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產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制度,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范圍內統一的、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它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個部分構成。那么制度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產作業環境管理制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產作業環境管理制度1
第1章總則
第1條為了給生產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加強對生產作業環境的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第2條工廠中所有涉及生產作業環境方面的相關工作均按本制度的規定執行。
第3條本制度中的生產作業環境不僅包括生產的主要現場,也包括進行檢驗的輔助生產現常
第2章設備布局要求
第4條生產設備的布置首先要滿足工藝流程的要求,其次要滿足安全與衛生的要求。
第5條在布置各種、中、小型生產設備時要綜合考慮便于操作、安全、作業流動等因素,同時確保各設備之間留有足夠的空間,具體要求如下。
1.生產設備的間距以活動機件達到最范圍計算,其中小型設備與中型設備的間距不小于一米,型設備的間距不小于兩米。
2.生產設備與生產現場的墻、柱之間的距離同樣按活動機件達到最范圍計算,小型或中型生產設備與墻柱的間距不小于0.8米,型生產設備與墻柱的間距不小于0.9米。
3.小型生產設備的操作空間不小于0.6米,中型生產設備的操作空間不小于0.8米,型生產設備的操作空間不小于1.1米。
第6條在布置型機械設備時,應考慮操作設備時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廢料如何擺放,同時確保操作者的動作不干擾別人,所以,必須留有寬敞的通道和充足的出料空間。
第7條對于產生強烈噪聲的設備,如不能采取減噪措施降低其噪音,則應將其布置在離生產現場較遠的地方,同時需要注意不得影響其他部門的辦公環境,管理制度《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第8條對生產現場中高于兩米的運輸線,必須設置防護網或防護罩進行保護。若使用防護網,則其網格的小應以能阻止所運輸的物件墜落于地面為標準,運輸線的兩端應設置防護欄,其高度不得低于一米。
第3章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擺放管理
第9條生產現場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必須按照操作順序,整齊地放入指定的區域,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加以固定,禁止亂擺、亂放。
第10條生產所用的工位器具、模具、夾具、量具等必須放到指定的地方,以防止混亂或墜落傷人。
第11條生產用原材料必須限量放入生產現場,以免造成生產現場的擁擠或導致發生其他事故。存放量的具體標準如下。
1.白班不超過加工額的1.5倍,夜班不超過加工額的兩倍。
2.件原材料必須按照額度領取,禁止超過當班的生產額度。
第12條在生產現場碼放各種物料時不得超高,一般碼放高度不允許超過2.5米(物品單位超高除外),高度與寬度的比例不超過2∶1;易滾動的物品要有墊塊進行固定;堆垛的底部要牢靠,垛與垛之間的間距要合理,以便于吊裝和搬運。
第4章地面狀態管理
第13條合理地規劃生產現場的地面,用不同的顏色將生產現場的地面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安全通道必須以綠色、醒目的標志標示出來。
第14條生產現場所劃定的各區域間距要合理,其中人行通道不得小于一米。
生產作業環境管理制度2
第1章總則
第1條為了給生產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加強對生產作業環境的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第2條工廠中所有涉及生產作業環境方面的相關工作均按本制度的規定執行。
第3條本制度中的生產作業環境不僅包括生產的主要現場,也包括進行檢驗的輔助生產現常
第2章設備布局要求
第4條生產設備的布置首先要滿足工藝流程的要求,其次要滿足安全與衛生的要求。
第5條在布置各種、中、小型生產設備時要綜合考慮便于操作、安全、作業流動等因素,同時確保各設備之間留有足夠的空間,具體要求如下。
1.生產設備的間距以活動機件達到最范圍計算,其中小型設備與中型設備的間距不小于一米,型設備的間距不小于兩米。
2.生產設備與生產現場的墻、柱之間的距離同樣按活動機件達到最范圍計算,小型或中型生產設備與墻柱的間距不小于0.8米,型生產設備與墻柱的間距不小于0.9米。
3.小型生產設備的操作空間不小于0.6米,中型生產設備的操作空間不小于0.8米,型生產設備的操作空間不小于1.1米。
第6條在布置型機械設備時,應考慮操作設備時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廢料如何擺放,同時確保操作者的動作不干擾別人,所以,必須留有寬敞的通道和充足的出料空間。
第7條對于產生強烈噪聲的設備,如不能采取減噪措施降低其噪音,則應將其布置在離生產現場較遠的地方,同時需要注意不得影響其他部門的辦公環境,管理制度《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第8條對生產現場中高于兩米的運輸線,必須設置防護網或防護罩進行保護。若使用防護網,則其網格的小應以能阻止所運輸的物件墜落于地面為標準,運輸線的兩端應設置防護欄,其高度不得低于一米。
第3章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擺放管理
第9條生產現場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必須按照操作順序,整齊地放入指定的區域,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加以固定,禁止亂擺、亂放。
第10條生產所用的工位器具、模具、夾具、量具等必須放到指定的地方,以防止混亂或墜落傷人。
第11條生產用原材料必須限量放入生產現場,以免造成生產現場的擁擠或導致發生其他事故。存放量的具體標準如下。
1.白班不超過加工額的1.5倍,夜班不超過加工額的兩倍。
2.件原材料必須按照額度領取,禁止超過當班的生產額度。
第12條在生產現場碼放各種物料時不得超高,一般碼放高度不允許超過2.5米(物品單位超高除外),高度與寬度的比例不超過2∶1;易滾動的物品要有墊塊進行固定;堆垛的底部要牢靠,垛與垛之間的間距要合理,以便于吊裝和搬運。
第4章地面狀態管理
第13條合理地規劃生產現場的地面,用不同的顏色將生產現場的地面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安全通道必須以綠色、醒目的標志標示出來。
第14條生產現場所劃定的各區域間距要合理,其中人行通道不得小于一米。
【生產作業環境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01-01
生產作業場所管理制度02-02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精選16篇)01-02
特種作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10-22
生產作業現場管理制度(精選8篇)03-24
生產環境管理制度03-28
企業生產作業管理制度(通用10篇)05-10
作業環境保護管理制度(通用6篇)08-05
爆破作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范本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