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管理學論文

        時間:2024-05-15 15:12:16 管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管理學論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管理學論文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管理學論文

        管理學論文 1

          化學因其在日常生活、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地位,及其在現代科學發展中的基礎作用,被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協會譽為“21世紀的中心學科”同時,化學實驗作為一種化學教學載體,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古人對實踐的理解很深刻,西漢戴圣《禮記?中庸》中提到“無征不信”,元代蘇天爵說“不患踐言之難”,明末王夫之也認識到“力行而后知之真”、“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都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

          李政道教授曾說過,實驗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在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開幕式上致辭說:“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是化學的魅力源泉,而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更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爆F行教師教育平臺的《課程標準》也突出強調了實踐教學,對于化學專業學生,實驗課程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的重要環節,更是本科教學實施素質教育以及培養富有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的關鍵環節。

          1高;瘜W實驗課的總體目標

          國外大學的化學實驗課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目標,像麻省理工學院設立了3門實驗:化學實驗入門、中級化學實驗、高等化學實驗與儀器應用,特別強調應用,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創新能力。以德國、法國為代表的歐盟國家近年來在化學實驗教學方面的改進也強調重視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美國的教學思想趨勢相同,但是歐盟諸國各有其重視人類文明思維與人文關懷的獨特教育精神。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起,也開始探索化學實驗的課程改革和新的化學實驗教學體系,既要重視規范扎實的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又要吸取專業實驗及科研課題的精華,突出現代化學實驗的特點。新的實驗總體目標注重從知識到能力、素質等方面來培養學生。

          2高;瘜W實驗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實踐教學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教育部在“質量工程”相關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大力加強實驗、實踐教學改革,重點建設500個左右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推進高校實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隊伍、管理及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但是,現實不容樂觀。

          2.1教學觀念落后

          傳統實驗教學側重以教師、教材為中心。多數教師重視如何把教材講清楚,而不重視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實驗基本素養,如科學態度與觀念、實驗習慣、環保意識等,簡直是“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2.2教學內容陳舊

          在很多學校,實驗課太過于依賴理論課,沒有自身的一個完整體系,各門實驗缺乏相互聯系,且內容重復、陳舊,脫離生產、生活實際,導致對學生實驗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及科學方法的訓練僅限于簡單重復、機械模仿,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其中驗證性實驗過多,偏重于理論知識驗證和專業技能訓練。

          2.3教學模式單一

          對于很多高校,在過去十多年內,本科生實驗教學遵循“基礎訓練實驗-綜合實驗-設計實驗”.專業基礎實驗中存在部分內容重復,或者是沿襲很多年的經典實驗,不免有“明日黃花、吳下阿蒙”之嫌,21世紀科學技術新成果僅一鱗半爪而已。對于綜合實驗以及探究性實驗,由于學生的精力、課程設置等問題,沒有很好地達到預期目標,于是有了“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惆悵。

          2.4教師隊伍匱乏

          由于實驗基礎設施較差、實驗教學工作繁雜、實驗課時量少,許多教師不太愿意進行實驗教學,優秀師資匱乏,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2].

          2.5實驗室基礎設施簡陋

          在很多學校,實驗資金投入較少、實驗設備簡陋,只能完成大綱要求的實驗,新的儀器設備在學生實驗課中涉及不多,導致學生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以及畢業生畢業設計實驗因實驗條件限制較難完成,也滿足不了學生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的要求。

          3管理學原理的啟發及其應用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為此,我做了一些實驗教學嘗試,將管理學原理在化學實驗課堂運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合作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實踐。

          3.1管理學原理的啟發

          3.1.1應用于宏觀目標

          應用管理學原理,給課堂定一個宏觀基調,用于總體指導、控制,進行組織管理,教師在課堂要以身作則;蝴蝶效應,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變化。

          3.1.2應用于具體措施

          在教學進行過程中,管理學原理可用于指導課堂管理,如羊群效應,頭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著往哪里走,效仿作用,榜樣的力量,東施效顰;鯰魚效應,異己鯰魚分子對打破舊的沉悶局面的貢獻;霍桑效應,即實驗者效應,當人被關注時,學習、工作效率等會大大提高;羅森塔爾效應,即“權威性的謊言”的暗示,當對一個人抱有較高期望,他能感受到關懷、被關注,會帶來積極的實際行為結果。

          3.2管理學原理的應用

          將管理學原理應用于課堂組織和管理,采用了如下一些措施。

          3.2.1課堂目標

          在上課之前講清楚紀律規則及具體要求,如在正式上課時禁止翻手機,教師和學生一起關掉手機等,以及具體學習目標等(手表法則)。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細微表現,如積極的`或消極的,進行激勵或改變,可以一當十或防微杜漸(蝴蝶效應)。

          3.2.2具體管理

          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不同的管理學原理,以期“戮力同心,各擅勝場”,為課堂教學錦上添花,使教師的教學武器不再是“孤舟蓑笠翁”.如關注學生的特色,選積極的頭羊做小老師,進行操作示范、管理協作;也關注消極的頭羊,請他站在我身邊,方便聽清楚(羊群效應)。作為教師,還要努力地發現實驗特色,鯰魚式特色,吸引學生的眼球,如儀器實際使用的重要性,使用之廣泛;同時,當面對沙丁魚學生的死氣沉沉時,要發現鯰魚分子,并讓他跳出來攪一攪沙丁魚課堂(鯰魚效應[3])。另外,也需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保持關注并精神激勵,如我會刻意地關注學生,無論是姓名特色,還是服飾打扮等細節,或者是課堂的積極思考表現,眼球的轉動頻率,我把我的觀察、想法講出來,這些會引起學生的小激動或小興奮,在隨后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會一直表現得很好(霍桑效應)。于此同時,在課堂行為中,對一些表現積極的學生,我會適當地預期他們的學習效果,給予心理期待;如在觀察到學生的細微積極表現后,鼓勵他們,告訴他們,依照現在的表現和學習能力,完成這個實驗的操作以及這些思考題,完全沒有問題;結果,我發現學生在某些環節的表現超過我的想象,這些都是積極的心理暗示(羅森塔爾效應)。

          3.2.3教學啟發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多樣化,有的學生對個別知識點的掌握相當完整。因此,想提高教學效果,首先要考慮學生的需求,如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人生目標需求等,以及教學過程中滲透不同學科的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這樣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該管理學原理也可借鑒應用在其他學科課堂。

          4總 結

          關于教學,教師應該首先改變“知識權威”的角色,把自己定位為學生學習和思考的引導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合作精神、科學思維和創新精神,以及實驗基本素養、環保意識、安全意識、綠色化學意識[4]等等。目前,我國的教育總體是培養技能型人才,要想把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創造,還需要持之以恒,付出努力;不殆不罔,長教常新。

          參 考 文 獻

          [1] 羅婭君, 李 松, 王志國, 胡曉黎, 劉曉燕, 王 洪, 王秀峰, 黃寶美, 劉思曼 .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xx, 29 (2), 145.

          [2] 張樹永, 張劍榮, 陳六平 . 大學化學, 20xx, 24 (4), 24.

          [3] 武漢理工大學國家工科基礎課程化學教學基地 .“鯰魚效應”策略在實驗室管理中的應用//第十三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xx: 386.

          [4] 汪朝陽, 李景寧 . 大學化學, 20xx, 16 (2), 19.

        管理學論文 2

          摘要:隨著現在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的發展以及進步,現在每個國家之間的經濟的聯系也是越來越密切了,我國是一個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所以說現在我國的農業經濟收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并且現在我國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經濟的發展對于世界經濟的發展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業經濟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當中所占有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說我國的農業經濟的發展會直接的影響到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在農業經濟當中,農業經濟管理是保證農業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所以說我們的國家必須對農業經濟進行合理的管理,使得農業經濟有著更高的產值。

          關鍵詞:農業經濟;經濟管理;現狀;發展趨勢

          雖然說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當中占據著主體的地位。但是我國的農業經濟相比較于工業經濟來說發展起步的時間是比較晚的,從我國改革開放的全面實行之后,我國的農業經濟才取到了快速的發展,尤其是現在我國的新農村政策的全面推進,黨和國家對于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的投入也是越來越多,使得我國的農業經濟向著健康穩定的方向進行發展。但是在我國的農業發展過程當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的,這對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穩步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主要問題就是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這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急需進行解決以及改善的問題。

          一、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

          1.農業經濟管理的方法與經濟發展不相符合。隨著現在我國經濟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得到了十分有效的建立以及實施。但是現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卻沒有及時的進行改革以及更新,也就導致了現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與現在我國的經濟體制是不相符合的,這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導致了現在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收到了一定的制約以及限制。不科學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使得我國農業經濟管理方法的有效展示收到了極大的制約,同時也嚴重的影響了現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及提高,F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當中存在的問題是非常多的,但是其中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與現行的國家經濟體制的不協調是最為明顯的一個問題,急需進行解決。

          2.對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農業一直都是我國的主要產業,并且一直都是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關注的。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我國的農業,我國政府針對農業出臺并且實施了很多的制度,并且也出臺了相關的文件,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明確的提出了要求以及相關的只是,這也為我國的農業經濟的發展樹立了堅強的后盾。但是在現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的實踐過程當中,很多的農業經濟管理問題都沒有得到應該有的重視,很多的經濟管理制度的執行度是完全不夠的,這也就導致了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效果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再就是我國的相關部門對于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一點主要就是體現在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落后,并且在執行力度上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在我國的農業經濟進行發展的同時,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也是需要進行相關的提升的。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對于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忽視,是會直接的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質量產生影響的。

          二、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隨著現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的不斷的發展,帶動了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的不斷發展,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之下,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主要有這以下幾個方面。

          1.構建新型的農產品銷售體系。為了能夠更好的幫助農民進行農產品的銷售,提高農民的收入,我們在農業經濟管理當中需要構建一個新型的農產品銷售體系,F在筆者針對新型農產品銷售體系的目標以及如何實現目標進行簡要的介紹。新型農產品營銷體系的主要目標有三個,那就是高效、安全有序以及充分滿足顧客的需求。想要實現這三個目標,新型農產品營銷體系就應該具有著六個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個就是營銷主體的規;约敖M織化,第二個方面是交易方式的現代化,第三個方面是批發市場的功能齊全,第四個方面是物流配送系統的高效率,第五個是以連鎖超市為主體的零售業態,第六個是交易行為以及市場秩序的標準規范化。

          2.信息化應用更加的廣泛。隨著現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的發展以及進步,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逐漸的對各個行業的傳統工作模式進行了改變。為了適應時代的潮流,我們應該努力實現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這樣有助于對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進行推動,F在在我國的農業經濟當中信息化的規模在進行著不斷的擴大,信息化已經開始逐漸的向著我國農業經濟當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滲透。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發展對于農業技術成果向農業生產力的轉變有著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會對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及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有著很大的幫助。推行農業經濟管理有助提高現在農業管理的水平,所以說現在我國的相關部門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對于農業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進行相應的`提高,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工作效率。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對于收集以及整理農業生產以及農業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都是能夠提供便利的。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是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的有效手段,也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農業可以的開發以及利用。

          3.農民合作社的改進。農民合作社就是把農村當中的農民聯合起來,這樣能夠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對于生產成本以及交易費用都能夠起到相應的節省的作用,并且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農民市場談判地位以及抵御風險的能力,所以說為了能夠更好的進行農業經濟管理,我們需要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相應的改革以及發展。通過相關的研究,筆者得出農民合作社當中的人力因素、制度因素、物質因素、商譽因素以及關系因素與合作社的發展是有著正相關的關系的,并且對于農民合作社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其中商譽因素以及物質因素對于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是有著更大的影響的。人力因素主要就是有社長的文化程度、擔任社長的年數以及是否生產大戶決定。制度因素則是由農民合作社當中的機構設置、會議記錄、公開財務運營以及盈余分配等相關的情況進行決定的。物質因素有農民合作社的辦公場所、服務設施以及注冊資金來決定。商譽因素則主要由農民合作社的注冊商標以及相關的名牌產品和綠色認證等決定。關系因素則是由農民合作社與政府當中的相關部門以及村里的組織關系來決定的。通過對以上關系的分析,筆者針對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加大對于社長等相關人員的培訓,提高社長的專業技能以及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對于合作社當中的組織機構衱利潤分配等都是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制定,需要做到讓每一戶農戶滿意。對農民合作社當中的物質資源進行適當的增加,提高農民合作社的盈利能力以及自身的服務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當中的支柱產業,隨著現在我國經濟以及社會的不斷的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但是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卻無法滿足高速發展的農業經濟,本文主要就是介紹了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薛敏.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農業與技術,20xx,06:218.

          [2]于果,馬秉南,董潔.淺談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J].品牌(下半月),20xx,06:12.

          [3]樸香玉,崔洙男.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xx,27:266.

          [4]谷尚菊.農業經濟管理現狀與發展趨勢漫談[J].農民致富之友,20xx,18:28.

          [5]譚智杰.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趨勢[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xx,42:12-13.

          [6]張莉.淺談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及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xx,08:16.

        管理學論文 3

          [摘要]文章認為,主體功能區理念在實現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明晰城鄉統籌模式、形成合理城鄉結構及保證城鄉公平發展等方面對城鄉統籌工作具有創新性影響。文章通過將鄉村地域劃分為優化集聚型、重點拓展型、適度開發型和生態控制型,從產業布局、碩士論文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社會事業等方面對城鄉統籌路徑進行了分類優化,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以“村—鎮—縣—市”為基本順序依次構建主體功能導向下的更高層級城鄉統籌地域綜合體,最終形成更加宜居城鄉空間的設想。

          [關鍵詞]主體功能區;城鄉統籌;路徑

          一、引言

          城市與鄉村是具有不同職能分工結構而又緊密聯系的人類聚居空間,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貫穿于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當中。城鄉關系的協調不僅有助于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消費需求,也能夠為提升城市實力提供強人的動力,是保證社會長期穩定和科學發展的基礎。因此,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一直是我國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主體功能區是解決我國區域發展無序的重人戰略抉擇,是綜合考慮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按區域分工和協調發展原則劃定的具有某種主體功能的區域(朱傳耿等,20xx)。它通過對區域發展模式的理性選擇,以區域間基木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必將對城鄉統籌產生創新性影響,依據主體功能區理念對城鄉統籌路徑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城鄉統籌,就是將城市和農村的生態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整體統一籌劃,對城市和鄉村存在的問題及其相互關系綜合研究,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生態經濟社會統籌發展(陳鵬,20xx)。目前,我國學者對城鄉統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統籌阻礙因索、統籌動力利L制和統籌模式等方面(黃國勝等,20xx;吳永生,20xx)?v觀現有研究成果及實踐經驗,現階段我國城鄉統籌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一個問題。一是城鄉統籌的動力以“外驅式”為主,缺乏持久性。我國以往城鄉統籌的主體主要是政府和城市,統籌的動力主要來自行政,統籌方法具有較強的運動式、突擊式和功利性特點(劉成玉等,20xx)0二是城鄉統籌的區域功能定位模糊。我國城鄉統籌實踐往往存在著空間尺度過人,空間功能定位細化程度不足的問題,城鄉統籌模式的構建多以行政區為基木單元,區域內城鄉關系協調方式共享,缺乏針對性。一是城鄉統籌的制度政策創新不足。針對我國城鄉在行政管理、社會保障以及就業制度等方面的不公,學者們人多著眼于對土地、戶籍、財產及社會保障等現有制度政策的批判,創新性研究相對較少,即使提出一些制度創新也較為籠統,缺乏廣泛的區域驗證力,可操作性不強。

          二、主體功能區理念對城鄉統籌的影響

          (一)有利于城鄉統一市場的建立,實現要素雙向流動

          主體功能區是綜合考慮區域的發展現狀、發展潛力和發展約束三方面因素對區域進行劃分而形成的空間單元,它不是按照行政區來劃分的。相同主體功能定位的地區,其社會、經濟、生態開發和發展框架大體相同。將主體功能區理念運用于城鄉統籌過程當中,對農村地區進行精確的功能定位并將主體功能類型相同的片區作為發展的基本單元,有利于解決城鄉行政分割、管理分治的弊端;同時,通過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體系對相關部門進行約束,積極構建城鄉統一市場,這將有助于實現經濟、文化和人才等要素在城鄉間的合理分布和雙向流動。

          (二)有利于城鄉狀況的科學定位,指明城鄉統籌模式

          合理的城鄉統籌模式必須與城鄉發展水平相適應,這要求在城鄉統籌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區域條件差異性和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以城鄉狀況的細致考查和科學評估為基本出發點。通過優勢功能的科學界定,可以清晰地完成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其相應開發模式的空間排序,并找到不同主體功能區域社會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和方向,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分區指導的城鄉統籌模式,將無疑能夠為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綜合提高提供特色鮮明的路徑選擇。

         。ㄈ┯欣趨^域發展政策的配

          套,保證城鄉公平發展相關制度政策的缺失、現有政策體系的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國城鄉統籌過程缺乏合理可行的政策支撐。主體功能區是國家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的具有時代創新性的概念,為了保證其順利實施,政府及學術界提出要對主體功能定位不同的地區施行嚴格的管治措施,并從財政政策、投資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和績效評價政策等方面構建了分類指導的政策體系。主體功能區的這一管治思路及其管治政策體系是實現區域均衡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保證城鄉發展機會的公平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主體功能區視角下的城鄉統籌路徑

          由于農村和城市的聯系日益緊密以及相鄰農村地域的資源稟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大體相當,“就村論村”的城鄉統籌模式無法有效解決城鄉發展中的問題。以中心村為結點,將其周圍大體均質的區域劃歸同一片區,建立以“社區地域綜合體”為基礎單元的城鄉統籌模式,是克服這一困境的重要選擇。以主體功能區理念為指導,按照社會經濟發展潛力和生態敏感性分級,可以將我國農村地區劃分為優化集聚型、重點拓展型、適度開發型和生態控制型四種類型。不同地區的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有所差別,城鄉統籌路徑要依據其主體功能定位進行分類探討和選擇,努力構建各具特色的社區生產綜合體。并以此為基礎,按照“村—鎮—縣—市”的順序自下而上依次構建更高層級的生產綜合體,保證社會經濟資源的科學流動和村莊之間的功能互補,最終實現更加宜居的城鄉空間(見表—1)。

         。ㄒ唬﹥灮坌汀猿擎偦瘮U張提升鄉村發展質量

          就城鄉統籌而言,這類村莊主要是指經濟發展整體水平較高、非農產業發達、農民觀念開放,但城鄉發展的協調性和互動性尚有欠缺的地區。因此,在城鄉統籌過程中應依托其社會經濟先發優勢,注意提升地區創新功能,提高村莊與外界的聯系水平和互動能力。一是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為主線,加大高新技術產業建設,重點進行化工、電子、食品及物流等輕工業和服務業的集聚發展。同時,根據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空間差異,加大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力度。培養完善區內產業間、區內產業與區外產業間經濟聯系,構建地區產業布局的開放式網絡結構形態。二是在完善地區原有給排水、供電、燃氣及路網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著力提升社會基礎服務業的層次,加快信息、通信等現代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區域基礎設施的一體化發展,完善地區資源共享渠道,提高與外界的交流能力。三是鑒于地區經濟發展條件,區內生態環境建設除鄉村特色環境的保持以外主要以休閑公園、水系和路旁綠化為主。努力提高通道綠化建設水平,通過景觀斑塊、廊道等的空間合理布局,形成具有較強連通性和支撐力的地區生態景觀。四是為了適應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創新能力的要求,應加大地區科技、教育事業的政策、資金支持力度,通過對村民進行就業培訓,逐步實現村民非農就業。同時,注重地區衛生醫療、社會福利等的建設,施行與城區大體相當的合作醫療和福利制度,提高村民生活品質。

         。ǘ┲攸c拓展型——以產業項目引入提高鄉村經濟規模

          在城鄉統籌發展過程中,這類地區是未來發展的潛力區,也是承接城區和周邊片區產業、人口轉移的重點區。區內村莊具有良好的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基礎,項目建設成規;l展態勢。該類地區應當充分發揮其環境承載力較強的優勢,依托自身發展現狀,合理布局、整合區內產業和人口,逐步推進地區的非農化進程。一是在明晰地區經濟、資源和生態條件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充分培育產業增長極,努力實現產業集群化發展。同時重視有助于地區經濟發展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扶持建設,致力于提高農民非農就業率和生活水平。二是加大交通、電力、給排水以及其他可能制約地區經濟擴張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構建流暢的區域聯系通道,為產業和人口的非農化轉變、空間集聚和自由流動提供基礎支撐。三是依據地區的資源環境空間分異和經濟開發時序,一方面,在經濟開發現實需求不強、文化特色鮮明的村莊要重視原有村容村貌的妥善保存,為地區彈性開發模式的構建和旅游業的發展保留后備空間;另一方面,在經濟開發強度較高的區域進行行道樹、綠化帶和街心公園等人工景觀的塑造。四是由于該類地區主要承擔著拓展經濟開發范圍和規模、加快推進農民非農化進程的功能,地區社會事業建設首先要著眼于構建完善的戶籍管理和社會保障制度,為周邊片區人口集聚和融合提供政策保障,同時為農民提供相關的職業教育、衛生醫療等公共服務,以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提高地區經濟拓展能力的主要動力。

         。ㄈ┻m度開發型——以農業產業化發展維持鄉村生態經濟平衡

          這類地區要在經濟發展和生態維持二者之間進行平衡,總體上屬于非農產業比重較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需要周邊發達片區或城區給予經濟扶持的地區。由于地區內部的生態約束性較強,其空間開發與發展強度不宜過高,應當以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為基本出發點。

          一是以中心村為節點,通過加大中心村住房、基礎設施和社會福利等的建設力度,促使片區內分布散亂、經濟落后的村落向中心村附近集聚,為片區內農業產業化和旅游業發展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加大地區科技投入,提高農業的水利化、機械化水平和農產品加工型企業配套能力,為消化地區勞動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提供突破口。二是在人口、城鎮集聚區加強交通、電力、給排水和通信等生活型基礎設施和其它一些環境保護型基礎設施建設,在農業發展區則應重點安排有助于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交通、水利、電力和機械等基礎設施,為農業規;、機械化發展提供基礎支撐。三是為實現地區生態—經濟—社會的空間均衡發展,在人口聚集的中心村內部注重休閑公園、街旁綠化等人文景觀的塑造,改善中心村人居環境。

          同時注重片區內文化、景觀特色的保留和適度開發,營造具有濃厚文化底蘊和鄉土風情的地方性旅游景觀。四是較強的生態約束性削弱了地區經濟增長潛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村民經濟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以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基本準則,區內社會事業建設主要以社會保障、職業教育、文化事業和衛生醫療等為主,最大限度彌補經濟發展后勁不足帶來的困擾。

         。ㄋ模┥鷳B控制型——以生態強制保護保障生態穩定

          這類村莊的發展方向應當以環境保護為主,主動降低經濟開發強度,積極推進地區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的發展,充分發揮其維持生態環境、提供生態服務的功能。一是嚴格控制環境污染型產業進入,轉變村莊農業發展模式,擴大環境友好型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的種植規模,盡量減少污染物排放。同時在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地區重視旅游資源的適度開發,推動地區旅游服務業發展。二是綜合考慮地區生態敏感性和發展方式的空間分異,重點進行可用于涵養水源、防風固沙、防災減災及保護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導向型基礎設施建設,并在旅游發展區適度進行公共交通、餐飲等生活型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地區自然景觀良好且生態易損性較強,應盡量減少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改造,對關系到地區生態安全的自然生態景觀進行強制性保護,維持生態穩定。四是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發展潛力低下,主要應當以村民的外部遷移和相關組織機構的生態補償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式,區內社會事業建設主要從村民基本生活保障、戶籍管理制度、農村醫療教育和地方文化等方面入手,逐步改善地區農民生活水平。

          四、保障措施

         。ㄒ唬嫿◤V泛民主的管治主體

          要改變傳統城鄉統籌中重城輕鄉、重開發輕保護的傾向,首先要從源頭上推進決策體系,從“市—縣—鎮—村”自上而下的指令型、控制型模式向平等協商型模式轉變,并通過賦予村民、企業和社會組織等不同利益主體直接了解和參與城鄉統籌過程的權利,實現管制主體的多元化、民主化。在此基礎上,以“地域綜合體”為基本單元,建立一個跨行政區的專門化管治部門來統一管理地區內部事務并承擔協調各政府部門工作的功能。同時重視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編制權、執行權與監督權的分離,形成責權清晰的“三分制”權利分配結構。

         。ǘ┙⒅黧w功能導向的管理機制

          農村地區主體功能的確定迫使鄉村在非農化、農業產業化和生態化等方向上做出選擇,通過明確人口、資源、產業等要素的空間分布特征和未來演化模式,為地區城鄉統籌工作提供發展需求導向的管理機制。在以人口、土地等要素的非農化和農業產業化為基本方向的鄉村地域,應建立有效的土地產權、經營權流轉制度、土地占補平衡制度及人口就業保障制度,實現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和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保證鄉村土地、產業和資源等功能轉移的公平性;在以生態保護為主體功能的地區,應通過加大各級政府的協調對土地用途進行強制性保護,避免土地違規流轉現象的出現。

         。ㄈ┩晟品诸愔笇У闹贫日

          目前我國城鄉統籌工作進展緩慢,與相關政策體系不健全有很大關系。以農村地區的主體功能劃分為背景,新時期城鄉統籌制度政策的構建應重視政策實施空間的細化,以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分區制度提高城鄉統籌發展的有效性。

          目前,我國主體功能區建設的政策體系主要包括財政政策、投資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和政績考核政策等,要重視將這些政策與城鄉統籌工作創造性結合,對市場和政府進行統一約束,構建地區特色型產業、人口和生態發展一體化管治體系。并結合相關法律法規,以干部公選制度和國家對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標準性約束為基礎,編制更具權威的城鄉規劃,努力將政府、企業和村民等社會主體塑造成平等的利益共同體。

        管理學論文 4

          [提要] 綠色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范式和發展趨勢,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社會和諧的要求。將“綠色管理”教育前推導入經濟管理學院的課堂,由加強企業員工環保培訓轉變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的必要教育,同時完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課程體系,是未來推動綠色管理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綠色管理教育;教學設計

          一、引言

          歐美高校是“綠色教育”先行者。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提倡“綠色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制定環境議程。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公眾環境意識調查發現,41%的人認為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是公眾缺乏環境意識,62%的人認為每個公民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最大。傳統綠色管理教育是員工綠色教育的總稱。近年來,企業被動型綠色管理現狀呼吁人們探討植入型綠色管理的可能,即在員工進入社會之前強化他們的綠色管理理念,使之成為員工內化的信念,這將有利于“主動型綠色管理”的實施。

          提高公民環境意識應從教育開始,幫助現代大學生,特別是經濟管理學院學生樹立綠色管理意識有利于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經濟管理學院學生是未來經濟行業和工商界的領袖人物和主力軍,提高他們的綠色管理意識是推進綠色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概念解析

          當前綠色管理的主要問題就在于推動被動型綠色管理向主動型綠色管理轉變。主動型綠色管理的實施依賴于公司管理人員的高度支持和認可。解決當前綠色管理的主要問題就是加強員工綠色教育。然而,綠色管理的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依賴于長期潛移默化的結果,因此將“綠色管理”導入經濟管理學院課堂,使未來的'管理者提早接受和認可綠色管理,是解決綠色管理問題的重要手段。

          綠色管理進入經濟管理學院課堂是指設置綠色管理教育,主體是經濟管理學院學生,實施手段可以是設置專門的綠色管理課程,也可以有針對的將綠色管理教育融入各學科,例如將綠色管理帶入營銷學課堂,講授綠色營銷;帶入會計課堂,講授綠色會計;帶入金融課堂,講授綠色財務等。綠色管理導入經管學院課堂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獲得綠色管理知識、提高綠色管理能力,使他們在將來工作、創業、生活中自覺主動地注重環保理念和可持續發展。

          三、“綠色管理”導入經管學院課堂研究

          (一)導入意義研究。綠色教育導入經管課堂有利于整個國家和人民綠色意識崛起和可持續發展,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當代大學生是21世紀經濟建設的主力軍,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領軍人物。促進大學生綠色管理意識的崛起,使他們不止在工作上,生活中都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有利于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綠色管理導入經管課堂有利于豐富課程體系,促進學科融合,同時加深綠色管理的縱向發展和延伸。中國高等教育的內容仍然較為落后,即使到了大學課堂,傳統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仍占相當比重。高等教育體制和課程體系急需更新和改善,綠色管理教育引進經濟管理學院的課堂,豐富課程體系,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

          (二)導入措施探討?椎滦、袁日華對大學生綠色意識調查表明,目前我國高校綠色教育開展的深度和廣度不夠,綠色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以及教學質量等方面與時代要求存在明顯的差距,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加強。

          1、氛圍營造。綠色教育進入課堂,逐漸成為受教育者根深蒂固的信念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綠色教育氛圍的支撐。學校應創造“綠色教育”的氛圍,鼓勵各種學校學生組織、社團舉辦各種活動,營造綠色教育的氛圍。“加強校園綠色文化建設是實施綠色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如安徽師范大學將綠色素質培養作為綠色教育重要內容,采用知識競賽、征文比賽、辯論、專題講座、暑期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開展綠色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能力,在活動中渲染氣氛,在氣氛中激發責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體系支撐。高校要重視綠色管理教育,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增加綠色教學內容。首先,制訂綠色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寫入人才培養規劃。綠色教育體系必須涵蓋地理、生物、經濟、哲學等多學科知識,同時注重跟蹤新的科技進步和技術發展動向。其次,在課程體系上設置一些綜合性課程,如《環境倫理》、《環境哲學》、《可持續理論與實踐》等。再次,進行綠色教育師資的培訓是補充綠色教育師資的重要手段。綠色教育師資的培養應該在全校進行,經濟管理學院需要獲得環境學科為依托等多學科的支持,完善綠色教育內容體系。綠色教材的編訂是經管學院綠色管理教育的硬件支持,需要在長期實踐教學中不斷完善、不斷改進。

          3、教學設計。首先,推動綠色管理教育教學形式多樣化。“綠色教育方法體現的是多樣性、和諧性、發展性,應改變以往單一的灌輸的方法,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例如講授法、案例法、討論法、辯論法、參觀法、情景法、實驗法等,讓多樣的元素培育出綠色的課堂!逼浯危龠M綠色管理教育教學工具多樣化。運用遠程教育設施、計算機網絡系統、多媒體系統等教育工具對綠色管理教學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再次,豐富綠色管理教育課外活動。經濟管理學院應定期舉辦有關綠色管理的學術報告和講座,或舉辦綠色管理主題演講和辯論、研討會、社會實踐等。

          四、結論

          當前綠色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就在于“利益相關者”驅動企業社會環境,造成“被動型綠色管理”的現狀,利益相關者理論在推動綠色管理方面曾經起到過重要作用。但是,要從根本上推動整個民族的綠色管理和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從教育抓起,特別是商業管理人才的綠色管理意識。綠色管理導入經濟管理學院課程是綠色管理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手段。樹立校園綠色管理氛圍,改造經濟管理學院教學體系,融入綠色管理意識以推動高校綠色教育的實施。

          主要參考文獻:

          [1]孔德新,袁日華.大學生綠色意識調查與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3.

          [2]鐘莉華,黎明,九江.我國高校“兩課”綠色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綠色中國(A版),20xx.5.

        管理學論文 5

          一、管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缺少較深的理論研究和企業管理實踐經驗。在高校中的教師大多數都缺乏企業管理實踐的經歷和經驗,因為管理學對于我國來說是一門新型學科,又是一門交叉性學科,從事管理學教學的教師很少有對這門學科進行過深入研究,大部分教師都是半路出家,自學成才,甚至有些人錯誤的認為誰都能教管理學,所以擔任該門課程教學任務的老師,不論管理學理論研究水平,還是管理實踐能力水平都比較低,這也正是當前我國高校管理學教學缺乏高效性的重要原因。

          (二)教學內容枯燥教條,吸引力不強。管理起源歷史悠久,但是真正形成系統的理論只有一二百年的歷史,我國的管理較為落后,很多方面都沒有形成管理特色,還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完善。對于管理學教學中的內容,在教材中很多都是照搬西方國家的說法,內容上與我國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脫節現象,教學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教學方法單一,缺少實踐體會。管理學課程本來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既需要基本理論知識的講授,更需要管理技能的訓練。但是大部分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缺乏互動的灌輸式教學,由于教學方法單一,使學生極易產生疲勞感,使得課堂氣氛沉悶,教師在講授中又很難與學生產生共鳴與回應,教學效果差。在教學中絕大部分教師都忽略了實踐訓練,常導致學生所學的理論在實踐中脫節。

          二、管理學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建立一支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對于該課程的教學團隊建設方面,應該對現有的教師進行在職培養或進修等形式,提高管理學教師的理論水平;同時應該積極鼓勵和有計劃地利用機會,讓中青年的教師到企業中去從事或兼職企業服務和管理工作,真正參與管理實踐工作,可以使教師對企業管理有真切的體會和感性的認識,提高管理技能,為管理學研究積累一定的經驗。也可以積極聘請企業管理成功的人士或任職多年的從事高管工作的往屆畢業生,到學校兼職講課,或通過間隔講座形式,以他們對企業管理的經歷和體會,對學生更具有感染力和號召力,他們在事業上的成功與失敗都會對學生產生較深刻的影響和激勵作用。

          (二)教學內容實用且具有吸引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堅持“必需、夠用”的理論教學原則,不僅強調管理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且體現適用性,即選取認為合適的部分組成教學內容。同時,在基礎的和認為關鍵的知識點的擺布上,大膽地做了相關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學中避免從理論到理論的說教模式,以大量的現實企業管理案例、管理寓言、錄像、管理漫畫、管理測試、游戲等形式客觀地展現各種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的精髓,使管理理論更貼近實踐,具有生動性、啟發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從而較好地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從中領悟管理的真諦,同時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容易消化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

          (三)教學方法多樣生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本課程堅持以能力為本位,教、學的方法更多地體現了直觀性、啟發性、實踐性。首先設計了各章的學習目標(含知識點和技能點)、課前趣味閱讀(管理寓言故事)、復習思考題、實訓題、案例分析等項目;其次,設計了新穎的管理知識與技能練習,如錄像案例、管理漫畫、管理技能測試與練習等取代傳統的習題模式。以使學生活躍思維,并在學習的快樂中體會管理的真諦和樂趣,從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真正實現管理學教育的培養目標。

          (四)建立較完善的課外實踐體系。管理學的產生即是來源于管理實踐,而管理實踐又決定了管理學具有實踐性的特點,同時會受到管理的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管理的因素也是變幻不定的,因此在管理學教學中必須要建立比較完善的課外實踐環節才能使學生所學的理論體系在變化的實踐中得到不斷的進步和完善,這樣才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真正的結合。首先,在課堂外多邀請企業管理者進入學校、進入課堂,開展講座和座談活動,不僅激勵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與企業管理者近距離的接觸交談中了解當今企業發展的現狀。其次,應該適時的要求學生在每天課余、短假和長假三個階段進行實踐體驗。應該鼓勵學生在盡可能的課余時間、法定短假和寒暑假期間,多多參與企業實踐,可以將理論與實踐靈活的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管理學的真諦。

        管理學論文 6

          公共管理學屬于一門跨學科綜合性學科,探討其學科定位以及管理學與公共管理學之間的聯系較為重要。從語義的角度分析,管理學與公共管理學必然存在差別,而公共管理學與管理學從內涵和發展的角度看又有互相汲取、超越的關系。任何事物的發展必然是一種螺旋式的進程。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對管理學到公共管理學之間的革新、發展進行探究,對于新時期的公共管理實踐具有積極意義。管理學是公共管理學的孕育學科,公共管理學必然不能全盤吸收,對二者之間的聯系以及新時期的公共管理發展等重大問題,嘗試從歷史角度考量二者的淵源關系、發展方向等,是具備實踐價值與意義的。

          一、公共管理學與管理學的區別與聯系

          管理行為本身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人類行為,但是,至今對于管理不同的學者仍然有不同的理解和主張,比如,管理是一種決策; 管理是一種計劃、控制職能; 管理便是對人類和物質資源的調配等等。管理學者埃爾森汲取了部分管理學的觀點,認為管理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職能,分別是管理內部構成要件、外部構成因素和戰略。

          就一般的管理學觀點而言,管理是在組織與組織環境互動過程中發揮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職能,調動組織各項有效的內部資源以及外部資源,最終實現組織的目標,并促進組織外部環境和組織內部環境互相之間的協調均衡。因此,管理學的學科定位就是對管理行為的系統研究,探索管理行為的一般內在規律。

          公共管理作為一個獨立詞匯出現在20世紀的30年代,其作為獨立的研究領域出現則是20世紀70年代的事情。公共管理學科是在新公共管理運動的條件下產生的,它是對巳有的公共行政學的揚棄與發展。有學者認為公共管理學是公共行政學一種低層次的技術行為,也有學者從語義學的角度認為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二者只是同義反復而已。

          對于公共管理的概念,當前仍然沒有提出一個較為清晰的定義。佩里等學者認為公共管理只是一種新的管理途徑,主要的功能是從一般的傳統行政范式形成的綜合性工具。而加里森則是認為公共管理是對行政學科邊際整合,也就是對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配合政治資源的信息進行整合,是一種管理學的計劃性整合。莎菲利茲等人認為,公共管理能夠把相關的政策以及理念轉化成為具體的技巧以及技術等。布里頓認為,公共管理本身和社會科學概念之間存在各種程度的聯系,其目的仍然是探究實踐性方法和技巧。綜合各學者的觀點來看,公共管理相對比較重視管理實踐,而且重視問題的發現及解決,以問題作為其發展的導向。公共管理本身就是一種管理行為,這一行為從性質上看和管理學本身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公共管理的實踐都是基于一般的管理學而又與非公共權力區分開來,因此,公共管理的特性就是其公共性,這也決定了公共管理有著和管理學不同的學科特質。

          管理學和公共管理之間存在互相汲取的關系,但是在互動的過程當中也是分野而生的,也正是這樣的一種互動的過程催生了公共管理學特定的學科定位和導向。公共管理學作為獨立學科而言,其研究的方法和理論方面的結構仍然處于逐漸形成的過程之中,需要在研究實踐當中更加精致化。

          二、從管理學演進到公共管理學: 汲取及超越

          ( 一) 對于效率的追求: 二者共同的價值取向

          資本主義國家在19世紀完成了自身的資本原始積累,在19世紀末進入了托拉斯等壟斷型資本主義階段。雖然資本主義在其發展中創造出了巨大的生產力,但是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嚴重的社會矛盾隨之產生。而管理學的發展主要就是解決這一方面的社會矛盾,關鍵是對社會生產提供更多的效率支持和解決思路。在這樣的過程中,以管理學家泰勒為主要代表的科學管理對于這一時期的工業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泰勒圍繞生產力效率提升的問題進行研究,從生產者的各個工作環節入手,從工作的時間、工作的環境等采取標準化的研究方式,進而提出了科學的工作定額方式,并且限定科學的標準工具。泰勒認為工人應該在標準化的作業環境當中開展,并且采取激勵性的薪酬制度,鼓勵員工在生產單位內發揮自身的生產潛力,提升勞動生產率?茖W管理提出了一種標準化的觀點,并且對此后管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與標準化管理等觀點同時發展起來的還有關于公共管理的觀點。公共管理領域的研究者對于政府職能的專業化及其擴大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并圍繞政府的行政運行問題展開了管理學方面的考量。伴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政府的行政職能也逐漸復雜起來。過去的行政機構往往是少數人控制,但是隨著管理越來越復雜,大批人員進行主管已成為常態。因此,過去的行政管理理念已經無法滿足逐漸膨脹擴大的行政機關的實際。傳統的公共管理理念是樸素的、碎片化的,無法對不斷擴大的行政公共事務領域提出有益指導,因此,公共管理的系統化和科學化有重要的現實價值?茖W管理提出了效率的分析方法,它是人類與組織結構之間的典型結合范式。公共管理也關注到這一方面,即是對于政治行為當中的不確定因素進行抽離,進一步追求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高效性。

          威爾森在其行政學著作中提出了對于獨立的公共行政學形成的思考,認為獨立的行政科學能夠促進行政和政治思維的分離,將行政管理作為一項技術性活動。這也是后期一些行政管理學的研究者提出“技術官僚”概念的原因。因為行政管理是具備通用性的,某一領域的承接工作需要一些人員提供公共服務,但是政治卻具備特殊性,政治本身是一些政治家提出個別政治主張的思想和行為活動,所以在威爾森的觀點中,行政管理的目標與執政黨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是政治不需要直接干預具體的行政行為,特別是在社會服務等方面,這能夠大大提升公共事務服務的水平。

          行政事務和政治事務的二元區分在威爾森之后得到了進一步的演繹。在很多政權模式中,國家的意志與政府的執行能力二者存在明顯的功能區別,這種功能區別可以理解為上層建筑的政治功能和行政功能。因此,依弗蘭克的觀點,行政本身就包含司法、商業引導行為等具體的工作,行政本身是為社會各個層面的人士提供公正的服務,這種服務也需要納入效率之中,這也就是行政效率的體現。被賦予效率概念的行政服務行為就進入到技術的衡量當中,也就是政治通過民主進行決策,而行政通過標準加以執行,二者在目標上是一致,但各自具備功能定位。這表明,公共管理學已經發展出效率的觀點。這一點和各種所有制企業的效率管理、標準化管理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

         。 二) 公共管理學與管理學的學科演進

          公共管理學顯然是從管理學的母體中產生的,但在公共管理學的發展中,二者有密切的聯系,又存在客觀的學科抽離狀況。公共管理學是針對公共事務管理進行研究的一門科學,因此,與管理學逐漸產生了區別。

          新公共行政學的研究者則是針對公共行政本身,缺乏一定的哲學框架,在具體的實現過程中也缺乏指導思想,認為新公共管理學應該從效率的層面轉移到對社會公平的重新關注,并且把社會的公平性作為考察公共事務部門的一項重要的根據。雖然這樣的一種發展能夠促進公共管理學逐漸形成哲學的框架,但實際上公共管理學仍然沒有實現理想的成長。特別是在20世紀60年代這一新公共行政學觀點提出后,更多傳統的公共管理學者仍然認為效率對于行政部門是至關重要的,而且認為公共行政管理的價值就在于高效地運轉,特別是美國的公共行政部門尤為重視效率,因此,在社會公平概念剛剛提出時,公共管理學并沒有和傳統的管理學產生真正的分野。

          公共管理學的社會公平價值觀,最終在官員的民選過程當中逐漸受到公共管理學研究者的關注。因為文官系統的職位任免,并不能夠用單純的行政命令來實現,雖然行政命令能夠讓文官系統任免更加高效,但實際上非公平選拔的文官其最后的行政效率是十分低下的,負責社會服務的技術型文官應該通過合理的形式進行選拔,這一點也正是社會公平的題中應有之義。即便如此,社會公平價值觀并沒有納入到公共管理學的哲學思想中,因為公共管理學在學科形成的過程中,仍然側重對政治倫理以及標準化問題的思考,因此,社會公平觀點并沒有形成一種具體的方法論,對公共管理學科的影響仍然是有限的。

          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學雖然已經發展出自我的學科意志,但這種學科意志并沒有完全蘇醒,尤其是在從管理學母體中抽離獨立的形式上,公共管理學還缺乏真正的.獨立的核心,仍然對管理學的基礎存在一定的依賴。學者在批判公共管理學缺乏獨立性的同時,也認為企業的管理模式能夠對行政管理提供一些積極的幫助,特別是績效考核、層級控制等,能夠對權力均等化的現象進行反對,從而保障行政機關的高效率。

          三、公共管理學的發展: 公共管理學對管理學的揚棄

          行政機關并不是單純的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產出的企業,因此,對于公共管理學而言,傳統管理學的理論必然被揚棄,公共管理學必須處理行政機關特有的技術問題。對于公共管理學當前所出現的管理主義傾向,實際上很多學者已經開始思考如何進行合理的揚棄,重新塑造科學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并且凸顯公共管理學的公共性質。因此,公共管理學對管理學的重新審視和批判,能夠讓公共管理學逐漸發展出獨立的學科意志,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對公共管理行為提出理論支撐。

         。 一) 公共管理對公共利益的回歸

          公共管理的服務對象應定位于公共事務,而公共事務的本質就是對公共利益的維護。當前,對于公共利益的定義從本質上仍然是不清晰的,這也就很難在公共管理學的科學范疇中對其進行具體化的操作。公共利益不同于企業營利,不具備標準化的特征。企業營利通?梢圆捎秘泿判问竭M行表現,例如,傳統的資產以及新興的品牌價值,都可以采用這種形式表達。而公共利益并不能夠進行直接的市場兌換,往往是一種無形的觀念,更會隨著行政區域的變更而產生變化。所以,公共利益并不是一種具體的服務項目,而是公共管理學的精神與價值追求,其本質的推動力是公共管理部門對于公共事務負責的態度。僅憑管理學的效率至上觀點,并不能完全解決公共管理問題。因此,公共管理學的價值評估尺度并不是純粹從效率高低進行出發,關鍵在于政府的服務對象以及服務定位等問題。因此,從新公共管理開始走向效率至上的觀點后,對公共利益價值觀的回歸是公共管理學重新找回使命的重要支點。

          ( 二) 公共管理的主客體塑造與定位

          對于公共管理而言,實現公共利益的主體不僅是行政機關,而是一個復合型的治理網絡。這種治理網絡的主體塑造以及定位,是公共管理學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轉型。傳統的政府單一治理公共事務、實施公共管理的模式已經逐漸顯現出疲態,現今出現了公民、第三方的非政府組織以及企業等更多個體與組織的介入,從而呈現出公共管理的復合主體格局。一個互相之間可以分享權力以及進行功能補充的公共管理格局是公共管理發展的重要趨勢。產生這樣一種系統結構化的管理結構,也要求傳統的公共管理學不能純粹在管理學的基礎上停留,而應該有自身的學科意志。

          同時,公共管理的服務對象定位于社會公共事務,也對公共管理學科發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學科探索路徑。公共事務不能如同企業的事務一樣采用標準化進行管理,其在管理上的技術以及方式具備特殊性。公共事務所接觸的廣大人民群眾,其意識、情感以及文化程度不同,對于政策的自我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公共事務管理相對于企業事務管理而言,不僅僅在內容上有所差異,在管理方法上也存在客觀的分野。公共管理在對公共事務介入的過程中,更需要采用柔性的手段,這也表明了公共管理必須發展獨特的管理藝術。

          綜上,雖然公共管理學已有較長的發展歷史,但對于公共管理學的獨立學科研究范式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诠补芾韺W和傳統的公共行政學之間仍然存在繼承的聯系,公共管理學在可預期的發展過程中將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方法論和理論體系。從廣義的角度分析,實現科學公共治理的目標,需要公共管理學形成一個新的理論體系,需要其基于歷史任務與現實使命,對公平以及效率進行重新整合,并且鼓勵公共管理實踐圍繞實現公共利益社會價值觀的目標發展,這也是公共管理學科經世致用的重要社會使命。

          [參 考 文 獻]

          [1]安俊美。公共管理學研究方法闡釋與探索[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xx(1)。

          [2]蔡聽霖。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以及公共行政學與公共管理學的思考[J].卷宗,20xx(6)。

          [3]李德昌。管理學基礎研究的理性信息人假設與勢科學理論[J].管理學報,20xx(4)。

          [4]羅珉。中國管理學反思與發展思路[J].管理學報,20xx(4)。

        管理學論文 7

          研究的背景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經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勢頭高速發展。各類中小企業及民營企業更是如雨后春等般發展創立起來,中小企業正在成為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預期創業經濟與社會將是21世紀的主要特征,而新創中小型企業在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也將會與日俱增。Zahra[il提出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決定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它不但能解決社會就業問題,還能生產商品和促進服務業發展,國家的興旺發達及國家的競爭力的提升都與中小企業的發展有關。中國經濟結構經歷大調整是自20xx年JT始,國家規劃將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以下數據充分說明中小企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突出作用:一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力量主要靠中小企業。據統計,在APEC成員體的21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小公司戶數占各自國家和地區企業總數97%-99. 7%,中小企業對GDP的貢獻超過50%。二是中小企業已經成為解決社會就業問題的主要載體。數量多,適應性強是中小企業主要特點,失業沖擊和經濟波動主要靠中小企業來緩沖,避免硬著陸。截止20xx年6月底,國內已有1043萬戶中小企業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占全國企業總數99. 5%,全國83. 6%以上的城鎮就業人口被中小企業吸納。三是技術與體制創新的有效組織機構是新成立的中小企業。據統計,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貢獻者是家族企業,私營公司占美國所有公司的90-98%之多,美國一半以上的勞動力在為私營公司服務,美國每年50%的就業崗位由私營企業提供,私營企業產能占國內生產總值40-60%[2]。有關研究表明,新創企業之所以能在技術革新與機制創新中發揮突出作用主要靠中小企業反應迅速,機制靈活,所謂 船小好調頭 。自1900到1979年,中小企業完成了美國一半以上的科技發明。中國改革幵放以來,65%的專利是中小企業發明的,新創公司開發了 80%以上的新產品。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創業將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主導,創業現象引起不僅是政府,而且還有企業界及學術界越來越強烈的興趣與關注。近年來人們幵始普遍關注創業活動,眾多學者和創業者也被吸引在這一領域進行不斷地探索,經濟學與管理學界的研究熱點幵始轉向創業理論。其中創業者個人素質,創業團隊,創業教育等領域的研究更是備受矚目。國內學者目前還主要集中于對創業現象和行為的研究,還熱衷于國外創業管理學研究成果的引進,卻比較少研究針對于中國的文化背景及政策經濟體系下的創業理論,這個還需要研究得更深入,特別是幾乎很少有對中國創業者個人素質的研究,除了有少量文章介紹國外研究成果外,對于創業者個人素質與成功之間關聯性的實證研究很少。這就給本文研究中國文化背景下創業者個人素質和創業成功之間的關系帶來很大必要性。

          創業者和新創企業不斷涌現,但是這些新創的企業真正能存活下來的只有不到50%。新創公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業者的個人行為,創業者在企業的生存發展中起著領軍人物的作用。拋幵創業者所處市場經濟環境,影響創業者個人行為的主要因素是創業者的個人素質。創業者究竟需要具有什么樣的素質,為什么有的人選擇了去創業,而有的人卻沒有?為什么有些人創業取得了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卻沒有呢? [4]這些成功的創業者身上是否具有一些共同的個人素質特征呢?如果這些共同的個人素質確實存在,他們與創業成功的關聯性是否密切呢?識別潛在創業者是否可以用這些素質特征衡量?這些素質是否可以通過創業教育來獲得?本文將探討這些問題,研究對象是江浙滬范圍內的一些高學歷創業者及其企業,從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角度,研究和探討我國創業者要創業成功應該具備哪些個人素質,并找出創業者個人素質與創業成功之間的關系,為識別潛在優秀創業者,發現個體創業潛能,為大學生個人職業規劃,為國家的企業家教育培訓體系,為風險投資公司理性選擇投資者提供參考依據。

          應該說對一個企業家經營素質的判斷靠的不是所謂直覺,而是一個系統、科學的技術性辨別過程,人力資源管理與識別是科學而不是藝術[5]。因此成功的創業者到底應該具備哪些素質是我們需要研究探討的課題。

          為謀求更大的事業的發展空間,創業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對一個正在奮斗的企業家自身來說,需要改進自身素質的哪些方面。對企業者來說,研究和探討創業者素質和特征,可以更加明白自己、發展自己、分析自己,回顧自己、完善自己。創業者需要想一想,自己的哪些性格特點制約了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個臺階,又是自身的哪些素質促成了自己目前的事業?總結和發展通常是相輔相成的,有總結才有發展,有發展更需要不斷總結經驗。

          對創業者個人素質和特征的研究和探討,可以指導風險投資公司或者風險投資基金管理公司通過創業者們的個性特征和評價指標更充分地識別創業團隊的素質,為更好地遴選投資項目提供依據,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國際知名的企業家作貢獻。

          研究的目的

          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尤其是知識型創業企業的發展,因為其對國民經濟發展比較高貢獻率而備受關注。研究表明,以大學生帶動的創業公司對于創造就業機會及帶動知識型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越來越大的貢獻。創業者是企業的靈魂,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由創業者的個人素質決定著。在發達國家,創業成功率比我國高,社會資源浪費率也比較低。

          相反,我國的企業創業數量和消亡數量都很高,這是對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本文著重研究大學生創業者個人素質與創業成功的關系,以期尋找到成功創業者個人所具有的一些共性素質,能對當前大學生創業教育,大學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參考意義及指導價值,使正在創業的大學生能借鑒成功者的個人素質教育培訓經驗,有的放矢的規劃自己的創業生涯及創業素質繼續教育培訓,減少對社會資源的浪費。江浙滬是指中國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三個經濟圈的總稱,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核心區域,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就在江浙滬,這里擁有中國最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基地。長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基礎設施雄厚、工商行政法律政策成熟,商品經濟貿易發達,金融信貸系統完備,水陸交通方便,是我國對外開放最早最大的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外貿出口基地。本文選擇江浙滬的創業者及新創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具有實際意義,江浙滬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教育也相對發達,創業氛圍濃厚,創業公司最多,所以對其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現實中,創業成功并不是只要有創業熱情的人就都可以的,創業活動對創業者有非常嚴格的素質要求。如果缺乏創業素質就盲目創業,創業將很難成功,所以本文著重研究成功創業者的素質共性,探討創業企業家個人素質在特質、知識、能力方面的個人素質培養模式,對于提高我國創業者的個人素質,培養優秀的企業家;風投選擇優秀的創業者進行投資,從而促進創業就業,促進創業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研究的理論意義

          本研究的理論意義主要有三個。一是幵創了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的江浙滬創業者個人素質與行為結果的研究。對跨文化研究的需要已經幵始在研究文化與社會心理的現有研究中顯現出來,證明文化傾向影響感知和行為。目前學者主要基于西方文化的理論框架在對創業者進行研究,使用的研究數據也是西方國家的研究成果,很少考慮這個理論框架在不同文化中的適用性。因此創業者特質的研究出現了跨文化研究的趨勢。約翰.麥那[27研究比較了特質理論與行為關系的國際適用性,期望了解是否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可以適用美國的創業企業家特質與行為研究成果。研究發現在某些國家可以套用這個研究成果,如意大利和以色列,但是在歐洲的瑞典和波蘭則無法直接套用。對中國大陸的創業企業家特質基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研究還少有這樣的實證研究。本文的研究對象是中國文化背景下的江浙滬創業者績效及創業者個人素質,本研究將對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創業理論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第二是對我國創業者的個人素質培育體系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新世紀,日趨白熱化的國際競爭是擺在中國企業面前的最大問題,因此社會對創業者個人素質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據報道,未來創業教育的重要課題將是個人創業素質培育,而我國必須在對中國創業者素質特性了解的基礎上建立中國創業人才的個人素質教育戰略規劃,進行適合中國政治經濟的有針對性的培養。第三是創業特質理論與創業行為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對心理特質和行為的研究長久以來都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以往研究者喜歡沿用傳統的研究方法,他們把特質和行為割裂開來研究,他們對特質和行為有著不同的看法和意見,爭鋒相對,各不相讓。不過據報導,當代已經出現了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就是把特質和行為整合起來進行研究,比如Kitkpatrick和Locke在1991年就注意到業界Jf始重新關注特質理論,他們發現一個永恒的事實,那就是領導與一般人確實都不同。領導可以不是天;也可以不是先知先覺,但是領導身上必須有某種恰當的素質,而這種素質并非人人都有[7] 。美中不足的是對于創業者個人素質與創業行為的關系進行的研究還很少,更何況這些研究還遠遠不夠全面。我國學者對創業者素質與行為之間關系的研究還少的可憐。本研究對創業者個人特質與創業行為結果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豐富了創業者個人素質與創業行為結果的研究內容。

          研究的實踐意義

          本文通過對國內相關創業者及其公司的實例研究,總結出我國成功創業者的素質共性對于創業者合理評價自身的創業能力,快速提高自己的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水平,有著重要的運用價值。本文以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個人素質共性為基礎上,建立了我國成功創業者素質要素共性測評調研表,可以指導投資者尤其是風險投資商識別和選擇合格創業者進行投資,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根據成功創業者所應具有的個人素質共性,結合我國的創業環境,探討了創業者個人素質培育模式,促進國內的創業教育水平提高,從而提高國內的企業家的創業能力和創業水平。

          研究思路

          本研究通過對江浙滬部分知識型創業者進行初步訪談,通過初步訪談整理出成功創業者所具有的核心素質共性,并設計出訪談案例提綱。然后通過對18位創業者創業經歷案例分析研究,驗證成功創業者素質能力共性。并分析這些共有的創業者個人素質對創業成功的影響,著重分析哪些個人素質決定了創業成功,得出實證研究結論,形成研究報告。

          本文研究的目標,是試圖建立一個成功創業者所具有的個人素質共性庫,評估和衡量國內成功創業者的素質共性,通過建立創業成功者素質共性庫,對如何培養和提高中國大學生創業者創業素質水平能夠更加深入地研究,具有理論指導意義。

          本文通過解析創業人才素質概念內涵,構造了成功創業者個人素質測評表。通過案例訪談,并結合現有的理論數據,首先整理出對成功創業者個人素質共性的初步認識,然后通過案例分析及開發網絡的著名企業家案例,分析樣本返回的各項素質指標,建立成功創業者個人核心素質構成測評表。

          研究內容與論文框架

          本研究圍繞成功創業者所具有的個人素質展開,著力研究中國背景下知識型創業者個人素質共性內涵及內容,闡述創業者個人作用的創業者個人素質與創業成功(創業績效)之間的關系。主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并輔以訪談法、文獻法,敘述法及定性分析法等全面地對創業者個人素質與創業成功之間的關聯性進行探討。本文研究思路的框架如圖1. 1所示:本文結構安排上,除第1章緒論外,主要內容由四章構成第2章為國內外文獻綜述第3章則是研究方法,及在初步訪談認識成功創業者素質共性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出成功創業者所共同具有的八大核心素質。第4章是創業成功者及失敗者案例分析,并研究這些核心素質與創業績效的關聯性。第5章為結論與討論,總結了本研究成果的理論內涵,并指出進一步研究的工作方向。

        管理學論文 8

          1《管理學》課程實行互動式案例教學的先行條件

          在課程教學中逐步運用的全程互動式教學方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其理解抽象的理論觀點,掌握生澀的課程內容,拓展其對管理學相關知識的認識,還有利于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熟悉課程內容,選擇最具代表性的適當的教學案例是教師在本科生《管理學》教學課程中實行互動式案例教學的基礎,是實現案例教學成效的關鍵。教師要在充分熟知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教學要求和學生需求,選擇知識點相符、難度相當的案例。選擇的案例既與教學內容相關,與教學進度相符,知識點的難度和接受程度又不宜過大,還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性。這不僅需要教師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量,以更加的熟知并明確教學亮點和學生需知點,還需要教師細心的了解、搜集并挖掘學生的求知點,以便選擇的案例符合學生的心理期求。這樣才能選擇出合適的教學案例,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2《管理學》課程運用互動式案例教學的優劣勢

          互動式案例教學的特點在于將實例引入課堂,將理論串入實際,實行全員參與的堂前、堂中和堂后的全程互動式學習。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教師恰到好處的引導,師生間相互平等的交流探討。學生由聽眾變成課程教學的參與主體,教師由權威講解變成課程教學的參與者和引導者,二者同為主體,互動討論。在《管理學》課程的教學中實行互動式案例教學帶來了較好的'成效,由于課程內容和互動式案例教學方法特點等因素的制約,運用此法有一定的優勢,但也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

          2.1優勢分析

          在《管理學》課程教學中運用互動式案例教學革新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給課堂環境、師生關系和教學質量等許多方面都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該方法的影響主要包括:(1)轉變了師生關系,增加了師生交流溝通的機會,改善了死板的教學環節,有效地調節了課堂氛圍。在課程教學中,師生之間由以往的主動講授和被動接受轉變為現在的自由、互動討論,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親近,更顯尊重和信任。(2)引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啟發了他們積極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大膽質疑的精神,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隨機應變能力、表達能力、團隊意識、創新意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性格和能力。(3)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知識、講授技巧和駕馭課堂的能力,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還在無形中鍛煉并提升了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4)有效地利用了課堂時間,無形的延長了學習的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邮桨咐虒W要求學生提前了解、思考案例,查閱相關知識點,以便帶著問題和興趣參與案例討論。這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中更有效的互動探討案例,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更加強了他們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從整體上而言,教師和學生通過對互動式案例教學中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入的剖析和探究,使學生對相關知識和問題的認識由個別到一般,由抽象到具體,由微觀到宏觀,更好的理解并掌握了相關知識。這有利于改善《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效果,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2.2劣勢分析

          但在《管理學》課程教學中運用互動式案例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互動式案例教學的實施效果,使該方法流于形式,成效甚微。該方法對師生的要求較高,其容易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1)案例選擇不合理。若是教師提前沒有全面考慮到教學內容、進度、難度和要求,學生需求及求知心理等因素,則可能會導致案例選擇不合理。進而使案例教學的內容和環節設計、構思等方面出現問題,直接影響案例教學的實行成效。(2)堂前準備不充分。若是教師堂前沒有詳細講解課程理論知識,則不利于學生理解案例。若是教師堂前沒有熟知案例,在出現探討障礙時,可能不會較好的引導案例討論,調節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若是學生堂前沒有按照教師要求仔細閱讀、思考案例,可能會導致課堂探討環節不順暢,浪費課程時間,發言較少。(3)課堂時間安排不合理。課堂時間較短,若是教師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易導致師生互動較少,討論效率低。若是教師講解過多,學生思考時間較短,思路易受限制,不易進行深入思考。若是教師講解過少,學生思考時間較長,易疲憊懶散,不易形成有序的互動,有時彼此推脫,較依賴教師最后的解答。(4)教師易于照本宣科,探討引導不合理,現場氛圍沉悶。若是討論受阻后,教師主動分析案例,自行按課本知識點籠統講解,而非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分析問題所在,暢所欲言各自觀點,積極發問各自疑惑,則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參與力度,使案例教學失去意義。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留出適當的思維空間和時間,引導其開發性思維,拓寬其思路,恰到好處的指引案例討論,進行啟發式教學,運用多元化的問答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等較難把握。

          3《管理學》課程采用互動式案例教學的注意事項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真正的實現互動式案例教學,必須保證教學的有序性和結構性;邮桨咐虒W不是簡單的問答,而是師生相互探討,關注實際問題,尋找相對較好的解決思路和方法,是一種教學方式的革新,也是一種教學理念的創新,因此對師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順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改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水平,增加知識儲備,更新知識層次,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提高并超越自己,為學生提供較好的教學環境和適當的學習方式。從案例選擇、堂前準備到案例探討及后續引導等方面都需精心準備。學生應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堅持堂前預習、堂中學習和堂后復習,積極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并經常思考,善于請教。

         。常卑咐x擇

          案例選擇是否合適是案例教學成敗的基礎,而在《管理學》課程中采用互動式案例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管理學的相關知識。因此,課程教學的內容是決定案例選擇的關鍵因素,學生興趣點是影響案例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而興趣是激發他們主動積極地學習探討的動力。首先教師需要考慮到課程知識點和案例的關聯性,分析教學目標和內容,要有選擇性的篩選案例,使其既要與教學內容相關,與教學目標相符,典型貼切,又要避免抽象、難理解的案例內容。其次教師需要堂上堂下搜集學生的求知興趣點,既要知道學生需要學習掌握的內容,又要了解學生渴望了解學習的知識和期望的教學形式。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注意整理歸納教學知識點,綜合考慮教學要求、內容、進度、難度、關聯性、接受度、學生求知心理和興趣點,同時注重增加案例內容的豐富性和多層次性,使所選案例既能包含學生需要學習和鞏固的知識點,又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挑戰心理。

         。常蔡们皽蕚

          堂前準備是否充分是案例探討順暢的保障。因此,教師和學生都應根據自身條件做好堂前準備工作。在選擇案例后課堂討論前,教師應首先應詳細講解課程理論知識,深入分析重點難點,為延伸的案例教學打好基礎工作。其次熟悉案例內容,注意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案例講解和討論環節,如何在適當的時候拋出相關問題,考慮到在哪個環節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探討障礙,在討論受阻時如何恰當的引導,如何把握全局,更好的讓學生全員參與。注重基本知識點和理論聯系實際,注意合理的安排正常教學內容和案例討論的時間間隔,不要使學生疲于堂前案例準備。同時鼓勵學生堂前預習,帶著問題和疑惑參與案例討論。學生在堂前應按照教師要求認真預習案例,自覺學習,分析相關問題,爭取在案例探討前“吃透”案例,在案例討論時可以較好的陳述或提問。爭取經過案例討論自身可以充分的掌握相關的知識點,了解如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3案例探討

          案例探討是案例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可以采用專人負責式的分組討論或個人負責式的全員討論。在案例探討開始時,教師應注意把握好時間安排,如講解時間、思考時間、探討時間和總結時間。在案例探討進行中,教師首先注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積極參與案例討論,思考案例存在的問題,相互協作發現新問題,共同努力解決問題。而不是在了解案例時熱情高漲,而到思考所存在的問題、發現問題時行為散漫,應付式的答解案例。其次適當的引導學生,調節課堂氛圍。在學生遇到思考困難時,適當的指引其思路和方向,以保證案例探討不偏離主體的順利進行。然后注意進行啟發式探討,適時的提出啟發性的模糊問題,引導他們進行深層次、多角度的思考分析,使他們從多種可能性出發做出多種備選方案,并分析評價各方案,做出合適的決策。鼓勵并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同時注重整體效果,力爭全員參與,而非個別學生。學生在案例探討時應發揮主動性,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不斷比較分析各種決策的優缺點,最后積極的向老師和同學們闡述自己的觀點,提出相關疑惑和大家共同討論。

         。常搭}外引導

          總結與評價是案例教學的尾聲。在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應進行案例總結,并傾聽學生的心聲和反響。首先請學生自由發言,總結案例教學的收獲和感受,以了解他們對案例知識和案例教學的認識和理解。其次教師全面總結、評價案例教學和案例分析過程,充分肯定學生的能動性和創新性,修正并補充對討論中的不足點,強化案例傳達的知識和信息。最后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管理學的相關知識運用到身邊的實例中。實行課后互動,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現身邊與管理學知識相關的例子,提出合適的案例,用來課堂學習和討論。同時將案例題型納入到期末課程考核中,以加強學生對案例的重視,加深其對管理學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管理學論文 9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研究

          摘要: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一門新開的專業,在專業建設過程中,面臨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課程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手段的革新等,其中師資隊伍相對薄弱、教學條件有待改進、實踐教學條件有待加強等是重點研究和改革的領域, 通過專業建設研究,以更好地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改革

          作者簡介:譚景林,女,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經管系講師,公共事業管理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方向: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xx.05.27 文章編號:1672-3309(20xx)05-63-02

          專業建設的主要內容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教學計劃調整、課程開發、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手段的革新等,其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條件建設是重點。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一門新開的專業,對其建設進行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一、培養目標

          高等學校專業人才培養必須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根據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確立靈活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尤其是結合本地的市場需求。根據社會需求實行人才培養目標分類,把專業知識與職業能力兩種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可根據各學校自身教學資源狀況,分類確定人才培養方案,并建立一系列有力的教學保障體系,確保人才培養方案順利實施。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處于湖南省的中部地區,屬于相對不發達地區,根據高校人才的培養目標與市場掛鉤的原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前景是光明的。因為該地區的各種公共事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該,F有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設置了兩個方向,一個是社會保障,另一個是房地產管理,基本上符合市場對人才的需要,也符合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但是,根據我們對市場需求的調查研究,在公共事業領域還存在著對以下人才的強烈需求:社區管理、教育管理、醫藥衛生管理、城市管理、公用企業管理等,所以我們的培養目標也要根據市場需求作出適當調整,以滿足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提高公共事業管理的服務質量。

          二、課程建設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立后,就需建立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公共事業管理包括教育、科學、文化、體育、人口、衛生、資源與環境保護、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以及水、電、煤氣、郵電、通訊、公共交通等公用企業的管理,它們關系到社會公眾整體的生活質量和共同利益。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教學在重視理論基礎教學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教師應結合專業方向和教學實踐經驗編寫高質量的教材,反映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規律和特點,處理好與其他學科或專業的關系,反映出學生應具備的文化素質和能力。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情況具有普遍性,沒有很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也沒有自主編制的符合地方實際需要的教材。我們要根據本地區的市場需要,有針對性地開設一些專業課程。具體來說,應結合市場對社會保險、房地產管理、教育管理以及社區管理等專業人才的需要,開設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課程,比如房地產管理的課程,就可以根據婁底本地區房地產的實際情況,由專業教師編寫相關的房地產管理教材,這比通用一般的房地產教材要實用得多,因為這樣的教材會有地方特色,會讓學生在實際工作當中迅速派上用場。再比如教育管理,因為現在的民辦學校越來越多,已經成為教育領域一支強大的隊伍,但是民辦學校的師資力量相對是比較薄弱的,需要大量的教育管理專業人才。我們就應該根據婁底本地民辦學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編寫適合地方教育的教材,根據市場需要開設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因為婁底是一個中小型城市,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方式不一定完全適合這里,最多只能借鑒,我們必須具有自己的特色課程。

          三、師資隊伍建設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教師既要專又要博,既要通理論又要懂實踐,因此,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是強化師資培訓。通過在職短期培訓、進修、自學、學術交流等,提高現有在職教師的專業素質,更新知識,以適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培養實踐型教師。加強高校與社會的聯系,通過專業教師在政府或其他公共事業部門掛職、擔任顧問等形式,促使教師更深地理解公共事業及其管理的相關理論,避免教學中照本宣科現象的出現。三是校企加強聯系,學?梢赃x派教師去相關單位鍛煉學習,增強實踐能力,也可以從企業請專家到學校上課,把他們的實戰經驗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習目標更加明確。

          目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教研室的教師基本上是年輕的教師,他們精力旺盛,接受能力強,有創新意識,但這不符合老中青的年齡結構的合理搭配原則,現有的教師隊伍缺乏經驗,社會閱歷也相對淺薄,尤其是沒有相應的公共事業領域的工作經驗,這樣,在教授學生的時候,就很難很好地教一些實際性的東西,很難以切身的體會去傳授相關的知識。針對目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是多給現有教師出去交流學習的機會,或者提供足夠的條件,讓教師去公共事業管理部門兼職或在一定時期內任職,積累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還有,就是聘請公共事業管理相關的工作部門的領導或專業人才來校兼課或講座,把他們的實際工作經驗傳授給我們,讓我們在學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很好地領悟到實際的運用。

          四、教學條件建設

          這里的教學條件建設主要是指教學硬件的建設,包括多媒體建設、公共事業管理實驗室的建設、實習基地的建設等。多媒體的建設直接關系到課堂容量和教學效果;實驗室的建設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鍛煉,書本知識是純粹的理論知識,而實驗室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第一環節,實驗室建設得好與壞,會影響到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實習是大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實習基地建設的質量關乎到他們實習的效果,學校必須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多實地調查和考察,與實習基地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加大投入的力度。

          良好的教學條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現有的教學條件相對來說是比較落后的,尤其是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的建設,基本上處于空白,當然,這跟該專業的開設時間短是有關系的,該專業20xx級首屆招生,一切都處于摸索和學習的階段。但不管怎樣,想要辦好一個專業,尤其是要辦好一個跟市場需要接軌的專業,就必須要有合適的實驗室建設,讓學生增強動手能力,提高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20xx級馬上就進入實習階段,但至今沒有任何實習基地,我們應該加快步伐建立實習基地,盡快與相應的公共事業部門聯系和溝通,爭取和規模大、信譽好、用人多的單位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讓我們的`學生有一個較好的實習環境,讓學生真正能在實習中學到真本領。

          五、教學方法手段的革新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而公共事業管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傳統的講授已經無法滿足專業的需求,我們必須進行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首先要充分發揮教研室的基礎作用,以教研室為中心,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集體備課,備課的過程中,大家一起出謀劃策,共同商討教學方法和手段,力爭讓教學方法多樣化、實踐化,多讓學生參與,多走出教室去學習。還要加強師德建設,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引導學生,進行榜樣學習,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好方法。重視實踐能力培養是專業培養的重點,我們要強化質量意識,培養真正有用的人才。最后要拓寬人才培養途徑,多渠道多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避免過去單一的培養途徑。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教研室現有的教師都是認真負責的,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毫不馬虎的,但教學方法和手段也和大多數的專業教師一樣,比較單一,基本上是以傳統的講授為主,只滿足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渴求,而在實踐教學等方面還有待改進。目前,我們應該結合本專業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把學生培養成為動手能力強的人才,可以讓學生多上講臺展示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展示對某一問題的個人看法,或者讓學生評價其他學生的某個觀點,把課堂變成學生展示自我風采和才能的平臺;可以讓學生做老師,給大家講解一個或幾個知識點,然后老師進行點評和補充;可以讓學生就某一個問題做社會調查,寫出調查過程和調查報告,但應該注意確保調查的真正完成,而不是敷衍塞責;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公共事業相關工作部門,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該專業的工作性質和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內容,以便于更好地結合理論知識學習。

          參考文獻:

          [1] 陳華平.公共事業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與發展難題 [J].江西社會科學, 20xx,(01).

          [2] 張鋼.英國公共管理的教育和研究[J].浙江大學(人文社科版), 20xx,(02).

          [3] 莫利拉、李燕凌.基于就業崗位分流的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 20xx,(05).

          [4] 鄭文范、孫萍、馬立曉.論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的聯合培養方式[J].中國高教研究,20xx,(04) .

          [5] 孫曉娟、趙紅梅.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黑龍江高教研究,20xx,(05) .

          [6] 李燕凌等.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科建設現狀與發展[J].高等農業教育, 20xx, (06) .

        管理學論文 10

          重點學科建設,是綜合醫院建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具有戰略行發展的任務[1]。病案管理學學科作為學科隊伍中是一支較為特別的學科,其屬于邊緣學科,醫學的發展和應用的很多數據均來自病案資料。但是醫院的病案室(科)多數不被醫院重視、人才隊伍素質較低、投入不足等各種原因,病案管理工作水平不容樂觀,病案室的學科發展速度緩慢,一些醫院病案室甚至出現萎縮的現象。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醫院管理更趨科學化、醫學研究也更加廣泛深入,病案信息管理與時俱進的隨之發展,同時也受到現代化、信息化深度影響與沖擊,無論是理念、技術、方法各方面都有重大的變化。在發展過程中,一些理念的錯誤導致管理產生誤區,嚴重地妨礙了專業的正常發展,影響了醫院對病案信息管理的投入,這給病案室的學科建設及發展雪上加霜,也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如何在新形勢下對病案室進行病案管理學科建設,使之發展,提高病案管理人員的地位和積極性,這是管理者必須深思的問題,也是病案管理人員努力的方向。面對新形勢,我院病案室在病案管理學科建設方面做了探索并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提供病案管理者予以借鑒。

          1領導的重視、各部門的支持、醫務人員的理解與配合是首要條件

          1.1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是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前提

          沒有醫院領導的重視與支持,要想病案管理學科建設與發展則成為空談。醫院的發展,離不開準確的病案信息,病案信息可為醫療、教學、科研、流行病學、衛生經濟學等提供大量的統計分析資料來源;重視病案室的發展和病案資料,將病案中的原始資料進行整理、挖掘、統計分析,能為醫院的管理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使醫院得到全方位的發展。醫院領導具有這些理念,才能重視病案室的學科建設,給予最大的支持。同時,應根據病案管理學的要求,二級醫院病案管理科室應直屬醫院院長、副院長領導,賦以學科帶頭人決定權和建議權,以使學科得以快速發展。多年來,我院歷任領導具有開拓精神、與時俱進,加上我們的多方宣傳,醫院領導充分意識到病案對醫院管理與發展的重要性,20xx年將病案室調整設置為醫院的業務部門,行使部分職能科室職能,直接隸屬于業務副院長領導,正高職稱人員擔任科主任,并得到了市衛生局的批準。醫院領導加大了對病案室學科建設的支持力度,增加了對病案室人力、物力的投入,幾年來為病案室的發展投入了幾百萬的資金,使我病案室在硬件、軟件方面更上了一層樓,實現了現代化的管理。

          1.2各部門的支持是學科建設與發展的不可忽略的力量

          病案室的設備是否先進、齊全是病案管理學科建設的物質保障,除傳統的病案架、密集病案架及桌椅等辦公用品外,隨著現代化技術在病案信息管理中的應用,其物質保障還包括大量的電子設備如計算機、打印機、條碼機、磁盤、數字化翻拍儀、傳真機等,這些都離不開醫院物質保障部門、計算機中心、財物部門的支持;病案室的人才培養,外出進修學習,離不開醫務部及教學部的支持;人才的引進和投入,離不開人事部門的支持等等。因此,得到各部門的支持是學科建設不可忽略的力量。作為病案室主任應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創新意識和方方面面的協調能力;病案管理人員也應搞好與各部門人員的人際關系。我院病案室在院領導的重視和各部門的支持下,目前科室配備了電腦、打印機、條碼打印機、打包機、打孔機、掃描槍、復印機、密集架、除濕機、空調、溫濕度計等。6年多來,我們招收了3名臨床專業研究生畢業的人員、本科畢業人員5人;送到國內外參加各種培訓交流人員30多人次;使我科的學科建設和發展得到物質和人才的保障。

          1.3醫務人員的理解與配合是學科建設與發展有利條件

          要讓醫務人員認識到病案管理的重要性,病案管理人員做的工作并不是單純的對歸檔病歷進行整理裝訂上架,而是按病案管理的要求對歸檔病歷進行認真的整理、排序、裝訂、錄入、編碼、核對、終末質量的質控、上架等,整個病案管理流程是嚴謹的;病案管理跟臨床醫學一樣是一門專業;病案管理好壞將影響到醫療質量、防范醫療糾紛、科研管理、科學利用、教學質量等。努力通過宣傳與實際工作,讓醫務人員對病案管理工作的理解與配合,給病案室的學科建設與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我們通過各種場合宣傳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經常反饋醫務人員書寫的病歷中存在的質量問題,給其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杜絕丙級病歷和極大地減少了乙級病歷,提高各科室的病案甲級率,使臨床科室和醫務人員減少經濟損失和其他處罰,保障了他們的病案通過上級的各種檢查。病案室的發展,給臨床醫務人員提供了各種信息資料,使他們的醫療、科研、教學等水平都更上了一層樓,使他們利用病案信息資料更為快捷方便;同時,輔以病案管理獎罰制度的`落實,以提高他們對病案管理工作的依從性。通過這些實際的工作給醫務人員帶來的好處及制度的約束,讓醫務人員確切地體會到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他們理解和積極配合病案室的工作,病案室的學科建設與發展得以更為順暢。

          2明確學科發展規劃

          學科規劃是進行學科建設的藍圖和依據。凝練、明確、把握醫院學科主體方向,發展出具有獨特能力的優勢、特色學科。凝練學科方向是學科建設的關鍵。應立足當地,向全國先進的同行看齊,根據本單位實際,制定出符合本學科發展的建設規劃、計劃,明確學科建設的目的、方向和項目領域,并制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術梯隊建設等。我們根據本院及所在地市、省級醫院、國內多家三級甲等的病案管理現狀,本專業學科發展水平,制定了三年、五年學科發展規劃,并予以逐步實現。首先對我院的現狀進行分析,包括人才素質、隊伍建設、工作條件、學科管理、科學研究等方面,發現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不斷改進,成就了從傳統管理走向現代化管理的轉變,使我院科室走向了全省的先進行列。

          3學科的建設必須建章立制,形成一套高效的運行機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章立制才能形成一套高效的運行機制,保障學科的建設向既定的目標發展。讓病案管理人員明確工作的目的、目標、職責、責任、任務完成的標準及獎罰措施,使他們保質保量、團結協作地完成工作任務,同時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使全科人員同心協心搞好學科的建設。我們針對病案管理流程各崗位、各工作特點與細節,根據病案管理的有關規定與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制定出了工作質量標準、設計流程,并制定實施步驟;以崗位和專業組來劃分質量單元,根據不同的工作量及職稱設定崗位人員編制,并劃分責任區。制定出了各種制度、職責、預案和獎罰規定,并予以嚴格執行。平時自查、互查工作質量,科室也成立了質量控制小組,每月對各環節的質量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即要求整改,并予以處罰;對于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別人錯誤及受到醫院和患者表揚者給予獎勵,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做到了環環相扣、互幫互助、層層把關、有獎有罰、責任到人,不斷探索和改進工作,保證了學科發展運行順暢。

          4學科建設與發展人才是關鍵

          4.1學科帶頭人是決定學科水平、特色和優勢的關鍵因素

          學科帶頭人須具有高學歷、淵博的學識水平,精湛的專業技術、良好的管理能力和高尚的醫德。同時,病案室主任應能刻苦學習,掌握國內外衛生信息管理發展動態,對工作和事業極端負責;對科室的管理不斷探索,建立有效率和有成效的病案服務工作,善于做好病案科室的計劃;合理、有力地進行組織工作;充分利用和發展人力資源;正確指導工作人員,掌握、控制、協調各部門間的工作。病案室主任應至少為副高以上專業職稱的人員,并專職于病案管理工作,這樣才能把握學科的發展方向,更具責任感和使命感,職、權并存,學科建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學科帶頭人有別于學術帶頭人。學科帶頭人要能夠把握學科的發展方向,制定學科建設規劃,確定學科建設目標和重大科研項目,把握全局,積極挖掘出學科建設效益的輻射作用我院病案室主任努力按照院長所要求的學科帶頭人九要素去做:有事業心、責任感、奉獻精神;有創新與發展意識;有較高的情商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忍耐、肯吃虧,心里能裝多少人就能干多少事;要有帶動業務醫療水平發展的能力;要有經濟管理的頭腦;要有科研的質與量;要為人師表,傳道授業;要有醫療風險的防控能力;要有迅速的執行力。病案室主任注重病案管理文化建設,不斷增強這種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有效提高病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并做好了學科發展五年規劃、人才培訓計劃,將病案室原有的傳統管理模式逐步轉化成了現代化管理模式,使我科成為全市病案管理專業學科的龍頭單位及市病案管理專業質控中心的掛靠單位,病案室主任成為市病案管理專業質控中心主任及市疾病操作代碼專家組組長;國家二級協會海西醫藥衛生發展中心病案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4.2學科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高素質、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是完成學科建設的主力軍。病案管理涉及多學科的知識與技能,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病案管理人員既要掌握一定的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知識、醫院管理學、信息技術管理學,還必須熟練地掌握疾病分類、手術操作分類、計算機、統計學、病案管理專業等知識,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病案管理人員要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人才應在學科建設中形成梯隊。只有通過“學歷深造、專項進修、國際合作、會議交流、參觀訪問”等方式為各類人才搭建了不同層次的專業平臺,才能建設成具有高素質、技術過硬人才隊伍的學科建設主力軍。目前國內不少醫院由于管理體制和歷史的原因,加上有的領導對病案管理重視不夠,把一些從臨床崗位上退下來的人員安排到病案室,導致當前病案室工作人員存在病案專業人才缺乏、文化層次不合理、人才專業錯位、人員老化等現象;同時,不重視病案室人員的培養,導致病案管理專業學科發展停滯不前。我院過去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醫院領導的重視下,我們建立和完善了培養引進人才的工作模式。

          4.2.1引進人才,培養學科帶頭人后備人選的選撥和培養學科建設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人才梯隊,加強學科人才的培養和引進至關重要。針對學歷低的問題,我們5年來質控組招收了2名醫學臨床專業研究生畢業生、編碼組招收了3名醫院信息管理相關專業的本科生,以提高我科的文化層次,改變人員老化現象。學科建設應重視加強學科帶頭人后備人選的選撥和培養。建立優秀人才儲備庫,實施定向跟蹤培養,培育學科人才后備軍。我們對新來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通過下任務、壓擔子、積極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工作和學習保障,鼓勵他們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完善;同時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追求。他們已經成為我們學科建設的中堅力量。

          4.2.2立足崗位培養由于我科人員大部分從其他專業轉崗而來,缺乏系統、規范的病案管理知識和技能。對此,我們采取傳、幫、帶的方式,讓受過病案管理知識和技能培訓的人員對他們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每個新進人員必須在各崗位輪轉2年,經過考核才準予上崗;規定每位外出進修學習交流人員,回科室后應予以匯報傳達;平時工作中,碰到問題,科室人員進行討論并與臨床醫師溝通交流,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2.3增加病案管理人員外出進修學習培訓機會,加強與外界的交流科室制定人員培訓計劃,結合學科建設需要、專長和崗位需求,有針對性的對人員進行教育培養,派員參加國內外的專業進修、培訓、學習交流。初級職稱人員3年外出學習交流1~2次,中級職稱以上人員每年外出學習培訓交流1~2次。5年間共派出國外學習1人次、國內進修2人次、參加學習培訓交流33人次。使科室人員開闊了眼界,接受了新知識、新信息,提高了病案管理專業水平。

          4.2.4加強人員業務素質的培養,提高人員的專業水平多年來,我科承擔廈門市一所大專院校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的病案管理理論課程的授課任務,派出中級職稱以上、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員進行授課,同時也對各大、專院校的實習生、見習生進行帶教;通過授課、帶教使人員復習了專業知識,也從中得到了提高,提升了人員的教學水平。要求科室人員,尤其是中級職稱以上人員,每年必須完成發表一篇省級以上學術論文,研究生應設法有市級以上的科研立項課題。5年來,全科共發表省級以上學術雜志論文10篇。通過撰寫論文,培養了科室人員的科研能力,也知曉了國內外學科發展的趨勢。學科建設的核心是人才,專業知識、教學與科研能力是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必備要素,全方位的發展是努力的方向。

          5精細化、采用現代化管理手段是學科建設與發展的根本和方向

          學科的發展不單單要看人員、比較優勢、業務前景、本單位的客觀條件和相關政策制度,還要密切關注周邊單位的情況,預測將來的發展趨勢;因此,對學科的發展應有充分的評估、前瞻性、科學的規劃。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病案管理專業面臨著挑戰,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必須轉化管理模式,從精細化、現代化管理轉變,才能向學科建設的先進水平邁進。只有管理的精細化,才能使病案管理人員業有所精、質有保障、效能提高;采用現代化管理手段,才能使工作更高效、數據更準確、病案資料應用更便捷與廣泛。

          5.1管理的精細化

          在醫院管理領域,素有“院有優勢、科有特色、人有專長”之說,創學科品牌,形成較強的優勢特色技術是關鍵。為使我們的學科建設有著獨特的特點,應對面臨的內外環境的挑戰,增強學科發展的動力,提高本學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5.1.1專業精細化根據各崗位工作職責、細則、人員素質與特長的不同,實行定崗、定編,每個人都從事固定的專業發展方向,使其專業往專、精、尖發展。

          5.1.2制度、職責、流程、安全措施精細化成功的學科建設離不開科學的強制制度。強制制度建設包括組織機構建設、規章制度建設等方面。組織結構是組織在職、責、權方面的動態結構體系,其本質是為實現組織戰略目標而采取的一種分工協作體系。為此,我們根據病案管理各個環節、流程、性質,從病案的回收、整理、排序、裝訂、編碼錄入、質控、數字化處理、歸檔入庫上架等流程制定出相應的制度、職責、安全管理措施,對每份病案、每道流程都精細化,責任到人,與其績效考核掛鉤,提高了病案管理質量。

          5.2管理手段的現代化

          5.2.1采取常用的管理工具進行管理我們采取七大管理工具進行各環節的質量管理,其為:檢查表、層別法、柏拉圖、因果圖、散布圖、直方圖、管制圖,用于收集和分析各環節的質量數據,分析和確定質量問題,控制和改進質量水平。

          5.2.2采用現代化技術與設備進行管理采用條形碼示蹤定位系統管理,根據病案號、科別、出院日期等信息,通過條形碼制作軟件編制條形碼符號,打印后將其貼在歸檔病歷封面上;用條形碼閱讀器掃描,電腦屏幕即顯示該患者的資料;應用到病案管理的各環節、各崗位,便于信息的查詢與病案的定位。對電子病案數據加以應用,實現網上申請、網上回退電子病歷,制定各級、各種權限,方便醫護人員進行調閱、修改;同時,便于病案室網上監控終末質量及采集數據統計、上報衛生部所需的醫療數據。采用數字化病案管理技術,對歸檔病歷進行數字化處理,使所有使用者可以通過病案首頁及病案中其他內容進行組合、模糊自定義查詢,可在系統內進行摘錄、分析和統計、將文檔導出應用;其具有廣泛、精確、快速檢索、統計的效能,影像記錄真實,共享性好,節省使用者大量的時間,占用空間小,節約病案存儲空間,成本低的優點,滿足了我院在醫療、教學、科研、管理等諸多方面對病案的利用需求,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安全性、實用性和先進性。采用中間號色標編碼法,在病案封面黏貼不同顏色標志病案號碼,以顏色區分病案號碼,使病案人員便于識別病案號,避免出現歸檔錯誤。應用以上現代化技術與設備,使我科管理從傳統管理模式轉向現代化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及準確性,實現綜合性、多功能、全方位優質服務,為醫院的科學決策和預測提供了重要依據。

          6加強團隊建設,賦予一套與時俱進的激勵機制

          團隊是指一群互助互利、團結一致為統一目標和標準而堅毅奮斗到底的一群人。團隊不僅強調個人的成果,更強調團隊的整體業績。團隊是在集體討論研究和決策以及信息共享和標準強化的基礎上,強調通過成員奮斗得到勝利果實,這些果實超過個人業績的總和。我們要求科室成員相互團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在此前提下,我們發揮了團隊的優勢,調動了不同類型人才的積極性。人才不斷受到激勵才能不斷創新和提高,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自身的潛能去為集體目標奉獻,建立可以調動各方面人員積極性的激勵機制是十分必要的。對于科室人員的激勵辦法除按醫院的規定執行外,我們還制定了一系列的科室獎勵機制,如:論文發表、科研成果、學歷提升的獎勵;根據學歷、工作質量和態度,制定外出參加學術會議、培訓進修、學習參觀、晉升晉級等的優先權;根據工作表現及各方表揚的情況進行獎勵等;在待遇上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和合理。調動了我科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我院病案室經過幾年學科建設的探索,獲得了以上的實踐經驗,僅供同行參考。我們在學科建設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將繼續探索、不斷地改進工作,以期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建立社會影響力大的學科,力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保持與時俱進的核心競爭力,贏得兩個效益的雙豐收。

        管理學論文 11

          摘要:所謂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就是指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存在文化差異的員工進行人力資源管理。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具有多元性與變革性的特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國企業走向全世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由此也增大了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管理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沖突,因此我國想要實現良好的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就需要采取必要的策略來減少沖突。

          關鍵詞:跨文化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文化沖突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實施跨國經營戰略,走國際化經營道路,是21世紀中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之道和必然選擇。這種新型的國際交流模式,不僅是經濟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重新組合和配置,而且也是組織內部人員的互相學習與交流。

          由于多年形成的文化之間的差異與沖突,以及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道路上的經驗尚不足,由此增大了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積極的實行有效地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已成為跨國公司在國際化經營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與特征

          1.1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跨文化管理是指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涉及到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

          而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即是跨文化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所謂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就是指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存在文化差異的員工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工作生活質量和舉得經濟效益為目的,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資源進行獲取、保持、評價、發展和調整等一體化管理的過程。

          1.2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特征

          一般跨國公司在進行國際化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企業或公司多是跨地域、跨民族、跨政體、跨國體的跨文化經營管理的經濟實體,諸如文化地域的差異等,都會對人員管理造成很大的影響,由此形成了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多元性和變革性的特征。

          (1)多元性特征?缥幕肆Y源管理的多元性特征,就是指跨國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多種民族文化并存的特征?鐕纠锩娴膯T工多是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他們存在著語言、文化習俗、處事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是一個多種背景文化的'集合體,在管理的過程中,就需要兼顧各種背景進行運營管理。因此管理的方法及內容就變得多元化,形成了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主要特點。

          (2)變革性特征?缥幕肆Y源管理的變革性特征,即是指從跨國公司的國際化運營過程中來看,當公司處于不同的國際化運營階段時,對于人力資源的管理具有著不同的任務和目標。例如在初級階段,跨國公司需要實施母公司所設定的整體人力資源管理戰略,這就要以總部外派的人員為主要管理對象,此時的人員招聘選拔、工作分析考核等都主要針對母公司或者第三國的總部外派人員來進行;而在跨國公司進入發展階段后,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對象就需有所改變,不再只是進行母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而是進行多國戰略下的人力資源管理。這就需要母公司結合每個子公司多多關注當地市場的變化發展,將管理的核心對象變為當地員工,工作重心也變為全球化招聘以及人員管理。由此可以看出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隨著發展階段的不同也在不斷變革著。

          1.3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障礙

          以及我國的現狀由于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結合體,不同地域的人民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因此跨國經營的過程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缥幕肆Y源管理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障礙如下。

          (1)文化差異。這其中包括大方面的國家與國家之間文化背景的不同,中等方面的母公司與母公司之間的文化風格的不同,以及細小的個體的文化差異,例如不同年齡、性別的人們之間的不同。

          (2)文化休克。又稱“文化蔽蕩”,具體表現在認知層面和價值觀層面。這是指具有不同背景文化的人,在認識事物以及個人價值觀上大不一樣,這必然影響著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

          (3)文化沖突。文化沖突是指不同形態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間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過程。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差異,西方追求卓越,東方追求和諧。中國人喜歡搞好關系,相反的歐美國家的人喜歡按制度辦事,中西公司在合并或聯合的時候,如果不能很好的融合,就會出現很大的沖突。

          面對全球化經營這個不可回避的客觀現實,我國與其他國家一樣,只能以積極地姿態參入其中,不斷改進發展,趨利避害,不斷制定出應對的策略,使我國的跨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不斷符合全球化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進而與國際接軌。

          2我國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應對策略

          面臨著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所產生的種種問題,我們不能視若無睹,要積極的制定出有效地應對策略,其中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正確的認識企業中文化的差異與沖突,就需要正確的認識企業中的文化差異以及沖突,避免在行事時處理不當,造成嚴重的人力消耗。不僅是要挑選文化相容性高的管理者,而且也要培訓企業中所有員工都認識到自身以及別人的文化的不同,使企業內部關系和諧化。

          (2)轉變我們現在的觀念,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以人為本,因人而治。李開復先生說過,“要以你想被管的方式來管理別人”,我們要以人為本,適當的進行換位思考。使來自不同國家的員工對企業有較強歸屬感,企業的效益也無形中也會增加。

          (3)管理人員需要當地化。中國人管理中國人,英國人管理英國人,盡可能避免文化差異帶來的溝通、管理障礙。

          (4)妥善處理文化沖突以及進行文化整合。企業文化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感情,在企業營造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氣氛,用企業文化做企業目標指引,強化員工團體意識,主人翁精神,使企業職工產生較強歸屬感,心無旁騖做工作,凝心聚力謀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我國企業的國際化商務活動和跨國經營活動不斷增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交叉情況使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的進程變得曲折,然而認真反思、制定積極的反文化沖突的策略會使我們國家的跨國經營會更加順利,人與人之間、人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將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

          [1]廖明.文化背景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J].當代財經,20xx(3).

          [2]吳愛明.我國企業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選擇[J].生產力究,20xx(6).

          [3]張清.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J].新資本,20xx(5).

          [4]胡金牛,涂曉云.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策略[J].人力資源,20xx(10).

          [5]彭程.跨文化人力資源整合與管理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xx(5).

        管理學論文 12

          就本科教學而言,無論是公辦院校亦或是獨立院校,無論是管理類專業甚至是非管理類專業,都將管理學作為一門專業必修課或者選修課面向學生開設。我們必須承認,無論大學生將來是否能夠走上管理崗位,管理學對于大學生的培養來說都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現狀來看,學生學完這門課后普遍感覺“沒什么用處”,而且仍然在以死記硬背復習資料的方式來應付考試,最終導致大一上學期學完的課程,到大一下學期就忘得一干二凈了。如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如何能夠讓學生充分掌握管理的基本知識,本文針對大連科技學院管理學課程的教學實踐,進行一定的探討和研究。

          一、管理學課程教學的現狀

          大連科技學院將管理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課程設置為48 學時。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會計學等八個專業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課,電子商務專業在大一第二學期開課。課程選用教材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學》,屬于國家規劃教材、重點教材。由4-5 位教師分擔教學任務,采用PPT 的方式進行授課,大都使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結課考核方法為閉卷考試,核分標準為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70%=總評成績。

          二、管理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開課時間較早,學生前導知識匱乏

          大連科技學院的管理學課程面向大一新生,在大一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開設。此時的大學生,剛剛進入大學校園,前導知識中只有高中時的“語數外,史地生”,絲毫沒有接觸過類似管理學的這種抽象性、綜合性的課程。因此,在上課的時候,很多學生不會聽課,關注的重點只在“這個部分考試考不考?”甚至很多學生在學完了這門課后,仍然不知道到底學了什么,學的內容以后到底能用來干什么?

          (二)班型過大,實施新型教學方法較吃力

          在大一上學期,需要上管理學的專業達八個之多,其中僅會計學一個專業,每年招收新生班數都在10-15 個之多,這樣一來,每個老師帶的教學班,最少包括2 個自然班(60-70 人左右),最多包括4 個自然班(120 人左右)。如此龐大的.班型,如果要做到分組教學、案例展示非常困難。教師無奈之下,只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

          (三)考核方式單一,教學效果無法真實體現

          目前管理學的考核方式,仍然是閉卷考試。這種傳統的考核方式,只能考核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對于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應用這部分,卻無從考核。學生仍然是以高中時的復習方式來應對大學的考試。可想而知,學生的自助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并且,這種應試型考核,逐漸使管理學教學脫離了設立的初衷。

          (四)缺乏實踐環節,理論和實踐脫節

          為什么很多學生會覺得,管理學學完了沒什么用呢?主要還是因為,理論課程缺乏配套的實踐環節或實訓課程作為支撐和輔助。本身管理類的理論就比較抽象,教師在課堂上注意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只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明白,如何用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課堂上沒有過多的時間去講解,結課后又沒有配套的實訓課程,學生自然就缺乏實踐的應用能力。

          三、管理學教學現狀的改進方法

          (一)縮小班型,提高授課質量

          由于管理學屬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先導課程,所以必須在大一時就要將本門課學完。但是,考慮到同時上這一門課的專業多、人數多的問題,可以將會計學專業的管理學課程與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的管理學課程分別設置到大一的上下學期。這樣做,可以使上下兩個學期的上課班級數基本相同,每個老師最多只帶2 個自然班,小班教學的效果自然要好于大班教學,而且教師對課堂的把控也可以更到位。

          (二)增加考核手段,不以分數衡量結果

          大連科技學院的管理學課程考核手段過于單一,試卷成績占到了總評成績的70%,這種考核手段,對于善于學習的學生來說,比較占優勢,但是對于那些頭腦比較靈活,但是缺乏腳踏實地學習精神的學生來說,就比較吃虧了。因此,可以降低試卷成績的比重到30-40%,擴大能力測試的比重(30%-40%)?梢栽O置階段性小論文、PPT 匯報、小組案例分析討論等考核項目,一方面可以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真正做到從多方面考察學生的實際能力。

          (三)增加實踐教學比重,注重應用能力培養

          正所謂“實踐見真知”,說的是管理理論必須要以實踐為基礎,通過實踐來檢驗理論的真實性和實用性。因此,在管理學的課程改革中,必須增加實踐課時,通過設置多樣化的實踐形式,使管理學的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在課堂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學、互動教學、游戲教學的新方式,教師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管理學案例、企業相關資料的音頻和視頻、企業制度模板、企業常用報告模板等相關內容,擴大學生視角,讓學生能夠知道、理解、掌握企業實際操作中的必需工具。

          在實訓課時中,可以引進“企業模擬經營”軟件,將所學的管理知識和理論進行實際的應用。也可以適當地把ERP 綜合訓練和創業模擬實訓提前,讓剛學完的管理學的學生,馬上投入到這兩個實訓中,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結語

          就大連科技學院而言,不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師的教學水平,都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和很大的提高,與此同時,學生的整體素質也在不斷變高。但是由于現實情況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導致在管理學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了一些問題。我們應該正確面對這些問題,通過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來解決它們,從而實現本校教學水平的總體提升,使全體大一新生能夠學好、學懂、會用管理學這門課程。

        管理學論文 13

          近幾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龐大的畢業生人數使得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另外,很多企業卻面臨著用工難、用工荒等問題,許多國內外的知名企業經常為招聘不到高質量的員工而苦惱。這種人才過剩與稀缺的兩難問題,成了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尷尬,同時也暴露了我國高等教育與市場的脫節,反映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結構的失衡。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企業的不同崗位和對員工的要求都在發生著變化,使得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必須轉變人才培養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全新的教育理念。

          1、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高職院校到底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才能為企業所用?換句話講企業為什么不愿意招聘高等院校畢業生,這是企業和高等職業教育都必須要面臨的問題。國際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畢業生很多,但很少有能力勝任外貿出口服務行業的工作。很多大型跨國公司招聘應屆畢業生不僅僅是在招聘員工,更多的是為招聘幾年以后為企業挑大梁的人才。”簡而言之,企業招聘的優秀員工應該具備以下兩個基本素質:

         、偻瓿上嚓P崗位任務的基本技能,包括自身的學習技能。

         、趯ぷ骱蛯人職業生涯的責任心。也就是說企業需要的是既有寬厚專業知識,又具有較強實踐能力,能夠高質量地承擔第一線工作,并且能夠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自己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技術型復合人才。

          如何才能達到上述人才培養的目標?自然離不開高等教育,眾所周知,高等教育是人才的“孵化園”,而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培養的人才應該是應用型、操作性的高級藍領,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在相關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礎知識和職業技能。

          物流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據統計,僅太原市每年物流人才需求量至少在2萬人以上。通過對太原市物流企業的調查發現:這些企業對物流人才需求最大的是基層物流作業人員,占到了75%~85%,其次是物流基層管理人員和中層管理人員。對人才崗位的需求情況是:物流營銷人員比例最高,達到49.61%;與此接近的為運輸調度人員,達48.45%,然后是配送作業人員,達41.86%,倉儲人員需求為39.35%;企業對物流人才的學歷要求上,高職占51%、本科占36.7%、研究生占2.4%,高職所占的比例最高。正是基于上述現狀,太原旅游職業學院根據高職高專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方針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宗旨,以服務山西本地經濟為導向,使所培養的學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具備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礎知識和職業技能,成為滿足企業生產、管理、服務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高職物流管理學生職業技能的構成。

          在企業看來中國高校培養的學生缺乏參與項目或團隊協作的實踐經驗。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完整,高校學生最缺乏的就是實踐這一重要的知識分支。而現代職業人應該具備的知識體系主要包括三個維度:

         、賹挿旱睦碚撝R面。

         、诠芾硪庾R和技巧。

         、蹖嵺`經驗。顯然如果按照現代企業用人標準的三維知識結構體系去塑造高校學生,去培養高職物流管理學生的職業技能,前面所述的院校學生“就業難”和企業“難招聘”問題也就自然解決了。

          綜合前面分析,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概括起來應該包括職業核心能力和專業能力兩個方面。職業核心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設計創新能力等,見下頁表。專業能力是指掌握和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煞譃椴僮骷寄芎托闹羌寄,其中心智技能是掌握專門技術的能力,是操作技能的基礎,一般是在完成各學科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得到提高和完善。而操作技能是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需要通過嚴格的操作訓練才能掌握。

          3、高職物流管理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能夠滿足企業用人標準的理論與實務并重的復合型人才。如何達到這樣的目標,關鍵是處理好“教”與“練”這兩個環節,使二者達到辯證與統一。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最終還是要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這兩個體系來完成。

          (1)理論教學體系的構建。

          根據山西省物流人才需求的特點,以及畢業生未來進入企業的崗位群流向。我院將物流管理專業學習課程分為四大模塊:綜合素質模塊、職業知識模塊、崗位技能模塊、素質拓展模塊。

         。2)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前面分析已經提到,企業在選擇經管類畢業生的時候更看重畢業生的管理修養和實踐經驗。管理大師德魯克有一句話:“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而作為高職高專教育,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所在。下面談談我院在開展實踐教學、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方面的幾點探索與嘗試。

         、倩谔摂M現實的體驗式教學模式。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作為經管類學科下的一個分支,其培養目標在于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眾所周知,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的實踐教學環境很多需要大型設施設備支持,雖然很多

          學校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物流實訓室硬件建設,但不可能面面俱到,且財政壓力也很大。所以我院構建基于虛擬現實的體驗式教學模式,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模擬現實中的實際業務場景,使學生分角色輪流擔當相關崗位,在體驗中學習,以項目或任務的結果作為檢驗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的標準,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加快、加深了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校與國內知名管理軟件公司用友、金蝶合作共建erp模擬實訓中心,把企業搬進課堂。通過erp模擬企業實訓,讓學生組成一個團隊,模擬經營一個企業,在各個企業構成的市場競爭氛圍中運行,最終看哪個企業能夠在競爭中生存下來,發展壯大。實踐證明,這種沙盤訓練課程使學生能夠通過親身實踐感悟平時所學知識的應用,同時也通過角色扮演體驗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過程,培養了團隊合作的能力,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訓練方法。

         、凇肮W結合,雙證融通”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積極推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為了更好地與行業保持緊密聯系,我們組織了全體學生參與物流行業的調研。鼓勵學生走出去,對太原市的物流企業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考察的基礎上召開了研討會,共同分析物流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及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通過這項活動,同學們認清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要求提高自身實戰能力的熱情空前高漲。教師也進行了積極的引導,幫助同學成立了具有仿真性、經營性的實訓場所——學生超市,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同時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合作,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同時我們改革教學體系,使其與國家職業標準及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接軌,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需要。

         、垡再惔俳,全面提升學生職業技能。

          積極參與各種職業技能競賽活動,通過技能大賽,不斷吸取有益經驗,并將其引入校內實踐教學,改進實踐教學的組織方式。有句話說得好:“職業教育看大賽!备呗毥逃暮饬繕藴适菍W生的就業狀況和崗位適應能力。而職業技能大賽正是檢驗學校教學質量的標桿,是開展實踐教學最有效的方式。再有,技能考核的趣味性、實用性和可觀賞性,對校內職業技能訓練和考核也有很強的借鑒價值。

          為此,我校物流管理專業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組織了以專門以大賽為目的的各種技能活動小組和社團、協會。同時還成功主辦了山西省第一屆高職物流技能大賽,組織學生參加了教育部主辦的高職杯現代物流技能大賽和用友公司組織的第七屆“用友杯”erp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均取得了二等獎的優異成績。通過參與職業技能大賽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我們開展實訓教學指明了目標和方向,鍛煉了學生的職業技能。

         、墚a教結合,積極開展校企合作。

          為了使我們培養的畢業生盡可能的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縮短學生進入企業的適應期,我們與行業企業合作,讓其參與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全過程,并根據聯合辦學協議向學校提供一定的經費、必要的設備、生產實習場地和選派部分專業教師,承擔部分實訓項目教學活動,享有優先錄用畢業生的權利。如我院與山西美特好連鎖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實行訂單式培養。

          依托校外實習基地,形成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養機制,以頂崗實踐的方法,使學生在思想觀念、專業理論、專業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職業化的、全方位三年在北京市中職學校物流技能大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20xx年北京市中職學校物流專業技能大賽中,我校物流0602班6名選派學生參賽,2人一等獎,3人二等獎,團體獲得第二名(二等獎);20xx年北京市中職學校物流專業技能大賽中,我校物流0703班3名參賽選手獲得了1人一等獎,2人二等獎的好成績,團體獲得優秀組織獎;20xx年北京市中職學校物流專業技能大賽中,我校物流0904班學生獲得團體一等獎(第一名),叉車單項1人獲得一等獎,單證單項1人獲得三等獎的歷史最好成績,特別是物流0904班劉釗代表北京市參加20xx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現代物流團體項目比賽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我堅信,經過職業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必能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之路。

        管理學論文 14

          摘要:人力資源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企業發展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培訓則人力資源管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手段。針對企業培訓存在的問題,提出企業的具體改進措施。

          關鍵詞:員工培訓 存在的問題 措施

          員工培訓是指企業有計劃地實施有助于員工學習與工作相關能力的活動,是人力資源管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力資源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企業發展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凡是人才缺乏的企業,發展的空間就小;凡是人才流失頻繁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就弱。從一定程度上講,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在人才流動日益頻繁的今天,如何培養、留住人才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而培訓則是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手段。

          ,R、顾净厩闆r及員工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山東方大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屬于建筑施工企業,是一個集礦井建設、建筑工程施工、機電設備安裝、鋼結構工程施工、新型建材生產、礦山機械制造維修、房地產開發、裝飾裝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在冊職工1512人,共有39個生產經營單位,其中機關設9個部室,下轄礦建公司、建安公司、安裝公司、新型材料公司等4個分公司。施工地域涉及山東省、陜西省、安徽省、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河南省、寧夏等七省十幾個地區,施工地點分散,交通不便,工作條件艱苦,風險性大等諸多不利因素嚴重影響職工及時培訓,個別職工對培訓認識程度不夠,存在應付現象。由于建筑施工企業自身的條件影響,培訓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人才短缺。近年來,由于受勞務派遣人員整體留用及淄礦集團公司人員調動的影響,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出現嚴重不足,員工整體素質不高。

          二是人員流動性大,整體素質低下。井下工作人員素質低、不穩定、流動性大。高流動性給培訓帶來很大的困難,大多數外來務工人員是井下特種作業人員,20xx年新招井下輔助工400多人,專科以上學歷僅占1%。初中以下學歷占99%,文化程度較低決定綜合素質低,素質低下無形中加大了培訓難度、培訓費用。

          針對以上問題,公司立足企業戰略,力求達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采取了一系列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措施,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各類培訓,將員工個人的成長和企業的需求結合起來進行培訓,使員工個人得到成長,同時為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6、員工培訓的主要措施

          (一)近年來不斷完善各項培訓管理制度

          針對培訓管理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建立完善了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制度,各分公司均有員工培訓制度,還通過制度將外出培訓、業余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等環節規范起來,保證了培訓體系的有效運行。

          (二)不斷拓寬培訓渠道,加大組織培訓需求調查與分析

          與員工培訓需求調查與分析的力度,每年初制訂職工教育培訓計劃,使員工培訓更加貼近實際,把班前班后學習作為素質提升的主要陣地和渠道,充分發揮班組的基礎教育作用。把公司崗位培訓、社會專業教育作為培育骨干和精英人才的重要途徑,不斷促進重點崗位、重點專業人員的素質提升。同時加強業務培訓,抓好技能再提升。各職能部室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職能,根據上級的要求,結合實際,確定本部室的培訓內容,安排培訓時間,組織培訓實施。依托各大院校和各級培訓中心,利用脫產培訓、在職進修等手段,抓好職工的培訓工作,提升現有人才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近年來,各職能科室先后組織了以適應生產經營需求為核心的人事保險培訓、財務知識培訓、人保干事培訓、團委團干部團務知識培訓、紀檢干部培訓、工會干部培訓、宣傳干事培訓、審計培訓、預算培訓、建造師培訓、工商管理、協同辦公等培訓。通過業務培訓,提升了業務工作能力。

          (三)積極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專業技術方面,20xx年,公司共有45人新評定了職稱,其中5人晉升中級,1人晉升高級。職業技能鑒定方面,20xx計劃培訓初級工400人,中級工40人,高級工20人。通過考試、評審、鑒定提高了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素質和業務水平。

          (四)加強安全培訓

          首先建立健全了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制度,明確了安全教育與培訓職責和考核辦法。安全培訓中心編印下發了《方大公司安全培訓教材》,加強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各級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業務培訓,以提高職工的安全素養為目標,以加強標準化操作、規范職工安全生產行為為要點,多層次、多渠道加強職工培訓。對新招工人進行上崗前安全培訓,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考試合格方可上崗,同時各單位都建立了周日安全學習制度,將安全學習納入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增強了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員工的安全技能。

          (五)加大了自學成才獎勵

          為建設“學習型”企業,自20xx年開始,公司下發和落實了對自學成才取得學歷和資格證書的員工進行獎勵的規定。20xx年又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根據企業的發展對自學成才繼續進行獎勵。兩年來投入近20萬元,對一批為公司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干部職工進行重獎,進一步調動了廣大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學業務、學技術的積極性。20xx年有37人取得?埔陨虾罄m學歷,人員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六)突出抓好人才隊伍的思想建設

          結合崗位擺查,從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技能、行為規范等方面入手,切實加強職工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守信守約、團結互助、艱苦創業等方面的教育,不斷提升廣大干部職工的政治素質,造就了一批思想政治合格、職業素質過硬的人才隊伍,為企業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1】論加強國有企業基層員工培訓管理的有效 【2】企業員工培訓研究 【3】淺析電力企業培訓的新趨勢

        管理學論文 15

          序號 論文范圍

          1 勞工政策與勞動關系

          2 公共政策制定過程

          3 社會政策與社會保障

          4 范圍:區域公共管理問題

          5 范圍:區域經濟管理問題

          6 范圍:中國人口問題

          7 范圍:政府規模討論

          8 城市公共管理具體問題探討(如:**市交通管理問題、**市垃圾管理問題)

          9 城市形象與經營

          10 城市化問題

          11 城市綜合執法體制問題

          12 大部制與城市管理體制改革

          13 網絡條件下的公民參與

          14 大學城的城中村問題

          15 環境政策與環境倫理

          16 社會福利服務:國際比較與中國實踐

          17 我國的財政體制改革與政府間關系的協調

          18 非盈利組織管理研究

          19 非盈利組織的地位與作用研究

          20 政府管制的邊界、方式研究

          21 我國高等教育投資體制改革及其社會承受力分析

          22 公共產品的供給體制改革研究

          23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研究

          24 政府的教育供給職能及其實現途徑

          25 我國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26 教育均衡公平發展與政府責任研究

          27 我國民辦教育發展與政府作用研究

          28 中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29 城市治理專題研究

          30 地方政府專題研究

          31 非營利組織研究

          32 行政學理論前沿與方法

          33 中國古代行政實踐與行政思想研究

          34 改革開放30年趨勢研究:分析改革開放以來(總體的或者某個領域的)案件的數量、類型、涉及的領域、處理的結果,等等

          35 改革開放30年治理研究: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治理出臺的各種制度、規范性文件,解讀其治理思路及其變化,分析其原因

          36 政治優先、經濟優先、社會優先——中國60年發展路徑分析:認識中國從政治掛帥到改革開放再到和諧社會轉變的原因、歷程和影響。

          37 新公共管理對我國公共部門領導的影響研究

          38 政府、非盈利組織和企業合作中的文化問題

          39 當代中國的(省級、縣級)干部升遷模式:當前關于干部升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學領域,公共行政領域對此視而不見或者缺乏方法基礎,但這確實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可以分析一下經濟學對這方面研究的成果,也可以拓展公共行政學的研究視野。

          40 公共組織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研究

          41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問題

          42 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問題研究

          43 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多元主體提供、生產模式

          44 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合理利用

          45 非盈利組織架構的設計問題

          46 組織中人際沖突的根源分析及其處理方式

          47 公共組織中的上下級等領導關系分析

          48 公共組織中的群眾決策模式

          49 公共組織文化分析

          50 決策過程中的公眾參與

          51 領導決策的理性問題

          52 公共組織的目標選擇

          53 政策制定方法與中國問題研究

          54 政策執行方法與中國問題研究

          55 政策評估方法與中國問題研究

          56 中國公共問題與政策工具選擇研究

          57 政策過程與公眾參與研究

          58 技術創新與政策工具選擇研究

          59 食品安全問題與政策工具選擇研究

          60 政策模型與中國問題應用研究(多源流模型、倡導聯盟模型、創新擴散模型、政策網絡模型、政策企業家模型,等等)

        【管理學論文】相關文章:

        護理的管理學論文12-02

        管理學基礎論文02-18

        管理學論文參考文獻01-01

        管理學原理畢業論文11-22

        管理學畢業論文致謝11-25

        管理學碩士論文格式11-22

        工商管理學位論文致謝03-29

        管理學專業碩士論文提綱推薦03-21

        企業管理學論文參考文獻12-1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