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地理個人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年級5個班的地理課。由于升中考不考地理,學生的地理基礎較差,把地理當作是副科,對地理學習缺乏興趣,不重視。還有些學生認為地理非常難學。就這些現象我覺得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是最主要的,我是一名剛剛任教的老師,對教學工作比較陌生,對如何提高教學效果認識不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請教有經驗的地理教師,再根據學生實際,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認真上好第一節課,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俗話說的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講第一節課時,教師首先要抓住地理學科綜合性強知識面廣的特點,講好第一節課,這是學生對地理是否有興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趣味性強易引起學生思考與聯想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我在講第一節課時,由于新教材沒有緒論,我也沒急著上新課,我以聊天的形式讓學生了解了高中地理的結構以及地理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系。在講地理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時,讓學生先看阿拉伯地區與青藏高原地區人們所穿服飾的不同,以及為什么南方和北方所建的房子形狀不同,讓學生展開討論這些現象與地理的關系,這樣不僅為學習后面的內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同時這些現象就發生在學生身邊,是學生有興趣并渴望知道的東西,因而能使學生覺得學習地理能增長見識,非常有用,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二、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導入新課部分,適當制造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節課的開始要特別注意新課的導入?刹捎弥v故事、做游戲等趣味較強的教學方法導入新課,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低壓、高壓與天氣》這一課時之前,我先給學生講述了一個關于三國時期的小故事:“在三國時期,諸葛老師設計把司馬懿及其部下引致上方谷中,然后截斷谷口,實施火攻。諸葛老師在山上見魏延誘司馬懿入谷,一霎時火光沖天,心中甚喜,以為司馬懿此番必死,沒想到天降大雨,火不能著,司馬懿乘機殺出。諸葛老師大嘆:‘謀事在天,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再通過拋出問題“葫蘆峪的降水是天意嗎?峪中降水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個小故事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從課間的非學習狀態轉移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例如在講《大規模的海水運動》之前,我引用漂流瓶的故事,提出“為什么臺灣的小朋友能撿到來自舊金山小朋友丟的漂流瓶”懸念一出,學生精神為之一振,接著就討論開來,好奇心一來,學習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后面的東西就好講多了。
三、穿插趣味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大多是喜歡聽故事的,在地理教學中,可以穿插一些相關的趣味小故事,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學生又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知識。例如,在講地理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時,我講了粵菜與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氣候條件的影響下形成清淡與辛辣的特點,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通過小故事也使學生明白了氣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四、設計好提問,啟動學生思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避免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否則學生昏昏欲睡,根本打不起精神,更別提興趣了。所以在課堂上老師應該啟發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思考,引導他們得出正確的答案。要做到這一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設計好提問,由淺入深,啟發學生思考。
五、采用形象直觀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
1、要多運用多媒體。多媒體手段給地理教學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活力,對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發揮了巨大作用。高一學生理性思維能力還不夠強,運用多媒體,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識趣味化、形象化、具體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這部分的內容時,對學生想象空間的能力要求較高,如果運用多媒體形成三維空間,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就比較容易理解;在講《冷暖鋒與天氣》這部分內容時,如果運用多媒體演示冷暖鋒的移動,能更直觀地使學生理解冷暖鋒與天氣的關系;講“地球公轉運動”時,可先播放地球公轉的動態畫面,用箭頭移動顯示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過程,要求學生思考導致太陽直射點移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再進一步放映顯示正午太陽高度角及晝夜長短變化過程的旋轉畫面,要求學生思考這兩個變化將會導致什么結果?從而使學生真正理解: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了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又導致了正午太陽高度角和晝夜長短的變化,這兩個變化就導致了地面所獲太陽熱量的變化,于是便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利用多媒體手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幫助識記、理解。始終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從而使學生學習地理能力大大提高。
2、要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彩圖。形象生動的畫面,能給學生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六、靈活運用諺語。
語言是傳授地理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師教學能力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表達準確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適當運用一些諺語,可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識,可使地理課堂教學妙趣橫生。例如我在講大陸性氣候時,我引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說明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鋒面雨時我用“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來描寫鋒面雨,講準靜止鋒時我用“貴陽天無三日晴”來描寫準靜止鋒所帶來的天氣現象。這樣比枯燥地講授教材要好的多。
七、讓學生動手,搞好雙邊教學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我講到南方與北方的建筑不相同時,我就叫住北方的學生和住南方的學生把他家房子的特點說出來,并叫學生進行討論,課堂上沒有來得及講的學生,課后還繪聲繪色的給同學們講他們家的房子構造。這種方法,猶如“一石擊破千層浪”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八、設計好提問,啟動學生思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避免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否則學生昏昏欲睡,根本打不起精神,更別提興趣了。所以在課堂上老師應該啟發學生自己開動腦筋思考,引導他們得出正確的答案。要做到這一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設計好提問,由淺入深,啟發學生思考。
九、注重教學反思,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日記、隨筆、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教師搞教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是教師對付新課程改革所帶來的挑戰的尚方寶劍,可見反思的重要性。
一堂課下來,我們總能發現不足,找到改進的地方,但是每一堂課也都有它的精彩之處,這就是課堂的“亮點”。好的方法,好的問題,好的習題,精彩的教學片段等等,這些都是教師的財富,我們應該把它們收集起來,久而久之,我們將收獲到一個沉甸甸的碩果。這對于我們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綜上所述,興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能使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學習。通過教師的激發,引導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此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達到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學的目的。
總之,通過同事們的熱情幫助和自己的努力,圓滿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任務。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繼續學習新課程,繼續積極制作多媒體課件,不斷充實完善自己。
【高一地理個人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上學期地理教學個人工作總結10-01
高一地理教學的工作總結06-17
高一地理教學的工作總結11-04
地理個人工作總結06-02
地理教學的個人工作總結09-19
地理教學的個人工作總結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