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情景教學背景下建筑材料的教學模式
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促進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業的發展。高職教育作為一種特殊教育,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建筑材料》是建筑類各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施工員、監理員、安全員、材料員崗位的核心課程之一。在以就業為導向的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需求下,對《建筑材料》課程教學體系進行改革,采取“教、學、做”一體化的模式,經過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達到了高職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建筑材料;職業能力;教學改革
近年來,在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指導下[1],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同時也培養出了大量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但是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比較多,課程建設與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改的重點。目前,大多數高職教師無論從教材的編寫、講授的內容還是教師個人的觀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本科教育的模式,并沒有突出高職教育“工學結合”的特點。鑒于此種情況,高職教育的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在此大環境下,作者通過分析研究《建筑材料》課程的性質及其特點[2,3],結合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精品(重點)課程建設的改革成果,談談對該課程教學的一些看法。《建筑材料》是工民建相關各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研究建筑上常用建筑材料的組成、性質、質量檢驗標準和方法以及應用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操作性,同時是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重要課程。
一、課程目標及教學思路
《建筑材料》課程總體目標是在掌握常用材料技術性質、特性、應用的基礎上,使學生初步具有對材料進行檢測、驗收的基本理論和動手能力,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提供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同時也為從事材料檢測、驗收、施工等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理論與實驗基礎。為此,作者結合教學經驗及多次修訂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建筑材料》課程標準的經歷,將《建筑材料》課程總體目標分解為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兩大塊。1.知識目標a.無機膠凝材料的技術性能、技術標準、質檢方法、選用及保管。b.混凝土組成材料的技術性能、技術標準、質檢方法、選用及保管。c.混凝土的技術性能、技術標準、配合比確定、質檢方法、選用及保管。d.砂漿的技術性能、技術標準、配合比確定、質檢方法、選用及保管。e.鋼材的技術性能、技術標準、質檢方法、選用及保管。f.防水材料的技術性能、技術標準、質檢方法、選用及保管。g.其他材料的技術性能、技術標準、質檢方法、選用及保管。2.能力目標a.能根據工程所處的環境、工程質量要求不同,合理選用建筑材料。b.能按照國家標準、規范要求對常用建筑材料進行見證取樣、送檢。c.能按照國家標準、規范進行試件制作、各項技術性能指標檢測、材料質量評價。d.能正確合理地填寫、閱讀材料質量檢測報告單。e.能根據國家標準、規范確定混凝土、砂漿配合比,并填寫配合比通知書。因此,教師的教學思路應該與以往教學方式完全不同,應該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做到理論知識少講、夠用就行,增大實踐教學比例。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崗位工作能力,完全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為一體,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
二、教學內容
針對建筑大類專業高職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教學內容應各類材料的質量檢測及工程應用作為重點,同時應酌情加入一些新材料在工程中的應用案例[4]。讓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將來工作進入工作崗位,能應用建筑材料相關知識去解決工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目前市面上出現的教材存在普遍問題,傳統建筑材料水泥、普通混凝土、鋼材等常用建筑材料的理論知識占有的篇幅很大,出現的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教材對此都有一定的滯后性,不能達到及時更新。那么就需要校企合作,在教學內容上做出相應調整與補充,做到在講授傳統材料的同時,也要涉及工程中應用較普遍的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其一可以使學生們了解更新的材料咨詢,畢業再工地上若涉及新材料、新產品,讓學生也能很快上手工作;其二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耳目一新,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方法
《建筑材料》課程大多數老師都是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均以理論講述為主導,試驗操作為輔助。建筑材料類別比較多,知識點較分散,邏輯關系也不強,計算理論難懂[5],這使得剛走進大學學習的同學對于學習方法不得要領,導致學生對該課程感覺枯燥,缺乏學習興趣。深究其原因,作者認為教學方法不當起主導作用。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建筑材料》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作者通過對自己教學過程的總結,提出了以下教學模式。具體表現形式有兩種,一是將“做”安排在“學”的過程中,利用校內“學“”做”合一的理實一體實訓室進行教學,邊學邊做,實現學做合一;二是將“做”穿插在“情境引領”教學設計中的“X+1”模式中,即當完成一個學習情境的課堂教學后,即停課進行該學習情境的仿真實訓,實現大的“學工交替”循環。針對情境化教學提出貫穿理論和實訓教學過程的工學交替“八步教學法”。第一步:創設情境,通過引入典型工程案例、創設問題等多手段創建學習情境,引領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第二步:明確任務。讓學生明確每個學習情境下的具體學習目標,以及完成該學習目標后應達到的崗位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學習目標與崗位技能目標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三步:知識準備。教學過程借助多媒體教學或者理實一體化教室來完成這一教與學環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需要完成相關基礎知識的準備工作。第四步:實訓計劃。由教師制定有針對性的實訓計劃,并結合實訓指導書將實訓要求下達給學習小組。第五步:操作決策。操作決策主要是學習小組的組長根據實訓計劃分解安排每個學習組員的實訓崗位分工和工作職能。這一環節通過模擬實際工作崗位來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第六步:動手實踐。各學習小組團隊協作共同完成老師下達的實訓計劃。該環節即檢驗了各小組知識準備的情況,同時也鍛煉學習成員的實踐操作能力。第七步:三方評估。通過每個學習小組的自評、各個學習小組間的互評、教師最終的點評對學習質量檢查,完成學習成果的檢測。第八步:問題反饋。每完成一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小組和教師對此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教師協助分析,找出問題,糾正不足。整個學習過程可以逐步提高學習小組成員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教學場地
針對《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模式的要求,需要將授課地點從普通教室移至建筑材料實訓室。首先,對于每類建筑材料學生都會有直觀認識。其次,在講解材料性質的同時,可以進行一些演示實驗。比如講解石灰的特性時,可以演示石灰加水后的放熱和體積膨脹的特點后,可以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最后,針對高職教育的能力要求特點,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建筑材料》需要培養學生的材料檢測能力,這就需要建筑材料實訓室發揮教學作用,為學生完成實踐操作提供場所。
五、考核方法
本課程是典型的理實一體化課程。因此,課程考核實行過程性考核為主的三方評價機制,即學生自評與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和企業評價。結合工學結合的“八步教學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分組形式進行,在完成每個學習情境學習過程后,都需要由學生自己和組長對組員在知識、能力、情感三個方面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占20%),然后由專任教師和實訓指導教師結合學生完成實訓的過程和成果進行過程性評價(專任教師占20%,實訓指導教師占20%),最后再結合期末筆試成績(40%)進行綜合評價,得到課程的總評成績(百分制)。六、結束語以高職教育的特點為主導,對《建筑材料》的教學模式提出了幾點改變,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雖然簡單的一次教學模式改革不能取到青云直上的教學效果,它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摸索過程,需要所有從事教育一線工作的教師共同努力,才能讓我國的職業教育向前邁出一大步。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Z].北京:教育部,2006.
[2]蔡麗朋.建筑材料[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3]趙華瑋.建筑材料應用與檢測[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4]吳偉東,舒志堅.建筑材料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和探討[J].麗水學院學報,2009(10):115-118.
[5]王剛.建筑材料課教學新方法探討[J].成都大學(自然科學版),2005,24(3):27-29.
【情景教學背景下建筑材料的教學模式】相關文章:
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學模式的轉變論文05-13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課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05-30
網絡背景下的閱讀教學03-11
教學模式下電子商務教學論文03-31
網絡教學背景下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03-21
開放教育課程情景案例教學模式研究論文12-02
淺談高職商務英語中情景教學法的教學模式03-16
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美育教學(一)03-08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論文04-26
高職旅游英語網絡情景教學模式分析論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