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海爾概況:
1.1.1企業名片
公司全稱:海爾
英文名稱:Haier
公司Logo:
公司類型:白色家電
公司總部:中國青島
創辦時間:1984年
開展業務:白電產品
經營規模: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制造商、中國最具價值品牌
員工數:約 50,000 人
地址:中國青島海爾路 1號海爾工業園
郵編:266101
公司官網:https://www.haier.net/cn/
1.1.2發展歷程
名牌戰略發展階段(1984—1991):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很多企業引進國外先進的電冰箱技術和設備,那時,家電供不應求,很多企業努力上規模,只注重產量而不注重質量。海爾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沒有盲目上產量,而是嚴抓質量,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當家電市場供大于求時,海爾憑借差異化的質量贏得競爭優勢。這一階段,海爾專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術、人才、資金、企業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
多元化戰略發展階段(1991—1998):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家政策鼓勵企業兼并重組,一些企業兼并重組后無法持續下去,或認為應做專業化而不應進行多元化。海爾抓住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機遇,以“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思路先后兼并了國內十八家企業,使企業在多元化經營與規模擴張方面,進入了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當時,家電市場競爭激烈,質量已經成為用戶的基本需求。海爾在國內率先推出星級服務體系,當家電企業紛紛打價格戰時,海爾憑借差異化的服務贏得競爭優勢。
這一階段,海爾開始實行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法,即每人每天對每件事進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目的是“日事日畢,日清日高”。這一管理法也成為海爾創新的基石。
國際化戰略發展階段(1998—2005):走出國門,出口創牌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加入WTO,很多企業響應中央號召走出去,但出去之后非常困難,又退回來繼續做訂牌。海爾抓住加入WTO的機遇走出去,不只為創匯,更重要的是創中國自己的品牌。因此海爾提出“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戰略,以“先難后易”的思路,首先進入發達國家創名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勢進入發展中國家,逐漸在海外建立起設計、制造、營銷的“三位一體”本土化模式。這一階段,海爾推行“市場鏈”管理,以計算機信息系統為基礎,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帶動物流和資金流的運行,實現業務流程再造。這一管理創新加速了企業內部的信息流通,激勵員工使其價值取向與用戶需求相一致。
全球化品牌戰略發展階段(2005—2012):整合全球資源創全球化品牌
互聯網時代帶來營銷的碎片化,傳統企業的“生產—庫存—銷售”模式不能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企業必須從“以企業為中心賣產品”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賣服務”,即用戶驅動的“即需即供”模式;ヂ摼W也帶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國際化和全球化之間是邏輯遞進關系。“國際化”是以企業自身的資源去創造國際品牌,而“全球化”是將全球的資源為我所用,創造本土化主流品牌,是質的不同。因此,海爾抓住互聯網時代的機遇,整合全球的研發、制造、營銷資源,創全球化品牌。這一階段,海爾探索的互聯網時代創造顧客的商業模式就是“人單合一雙贏”模式。
網絡化戰略發展階段(2012—2019):網絡化的市場,網絡化的企業
海爾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機遇,以“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的觀念,適應個性化生產的需求,實施網絡化戰略,其基礎和運行體現在網絡化上,主要是兩部分:網絡化的市場和網絡化的企業。網絡化市場里,用戶網絡化、營銷體系也網絡化,當然還有很多很多都變成網絡化了,現在已經是物是人非了,那企業必須變成網絡化。網絡化的企業可歸納為三個“無”:企業無邊界,即平臺型團隊,按單聚散;管理無領導,即動態優化的人單自推動;供應鏈無尺度,即大規模定制,按需設計,按需制造,按需配送。
1.1.3組織機構
1.1.4企業文化
海爾創業于1984年,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中。28年來,海爾始終以創造用戶價值為目標,一路創業創新,歷經名牌戰略、多元化發展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四個發展階段,2012年進入第五個發展階段——網絡化戰略階段,海爾目前已發展為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
海爾的愿景和使命是致力于成為行業主導,用戶首選的第一競爭力的美好住居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商。海爾通過建立人單合一雙贏的自主經營體模式,對內,打造節點閉環的動態網狀組織,對外,構筑開放的平臺,成為全球白電行業領先者和規則制定者,全流程用戶體驗驅動的虛實網融合領先者,創造互聯網時代的世界級品牌。
“海爾之道”即創新之道,其內涵是:打造產生一流人才的機制和平臺,由此持續不斷地為客戶創造價值,進而形成人單合一的雙贏文化。同時,海爾以“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的觀念,致力于打造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一個企業能走多遠,取決于適合企業自己的價值觀,這是企業戰略落地,抵御誘惑的基石。
海爾的核心價值觀是:
是非觀——以用戶為是,以自己為非
發展觀——創業精神和創新精神
利益觀——人單合一雙贏
“永遠以用戶為是,以自己為非”的是非觀是海爾創造用戶的動力。
海爾人永遠以用戶為是,不但要滿足用戶需求,還要創造用戶需求;海爾人永遠自以為非,只有自以為非才能不斷否定自我,挑戰自我,重塑自我——實現以變制變、變中求勝。
這兩者形成海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基因特征:不因世界改變而改變,順應時代發展而復制。
這一基因加上每個海爾人的“兩創”(創業和創新)精神,形成海爾在永遠變化的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特征:世界變化愈烈,用戶變化愈快,傳承愈久。
創業創新的兩創精神是海爾文化不變的基因。
海爾不變的觀念基因既是對員工個人發展觀的指引,也是對員工價值觀的約束。“永遠以用戶為是,以自己為非”的觀念基因要求員工個人具備兩創精神。
創業精神即企業家精神,海爾鼓勵每個員工都應具有企業家精神,從被經營變為自主經營,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成為自己的CEO;
創新精神的本質是創造差異化的價值。差異化價值的創造來源于創造新的用戶資源。
兩創精神的核心是強調鎖定第一競爭力目標。目標堅持不變,但為實現目標應該以開放的視野,有效整合、運用各方資源。
人單合一雙贏的利益觀是海爾永續經營的保障。
海爾是所有利益相關方的海爾,主要包括員工、用戶、股東。網絡化時代,海爾和分供方、合作方共同組成網絡化的組織,形成一個個利益共同體,共贏共享共創價值。只有所有利益相關方持續共贏,海爾才有可能實現永續經營。為實現這一目標,海爾不斷進行商業模式創新,逐漸形成和完善具有海爾特色的人單合一雙贏模式,“人”即具有兩創精神的員工;“單”即用戶價值。每個員工都在不同的自主經營體中為用戶創造價值,從而實現自身價值,企業價值和股東價值自然得到體現。
每個員工通過加入自主經營體與用戶建立契約,從被管理到自主管理,從被經營到自主經營,實現“自主,自治,自推動”,這是對人性的充分釋放。
人單合一雙贏模式為員工提供機會公平、結果公平的機制平臺,為每個員工發揮兩創精神提供資源和機制的保障,使每個員工都能以自組織的形式主動創新,以變制變,變中求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