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從勞動價值論到價值本質論-析馬克思的價值理論
論文關鍵詞:勞動價值;價值本質;非勞動因素;勞動因素
論文摘要: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存在不完善之處。馬克思價值理論的最高成就是價值本質論,馬克思在勞動價值論的研究中揭示了價值的本質是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這是完善和發展馬克思經濟學說的關鍵。
近年來開展的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討論,反映了現實經濟生活對經濟理論的呼喚,意義十分重大。筆者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存在不完善之處,表現為:僅僅從勞動的角度研究了價值,否定非勞動因素在價值決定中的作用,價值理論體系不完整。馬克思價值理論的最高成就是價值本質論,這是完善和發展馬克思經濟學說的關鍵。一、馬克思價值本質論
1.價值本質論是馬克思價值理論的基本特點
馬克思在分析商品價值形式或交換價值時指出:“商品只有作為同一的社會單位即人類勞動的表現才具有價值對象性,因而它們的價值對象性純粹是社會的,那末不用說,價值對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會關系中表現出來!
他在分析商品拜物教時提出:“商品世界的這種拜物教性質,像以上分析已經表明的,是來源于生產商品的勞動所特有的社會性質!薄吧唐沸问降膴W秘不過在于:商品形式在人們面前把人們本身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產品本身的物的性質,反映成這些物的天然的社會屬性,從而把生產者同總勞動的社會關系反映成存在于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之間的社會關系!
在研究平均利潤時馬克思說:“全部困難是由這樣一個事實產生的:商品不只是當作商品來交換,而是當作資本的產品來交換。這些資本要求從剩余價值的總量中,分到和它們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份,或者在它們的量相等時,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在這種形式上,資本就意識到自己是一種社會權力;每個資本家都按照他在社會總資本中占有的份額而分享這種權力!
在地租理論中,馬克思更為明確地說:“任何生產者,不管是從事工業,還是從事農業,孤立地看,都不生產價值或商品。他的產品只有在一定的社會聯系中才成為價值和商品。第一,這個產品是社會勞動的表現,從而,他自己的勞動時間也是整個社會勞動時間的一部分;第二,他的勞動的這種社會性質,通過他的產品的貨幣性質,通過他的產品的由價格決定的普遍的可交換性,表現為他的產品所固有的社會性質。
馬克思的論述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馬克思認為,價值的本質是一種社會關系,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會關系中表現出來;第二,價值的本質是一種社會關系的觀點,貫穿于他的全部經濟理論中;第三,由于在思想深處馬克思認為價值的本質是一種社會關系,這就使他的價值理論即勞動價值論站在時代的最高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馬克思價值本質論通過勞動價值論表現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主要集中在他的商品理論和平均利潤理論中。這些理論,第一,構建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體系,特別是勞動力商品理論和生產價格理論,克服了古典經濟學的局限,把勞動價值論推向新的階段。第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圍繞價值本質理論展開的,反映了價值的本質是一種社會關系;蛘哒f,馬克思價值本質論是通過勞動價值論來表現的。例如,商品價值量的決定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同時,馬克思又指出:“每一個這種單個勞動力,同別一個勞動力一樣,都是同一的人類勞動力,只要它具有社會平均勞動力的性質,起著這種社會平均勞動力的作用,從而在商品的生產上只使用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边@就說明,在決定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背后,是社會力量在起作用。關于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理論,馬克思指出:“私人勞動在事實上證實為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交換使勞動產品之間、從而使生產者之間發生了關系!逼渌绾唵蝿趧优c復雜勞動理論、商品拜物教理論、價值形式或交換價值理論、利潤和平均利潤理論、利潤率平均化和生產價格理論、市場價格和市場價值理論、地租理論等,無一不是如此。第三,馬克思發現價值的本質是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但是他只以勞動來表現這種關系,而把勞動以外的因素用抽象化、平均化的方式加以排除,忽略不計或否定了非勞動因素的作用。
馬克思認為,決定價值的勞動不是“有用勞動”,而是“人類勞動本身”,“是人的腦、肌肉、神經、手等等的生產消耗”;它不是“比較復雜的勞動”,而是“簡單平均勞動”,是“每個沒有任何專長的普通人的機體平均具有的簡單勞動力的耗費”,“比較復雜的勞動只是自成的或不如說多倍的簡單勞動”;從量上看,它不是由“單個勞動力”決定,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不是所有的社會必要勞動量都能形成價值,而是在“社會必要量”的范圍內社會必要勞動才能形成價值;不是商品生產者的私人勞動決定價值,而是取決于這種勞動能否成為社會總勞動的組成部分。所以,我們要認識決定價值的勞動,就必須從生產商品的勞動中抽象掉“勞動的各種具體形式”,獲得“抽象人類勞動”;把“比較復雜的勞動”換算成“簡單平均勞動”;使“單個勞動力”起著社會平均勞動力的作用,轉化為“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還應計算出商品的社會需求及投入“社會必要量”的“社會總勞動”及其構成。經過反復的抽象、換算、轉化、計算,我們對勞動還能把握到什么?商品生產者根本無法知道自己的勞動能否形成價值,能形成多少價值。當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時,情況就更復雜、更撲朔迷離。如果說勞動決定價值時,商品生產者無法說明自己的勞動能否成為價值,形成多少價值;而出現生產價格時,社會各部門的生產價格很難說是由勞動來決定的。
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是:馬克思實際上已意識到價值的本質是人的關系,但是,他從勞動價值論的立場出發,堅定不移地貫徹勞動決定價值的觀點,否定非勞動因素在價值決定中的作用。而這一切需要以高度抽象的方法對勞動進行研究,其結果是揭示了價值的本質是人的關系,勞動卻成了不可捉摸難以理解的東西。如果說馬克思在別人看到物與物關系的地方,發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那么,我們就應該從馬克思論述勞動決定價值的每一處地方,體會到這實質上是在論述人與人的社會關系。
[1][2]下一頁
【從勞動價值論到價值本質論-析馬克思的價值理論】相關文章:
論析勞動價值論中的價值認定03-19
簡析科學認識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及其當代價值04-28
論析堅持和發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03-19
論析“社會勞動價值論”03-19
試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思考03-19
淺論勞動價值論中商品的國際價值理論在中國的當代價值03-19
簡析勞動價值論與科學管理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