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世紀財務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
20世紀是財務管理學從獨立走向完善的世紀。從20世紀初期的籌資管理,到二戰后的資產管理(內部控制財務管理),到60年代中期的投資管理,再到70年代的通貨膨脹財務管理,以及80年代中后期的國際經營財務管理,這五次飛躍性的變化,被稱為財務管理的五次發展浪潮。財務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是理財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21世紀的財務管理面臨著更加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必將對我國財務管理理論的研究產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響。
一、WTO推動下的經濟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
近二十年來,在技術進步與各國開放政策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步加快,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我國企業在21世紀初面臨的最重大的經濟環境變化就是我國正式加入了WTO,它標志著我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大潮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只有不斷創造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生存并發展下去。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入世對企業財務管理也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一)金融市場變化對財務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對財務管理有著直接影響的是金融全球化。加入WTO后,我國將逐步放松外資金融機構準入的范圍和區域限制,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金融機構進入我國,必將對我國的金融市場、企業的籌資和投資產生極大的影響。
第一,金融市場規模的擴大、資金供給的增加和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為我國企業籌資、投資和規避風險提供了多種可供選擇的組合方式。
第二,金融創新豐富了金融工具品種,拓展了金融服務范圍,同時也派生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和表外風險等新的風險,使金融風險進一步加大。如何規避風險,將成為入世后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第三,國內外金融市場競爭的加劇,將促使我國金融機構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國家對金融市場的監管也將進一步規范,這必將使金融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得到有效發揮。
(二)經濟結構變化對財務的影響
入世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一方面,加入WTO后,我國的產品可以在WTO的成員國(或地區)中享有多邊的、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這無疑將使我國企業增加跨國經營活動,從而對企業跨國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入世將對我國原有的一些受保護的部門及資本、技術密集型部門產生較大沖擊,而一些具有相對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已形成規模經濟且技術成熟的部門則將從中受益,這必將影響到我國企業資金運動的方向及規模。企業內部重構時的資產剝離、并購時的資本運作、破產時的權益清算等,都將成為財務理論研究的重要課題。
(三)法規財稅環境變化對財務的影響
WTO有一套各成員必須恪守的涉及貿易、結算、財務等諸多方面的規則,要求我國的企業也必須遵守。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熟悉這些新的法律法規,否則就可能導致財務決策失誤,或招致不必要的訴訟及處罰,更有甚者,可能將企業推入破產或被惡意并購的深淵。加入WTO后,關稅也將大幅度削減,非關稅壁壘將逐步消除,其他主要稅種的收入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將直接影響我國企業的稅收籌劃。另外,國家對國有企業的財政補貼支出將逐步削減,企業的籌資任務將更加艱巨,因此,加強財務管理就顯得更加重要。
(四)人才環境變化對財務的影響
加入WTO后,企業人力資源競爭將更加激烈,國內企業如何留住優秀人才,甚至吸引國外管理人才流入,將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課題。在企業經營國際化的進程中,高級財務管理人員不但要精通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熟悉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熟練掌握外語和計算機知識,而且必須具有全局觀念和組織協調能力,有敏銳的洞察力、開放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目前,我國財務管理人員還遠不能達到這樣的要求,提高人員素質將成為財務管理的重要任務。
二、知識經濟是未來時代的發展趨勢
人類社會在經歷了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時代后,正在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使傳統以物質形式的資本為主要內容的配置結構改變為以知識資本為主的配置結構。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財務管理理論必將拓展出全新的領域,表現出與傳統財務管理完全不同的新特征。
(一)無形資產管理將成為財務管理的重點
知識經濟使技術成為企業生產要素的核心,專有技術、專利權、商標、商譽和信息等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對經濟增長起著決定性作用。據統計,在經濟發達國家,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已高達60%~80%。無形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它對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無形資產管理必將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二)知識資本的所有者將參與企業收益的分配
在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變過程中,信息、知識、技術以及接受、利用、加工、創造這些信息和技術的員工在整個財富創造過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知識成為企業價值的主要決定因素。隨著知識在經濟發展中地位的日益提高,必然要求確立知識資本的地位,使知識及利用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成為重要的分配依據。這樣,知識資本的所有者將在更大范圍內參與企業收益的分配。與此相適應,企業傳統的收益分配格局將被打破,企業員工的工資及其他形式的報酬將會提高,資本所有者的報酬將相對減少。
(三)財務管理方法日趨網絡化、虛擬化
知識經濟拓寬了經濟活動的空間,改變了經濟活動的方式,使之呈現出明顯的網絡化、虛擬化特征。容量巨大、高速互動、知識共享的信息技術網絡,構成了知識經濟的基礎設施,企業競爭將更多地體現在網絡上。另外,隨著經濟活動數字化、網絡化的加強以及新的媒體空間的開辟,信息處理將更多地在媒體空間上虛擬實現,這必然要求財務管理更加適應經濟網絡化、虛擬化的發展。
(四)風險管理將成為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在新的世紀里,由于受信息傳播速度加快、媒體空間擴大、產品壽命周期縮短以及無形資產投入增加等因素的影響,企業必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另外,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以高新技術為內容的風險投資在企業投資總額中的比重日趨上升,而高新技術產業的高風險性,使企業的投資風險不斷增加,這些都使風險管理在財務理論研究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
三、財務管理理論必將全面創新
在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必須從理財觀念、理財目標、理財內容上進行更新、調整與拓展。
(一)建立企業財務理念體系
企業財務理念,即企業財務管理觀念,是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完善的企業財務理念體系包括三個層次,即企業財務的核心理念、基礎理念和業務理念。核心理念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財
【新世紀財務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相關文章:
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在新世紀的發展趨勢03-17
新世紀財務治理理論的發展趨勢03-21
新世紀財務軟件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展望12-08
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辨析03-19
新世紀的會計選擇問題:論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及其發展趨勢03-20
財務管理論文[經典]07-17
財務管理論文05-23
財務管理論文11-19
財務管理理論結構的探討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