的分散系的“膠體的性質”與明礬凈水生活常識及學生實驗的結合,硫及其化合物中“硫酸鋇的醫學鋇餐、硫酸亞鐵補血”等;《化學2》中“原電池原理”與鋼鐵生銹、自來水管鍍鋅、不能用鋁合金盤子長時間盛放咸食品結合;食品中的有機化學“陳年老酒格外香”、“燒菜加料酒和少量醋更香”等都是提起學生興趣的很好話題。
3.3利用“化學史話”欄目,構建豐富的非智力體驗
我國著名化學家傅鷹對化學史重要作用概括說:“化學給人以知識,而化學史給人以智慧”。因為化學史知識,從知識與技能的發展角度來看,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事實、概念、原理及科學發現的歷史背景、現實來源及其應用,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過程與方法的獲得的體驗來看,有助與我們學習科學家的方法,掌握科學研究的藝術,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個典型的科學探究的案例教育;從情感態度價值及品質的養成觀角度來看,可以學習科學家的高尚品質、科學態度和人文精神;瘜W史教育的內容是豐富的,在化學教學中適當進行科學史的教育,是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一條很好途徑。
3.3.1利用“化學史話”欄目,認識化學科學研究方法
化學科學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實驗法、科學抽象方法、模型和假說方法等?茖W方法的傳授教學,難在如何把它轉化成學生科學素養的一部分。由于高一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正處于形成時期,不及形象思維發達,因此科學方法的教學需要選擇適宜的知識載體,要結合某些知識的形成和獲得過程來進行;需要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教學。以化學史知識為背景創設問題情境,學生從中可以感悟到科學家發現問題、進行推理判斷、提出假設并進行驗證的科學思維過程,逐步建構個體的自然科學方法體系。例如《化學1》化學史材料“原子結構演變歷程”,從道爾頓提出原子是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的‘實心球’模型,到20世紀科學家揭示的‘電子云’模型的發展歷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假說——實驗——模型在化學科學研究中使用的普遍性,并且認識到科學過程是:提出問題—收集有關資料和事實—分析、處理資料事實(或提出假設、驗證假說)—科學抽象、發現規律—應用的過程。
3.3.2利用“化學史話”欄目,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品質
一部化學史就是化學家憑借勇往直前的創新精神,崇尚求真務實的實踐態度和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譜寫成的。特別是科學家追求科學真理的榜樣力量和典范效應,科學家們不迷信、不盲從、不悲觀,執著追求的科學品質教育,通過化學課堂的滲透,對培養學生刻苦、勤學習態度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意義非常重大。例如《化學1》原子結構的演變“湯姆生的學生盧瑟福對老師構建的模型的懷疑,通過實驗驗證,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新模型,湯姆生寫信祝賀”的史實,由此看出盧瑟福具有“科學是需要懷疑態度”、“科學不是盲從權威”追求科學事實思想;并且提出自己的見解凸現了他勇于創新精神;老師湯姆生祝賀說明了他具有廣闊的心胸和尊重事實的科學品質。
3.3.3利用“化學史話”欄目,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化學史中滲透、蘊含豐富的審美元素,因為化學史中有科學家們在探索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對美的追求。如《化學2》核外電子排布中“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就有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體現著化學理論的簡約美;《化學2》苯中“凱庫勒與苯環結構”凱庫勒提出苯環結構有著對稱美的內涵;《化學2》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中“勒夏特列原理”就是體現變化與永恒、動靜和諧的哲學美?茖W家們在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同時,也展現了化學之美。它能激發學生強烈情感體驗,伴隨而來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枯燥無味的化學世界,而是極具魅力的元素符號、化學方程式,仿佛一行行美妙的音符。學生不僅獲得了自然界客觀規律的正確認識,而且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和諧中蘊藏著無窮的美,從而培養了學生對化學的審美意識,激起他們學習化學欲望。
3.4利用“活動與探究”欄目,體驗情感、錘煉意志
高中化學新課程提倡探究學習,這是由于探究活動是學生主動地獲取化學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與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主要活動方式,也是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化學科學的本質,促進自身對化學的認知、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有助于形成一定的化學科學探究能力主要渠道。
“活動與探究”欄目的功能是倡導“自主探究學習”,提高“自學能力”的主陣地,是落實新課程三維目標體系中過程與方法的最佳學習方式。是引領學生積極投身實踐活動,在“做中學(實驗中學習化學)”的自主探究中享受發現的快樂。在活動過程中,使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形成了方法與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為主要的是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可以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3.4.1利用“活動探究”欄目,獲得積極情感體驗
情感是個體內心對事物所持態度的外在反映,影響著個體的行為,對促進或阻滯學生的智力活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良好的情感體驗,能夠喚起學生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有積極的情感體驗。筆者在實踐中發現,當涉及到“活動探究“時,當課堂中老師告訴他們進行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尋找規律是時,他們情緒往往非常一致地激動,并且要求他們自主來進行實驗探索時,他們總是有一種急迫的行為表現。在“活動探究”的實驗探索過程中,他們表現出對實驗現象驚奇、實驗解釋的冥思、實驗達到預想結果——成功后的喜悅、實驗結果出人意料時的失望等,充分表明了他們的情感在探究過程中得到完全自然的流露。綜觀結局,無論結果如何,他們卻永遠樂此不彼。實踐告訴我們,“活動探究“欄目的有效利用,對于每位成長中的學生來說,獲得的均是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
3.4.2利用“活動探究”欄目,錘煉學生毅力
意志最特出的特點是,一目的性,二是克服困難。它在智力活動中,能促使認識更具有方向性,又能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它包括自覺性、堅持性和果斷性。
高中新教材中“活動探究”欄目具備了培養學生堅定意志力的條件!盎顒犹骄俊睓谀吭诨顒觾热萆现赶蛐苑浅C鞔_,并且需要學生做出果斷性的判斷,同時在各種假設性方案的檢驗中必須學會堅持,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例如《化學2》化學反應的限度中探索“氯化鐵與碘化鉀反應是否存在限度?”、“氯氣與水反應是否有限度?”,從問題情景——提出假設——實驗檢驗,無不需要學生自覺獨立思考,對于實驗后的現象無不需要果斷的判斷,對于每種方案是否科學、可操作性,無不需要堅持嘗試。由此,筆者認為該欄目的合理適度使用,對于學生意志力的養成是非常有益的。并且養成了學生腳踏實地、務實肯干的作風,鑄造良好的個性品質,為他們將來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生活奠定良好的個性基礎。
總之,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對于學生學習化學效果來說是毋庸置疑的,當涉及到每個具體的要素時養成時,它們均是一個累積的長期堅持的過程,沒有任何一個素材能包容一切的,也沒有通過一次實踐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它需要我們教師的開發和不斷實踐。
參考文獻:
[1]林崇德.教育與發展,創新人才的心理整合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王祖浩主編.化學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劉知新.化學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楊智君.化學探究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初探.華中師大碩士論文,2006
[5]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論與實踐.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12
【必修教材中欄目與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探索(一)】相關文章:
英語學習中的非智力因素03-11
舍本逐末――論中學教育中優秀人格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12-05
高校專業舞蹈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03-22
論閱讀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03-28
論高校專業舞蹈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03-20
淺析中專英語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03-21
談中專英語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03-18
淺析二胡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03-08
開發和利用英語學習中的非智力性因素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