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經驗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經驗總結1
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如《神奇的創意粘貼畫》《生活中的標志》、《趣味數學》、《快樂舞蹈》等,學生通過協作、考察、搜集、訪問、社會調查、分析研究、寫課題小報告等實踐活動,走進社會大課堂,了解家鄉、學校、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并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煉自己勇于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并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社會綜合實踐、與他人共同工作和從事集體工作、解決問題等能力;顒又形乙赞D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強調知識的聯系和綜合運用,注重過程,強調開放,重視師生互動。注意做到以下幾方面:
1、基于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并以此為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構一個更貼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全新課程領域。
2、回歸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
3、立足實踐。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并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4、著眼創新。著眼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寬松、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如在《神奇的創意粘貼畫》的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各種樹葉,并進行創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我在在教學中著眼創新,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為己任,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活動成果:1、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索活動的體驗,培養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學生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克服了各種困難,用我們學生的獨特視角和方式了解社會、感知社會,了解學校、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增強了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勞動能力、觀察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初步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了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了學生個性健康和諧地發展。
2、學生在實踐中更加注重對實踐過程的記錄。他們在調查、采訪、體驗的過程積累了大量的記實材料,學生們能夠很好地利用簡單的輔助工具使自己的實踐活動留下痕跡。
3、研究任務基本能獨立完成,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寫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極大提高。如調查報告、心得體會的寫作等大部分是學生自己或合作完成的,少量是在教師輔助下完成的。
4、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個性的張揚。
綜合實踐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將再接再厲,培養學生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經驗總結2
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置以來,本校開展此學科教學已有一學年整。此門活動課的開設,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寬廣、自由的活動空間以及廣闊的活動背景。在一年的教學中,我們摸索到,只有教師具有問題意識,具備探究的能力,才能較好地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現將本學年度課程實施情況做出幾點總結。
一、課程實驗進展情況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全新的課程形態,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突出亮點。通過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的學習,任課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我校還制定課程的實施計劃,初步具備綜合活動實踐課程的實施條件。課程的開展,學校領導也給予充分的重視,組織觀看示范課、教師討論、座談等形式,促進了任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同時鼓勵、支持教師去研究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規律,提高開發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為課程的實施打好基礎。在綜合實踐活動剛開始時,指導教師公布一定數量的課題(200題),倡導學生對課題自主選擇,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作為自己研究的課題。隨著學生能力的不斷發展,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課題。課題在開始時及結束時課題集中,而在活動過程中課題分散,同時鼓勵學生利用雙休日和假期開展綜合活動。
二、綜合實踐活動指導
教師的情況反饋。綜合實踐活動是與學科課程有著本質區別的新的課程領域,是我國基礎教育體系的結構性突破。教師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認識比較深刻,充分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為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使教師從“教死書,死教書”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表現出了較高的熱情。有的任課教師說:“以前教勞動、科技課,學校不重視,家長不認可,學生不愛學。如今綜合實踐活動則不同了,不僅教的范圍光了,而且內容都是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學生普遍感興趣的課題開展活動,有的課題還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因此學生的興趣也非常高。”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進一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坝H其師,信其道”為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實現課程的整體功能打下了基礎。如三月份開展了“街頭小食品的調查研究”這個課題后,學校意外地發現,學生購買小食品的人數大大減少了。縱觀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情況,盡管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許多差異和不完善,但我們仍然積極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途徑,以推進實驗的開展。
綜合實踐活動經驗總結3
在本學年電子琴社團教學過程中,我堅持讓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以培養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重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就本學期的工作做出以下總結:
一、本學期教學重點
1、利用電子琴的美妙音色,感覺各音符的音高和音準。
2、了解電子琴黑鍵和白鍵的區別。
3、通過相對位置概念,熟悉各琴鍵的音名。
4、掌握正確的坐姿、手型及手指觸鍵的方法。
二、取得的成就
有的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電子琴,手型和指法都一無所知,但是通過他們不斷的努力和堅持,不但能夠熟悉的運用指法而且還能彈奏出一些簡單的小曲目。在節奏上也取得了大的進步。已經學習過的同學也在課堂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學習曲目更加得心應手,在音樂審美和音樂表現上也加嫻熟,上臺表演不再膽小,大部分學生敢于表現自己。
三、需要改進的地方
1、學生的節奏感和音樂感覺很不好,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多給學生一些欣賞的時間及做一些節奏練習。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學生在學習新曲目時,他們的視譜能力較弱,在教學時非常吃力,一首簡單的曲子往往需要很多節課才能熟悉下來。
四、改進措施
1、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給學生先講解幾分鐘的基本樂理知識。
2、在教學過程中,每節課至少要留出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表現自己,鼓勵學生在他人面前自信地表演,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3、學生的表演能力不強,心理素質較差。可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展示自我,上臺表演,在表演中既鍛煉了膽量,同時又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進而化為繼續學習的動力。
五、思索
本學期只是一個起步階段,愿我們的努力能夠為學校的發展貢獻一份小小的力量。愿電子琴能夠真正的帶給孩子們一份快樂、一份自豪、一份自信、一份榮耀。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高,更多地去學習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盡管本學期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距離我們要打造特色學校樹立自己的品牌還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繼續努力,堅持不懈,為實現我們遠大的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綜合實踐活動經驗總結4
第一次參加“20xx年琿春市骨干教師培養對象”的培訓學習,我的心情很激動,能夠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讓我格外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為了提高在職教師的綜合能力,市里組織了這次教育培訓,能夠搭乘上這列發展提高的列車,在這次旅途中收獲知識,收獲能力,且有許多同行們共同研討和學習,是旅途上一道快樂的風景。今天通過傾聽李圣子老師的專題討座,收獲頗豐,現就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談一談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中的心理指導。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作為一名中學的教師,我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通過在市骨干教師的培訓中我學習到了中小學心理問題及對策,學習中了解了許多心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中小學生有什么樣的心理特征、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聽完講座,我明確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每個健康的人都應該具備的,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總有一些人身上存在這樣那樣的表現,通過今天的培訓我意識到這些表現就是一些心理問題,如自卑、逆反、孤獨、嫉妒、懼怕、唯我獨尊、貪圖享樂、厭學等等,出現了心理問題就會影響個人的正常生活、學習和健康成長,所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作為教學一線的人民教師,有責任認真學習好各種常見的中學生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我發現有的學生文化課成績很不理想,在課堂上不愛回答問題,沒有學習的興趣,也不參與老師的教學活動過程,具有典型的厭學表現,如有一名女同學就是這一類型的孩子,結合她的課堂表現,我在綜合實踐課程活動中有意調動她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她多溝通,下課了多關注地問長問短,漸漸地這名同學在綜合課上把頭揚了起來,能夠很專注地參與到每一項活動中來,并且是非常積極和主動的,而且我發現她的美術功底非常好,在剪紙活動時她表現得更是非常優異,小學就有剪紙功底的她成了這個班剪紙最棒的學生,我請她到講臺上為大家作討座,她的同學們很詫異于她的表現,從她自信的講解介紹中我看到了一個自信和優秀的孩子正在成長起來。
她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表現很優秀,但她在其它科目的學習上依然有困難,但她現在已經懂得,要努力去改變,哪怕只是很小的改變,也要堅持。再次和她溝通時她開心地告訴我比上次考試提高了幾名,話語中透露出對自己的肯定和贊許,我相信她一定會越來越好。在和學生的溝通中我發現自己明顯的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這也提醒我應該在工作中多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努力讓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更優秀更稱職的好老師。
綜合實踐活動經驗總結5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這一嶄新的課程形態正日益深入人心,并顯示出它強大的生命活力。幾年來,我們以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標,切實重視了綜合實踐課程的開設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開發課程資源,拓展活動時空。
一是開發環境教育資源。為使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環境,自覺自主地保護環境,我們重視了環境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通過組織觀察、進行采訪、專題研究、參與管理等形式,讓學生感受環境與生活、與社會、與人類的緊密聯系,獲取環境保護的初步知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是開發生活教育資源。我們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資源,讓學生走進家庭學當家,走上街頭管交通,走進商店學營業,走進銀行學儲蓄,走進車站學服務,走進社區學管理……從而讓他們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使他們成為生活的主人。
三是開發科技教育資源。我們通過建立市農業局、科技局、種子公司、電視臺、廣播電臺等科技教育基地,抓住中國銀杏節、學校紅領巾菊花節等科技教育時機,通過“走近銀杏”、“多彩的菊花世界”、“小小氣象臺”、“五彩的秋葉”等主題實踐活動,通過上網查詢、調查訪問、實驗研究等多種形式的綜合實踐,向學生打開科技的大門,讓他們盡快接受科技新信息,了解科技新成果,認識科技新發展。
四是開發文化教育資源。我們還以堅持多年的“誦千古美文,做中華赤子”活動為載體,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充實人文內涵,增加文化含量,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高人文素養。
二、講究實施方法,確保活動效果。
綜合實踐活動受多方面因素制約,開始實施階段,我們曾碰到諸多矛盾。一是時間的安排問題。二是內容銜接的問題。三是誰來兼課的問題。四是教師指導的問題。有些復雜的活動,老師不作具體指導,學生不知干什么,怎樣干。
1、時間確定體現靈活性。根據課程計劃,每周仍是一節大課、一節小課。但在具體操作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對部分閱讀型、調查型、實驗型、采訪型的任務,提倡讓學生利用雙休日去完成。課表上的時間,主要用于實踐活動的啟動、學生難點的答疑、活動成果的展示。
2、內容選擇重視系列性。綜合實踐活動的空間廣闊,內容豐的,為保證效果,我們認真研究教材,尋找學科教材知識之間、能力之間、情感之間的聯系點,溝通學科教材與環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間的聯系,挖掘活動主題。在此基礎上,圍繞主題,認真思考,把握聯系,從而圍繞一個主題,盡可能地將諸多內容融合其中,圍繞主題開展系列活動,使年段之間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上互相聯系,逐步推進,以形成系列;活動上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以強化效果。
3、活動過程體現操作性。為保證活動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我們堅持精心設計每一項活動,細化過程,做到目標具體,環節明確,組織嚴密,前后相連,整體推進。這樣,既能解決活動在一起,時間難以保證,空間難以變換的問題,又可促進個體活動與群體活動、課內活動與課外活動、動態活動與靜態活動的結合;既可充分發揮家庭優勢、學校優勢、社區優勢,又便于活動中的及時反饋,及時總結,及時調整,使方案不斷完善,活動不斷推進。具體分以下幾個步驟:
一是誘發情感:截取反映家鄉悠久歷史、人文環境、名優特產等方面的精彩“鏡頭”,通過學生介紹、老師點撥、觀看圖片等方法,激發學生情感,引發探究心理。
二是劃分小組:按“人文歷史、風俗習慣、自然風貌、美好風光、典型人物、典型特產、工業發展、農業生產”等劃分活動小組,讓學生根據愛好和條件,選擇參加,每小組選定一名組長和小組長,他們的任務是組織本小組的活動。在此同時,各小組明確攝像人員、錄音人員、資料搜集人員。在學生自由選擇的前提下,教師根據班級情況,對小組人員作適當調整,以盡可能地使每個小組的人員構成基本平衡。教者根據活動目標,與可能涉及的單位主動聯系,請他們給予支持。
三是查閱資料:通過閱讀書報、查閱縣志、上網查詢、調查家長、教師、知名人士。四是處理資料:各小組對搜集的資料進行處理,將其分解為“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實物資料”等。在資料整理中,可在本組選擇運用的前提下,把有關資料及時向其他小組推薦。在所有資料到手后,可根據本組主題進行梳理,以保證資料的清晰度。對梳理的資料進行適當處理,對手抄資料盡可能進行電腦打印。對某方面的資料還要進行歸并、取舍、提煉。
四是準備匯報:各小組根據本組搜集的資料,本著“全面展示,資源共享”的原則,考慮本組介紹的內容和介紹的基本程序,編寫好介紹提綱。介紹內容都要注意把握要點,對重點部分的內容要真正清楚明白、資料翔實。各小組根據本組介紹的內容和內容占有的形式,確定本組介紹的形式,具體形式有“文字介紹、圖片展覽、圖文結合、音像結合、實物展示”等。
五是成果展覽:各小組根據掌握的資料,安排的敘述順序,確定的敘述重點,在下面練習介紹。此后分小組上臺介紹,介紹中要發揮圖片、資料、錄音等的綜合效應,力求做到語言清晰,說有條理,說有趣味。介紹的過程中,可敘談自己的感受。從而在展示成果中,讓學生體驗快樂,升華情感。
六是活動延伸:各小組出手抄報(手抄報的期數根據本組內容而定),以全面展示活動成果。各人寫一篇以“請到我們家鄉來”的作文。為全校學生設計以“請到我們家鄉來”為主題的綜合展覽,各主題可根據學生自行調查的情況進行分類。解說員和解說詞各小組自行擬寫。
5、優化實施方法,體現自主性。綜合實踐,是特殊認識與特殊實踐辨證統一的活動過程,是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學生主體能力生成和發展的過程。它是動態變化、和諧發展的過程。為此,我們重視了實施方法的優化,注重活動內容的鮮活性和豐富性,以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注重學生參與的全員性和全程性,以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參與的外顯性;注重活動過程的綜合性和探究性,以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創造性;注重師生關系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以充分體現學生參加活動的能動性。
三、講究評價方法,優化激勵機制。
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既有總結評價的功能,又有糾偏矯正的功能;既有定向導向的功能,又有發展延伸的功能,它在綜合實踐課程實施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評價的作用和價值不在于對學生的活動結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為了激發教師探究綜合實踐課程的創造性,調動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我們根據綜合實踐課程的特點改進課程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
1、優化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評價,我們堅持了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原則,以評價促發展,以評價促提高。
一是重視自我評價,突出主體性。首先是在自我欣賞中評價。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每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從搜集的資料到形成作品(制作、體驗日記、調查報告、打印資料、采訪錄音、手抄小報等)都及時積累,妥善保管;顒雍,安排時間讓他們自我欣賞,從中體驗自己的成功。其次是在互相交流中評價。綜合實踐活動結束后,組織小組、全班、全校性的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了解,互相欣賞,以體驗成功的快樂。再則是在成果展覽中評價。綜合實踐活動結束后,組織全班或全校性的成果展覽,讓學生自我準備展覽,自我組織展覽,自我介紹展覽,在展覽中自我評價。
二是重視體驗評價,突出激勵性。每次綜合實踐活動,我們都鼓勵和促進學生人人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只要學生參與到了活動中來,經歷了活動過程,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結果的,在活動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知識和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總結了失敗的原因和教訓,就給予積極的評價。每次交流、展覽,都堅持重視學生個體、小組集體、班集體自身的縱向比較,淡化群體之間的橫向比較,從而讓人人獲得成功,體驗成功,享受成功。
三要注重形成性評價,突出發展性。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要求教師及時了解學生,關注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關注學生在發展中的個性差異。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不斷調整活動評價策略,及時對學生從情感態度、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等給予評價,以促進活動的不斷進展,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一是在交流中評價。每學期我們都堅持舉行綜合實踐活動經驗交流,各任課教師可以從資源挖掘、主題確定、內容安排、方案設計、方案實施、資料搜集、資料處理等方面選擇一兩個重點來談實施體會,讓教師在交流中展示,在展示中評價。學校把教師交流情況作為對教師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實施情況評價的重要依據。
二是在展示中評價。圍繞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每學期我們舉行“三個一”的展示活動,即:一次綜合實踐方案設計的亮相,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課的亮相,一次綜合實踐成果的集中亮相。每一次亮相都堅持人人參與,集中展示,大家“瀏覽”,讓全體教師在展示中形成成就感。
四、重視課程管理,優化管理機制。
為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順利實施,我們切實重視了管理機制的構建,從而保證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做支撐。
1、確定以人為本的管理目標。我們把“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管理的主要目標,一切為了促進教師素質的整體提高,一切為了學生素質的整體發展。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他們的理論水平,并引導他們把教育理念轉化向教育行為,我們成立了由校分管領導、特級教師、名教師組成的專家組,對新課程標準、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模式進行全面、深入研究,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深入探索,從而對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從資源的挖掘、內容的選擇、專題的確定、計劃的制定、方案的編寫、方案的實施、實錄的撰寫、學生的評價、資料的搜集、成果的展示等方面進行指導。
2、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網絡。為加強管理,我們根據本校實際,建立了由“校長室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構成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網絡,重視上對下管理和指導,保障下對上負責和聯系,做到上下貫通,整體連動,構成網絡,以尋求管理效應。
幾年來,我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首先,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教師隊伍的成長。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中,任課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主動采用自修──反思的模式不斷學習,充實自己,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其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所具有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為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提供了條件。學生的活動領域從校內走向校外,活動內容由教材拓展到社會與自然,研究的課題由教師指定發展到學生自主選擇,學生主體性得到了充分體現。再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校本教材的建設。
我們知道,課程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由于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應試教育的干擾,家庭與社會、家長與教師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上的諸多矛盾,使得課程改革面臨許多困難。為此,我們將堅持不懈地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全面、深入、持久的探索,以促進課程改革的穩步發展,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
綜合實踐活動經驗總結6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這一嶄新的課程形態正日益深入人心,并顯示出它強大的生命活力。幾年來,我們以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標,切實重視了綜合實踐課程的開設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開發課程資源,拓展活動時空。
。ㄒ唬╅_發環境教育資源。為使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環境,自覺自主地保護環境,我們重視了環境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通過組織觀察、進行采訪、專題研究、參與管理等形式,讓學生感受環境與生活、與社會、與人類的緊密聯系,獲取環境保護的初步知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開發生活教育資源。我們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資源,讓學生走進家庭學當家,走上街頭管交通,走進商店學營業,走進銀行學儲蓄,走進車站學服務,走進社區學管理……從而讓他們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使他們成為生活的主人。
(三)開發文化教育資源。我們還以堅持多年的“誦千古美文,做中華赤子”活動為載體,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充實人文內涵,增加文化含量,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高人文素養。
二、講究實施方法,確;顒有Ч。
綜合實踐活動受多方面因素制約,開始實施階段,我們曾碰到諸多矛盾。一是時間的安排問題。二是內容銜接的問題。三是誰來兼課的問題。四是教師指導的問題。有些復雜的活動,老師不作具體指導,學生不知干什么,怎樣干。
1、時間確定體現靈活性。根據課程計劃,每周仍是一節大課、一節小課。但在具體操作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對部分閱讀型、調查型、實驗型、采訪型的任務,提倡讓學生利用雙休日去完成。課表上的時間,主要用于實踐活動的啟動、學生難點的答疑、活動成果的展示。
2、內容選擇重視系列性。綜合實踐活動的空間廣闊,內容豐的,為保證效果,我們認真研究教材,尋找學科教材知識之間、能力之間、情感之間的聯系點,溝通學科教材與環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間的聯系,挖掘活動主題。在此基礎上,圍繞主題,認真思考,把握聯系,從而圍繞一個主題,盡可能地將諸多內容融合其中,圍繞主題開展系列活動,使年段之間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上互相聯系,逐步推進,以形成系列;活動上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以強化效果。
3、活動過程體現操作性。為保證活動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我們堅持精心設計每一項活動,細化過程,做到目標具體,環節明確,組織嚴密,前后相連,整體推進。這樣,既能解決活動在一起,時間難以保證,空間難以變換的問題,又可促進個體活動與群體活動、課內活動與課外活動、動態活動與靜態活動的結合;既可充分發揮家庭優勢、學校優勢、社區優勢,又便于活動中的及時反饋,及時總結,及時調整,使方案不斷完善,活動不斷推進。具體分以下幾個步驟:
誘發情感:截取反映家鄉悠久歷史、人文環境、名優特產等方面的精彩“鏡頭”,通過學生介紹、老師點撥、觀看圖片等方法,激發學生情感,引發探究心理。
劃分小組:按“人文歷史、風俗習慣、自然風貌、美好風光、典型人物、典型特產、工業發展、農業生產”等劃分活動小組,讓學生根據愛好和條件,選擇參加,每小組選定一名組長和小組長,他們的任務是組織本小組的活動。在此同時,各小組明確攝像人員、錄音人員、資料搜集人員。在學生自由選擇的前提下,教師根據班級情況,對小組人員作適當調整,以盡可能地使每個小組的人員構成基本平衡。教者根據活動目標,與可能涉及的單位主動聯系,請他們給予支持。
查閱資料:通過閱讀書報、查閱縣志、上網查詢、調查家長、教師、知名人士。四是處理資料:各小組對搜集的資料進行處理,將其分解為“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實物資料”等。在資料整理中,可在本組選擇運用的前提下,把有關資料及時向其他小組推薦。在所有資料到手后,可根據本組主題進行梳理,以保證資料的清晰度。對梳理的資料進行適當處理,對手抄資料盡可能進行電腦打印。對某方面的資料還要進行歸并、取舍、提煉。
準備匯報:各小組根據本組搜集的資料,本著“全面展示,資源共享”的原則,考慮本組介紹的內容和介紹的基本程序,編寫好介紹提綱。介紹內容都要注意把握要點,對重點部分的內容要真正清楚明白、資料翔實。各小組根據本組介紹的內容和內容占有的形式,確定本組介紹的形式,具體形式有“文字介紹、圖片展覽、圖文結合、音像結合、實物展示”等。
成果展覽:各小組根據掌握的資料,安排的敘述順序,確定的敘述重點,在下面練習介紹。此后分小組上臺介紹,介紹中要發揮圖片、資料、錄音等的綜合效應,力求做到語言清晰,說有條理,說有趣味。介紹的過程中,可敘談自己的感受。從而在展示成果中,讓學生體驗快樂,升華情感。
活動延伸:各小組出手抄報(手抄報的期數根據本組內容而定),以全面展示活動成果。各人寫一篇以“請到我們家鄉來”的作文。為全校學生設計以“請到我們家鄉來”為主題的綜合展覽,各主題可根據學生自行調查的情況進行分類。解說員和解說詞各小組自行擬寫。
4、優化實施方法,體現自主性。綜合實踐,是特殊認識與特殊實踐辨證統一的活動過程,是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學生主體能力生成和發展的過程。它是動態變化、和諧發展的過程。為此,我們重視了實施方法的優化,注重活動內容的鮮活性和豐富性,以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注重學生參與的全員性和全程性,以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參與的外顯性;注重活動過程的綜合性和探究性,以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創造性;注重師生關系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以充分體現學生參加活動的能動性。
三、講究評價方法,優化激勵機制。
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既有總結評價的功能,又有糾偏矯正的功能;既有定向導向的功能,又有發展延伸的功能,它在綜合實踐課程實施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評價的作用和價值不在于對學生的活動結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為了激發教師探究綜合實踐課程的創造性,調動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我們根據綜合實踐課程的特點改進課程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
1、優化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評價,我們堅持了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原則,以評價促發展,以評價促提高。
重視自我評價,突出主體性。首先是在自我欣賞中評價。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每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從搜集的資料到形成作品(制作、體驗日記、調查報告、打印資料、采訪錄音、手抄小報等)都及時積累,妥善保管;顒雍,安排時間讓他們自我欣賞,從中體驗自己的成功。其次是在互相交流中評價。綜合實踐活動結束后,組織小組、全班、全校性的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了解,互相欣賞,以體驗成功的快樂。再則是在成果展覽中評價。綜合實踐活動結束后,組織全班或全校性的成果展覽,讓學生自我準備展覽,自我組織展覽,自我介紹展覽,在展覽中自我評價。
重視體驗評價,突出激勵性。每次綜合實踐活動,我們都鼓勵和促進學生人人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只要學生參與到了活動中來,經歷了活動過程,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結果的,在活動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知識和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總結了失敗的原因和教訓,就給予積極的評價。每次交流、展覽,都堅持重視學生個體、小組集體、班集體自身的縱向比較,淡化群體之間的橫向比較,從而讓人人獲得成功,體驗成功,享受成功。
注重形成性評價,突出發展性。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要求教師及時了解學生,關注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關注學生在發展中的個性差異。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不斷調整活動評價策略,及時對學生從情感態度、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等給予評價,以促進活動的不斷進展,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在交流中評價。每學期我們都堅持舉行綜合實踐活動經驗交流,各任課教師可以從資源挖掘、主題確定、內容安排、方案設計、方案實施、資料搜集、資料處理等方面選擇一兩個重點來談實施體會,讓教師在交流中展示,在展示中評價。學校把教師交流情況作為對教師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實施情況評價的重要依據。
在展示中評價。圍繞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每學期我們舉行“三個一”的展示活動,即:一次綜合實踐方案設計的亮相,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課的亮相,一次綜合實踐成果的集中亮相。每一次亮相都堅持人人參與,集中展示,大家“瀏覽”,讓全體教師在展示中形成成就感。
四、重視課程管理,優化管理機制。
為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順利實施,我們切實重視了管理機制的構建,從而保證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做支撐。
1、確定以人為本的管理目標。我們把“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管理的主要目標,一切為了促進教師素質的整體提高,一切為了學生素質的整體發展。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他們的理論水平,并引導他們把教育理念轉化向教育行為,我們成立了由校分管領導、特級教師、名教師組成的專家組,對新課程標準、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模式進行全面、深入研究,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深入探索,從而對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從資源的挖掘、內容的選擇、專題的確定、計劃的制定、方案的編寫、方案的實施、實錄的撰寫、學生的評價、資料的搜集、成果的展示等方面進行指導。
2、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網絡。為加強管理,我們根據本校實際,建立了由“校長室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構成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網絡,重視上對下管理和指導,保障下對上負責和聯系,做到上下貫通,整體連動,構成網絡,以尋求管理效應。
幾年來,我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首先,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教師隊伍的成長。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中,任課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主動采用自修──反思的模式不斷學習,充實自己,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其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所具有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為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提供了條件。學生的活動領域從校內走向校外,活動內容由教材拓展到社會與自然,研究的課題由教師指定發展到學生自主選擇,學生主體性得到了充分體現。再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校本教材的建設。
我們知道,課程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由于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應試教育的干擾,家庭與社會、家長與教師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上的諸多矛盾,使得課程改革面臨許多困難。為此,我們將堅持不懈地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全面、深入、持久的探索,以促進課程改革的穩步發展,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
【綜合實踐活動經驗總結】相關文章:
春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范文12-19
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總結11-16
寒假綜合實踐活動報告范文12-22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5篇12-18
春節的綜合實踐活動策劃方案12-23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踐的哲學思考論文09-07
中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自我評價12-18
2022走進春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范文12-27
環保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總結12-11
活動經驗總結15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