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現狀研究
論文關鍵詞:多元化經營;相關性;核心競爭力?
論文摘 要:多元化經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經營戰略之一,我國企業在進行多元化經營時,成功的少,失敗的多。所以在闡述多元化經營的內涵及其產生動因的基礎上,對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中的現狀進行概要分析,并提出一些相關建議,以期對我國企業在進行多元化經營時有所助益。?
1 多元化經營的內涵?
近年來,企業多元化經營一直是理論界和企業界研究的課題,由于觀察和理解的角度不同,目前關于多元化經營的看法大致有:①多元化經營是指一個企業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業從事經營活動,同時對不同的行業提供產品、服務的經營戰略;②多元化經營是指企業同時生產或提供兩種以上的產品、服務的經營戰略。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前者針對行業而言,后者針對產品而言。綜合以上兩種看法,可以認為,多元化經營是指一個企業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業從事經營活動,同時生產或提供兩種以上的產品、服務的經營戰略。一般而言,多元化經營可分為相關多元化和非相關多元化。?
2 多元化經營動機的相關理論?
2.1 資源基礎論?
資源基礎論認為,企業的發展應該尋求現有資源的利用與新資源開發之間的平衡,意欲成為領導者的企業傾向于圍繞核心能力進行多元化經營。而多元化經營能夠給企業帶來長期較高的業績主要是源于它能夠使企業分享資源和資產, 這些資源和資產是其競爭對手無法從市場上用有競爭力的獲取的;伴隨企業規模大,可以分享的戰略資產將更多,如品牌、研發能力、渠道、能力等等。所有企業有通過多元化經營尋求更多發展領域, 充分利用戰略資產的趨向。?
2.2 分攤風險論 ?
這一理論認為,多元化經營應該把企業業務分散在不同的行業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一個部門或一種產品上的虧損可以從另一盈利部門或產品上得到補償。?
2.3 交易成本論?
這一理論認為,企業進行多元化經營目的是利用內部資本市場。由于高交易成本而存在不確定性和市場失敗,企業往往會內部化使用其資產,而非外部化使用其資產或通過市場交易方式獲得某些服務。對那些高專用性的資產和服務,企業更為如此。?
2.4 委托代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現代企業由于企業經營者與所有者相分離,當企業經營者沒有持有企業股權時,由于股東太分散而不能對經營者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時,對企業的經營將有利于經營者而非股東。?
3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現狀?
3.1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立足于本國市場?
我國企業在改革開放短短的二十幾年里,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但是面對的國際市場不好打開,而且要打開需要時間。所以在國民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我國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我國企業更多是在本國的市場范圍內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經營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優勢網絡。?
3.2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多數不具有競爭優勢?
我國企業憑借原有的產業或業務能比較容易進入新的行業或業務,但是往往由于缺失難于被人模仿、難于被人替代的技術能力或者其他資源,不能保持其較高的利潤率,不能保持相對競爭優勢,結果是進入的行業或業務不斷增加,但多而不精不強,難成氣候。?
3.3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普遍不具有技術相關性?
我國企業由于各種原因,普遍不具有其核心能力,自主創新的能力還沒有發展起來,先進技術更多是從國外引入,而且引入的技術通常非專有。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的領域, 即我國企業很難追求技術的相關性發展,只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經營運作上進行相關多元化,如追求渠道、管理等的相關性。?
3.4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忽略了循序漸進的必要性?
企業的經營應該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一個新產業或業務除了在進入時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源、熟悉掌握它的運行規律和產品、市場特點外,進入之后也還要不斷地注入后續資源。這就需要企業不斷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培養自己的員工隊伍,塑造企業品牌,并相應的不斷調整策略。?
3.5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往往戰線拉得太長?
我國企業在進行多元化經營時有盲目擴張的傾向,往往是今天看到這個項目賺錢就上這個項目,明天看到那個項目賺錢又急忙上那個項目。但是,一個者或管理團隊在一定時期的經營資源、管理能力和管理幅度是有限度的,如果超過了限度,就會造成管理者的注意力和管理效應分散,就不可能實施有效的管理。那么,多元化經營就會變成盲目擴張,最后往往失去對多元化的控制力,新上的各種業務也變成了吃掉企業現金流、利潤的黑洞,從而拖垮整個企業。
?
4 對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建議?
4.1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先要正確確定戰略目標?
企業在進行多元化經營時,首先應該確定目標,要認識清楚企業的管理能力和資源配置整合能力等因素,要從深入進行產業或業務前景、、客戶偏好以及自身相應的管理水平自身實力和經營資源等角度來選擇決定企業究竟實施什么樣的多元化,從而為企業在較長時期的經營指明方向。?
4.2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必須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核心競爭力來展開?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長期形成并蘊涵于企業內質中的獨特的能夠使企業獲得持久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不管企業實施何種形式的多元化經營,培養和壯大核心競爭能力都至關重要的。國外優秀的企業,大多數只一個行業,在這個行業里逐步培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然后以此為基礎再逐步考慮多元化經營。?
4.3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應該注意進入的新行業與原有主業的相關性?
相關性一般分為有形關聯和無形關聯,有形關聯如共有市場、渠道、人才等方面;無形關聯如管理、品牌、商譽等方面。我國企業在進行多元化經營時可以先建立有形關聯而不是無形關聯,有形關聯往往由于企業的競爭優勢較容易可以擴展到新領域,實現資源轉移和共享成功而變得更可行,也就具有較大的機會在新行業站穩腳跟,從而發展壯大夯實基礎,為向更高層次的多元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4.4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要求企業領導者有較強的駕馭多元化實施過程的能力?
多元化經營對企業領導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具有一定水平的企業家才能勝任。企業領導者如果對現有的主導產業應暇不及,如果不具備適應新產業的能力,一開始對新進行業不熟悉,進入后適應速度又慢,那么是不可能有精力和時間來對新進入產業進行決策、控制和管理,這對企業多元化經營是極為不利的。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會失敗,很大的原因就在企業領導者過于相信自己的駕馭能力,從而不計一切高速擴張、盲目擴張。?
4.5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應該掌握進入新領域的必要知識與信息?
我國企業進行多元化經營時,應該掌握與準備進入的新行業相關的基本知識、基本經驗和基本操作技巧;了解與這一新行業相關的最新信息,包括行業競爭情況、平均利潤率、發展前景等等;培養、聘用經營這一行業的管理人員,建立起一支高素質、高效率的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增加企業多元化經營的成功率。?
總之,多元化經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它就成為企業的餡餅,用的不好就成了企業的陷阱。從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實踐來看,失敗的占大多數,而根本的問題還在于沒能明確自己的思路,片面追求規模擴張,為多元化而多元化,沒有考慮進行多元化經營需要的考慮因素。但我們不能因此就望而生畏,只要掌握企業發展的規律,明確戰略目標、努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循序漸進,多元化經營就會有很大的成功機會,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一條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楊錫懷等.企業戰略與案例[M].北京:高等出版社,2004.?
[2]?周兵等.企業戰略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徐二明.企業戰略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2.
【我國企業多元化經營現狀研究】相關文章:
我國服裝廣告傳播現狀研究03-21
我國生活德育的研究現狀與展望11-24
對我國體育消費現狀的研究與分析03-18
我國汽車企業客戶關系治理現狀及對策研究03-25
我國汽車企業客戶關系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03-07
企業多元化經營模式與績效的實證研究03-24
淺論我國內部控制的研究現狀03-18
對我國通俗音樂的發展現狀之研究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