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環境管理制度(精選16篇)
在當下社會,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或一定的規格。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作業環境管理制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1
(1)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目標責任制及執行情況
謨武水電有限公司洋口項目部制訂了《各級人員安全職責管理規定》、《運行、維護、管理崗位職責規定》,制定了洋口水電廠項目部、項目部經理、安全專責、值長、班組長、班組安全員、運行值班人員、檢修人員等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明確規定了各崗位人員的工作內容、安全職責,規定項目部經理是水電站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水電站的安全生產工作和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全面負責,符合要求。項目部經理與謨武水電有限公司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責任書中明確規定了洋口項目部的年度安全責任和安全目標,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安全生產法》的規定要求。但安全生產責任和安全目標未層層落實,分級控制,建議補充簽訂項目部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狀和安全目標責任狀,做到安全責任和安全目標層層落實,分級控制,確保安全目標的實現。
(2)防汛、大壩安全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
項目部依據《水電站大壩運行安全管理規定》、《水電廠防汛管理辦法》等規定,制定了《防汛管理制度》、《防汛崗位責任制》、《防汛現場安全檢查制度》、《洪水調度會商決策制度》,成立了防汛組織機構,制定了年度防汛總目標。明確規定了防汛領導小組、防汛辦公室、運行人員、值班人員的安全職責。制定了的防汛物資管理制度、報汛制度、汛后災情統計與總結報告制度、汛前檢查及消缺管理制度、汛期通信管理制度、防汛工作紀律與獎懲辦法等,防汛管理制度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
項目部制訂了《水工建筑物檢查評級制度》、《大壩巡視檢查實施細則》、《水工建筑物觀測規程》、《高水位及特殊情況觀測制度》等大壩安全管理相關規定。明確大壩安全檢查的類型為:日常巡視檢查、年度詳查和特殊情況下的巡視檢查。日常巡視檢查由洋口水電廠運行管理部水工維護人員在現場對大壩及附屬水工建筑物、監測設施等進行巡視檢查。日常巡視檢查每周一次,汛期應增加巡視檢查次數。年度詳查是每年汛前、汛后或枯水期由洋口水電廠運行管理部組織公司各部門專業人員,必要時可聘請其他電站專業人員,對大壩及附屬水工建筑物、監測設施等進行全面巡視檢查,并審閱大壩運行、維護記錄和監測數據等資料檔案,提出大壩年度詳查報告。年度詳查每年不少于二次,汛前詳查可結合水工建筑物評級同時進行。特殊情況下的巡視檢查。在大壩遭受特大洪水,壩區(或其附近)發生有感地震或水庫水位驟降、驟升,以及其他影響大壩安全運用的特殊情況時,應及時進行巡視檢查并詳細記錄檢查情況。并規定了大壩安全檢查的`要求、內容、檢查方法等。項目部配備了水工專責,作業人員均按相關規定執行。
(3)兩票三制及設備缺陷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
洋口項目部制定了《兩票管理制度》,明確規定了洋口項目部工作票、操作票、安全施工作業票、繼電保護安全措施、危險點預控票的管理、檢查、統計及獎懲等工作內容。并規定了操作票、工作票的使用、填寫要求,檢查與考核及典型工作票安全措施。明確了工作票簽發人,工作票許可人。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許可人必須進行專業知識及《安規》學習,經考試、考核合格,報公司審查批準后公布。經現場檢查核實,相關人員均按規定執行,有相應的操作票記錄及工作票簽發人、許可人名單等。
公司制定并執行了《交接班制度》、《巡回檢查制度》、《設備定期試驗輪換制》、《設備缺陷制度》,相關人員均按規定執行并有情況記錄。
(4)“兩措”計劃及執行情況
為有重點、有計劃地消除生產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證設備安全運行,改善勞動條件,保證安全生產,項目部依據《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制定了《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和反事故措施計劃管理規定》,明確規定了“兩措”計劃的編制和執行,計劃的監督和修改,F場檢查有2007年安全措施計劃,符合要求。
(5)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及執行情況
洋口項目部制定了《安全教育、技術培訓管理制度》,規定了洋口項目部員工崗位技能培訓的組織、要求、內容和方法。要求對新進人員、實習人員及新轉入本部門的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對在崗人員,每年舉辦一至兩次安全或專業知識、技能知識等競賽活動、每年舉辦一次安規、運規及檢規考試。項目部每月至少學習一次安全規程,定期進行技術講課和技術問答、反事故演習、運行分析等崗位培訓活動。對操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每年進行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F場檢查有考試、培訓記錄和試卷,符合要求。
(6)安全生產檢查及隱患整改制度及執行情況
公司制定了《安全例行工作管理規定》,對水電站的安全檢查作了明確規定,安全檢查分為日常安全檢查、監督性安全巡視檢查、定期試驗維護檢查和季節性安全大檢查。日常安全檢查由運行人員完成,主要是檢查現場有無違章行為,安全日活動是否正常開展,重點檢查安全薄弱環節是否存在不安全現象,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記錄在設備缺陷記錄表中。監督性安全巡視檢查由各級領導進行,每月至少進行一次,監督性安全巡視檢查主要內容:員工遵守勞動紀律情況、規程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設備運行情況、設備缺陷管理情況、現場安全設施、消防設施情況、安全整改落實情況、現場文明情況。定期試驗維護檢查由生產部進行,定期檢查設備是否有缺陷和隱患。季節性安全大檢查分別為春季和秋季安全大檢查,參加人員為部門領導或安全專責師。對檢查中發現的的隱患由上級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定期整改,并將整改情況用書面形式上報安監部,F場檢查有相關的檢查表、檢查記錄、隱患整改通知書等,符合要求。
(7)安全生產例會制度及執行情況
洋口項目部制定了《安全例行工作管理規定》、《安全生產運行分析管理制度》,安全例行工作主要包括:安委會會議、月度安全分析會、周安全生產碰頭會、安全網例會、安全日活動、班前(班后)會、安全檢查、安全記錄、安全簡報等內容。安委會會議每年召開兩次,分析安全生產情況,提出安全工作重點。公司月度安全生產分析會與班值長工作例會合并召開,由總經理或分管生產副總經理主持,公司領導、各有關部門領導、班值長以上相關人員參加。部門月度安全分析會每月召開一次,部門領導主持,部門專責師和班(值)長參加。班組安全日活動:檢修維護班每周開展一次(每月不少于四次),運行班組每個輪值開展一次。安全檢查分為日常安全檢查、監督性安全巡視檢查、定期試驗維護檢查和季節性安全大檢查。季節性安全大檢查春夏一次、秋冬一次。所有安全活動均要求有相關記錄和總結,編制安全月報和簡報,公司、項目各相關部門都能按規定執行。
(8)安全操作規程制定及執行情況
為確保安全生產,企業制訂了各類安全操作規程,如《水務管理規程》、《水工建筑物觀測規程》、《水工建筑物維護規程》、《水輪機運行規程》、《調速器運行規程》、《發電機運行規程》、《高壓配電裝置運行規程》、《水工機械檢修維護規程》、《水工作業安全規程》等,操作人員均按以上安全操作規程執行。符合要求。
(9)生產設備的管理、維修、保養制度及執行情況
為保證生產設備能夠安全可靠地運行,項目部根據本工程生產的特點,制訂了《設備缺陷管理制度》《設備巡回檢查制度》《設備定期輪換制度》《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水工機械檢修維護規程》等,按規定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操作人員均按以上操作規程執行,并有設備缺陷檢查和缺陷處理相關記錄。
(10)消防、防火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
根據《消防法》、《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為確保水電站防火安全,保障完成滅火救災任務,洋口項目部制訂了《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明確規定了各級消防安全崗位職責,制定了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重點要害部位的消防要求、消防設施器材的管理及消防安全檢查等相關規定和要求,并制定了防火安全檢查表。項目部還制定了《動火工作管理制度》,明確規定了洋口水電站動火級別、動火區域劃分,動火工作票及動火工作管理等內容。明確了動火票的簽發人、許可人等。項目部相關人員均能遵照執行。
(11)勞動保護用品管理、發放、使用制度及執行情況
洋口項目部制定有《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安全帽使用管理規定》,明確規定了安全工器具、安全帽的采購管理、使用管理、定期檢驗等。并制定了常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項目部人員均按相關規定執行,現場檢查有安全工器具的發放記錄、臺賬,符合要求。
(12)事故管理、報告和處理制度及執行情況
洋口項目部制定了《事故處理管理規定》,明確規定了事故處理原則、事故處理注意事項、事故處理職責分工、發生事故時情況報告、事故處理領導關系及事故調查等管理內容。項目部人員熟悉相關規定,符合要求。
(13)其他安全管理相關制度
電氣傷害是電力行業的主要危害,為預防電氣傷害事故,項目部還制定了《設備異動管理制度》、《臨時電源及漏電保護器管理規定》、《電氣防誤管理規定》、《接地線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按相關規定操作。
為保證生產的安全運行及作業人員的安全,項目部還制定了《人身傷害重點防范措施》《生產區域環境及設備衛生管理制度》《反違章管理制度》《領導現場監督管理制度》等。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2
(一)采光
生產場所采光是生產必須的條件,如果采光不良,長期作業,容易使操作者眼睛疲勞,視力下降,產生誤操作,或發生意外傷亡事故;同時合理采光對提高生產效率和保證產品質量有直接的影響,因此,生產場所要有足夠的光照度,以保證安全生產的正常進行。
(1)生產場所一般白天依賴自然采光,在陰天及夜間則由人工照明采光作補充和代替。
(2)生產場所的內照明應滿足《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的要求。
(3)對廠房一般照明的光窗設置:廠房跨度大于12m時,單跨廠房的兩邊應有采光側窗,窗戶的寬度應不小于開間長度的一半。多跨廠房相連,相連各跨應有天窗,跨與跨之間不得有墻封死。車間通道照明燈要覆蓋所有通道,覆蓋長度應大于90%車間安全通道長度。
(二)通道
通道包括廠區主干道和車間安全通道。廠區主干道是指汽車通行的道路,是保證廠內車輛行駛、人員流動以及消防滅火、救災的主要通道;車間安全通道是指為了保證職工通行和安全運送材料、工件而設置的通道。
1.廠區干道的路面要求
車輛雙向行駛的干道,寬度不小于5m,有單向行駛標志的主干道寬度不小于3m。進人廠區門口,危險地段需設置限速牌、指示牌和警示牌。
2.車間安全通道要求
通行汽車的寬度>3m;通行電瓶車、鏟車的寬度>1.8m;通行手推車、三輪車的寬度>1. 5 m;一般人行通道的寬度>1 m.
3.通道的一般要求
通道標記應醒目,畫出邊沿標記,轉彎處不能形成直角。通道路面應平整,無臺階、坑、溝。道路土建施工應有警示牌或護欄,夜間要有紅燈警示。
(三)設備布局
車間生產設備設施的擺放、相互之間的距離以及與墻、柱的距離,操作者的空間,高處運輸線的防護罩網,均與操作人員的安全有很大關系。如果設備布局不合理或錯誤,操作者空間窄小,當工件、材料等飛出時,容易造成人員的傷害,造成意外事故。為此,應該做到:
1.大、中、小設備劃分規定
(1)按設備管理條例規定,將設備分為大、中、小型三類。
(2)特異或非標準設備按外形最大尺寸分類:大型長>12 m,中型長6~12 m,小型長<6 m。
2.大、中、小型設備間距和操作空間的規定
(1)設備間距(以活動機件達到的最大范圍計算),大型 2m,中型 1 m,小型 0.7m。大、小設備間距按最大的尺寸要求計算。如果在設備之間有操作工位,則計算時應將操作空間與設備間距一并計算。若大、小設備同時存在時,大、小設備間距按大的`尺寸要求計算。
(2)設備與墻、柱距離(以活動機件的最大范圍計算):大型 0. 9 m,中型 0. 8 m,小型 0. 7 m o在墻、柱與設備間有人操作的應滿足設備與墻、柱間和操作空間的最大距離要求。
(3)高于2m的運輸線應有牢固的防護罩(網),網格大小應能防止所輸送物件墜落至地面,對低2m高的運輸線的起落段兩側應加設防護欄,欄高1. 05 m.。
(四)物料堆放
生產場所的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擺放不當,不僅妨礙操作,而且引起設備損壞和工傷事故。為此,應該做到:
(1)生產場所要劃分毛坯區,成品、半成品區,工位器具區,廢物垃圾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應按操作順序擺放整齊,有固定措施、平衡可靠。一般擺放方位同墻或機床軸線平行,盡量堆垛成正方形。
(2)生產場所的工位器具、工具、模具、夾具要放在指定的部位,安全穩妥,防止墜落和倒塌傷人。
(3)產品坯料等應限量存人,白班存放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為加工量的2.5倍,但大件不超過當班定額。
(4)工件、物料擺放不得超高,在垛底與垛高之比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m(單位超高除外),砂箱堆垛不超過3.5 m o堆垛的支撐穩妥,堆垛間距合理,便于吊裝,流動物件應設墊塊且楔牢。
(五)地面狀態
生產場所地面平坦、清潔是確保物料流動、人員通行和操作安全的必備條件。為此,應該做到:
(1)人行道、車行道和寬度要符合規定的要求。
(2)為生產而設置的深>0. 2 m,寬>0. 1 m的坑、壕、池應有可靠的防護欄或蓋板,夜間應有照明。
(3)生產場所工業垃圾、廢油、廢水及廢物應及時清理干凈,以避免人員通行或操作時滑跌造成事故。
(4)生產場所地面應平坦、無絆腳物。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3
為保障職工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為確保安全生產連續順利的進行,根據《安全規程》規定、安全標準化建設要求,結合我礦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安全標志管理制度。
1、采石場的邊界、配電房、爆破區內、松散巖土層、有安全危險的.邊坡都必須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或設置圍欄。
2、已經懸掛好的安全警示標志或設置的圍欄任何人不得損壞和借故拆除,否則,按照原價格十倍處罰。
3、在工作中必須采取保護措施對安全警示標志或設置的圍欄保護好。
4、對檢舉破壞安全警示標志或圍欄的人員進行保密和重獎,對破壞者進行重罰。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4
一、設備設施布局
1.加工設備間距(以活動機件達到最大范圍計算):小型設備不小于0.7米;中型設備不小于0.7米;中型設備不小于0.8米;大型設備不小于2米。
2.加工設備與墻、柱間距(以活動機件達到最大范圍計算):小型設備不小于0.7米;中型設備不小于0.8米;大型設備不小于0.9米。
3.操作空間(設備間距在外):小型設備不小于0.6米;中型設備不小于0.8米;大型設備(運輸線視同)不小于1.1米。
4.高于2米的運輸線有牢固護罩(網)。
二、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擺放
1.工作場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工具柜等應擺放整齊,平衡可靠。
2.各種工位器具、專用工模、夾具等應牢固可靠,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3.產品、坯料等應限量存放,不得妨礙操作。
4.工件材料等應堆放整齊,高度不許超過2米,高比寬不大于2比1。
三、生產區域地面狀態
1.車間安全通道應以醒目的劃線界定。
2.車間人行通道寬度不小于1米,車行通道寬度不小于1.8米。
3.保證通道暢通,不得堵塞或侵占。
4.為生產設置的坑、壕、池等應有牢固的防護欄或蓋板,夜間應有照明。
5.作業場所的工業垃圾、污油、污水及污物應及時清理干凈。
6.人行道及空地應平坦,無絆腳物。如有絆腳物應設醒目標志或防護措施。
四、防塵、防毒(含物理因素)設備設施
1.防塵防毒設備應完好,能正常運轉、排塵排毒效果好。
2.主管道和支管道應無破裂、泄漏。
3.集塵(毒)風罩應完好、有效。
4.閘板應靈活可靠,無破損。
5.濾料(或元件)及時清洗更換,保證完好有效。
6.不產生嚴重的二次揚塵(毒)。
7.防塵防毒設備設施的合格率指標應按設備維護保養完好率考核。
8.電離輻射、微波和高溫等物理因素作業點的防護設施及操作者防護用品應完好,符合標準。
五、工業噪聲
1.和產區域和作業場所的噪聲要符合標準規定,超過標準要限期整改。
2.對產生噪聲的'和產過程和設備,工藝部門設計時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以及機械化、自動化、密閉化措施,用低噪聲的設備和工藝代替強聲的設備和工藝,從聲源上根治噪聲。
3.新建、改建、擴建、引進工程項目及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噪聲控制,必須嚴格執行“三同時”評審。沒有評審或評審不合格的一律不準施工和投產。現有場所見噪聲超過標準規定的生產車間和生產場所,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達到標準要求。在未達標前,可發放個人防護用品,以保障職工健康。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5
在工業生產中,常常要接觸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這些物質往往是以氣體或蒸汽形態出現,看不見、摸不著,危害人體健康,令人防不勝防。中毒以后,輕則引起頭痛、頭暈、身體不適等癥狀,重則使人窒息死亡。工業中常見的有毒物質主要有以下這些:鉛、汞、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氯、氫氰酸腈等。下面對常見的一些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及預防作一些簡單介紹:
1.鉛
鉛中毒多為慢性,對人危害較為嚴重,引發的疾病多為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血液系統疾病。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這些:
1)用無毒或低毒物代替鉛;
2)用改進工藝,加強通風和煙塵的回收等方法降低空氣中的鉛濃度;
3)加強個人防護,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如作業人員必須穿工作服、帶過濾式防塵口罩;嚴禁在車間內吸煙、進食;班中吃東西或喝水必須洗手、洗臉及漱口,下班時必須洗澡、漱口,嚴禁穿工作服進食堂、出廠;
4)定期測定車間空氣中的鉛濃度、檢修設備。
2.汞
當短期內吸入高濃度的汞蒸汽后,數小時后即可發病;慢性患者主要表現為易興奮、肌肉震顫、口腔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癥狀。預防汞中毒的措施主要有:
1)改進工藝或改用代用品;
2)在車間內防汞污染,如地面、墻壁、天花板、操作臺宜用不吸附汞的光滑材料,操作臺和地面應有一定的傾斜度,以便清掃和沖洗,低處應有貯水的汞吸收槽;
3)加強個人防護。車間內汞濃度較高時,應帶防毒口罩鉛或用碘處理過的活性炭口罩;上班時穿工作服和帶工作帽,離開車間應脫去工作服和工作帽;班后應洗浴;
4)應定期監測空氣中汞的濃度,及時了解工人接觸汞程度和環境狀況;
5)工人應定期進行職業健康監護,早期發現患者及時處理。
3.錳
工業生產中吸入多量氧化錳煙霧可導致“金屬煙霧熱”;慢性中毒早期以神經衰弱綜合癥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為主,繼而出現明顯的錐體外系神經受損癥狀。預防錳中毒的措施主要有:
1)接觸錳作業應采取防塵措施,必須戴防毒口罩;
2)焊接作業盡量采用無錳焊條;用自動電焊代替手工電焊;
3)手工電焊時最好使用局部機械抽風吸塵裝置;
4)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進食。
4.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種劇毒氣體,具有無色、無味、易燃、易爆等特性;在很多行業甚至日常生活都能接觸到一氧化碳,平時所說的“煤氣”中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經呼吸道侵入人體后,比氧更容易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導致人體嚴重缺氧。輕度中毒時常出現劇烈頭痛,眩暈、心悸、胸悶、惡心、嘔吐、耳鳴、全身無力等,若吸入過量的一氧化碳,則常意識模糊、大小便失禁、乃至昏迷、死亡。
預防一氧化碳中毒應注意以下事項:
1)冬天屋內生煤爐取暖必須使用煙囪,使“煤氣”能夠順利排到室外。
2)應經常測定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或設立一氧化碳警報器和紅外線一氧化碳自動記錄儀,監測一氧化碳濃度變化。
3)定期檢修煤氣發生爐和管道及煤氣水封設備,防止一氧化碳泄露。
4)生產場所應加強自然通風,產生一氧化碳的生產過程要加強密閉通風;礦并放炮后必須通風分鐘以后,方可進入生產現場。
5)進入危險區工作時,須戴防毒面具;操作后,應立即離開,并適當休息;作業時最好多人同時工作,便于發生意外時自救、互救。
5.氮氧化物
常見的氮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中毒時,若以二氧化氮為主,主要引起肺傷害;若以一氧化氮為主時,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癥和中樞神經嚴重損害。
預防氮氧化物中毒的方法主要有:
1)酸洗設備及硝化反應鍋應盡可能密閉和加強通風排毒。
2)定期維修設備,防止毒氣泄露。
3)加強個體防護,進入氮氧化物濃度較高的場所工作時應戴防毒面具。
6.氯
氯為黃綠色氣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低濃度時,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對局部有灼傷和刺激作用;高濃度吸入后會引起迷走神經反射性心跳驟停而出現“電擊樣”死亡。
預防氯中毒的方法主要有:
1)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跑、冒、滴、漏,保持管道負壓。
2)含氯廢氣須經石灰凈化處理再排放。
3)檢修或現場搶救時必須戴防護面具。
7.氫氰酸
常溫常壓下為無色透明液體,極易蒸發,其蒸汽略帶苦杏仁味。長期接觸低濃度氫氰酸,可引起神經衰弱綜合癥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人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氫氰酸可立即導致呼吸停止而驟死。
預防氫氰酸中毒的措施主要有:
1)改進工藝,以無毒代替有毒。
2)加強密閉通風。
3)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如氰化物的保管、使用和運輸應有專人負責;建立嚴格的專用制度;用氰化物熏倉庫時要防止門窗漏氣,并需經充分通風方可進入。
4)加強個體防護。應配備防護服、手套、防毒口罩(活性炭濾料)或供氧式防毒面具;車間應配備洗手、更衣設備以及急救藥品。
5)操作工人在就業前應進行體檢,上崗后還應定期體檢。
8.丙烯腈
為無色、易燃、易揮發的液體,具特殊杏仁氣味。丙烯腈可經呼吸道、皮膚和胃腸道進入人體,屬高毒類。在1000mg/m3濃度中,1~2h可致死;在300~500mg/m3濃度中,5~10min出現上呼吸道粘膜灼痛和流淚;在35~220mg/m3濃度中,20~40min,除粘膜刺激癥狀外,還出現頭部鈍痛、興奮和恐懼感、皮膚發癢。
預防丙烯腈中毒的措施主要有:
1)生產車間宜盡量采用露天框架式建筑,便于毒物擴散稀釋。
2)進入反應器清釜前,必須充分排風,以排除殘留的毒物。
3)工作時應戴防毒口罩,工作后應用溫水和肥皂清洗皮膚。
4)丙烯腈易透過橡皮,故不能戴橡皮手套進行操作,應使用專用手套。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6
1 目的
為改善船舶及海工(以下統稱船舶)建造作業環境,降低作業風險,特制定本規定。
2 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各船舶建造企業。
本規定中作業環境是指船舶建造過程中,為改善作業環境,所采取的臨時照明、通風措施,以及設置安全通道和做好施工過程中“6s”工作的要求。
各企業要結合本規定要求進行具體細化。
3 管理職責
3.1企業應指定部門在船舶設計階段制訂船舶建造臨時照明、通風工藝(包括臨時工藝開孔圖),結合船舶艙室結構提出臨時照明及通風方式,選取合適的材料和設備,明確施工安全技術要求。
3.2企業應在原基礎上,明確落實船舶建造臨時照明、通風及船舶建造過程中的“6s”管理主體責任,便于過程中有效操作。
3.3施工部門負責根據施工需求和工藝要求,提前準備好施工所需材料、設備,做好安裝過程中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4企業船舶建造組(項目組)負責提前安排設置臨時照明、通風、安全通道等措施,安排和督促生產單位做好“6s”工作,確保作業環境滿足作業安全要求。
3.5各施工單位應做好“6s”管理工作,保證施工現場的干凈整潔,不斷提高作業人員素養,規范作業人員行為。
3.6安監部負責做好臨時照明、通風、安全通道以及施工現場“6s”工作的監督檢查。
4 管理內容
4.1臨時照明安全管理要求
4.1.1臨時照明照度要求
按照gb50034-20xx《建筑照明設計標準》執行,滿足施工安全要求。
4.1.2根據艙容大小合理選用照明燈具
常規艙室內應采用36v led燈進行照明。當艙容過大,采用36v led燈無法滿足施工照明要求時,應采用合適的220v燈具進行照明。
4.1.3應急照明要求
機艙及生活區等人員密集區域應設置應急照明燈,確保停電時人員安全撤離。
4.1.4臨時照明安裝、維護及拆除
各企業應按照本企業原有制度,做好臨時照明的安全管理工作。
4.2臨時通風安全管理要求
4.2.1風機的選擇
a. 密閉艙室內電、氣焊作業應選用排風方式進行通風,以便有效排除艙內有害氣體,減少對焊接質量的影響及降低對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危害。
b. 密閉艙室涂裝作業通風風機的`選用和數量要求,按照《密閉艙室涂裝通風工藝》要求執行。
4.2.2通風孔要求
a. 密閉艙室通風孔應盡量利用船舶艙室人孔, 對于只有一個通風孔的艙室宜增設一個通風孔。
b. 人孔數量無法滿足通風要求的情況下必須增設臨時通風工藝開孔。無法增設臨時工藝開孔時,應選用更加可靠的通風措施進行通風。
4.2.3其它要求
a. 各企業應按照本企業原有制度,做好風機使用及維護的安全管理工作。
b. 防爆風機維修后必須由專業檢測部門出具防爆證明,否則視為不防爆。
4.3安全通道安全要求
4.3.1分段制作階段,應結合胎架、托架高度,制作使用專用工裝梯,以方便工人安全上下。
4.3.2各企業在分段制作階段應盡可能將舾裝件梯子安裝到位,無法安裝到位的,分段搭載后應盡快組織安裝到位,確保工人通行安全。
4.3.3船舶搭載施工階段,貨艙與貨艙之間、貨艙與機艙之間、貨艙(壓載艙)底部宜增設工藝開孔,作為安全通道(也可用于通風),方便工人施工及緊急情況下安全撤離。
4.3.4船舶下水舾裝階段,由于機艙施工量大,企業可根據船型在機艙合適位置靠碼頭一側外板開具臨時開孔,作為臨時施工通道,方便工人作業,提高作業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4.4“6s”工作要求
4.4.1施工用材料、工器具應指定區域妥善存放。
4.4.2施工用的電線、氣管應妥善的拉設在過線架或過線鉤上,保持安全通道暢通。
4.4.3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垃圾及廢棄物應及時進行清理,并放置在指定的垃圾箱內或指定的區域內。企業應指定每天的定時清掃時間,并做好監督執行,保持作業現場的干凈整潔。
4.4.4作業人員應做好工具箱、設備箱內的清潔清理工作,作業用圖紙、工器具及相關材料應整齊的放置在工具箱內。
4.4.5作業人員應保持服裝、儀容、言談良好,嚴格按照施工安全要求規范進行作業。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7
第1章 總則
第1條 為了給生產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加強對生產作業環境的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第2條 工廠中所有涉及生產作業環境方面的相關工作均按本制度的規定執行。
第3條 本制度中的生產作業環境不僅包括生產的主要現場,也包括進行檢驗的輔助生產現常
第2章 設備布局要求
第4條 生產設備的布置首先要滿足工藝流程的要求,其次要滿足安全與衛生的要求。
第5條 在布置各種大、中、小型生產設備時要綜合考慮便于操作、安全、作業流動等因素,同時確保各設備之間留有足夠的空間,具體要求如下。
1.生產設備的間距以活動機件達到最大范圍計算,其中小型設備與中型設備的間距不小于一米,大型設備的間距不小于兩米。
2.生產設備與生產現場的墻、柱之間的距離同樣按活動機件達到最大范圍計算,小型或中型生產設備與墻柱的間距不小于0.8米,大型生產設備與墻柱的間距不小于0.9米。
3.小型生產設備的操作空間不小于0.6米,中型生產設備的操作空間不小于0.8米,大型生產設備的操作空間不小于1.1米。
第6條 在布置大型機械設備時,應考慮操作設備時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廢料如何擺放,同時確保操作者的'動作不干擾別人,所以,必須留有寬敞的通道和充足的出料空間。
第7條 對于產生強烈噪聲的設備,如不能采取減噪措施降低其噪音,則應將其布置在離生產現場較遠的地方,同時需要注意不得影響其他部門的辦公環境,管理制度《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第8條 對生產現場中高于兩米的運輸線,必須設置防護網或防護罩進行保護。若使用防護網,則其網格的大小應以能阻止所運輸的物件墜落于地面為標準,運輸線的兩端應設置防護欄,其高度不得低于一米。
第3章 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擺放管理
第9條 生產現場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必須按照操作順序,整齊地放入指定的區域,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加以固定,禁止亂擺、亂放。
第10條 生產所用的工位器具、模具、夾具、量具等必須放到指定的地方,以防止混亂或墜落傷人。
第11條 生產用原材料必須限量放入生產現場,以免造成生產現場的擁擠或導致發生其他事故。存放量的具體標準如下。
1.白班不超過加工額的1.5倍,夜班不超過加工額的兩倍。
2.大件原材料必須按照額度領取,禁止超過當班的生產額度。
第12條 在生產現場碼放各種物料時不得超高,一般碼放高度不允許超過2.5米(物品單位超高除外),高度與寬度的比例不超過2∶1;易滾動的物品要有墊塊進行固定;堆垛的底部要牢靠,垛與垛之間的間距要合理,以便于吊裝和搬運。
第4章 地面狀態管理
第13條 合理地規劃生產現場的地面,用不同的顏色將生產現場的地面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安全通道必須以綠色、醒目的標志標示出來。
第14條 生產現場所劃定的各區域間距要合理,其中人行通道不得小于一米。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8
第一條
起重機械系指橋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裝卸橋、纜索起重機、汽車起重機、輪胎起重機、履帶起重機、鐵路起重機、塔式起重機、門座起重機、桅桿起重機、升降機、電葫蘆及簡易起重設備和輔助用具(如吊籃)等,不包括浮式起重機、礦山井下提升設備、載人起重設備。
第二條
新購置的起重機械,其生產廠家應豎家政府主管部門頒發具有資質的專業制造廠,具有產品合格證和安全使用、維護、保養說明書。
第三條
設計、制造、改制、維修、安裝、拆除起重機械(包括臨時、小型起重機械)時,需取得國家政府授權的部門頒發的許可證。
第四條
起重作業應按工件重量劃分為三個等級,型:100t以上;中型:40t至100t;小型:40t以下。
第五條安全管理
1、使用單位應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對起重機械進行日檢、月檢和年檢。對在檢查中發現問題的起重設備,應進行檢修處理,并保存檢修檔案。
2、起重指揮人員、司索人員(起重工)和起重機械操作人員應持有國家政府規定的、有效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從事指揮和操作。
3、在進行型起重作業前,直屬企業安全部門應對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進行審查。
第六條起重作業前應進行以下項目的安全檢查:
1、安全監督部門應對從事指揮和操作的人員進行資格確認;
2、對起重機械和吊具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確保處于完好狀態;
3、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確認;
4、對吊裝區域內的安全進行檢查(包括吊裝區域的劃定、標識、障礙);
5、核實天氣情況。
第七條作業中安全措施
1、起重指揮應嚴格執行吊裝方案,發現問題應及時與方案編制人協商解決。
正式起吊前應進行試吊,試吊中檢查全部機具、地錨受力情況,發現問題應先將工件放回地面,故障排除后重新試吊,確認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裝;
吊裝過程中,出現故障,應立即向指揮者報告,沒有指揮令,任何人不應擅自離開崗位;
起吊重物就位前,不許解開吊裝索具。
2、起重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十不吊”原則,即:
超載或被吊物重量不清;
指揮信號不明確;
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吊物滑動;
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
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
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
工作場地陰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情況和指揮信號;
重物梭角處與捆綁鋼絲繩之間未加墊;
歪拉斜吊重物;
易燃易爆物品。
3、司索人員應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并及時報告險情;
根據重物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吊具與吊索;不準用吊鉤直接纏繞重物,不應將不同種類或不同規格的吊索、吊具混在一起使用;吊具承載不應超過額定起重量,吊索不應超過安全負荷;起升吊物,應檢查其連接點是否牢固、可靠;
吊物捆綁應牢靠,吊點和吊物的重心應在同一垂直線;
禁止隨吊物起吊或在吊鉤、吊物下停留;因特殊情況進入懸吊物下方時,應事先與指揮人員和起重機司機(起重操作人員)聯系,并設置支撐裝置,不應停留在起重機運行軌道上;
吊掛重物時,起吊繩、鏈所經過的.棱角處應加襯墊;吊運零散的物件時,應使用專門的吊籃、吊斗等器具;
不應綁掛、起吊不明重量、與其它重物相連、埋在地下或與地面和其它物體凍結在一起的重物;
人員與吊物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放置吊物就位時,應用拉繩或撐竿、鉤子輔助就位。
第八條起重作業完畢,作業人員應做好以下工作:
1、將吊鉤和起重臂放到規定的穩妥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應放到零位,對使用電氣控制的起重機械,應將總電源開關切斷;
2、對在軌道上工作的起重機,應將起重機有效錨定;
3、將吊索、吊具收回放置于規定的地方,并對其進行檢查、維護、保養。
8、生產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9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使公司在生產與經營活動中,遵守國家環保法律、法規要求,使公司環境保護工作得到持續改進,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各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管理要求。
第三條本辦法采用如下定義:
清潔生產:是指通過不斷應用先進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源頭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第二章管理組織與職責分工
第四條管理組織
。ㄒ唬└鲉挝稽h政一把手是本單位環保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ǘ⿷O置公司和部門、車間二級環保管理體系,公司層面設置環保管理機構,車間層面須設置專職環保管理人員。各級管理機構應有明確的環保職能、崗位說明書和工作流程。
。ㄈ└鲄f作單位,應對應公司管理制度建立自己的環保管理辦法。
第五條職責分工
(一)環境保護部
1.負責編制公司環保管理制度、環保規劃,并監督實施;
2.負責總量污染統計、減排與核算;
3.負責對各類環保統計報表的審核、建檔工作;
4.負責制定環保專業宣傳、培訓計劃并實施,污染治理新技術推廣與應用;
5.負責對建設項目環!叭瑫r”執行情況、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重點環措項目實施情況、危廢處置等方面的合規性監督檢查和環保審計,并考核;
6.負責推進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及清潔生產審核工作;
7.負責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的調查與處理;
8.負責指導各單位環保管理工作。
。ǘ┸囬g環保管理部門
1.負責辦理本部門、車間的環境影響識別評價和環保;
3.負責審查本車間環保費用預算、環措項目實施、對所轄部門、車間管理與考核;
4.參加公司級環保培訓教育、組織車間內部環保培訓教育;
5.負責監督管理各自的污染防治設施、監督管理各自的排污口及在線監測管理,在線監測儀器的比對監測、環保局季度考核監測;
6.負責一般環境污染責任事件的調查與處理;
7.配合政府管理部門到本車間的執法檢查及調研、處理本車間相關的政府事務。
。ㄈ┢渌嚓P環保管理部門
參照公司管理部門職責執行,管理好本單位的各項環保事務。
第三章排污申報登記
第六條各單位應按照國家法規要求實施排污申報登記工作。須按照表格要求如實填報,不得瞞報或謊報,并在規定時間內上交,必要時提供有關監測報告和技術資料。
第七條各單位排污申報登記內容須經環境保護部審核,確認無誤后,方可上報上級環境主管部門。
第八條各單位在排污申報登記后,如排污情況發生較大變化時,應及時填報《排放污染物月變更申請表》上報區環保局,同時在環境保護部備案。具體要求按《排污申報管理辦法》執行。
第四章排污許可證管理
第九條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廢水、廢氣、產生環境噪聲污染和固體廢物的單位,應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申領排污許可證。
第十條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排污者,不得排放污染物。取得排污許可證的排污者,必須按照排污許可證核定的污染物種類指標和規定的方法排放污染物。
第十一條排污許可證由正本和副本構成,有效期最長不超過五年。各單位排污證的申辦、管理按《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執行。
第五章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
第十二條公司所有建設項目必須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執行環!叭瑫r”制度。
第十三條環境保護部對各單位新、擴、改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及污染治理措施“三同時”執行情況實施監督管理。
第十四條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程序
。ㄒ唬﹩迎h境影響評價工作前,需要向審批項目的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提交項目建議書、備案證或核準登記表,確定編寫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文件的類型。
(二)項目單位必須委托有相應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環評單位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或報告表,報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ㄈ┍慌鷾实沫h境影響報告書或報告表中所規定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應作為建設項目中環境保護管理依據,要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逐一落實并做到“三同時”。
(四)建設項目投產前要向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批準機關(省、市、縣環保局)提出試生產申請,得到批準后方可投入試生產。
。ㄎ澹┙ㄔO項目試運行3個月內,要向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批準機關提出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由環保主管部門組織現場驗收。
第十五條建設項目的產品性質、規模、建設地點或采用的生產工藝等發生重大變化時,項目建設單位應按規定的程序修改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重新報批。
第十六條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自批準之日起滿5年,建設項目方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應當報原審批機關重新審核。
第十七條各單位建設項目所有涉及的環評文本、環評批復、試運行及批復、竣工驗收報告、竣工驗收監測報告等相關資料,都應報環境保護部備案。
第十八條新建項目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與備案、在線監控設備聯網與驗收、工程環境監理報告已列入“三同時”驗收必備條件。
第六章環境監測管理
第十九條各單位要制定年度排污監測計劃,包括內部常規監測和委外監測兩部分。年度監測計劃要明確監測點位、監測項目、監測頻次、監測時間、負責人。年度監測計劃經公司環境保護部審核后實施。
第二十條各單位的污染物排放口及污染治理設施的出口,應進行內部常規監測。一般情況下車間的污染物排放口要求每月至少監測一次,污染治理設施出口及公司總排口每天至少監測一次。并建立環保監測臺帳;沒有監測能力的單位可委托市環保監測站監測。
第二十一條環境監測的內容和方法
(一)環境監測的內容一是按照《環評報告書》中監測計劃及所列監測項目制定,二是按照當地環保主管部門對各企業進行監測的各項常規指標及其他特征污染物。
(二)環境監測的方法采用國家規定的《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和《大氣污染物監測分析方法》中規定的方法。
。ㄈ⿲δ承┎痪邆浔O測手段和條件的污染物,也可采用物料衡算的方法進行計算。
第二十二條凡建有污染治理設施的單位,必須配套建有能夠監測本單位特征污染物的監測設備,配備具有相應資質的監測人員,持證上崗。
第二十三條各項監測必須做好記錄,數據準確、可靠。環境保護部對各單位監測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第二十四條排污口在線監控設備及環境監測設備要定期進行校驗并保存校驗記錄,在線設備每季度自行比對工作按照公司《水污染源在線監控設備運行管理辦法》執行。
第二十五條對于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執法監督監測或公司環境保護部的抽測,各單位要積極予以配合,并對照取樣分析,將監測結果存檔。
第二十六條國控企業自行監測方案及監測結果信息公開要求,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執行。
第七章污染治理設施的管理
第二十七條各單位的污染治理設施必須保證設備完好,并維持正常運行。
第二十八條一般情況下污染治理設施要隨生產停產檢修而檢修,不得擅自停止使用,若出現設備損壞不得已必須停用檢修時,需要上報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批準,必須說明設施停止使用的原因、天數及停止使用期間采取的其他達標應急措施等。
第二十九條公司環境保護部將不定期組織有關人員對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情況進行抽查,對不符合要求的單位提出批評或處罰。
第八章突發環境事件管理
第三十條識別環境風險,編制應急預案
。ㄒ唬┐嬖谖廴疚锱欧、產生或處置危險廢物、使用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對生產運行過程中因突發性事件或自然災害導致的環境污染事件及其它潛在環境風險進行識別評價,制定相應處置和預防措施。
。ǘ锻话l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包括總則、應急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預防與預警機制、應急處置、后期處置、應急保障、監督管理、附則、附件等基本內容,還包括本單位的概況、周邊環境狀況、環境敏感點介紹,本單位的環境危險源情況分析、應急物資儲備情況等內容。
。ㄈ└鲉挝痪幹频摹锻话l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經應急專家評估后報上級環保主管部門備案,應急預案備案表復印件報公司環境保護部歸檔。
(四)各單位依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每年不少于一次,并保存相關演練記錄,包括演練計劃、演練預案、過程照片和影像資料、演練過程記錄、演練效果評估及改進、文件修訂記錄。
第三十一條各單位發生突發環境事件后應立即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防止二次污染和污染面的繼續擴大。
第三十二條發生重大或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的信息報送工作,按照《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和調查處理管理辦法》執行。
第三十三條突發環境事件的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三類。初報從發現事件起一小時內上報;續報在查清有關基本情況后隨時上報;處理結果報告在事件處理完畢后立即上報。報告應采用適當方式,避免在當地群眾中造成不利影響。
第三十四條事件調查與分析
。ㄒ唬┦录蛘{查和善后工作完成后,責任單位應向環境保護部提交詳細的書面報告,說明事件發生原因、過程、危害、采取的補救措施、處理結果以及遺留的問題和防范措施等情況,并附有關的證明文件。
。ǘ┍匾獣r環境保護部組織相關單位和專家召開分析會,對突發環境事件產生的.原因進行認真分析,督促有關單位制定防止事件再發生的措施或管理辦法。
第三十五條突發環境事件的責任追究除按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執行外,按照公司《環境保護責任追究管理辦法》對相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突發環境事件發布信息或媒體采訪需按照《突發環境事件公共關系應急處置管理辦法》執行。
第九章環,F場檢查
第三十六條環境保護部有權隨時對各單位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現場檢查。
第三十七條各單位有義務接受現場檢查,并應積極配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
第三十八條現場檢查內容
。ㄒ唬┉h保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執行情況;
。ǘ┙ㄔO項目環保合法手續、排污許可證持證及按證排污情況;
(三)污染治理設施、在線監控設備運行情況,監測人員持證上崗;
。ㄋ模┪U申報、轉移、暫存與處置情況;
(五)應急演練、人員培訓情況;
(六)環境污染事件處理情況;
。ㄆ撸┣鍧嵣a中高費方案實施情況;
。ò耍┉h境體系認證情況,對相關方施加影響、適用法律法規的合規性評價。
第三十九條環境保護部對檢查中發現的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廢渣、廢氣、噪聲等污染物的治理措施操作不當,致使污染物超標排放或違法處置等行為,依據其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程度,對直接操作者按照公司《環境保護責任追究管理辦法》進行責任追究。
第十章清潔生產審核與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第四十條公司鼓勵清潔生產,并將清潔生產納入企業發展規劃,由技術部門牽頭組織清潔生產推進工作,各單位環保管理部門、研發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積極予以配合。
第四十一條各生產單位應開展有關清潔生產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推廣,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造,逐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產生。
第四十二條各生產單位應當對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的資源消耗以及廢物的產生情況進行監督和控制,并根據需要對生產過程實施清潔生產審核。
第四十三條提倡各單位根據各自情況,按照國家有關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規定,積極推進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和認證工作,提高企業環保管理水平。
第四十四條各單位應將清潔生產審核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費用納入年度全面預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企業用于清潔生產審核和培訓的費用,可以列入企業經營成本。
第四十五條清潔生產審核每五年一輪,新建項目在“三同時”驗收滿五年時啟動清潔生產審核。
第十一章“三廢”綜合利用和處置的管理
第四十六條各單位應建立、健全污染防治責任制度,積極開展工業三廢綜合利用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四十七條各單位應當在經濟技術可行的條件下,對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產生的“三廢”自行回收利用,如有必要轉讓給其他單位的,要仔細審核處置方的資質,并確保廢物的最終處置符合環境保護要求,防止污染物的轉移。
第四十八條對于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廢物,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收集、貯存、運輸,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置),在此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具體操作執行公司《固體廢物管理辦法》。
第十二章排污費的繳納和環保專項資金的申請與使用管理
第四十九條公司要按時足額繳納排污費,并將排污費數額核定表、繳費收據的復印件存檔備查。
第五十條環境保護部對公司環保專項資金的申請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第五十一條環保專項資金分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三種,各單位可根據各級環保專項資金的申請要求,組織申報材料。
項目申報材料包括:
。ㄒ唬╉椖繂挝簧暾堎Y金的正式文件;
。ǘ┨顚憽董h境保護專項資金申報項目基本信息表》;
。ㄈ╉椖繂挝环ㄈ藸I業執照復印件;
。ㄋ模┛尚行匝芯繄蟾。包括:項目目的、治理方案或者技術路線、總投資概算、申請補助金額、資金使用方向、實施保障措施、預期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等;
。ㄎ澹╉椖總浒、規劃、土地及環評批復文件。
第五十二條環境保護部根據有關單位的申報情況進行匯總,統一上報,如項目過多,則召集有關專家進行篩選,根據實際需要,決定項目和申請資金的數量。
第五十三條獲得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必須按照政府部門的有關規定,保證?顚S,配套資金及時到位,確保實施效果,通過驗收。
第十三章建立健全環境保護資料檔案
第五十四條為進一步加強各單位的現場監管,規范環境管理,根據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要求,各單位應建立規范的環保資料檔案,有效期四年內資料。檔案資料包括以下內容:
。ㄒ唬┥a工藝技術資料;
(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料(永久);
。ㄈ└髂甓扰盼凵陥、排污許可證、監測報告、現場監督檢查記錄單及排污費繳費單據;
。ㄋ模┪kU廢物材料(危廢轉移聯單留存五年);
。ㄎ澹┪廴咎幚碓O施技術資料;
。〤OD、氨氮在線監控資料;
。ㄆ撸┉h境事件應急處置資料;
。ò耍┣鍧嵣a資料。
第十四章附則
第五十五條本辦法由公司環境保護部負責解釋。
第五十六條本辦法自20xx年3月1日起實施。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10
一、防治水污染
1、禁止任何人將污水,含有有毒化學藥品的廢水排放到水溝中;
2、禁止任何人將垃圾、廢油、廢渣、有毒廢棄物排放下水道;
3、禁止使用滲井、滲坑處理工業三廢;
4、一切含油廢液嚴禁倒入下水道;
5、嚴禁用稀釋方法排放廢液;
6、為了防止充電液的流失,應隨時檢查維修充電池,同時消除處理廢液,用硫中和法以減少油污污染;
二、防止大氣污染
1、禁止在廠內夢燒瀝清、油氈、橡膠、塑料油渣及其它可產生毒性氣體的廢物;
2、經爐必須有消煙、除塵設備,以減少煙塵對大氣的污染;
3、汽車噴漆必須在廠房內進行,噴漆間要安裝排風扇;
4、噴漆作業采用硝基元苯稀釋劑,并采用電動無氣噴涂機;
5、工廠貯藏的油漆及稀釋濟,經常進行檢查防止漏失妥善保管。
三、防止其它污染:
1、切實作好各種設備的維護與保養;
2、加強廢油管理,凡是更換下來的.廢油一律貯存于專門的容器內(桶),統一管理、統一回收。
3、砂輪機等產生較大嗓音的設備,經常注意檢修,以減少嗓章污染確保安全。
四、環保職責:
1、為了搞好環保工作,設兼職環保員一名,在廠長指導下負責全廠的環境保護工作;
2、認真學習宣傳環保方針政策法令及有關規定,監督檢查貫徹執行情況;
3、認真執行環保工作方針、政策、法令,對工廠的環保工作全面負責,對環保工作有違反的情況及時制止,并采取必要處理措施;
4、對嚴重違反環保系列的個人,要進行教育批評和經濟處罰。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11
(一)清潔管理
現代清潔不但注重一般業務的掃',更為注重專業的保',防止建材的磨損、變色、生銹、發霉等。因此,我們的清潔作業更注重專業業務的含義是'保潔'。
清潔工作,選用適當的清潔用品,不但能保持建材的'外觀整潔,而且能更進一步減少各種腐蝕;使用無污染清潔劑保持環境的清新,并采取保護措施,還可以提高建材使用中的抗磨損能力。
(二)綠化管理
在提高綠化植物的生長質量、維護綠化植物優美外型的同時,注重與園林藝術協調與融合。
(三)消殺管理
為有效控制'四害'密度,營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將以'預防為主、全面達標'為原則,根據季節的變化,制定相應的消殺工作計劃,把滅鼠、滅蠅、滅蚊、滅蟑螂、滅白蟻工作做好。
消殺區域主要包括:大樓地下室、各樓梯通道、各辦公室及功能廳、各機房、廁所、沙井、化糞池、垃圾箱等室內外公共區域及值班室和食堂。
在消殺工作過程中,將以不影響人員正常辦公、生活為前提,把有噪音和刺激性氣味的消殺施藥工作盡量安排在夜間或周末進行,在第二天工作日開始前做好通風排氣。在消殺工作質量控制方面,把周期性大區域普及消殺與重點區域強化管理相結合,嚴格控制蚊蠅滋生地和密集發生區,控制鼠患,消滅白蟻危害。
(四)排污管理
服務中心對于項目的污水井、排污管、化糞池等將采取隱性化的管理,確保業戶或租戶有一個無污水、無廢氣、無臭氣的工作、生活環境。
(五)污染控制
服務中心對于各種可能的污染源如食堂排煙、風機噪音、冷卻塔飄散水、機器設備震動、玻璃眩光等采取有效的控制。并積極推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和節約能源活動。
(六)倡導洗手間文化
通過對洗手間內的精心布置,如綠化擺設、墻面布置等,倡導洗手間文化,為環境管理提供一個示范點,同時也是環境管理的一種升華,展示的不但是一種風格,還是一種文化,還是一種讓人感慨萬千的感想。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1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我廠環境保護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堅持推行清潔生產、實行生產全過程污染控制的原則;實行污染物達標排放和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原則;堅持環境保護工作作為評選先進的必要條件,實行一票否定制。
第二條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應對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行政一把手是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
第三條配備與開展工作相適應的環保管理人員,掌握生產工藝技術及生產運行狀況。
第二章環境監測工作
第四條每年根據公司下達的《環境監測計劃》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監測時如有超標情況,要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及時通知相關部門,不得私自減少監測次數或停止監測。
第五條每月3日上報前一個月的《環境報表》。
第六條生產辦除開展常規監測外,要承擔對突發性的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工作。
第七條外排污水和大氣的監測外委進行。
第三章環境保護工作日常管理
第八條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中,實現全過程、全天侯、全員的環保管理,在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的同時,必須有環保工作內容。
第九條積極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全員的環保意識。重點要作好“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環境日”的宣傳工作。
第十條完善環保各項基礎資料。
第十一條加強對外來施工單位施工作業的環境管理,承攬環保設施施工的單位,要持有上級或政府主管部門的施工許可證,在施工過程要防止產生污染,施工后要達到工完、料凈、場地清,對有植被損壞情況的.,施工單位要采取恢復措施。
第十二條污染防治與三廢資源綜合利用:
(一)對生產中產生的“三廢”進行回收或處理,防止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對暫時不能利用而須轉移給其它單位利用的三廢,必須由公司安全環保部批準,嚴格執行逐級審批手續,防止污染轉移造成污染事故;
(二)開展節水減污活動,采取一水多用,循環使用,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
(三)在生產過程中,要加強檢查,減少跑、冒、滴、漏現象。對檢修中清洗出的污染物要妥善收集和處理,防止二次污染。對檢修中拆卸的受污染的設備材料要進行處理,避免造成污染轉移;
(四)在生產中,由于突發性事件造成排污異常,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防止污染擴大,并及時向公司安全環保部匯報,以便做好協調工作;
(五)對于具有揮發性及產生異味的物品,要采取措施防止揮發性氣體造成污染環境或產生氣味,避免污染環境或氣味擾民事件的發生;
(六)凡在生產過程中,開停工、檢修過程產生噪聲和震動的部位,應采取消音、隔音、防震等措施,使噪聲達標排放。
第四章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
第十三條新、改、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以下簡稱為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執行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
第十四條建設項目應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采用清潔生產工藝。
第十五條凡由于設計原因,使建設項目排污不達標,設計單位除負設計責任外,還應免費負責修改設計,直至排污達標,并承擔在此期間由于排污不達標造成的排污費和污染賠款,對由于施工質量造成生產裝置污染處理不能正常運行,施工單位應免費限期進行整改,直至達到要求。在此期間,發生的環保費用由施工單位承擔。
第五章環境保護設施的管理
第十六條生產辦要將環保設施的管理納入設備的統一管理。
第十七條環保設施需檢修或臨時搶修,要對其處理或產生的污染物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并上報公司安全環保部批準,保證污染物得到有效處理和達標排放。
第六章環境污染事故的管理
第十八條污染事故是由于作業者違反環保法規的行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響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原因致使環境受到污染,人體健康受到危害,社會經濟與人民財產受到損失,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污染事件,事故的處理按局環境保護管理辦法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污染事故級別劃分根據國家污染事故劃分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凡發生污染事故后,必須立即采取應急處理措施,控制污染事態的發展,并立即上報公司安全環保部,開展事故調查等工作(最遲不得超過2小時),12小時內將事故報告或簡報上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公司安全環保部按照有關事故處理規定分級負責,逐級上報,接受處理。
第二十一條凡外來施工的承包單位,在簽訂工程合同時,簽訂雙方要明確環保要求及規定,施工隊伍主管部門要監督檢查,發生污染事故,一切后果由責任方承擔。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中油集團、管理局、、實業公司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本制度由生產辦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13
為防止建筑施工作業污染和擾民,依據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制定環境保護措施。
一、防止大氣污染
1、將現場內的堆土、堆砂用帆布或密目網等進行重疊式覆蓋。
2、施工現場內的道、空地全部硬化,循環道路用c20混凝土澆筑,其他區域地面用500mm×500mm的方磚鋪設,局部附以綠化。
3、清理施工垃圾時,采用容器吊運的辦法,嚴禁任何人隨意凌空拋散。采用封閉垃圾站存放垃圾,并將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區分存放,及時清運。外運時覆蓋嚴密,確保不沿途撒落。
4、施工現場設專人清掃保潔,使用酒水設備定時灑水降塵。
5、在混凝土輸送泵前和混凝土車清處洗設置沉淀地。在混凝土車出場前,由專人對車輛進行清洗,以防止車輪帶泥出現場上路行駛。
6、木工加工棚內產生的木(鋸)屑有專人收集裝袋,集中送到批定地點。
7、對水泥、白灰等易揚塵材料,實行輕卸慢放,用封閉式庫存的辦法,以減少揚塵的產生。
8、施工作業面做到活完腳下清,及時將建筑垃圾裝入容器,吊運至垃圾站處理。
9、冬季保溫措施采用防火草簾,不使用巖棉被,防止巖棉揚塵。
10、施工現場的施工區、生活區內不得焚燒化學、塑料、橡膠、油料等物品,以防產生有害、有毒的煙塵污染大氣,造成毒害。
二、防止水污染
1、在小型攪拌機前臺、混凝土輸送泵及混凝土運輸車清洗處,設置沉淀池,使排放的廢水先經過池內,二次沉淀后再排入市政府污水管線,或回收用于灑水降塵。
2、針對食堂就餐人員多的因素,我們設置食堂污水隔油池,食堂產生的污水須經隔油池處理后,排放到下水管道,并設專人管理,定期掏油(每周兩次),以防止污染水體。
3、對現場存放的油料、油劑等,實行專庫存放,專人管理,庫內不存放其他物料,庫房地面和墻面均做防漏的特殊處理。在使用上實施定人限額領用的辦法。設立專項檢查,以防止跑、冒、滴、漏而產生污染。
4、禁止有毒、有害廢棄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環境。
三、防止噪聲污染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施工場界躁聲限值》(gb-12523-90)制定的降躁聲制度。在施工過程中實施以下措施,以防止躁聲污染。
1、人為躁聲控制
(1)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躁聲污染的管理制度,增強全體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提高防止躁聲擾民的自覺性,減少人為躁聲污染。
(2)在施工現場以及宿舍,嚴禁大聲喧嘩吵鬧、高聲歌唱或敲擊工具、餐具等。
(3)作業中搬運物件,必須輕拿輕放,嚴禁拋擲物件而造成躁聲。
(4)信號指揮人員在晚22時后,早上6時前,如有起重作業,只可使用對講機,不得用哨子指揮吊運作業。
2、嚴格控制作業時間
(1)作業時間控制在晚間作業不得超過22時,早晨作業不得早于6時。
(2)特殊情況需連續作業(或晚間作業)的,則應采取有效的降躁措施,并事先做好周圍群眾的`工作,同時報工地所在地環保局備案后再施工。
3、強躁聲機械的降躁措施
(1)對施工現場內的強躁聲機械實行封閉式作業,即對電鋸、電刨、砂輪機、切割機等設備搭設封閉式機械棚,對地泵實施搭設隔聲棚的措施,以減少強躁聲的擴散。并同混凝土運輸單位洽商,混凝土車進入現場后禁止大油門轟轉。
(2)澆混凝土用的振搗棒,采用低頻低躁型。由專業人員操作,不得在振搗作業中撬動鋼筋或模板,以防止發出強躁聲而污染環境、擾民。
(3)加強施工現場的躁聲監測:按《建筑施工場界躁聲測量方法》(gb-12524)實施長期監測,專人管理,發現有超過施工場界躁聲限值標準的,立即對現場超標因素進行整改,真正達到施工躁聲不擾民的目的。
四、實行分類管理
1、避免泄漏現象
(1)現場儲存、使用的化學品(油漆、涂料)和含有化學成分的其他材料,控制泄漏、遺灑揮發。
(2)對油料、油漆、稀料、冷底子油、模板油、脫模劑、壓縮氣體、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爆固體、自燃物品、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等材料嚴格進行采購、運輸、存放、發放和使用控制管理。
(3)如發生大面積的遺灑、燃燒、爆炸等事故,按照《應急準備與響應程序》的預案實施應急處理。
2、施工過程做到落地清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3、對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區別處置的方法。固體廢棄物應嚴格分類,按劃分的相應貯存區域和貯存方式,整齊合理堆放,并有明確標識。
4、有毒、有害廢棄物單獨放置在密閉容器內或對其進行全封閉,并注明“有害”字樣。
5、木材等木作工程現場可再次利用的無毒無害廢棄物,可就地回收使用;鋼筋、包裝容器等木作工程現場不能再次利用的可加收無毒無害廢棄物,應向公司經營科報批后處理。
6、可回收有毒有害廢棄物,如廢油桶、廢塑料布、廢滅火器等向公司經營科和安全設備科報批后處理。
7、對不可回收利用的無毒無害廢棄物,應經工程科審批后委托垃圾清運單位處理,并與其簽訂清運垃圾合同。
8、對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有害廢棄物,應根據國家法規,采用密閉容器存放,防止二次污染。
9、生活廢棄物經公司安全設備科審批、施工廢棄物經公司經營科審批后,委托有資質的清運處置單位進行處理。
10、項目部每月兩次對固體廢棄物的控制進行檢查,并將檢查情況每季度向總公司工程部、經營部、安全設備部匯報。
五、定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對所有的班組成員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定期進行大課教育,并用板報、講座的形式進行廣泛宣傳。組織應知應會考核,以提高全體職工的環境保護意識,共同為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盡自已應盡的義務。
六、現場防塵毒、躁聲監督人員名單
項目經理:
環保主管:
安全員:
生產調度:
倉庫管理:
后勤管理: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14
1、工地生活衛生納入工地總體規劃,設置醒目的環境衛生宣傳標牌和責任區包干圖,并設立衛生專職管理人員和保潔人員。
2、工地四周應設立連續、封閉的'圍墻,市中心區不低于2.5米,其他地段不低于2.2米,并保持穩固、整潔,同時未經批準不得在圍墻外堆放建筑材料及垃圾等,嚴格執行“門前三包”制度。
3、工地現場無大面積積水,道路通暢,經常保持清潔,生活區、辦公室周圍放置一定數量的有蓋垃圾通,并每天傾倒清洗,樓層必須安裝水斗和下水道。
4、工地現場必須有良好的派水溝,經常保持溝底清,無垃圾,無泥漿、污水等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溝現象。
5、建筑垃圾應堆置在規定的地點,生活垃圾應有專用容器存放,并及時清運,要落實各項除害措施,嚴格控制“四害”滋生。
6、工地應設醫務室或巡回醫療點,醫務人員要明確職責,做好防病、治病和衛生工作。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15
一、目的
為創造一個整潔有序的辦公環境,養成良好的文明、有序、高效的工作習慣,增強員工對公司的責任感和歸屬感,推進公司日常工作規范化、秩序化、流程化,特制訂本管理規范。
二、適用范圍
本管理規范適用于公司及分子公司。
三、個人辦公區域管理
1、辦公桌椅保持干凈整潔,桌面無灰塵、水漬、雜物。
2、下班前應清理桌面,離開時應將座椅擺放整齊,靠近辦公桌或擺放在座位下方。
3、外出或下班離開前應鎖好抽屜且不放置貴重物品,以免不慎遺失。
4、抽屜應及時清理、保持整潔,尤其不應有食物殘渣,以免招來蟑螂、螞蟻和老鼠。
5、辦公用品及個人物品應擺放整齊、及時整理,桌下及辦公桌周圍不得堆放各類雜物。
6、垃圾桶應放置在桌下內側,不應放置在過道上,影響他人出入。
7、廢棄物品應及時清理,不得亂扔亂堆雜物,不得占用通道,安全出口。
8、愛惜辦公家具,不故意損壞辦公家具,如發現損壞的辦公家具及時通知行政后勤部門維修。
9、不得與插線板周圍放置易燃物品,包括但不限于桌墊、紙袋、紙張、紙板、紙箱、塑料、泡沫等,不得包裹或覆蓋住插線板,以免發生意外。
10、辦公區嚴禁使用功率大于800w的電器設備,包括電熱水壺及蒸煮器皿,如有使用,一次警告,二次沒收大功率電器并通報批評。
四、文件管理
1、重要紙張文件、保密資料(包括發票、客戶信息、工作聯絡單)等應入柜加鎖,確保資料安全。
2、文件應全部整齊放置在文件架、文件夾或書柜中,保證不散放在桌面上。
3、文件柜、保密柜應有統一標志(部門、編號、責任人),指定責任人定期維護。
4、文件柜、保密柜中物品、文件等擺放整齊,標志明確,便于查找。
5、定期對文檔進行清理,超過保存期的文檔應及時銷毀,保密文件銷毀時應注意信息不得泄露。
五、辦公設備管理
1、臺式機及筆記本
2、擺放端正、保持清潔、愛惜使用,不故意損壞辦公電腦,不自行拆卸辦公電腦,如發現違反者,按固定資產管理條例處罰。
3、離座時電腦應進行鎖定或關閉顯示器電源,下班時關閉主機電源和顯示器。
4、筆記本電腦責任到使用人自行管理,管理辦法詳見固定資產管理條例。
5、打印機、傳真機等公用設備
6、本著節約的原則,應盡量使用無紙化辦公,需要打印時應節約用紙,提倡使用二次用紙。
7、各區域打印機紙張應存放整齊,可重復利用的紙張與白紙分開放置,根據不同用途選擇合適的紙張,嚴禁散亂放置,造成污損及浪費。
8、不允許用傳真機復印文件。
9、應及時取回打印、傳真文件,以免丟失或泄密。
10、遵守打印機使用規范,行政后勤人員檢查并糾正不按規范使用的員工。
11、打印機使用規范如下:
a)請節約用紙。
b)請及時取走打印的文件,錯誤打印或者損壞的文件及時投放到碎紙機中,注意文件的保密。
c)請將廢棄的打印包裝紙或包裝箱投放到垃圾桶內,不要隨處亂扔。
d)請愛惜打印機、傳真機等公用設備,如發現故障或損壞,請及時通知行政后勤人員,不要擅自進行強力拆卸。
六、公共環境管理
。1)公共環境管理
1、保潔人員按規定時間對垃圾桶的物品進行清理,有對辦公環境氣味影響較大的`物品,例如使用完的餐盒等應主動傾倒在貨梯間的垃圾箱內,不應直接丟在垃圾桶內。
2、不在辦公區域內放置和食用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
3、愛惜公共區域的綠色植物,不向綠植花盆中澆倒任何液體及垃圾。如發現違反者,將給予通告批評,并按綠植損壞程度賠償。
4、不在辦公區內的墻面隨意粘貼海報、通知或其他使用粘結劑固定的物品,如需舉辦慶;顒诱執崆芭c所在辦公區行政負責人溝通環境布置流程,如因擅自粘貼造成辦公區墻面污損,由粘貼人承擔所造成的損失。
。2)公共通道整理
1、保持公共通道的通暢及干凈整潔,不要亂扔紙屑、果皮,任何物品不得占用公共通道和安全出口。
2、如特殊情況需臨時擺放的物品,必須放置整齊、不得影響整個辦公場所的美觀及行走方便,重要物品應附標簽說明。
3、公共區域的衛生由保潔人員每日按清潔標準進行清掃,放置在公共區域無人認領的物品,保潔人員可以進行及時清理。
4、嚴禁直接在公共通道地面表面連接計算機電源線、網絡線、電話線等。
(3)公用座位整理
1、個人物品不得留存在公共座位上,以免影響他人使用,個人物品留存在公用座位導致物品丟失由個人負責。
2、使用人員離開時應按照本規范第3條“個人辦公區域管理”的要求進行整理。
。4)會議室、接待室
1、會議室、投影儀嚴格按照預約使用,并遵守會議室使用規范。
2、會議室使用規范:
a)會議結束后,請將座椅擺回原位;
b)會議結束后,請帶走會議時產生的垃圾;
c)如因會議需要打開了扎放整齊的電源線,請回復原狀;
d)會議結束后,請關好照明燈、電視(投影)、空調和窗戶;
e)會議結束后,使用了會議室白板請及時擦干凈;
f)移動投影儀請及時歸還,三次不按時歸還者取消借用投影資格;
七、快遞信件投遞管理
1、前臺不代發任何快遞,請自行將寄送的快遞放置在不同快遞待寄區,并寫清楚寄件人姓名和電話,以免投遞無效退回物件,無法準確找到寄件人,寄件人姓名和電話不清楚者,造成快遞不予寄發者,由個人負責。
2、前臺不代收任何快遞,請及時聽取快遞派送員電話并及時取走收貨區存放的快遞。
3、前臺不分送各部門信件,請各部門助理及時到信件欄查收本部門信件。
八、演播室(直播間)管理
1、演播室(直播間)應明確設備管理員,定期檢修設備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2、演播室(直播間)內張貼演播室環境管理規范,管理員以身作則,愛惜演播室(直播間)環境,依照本規范中個人辦公區域及公共區域管理要求及時進行清理。
3、管理員每天檢查設備,請保證隔天設備的正常使用。
4、晚上值班結束前需及時將燈光及不用的設備斷電,并將門鎖好。
5、演播室外安裝錄制燈或錄制標示牌,明確指示演播室是否正在工作。
6、定期檢查設備線路,防止老化短路造成設備損壞,設備插線板等線路整理好,不要亂拉亂放,注意用電安全。
7、及時清理演播室(直播間)中使用頻率較低的電器及設備,移走堵塞通道的障礙物,保證通道暢通。
8、提升消防意識,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熟知安全出口,安全通道位置。
9、定期維護演播室化妝臺的整齊整潔,對過期、損壞的化妝品及時清理更換。
10、如發現演播室公共設施損壞,及時通知行政后勤部門。
11、演播室環境管理規范:
a)請不要隨處亂扔垃圾,及時將垃圾放入垃圾桶,保持環境衛生清潔;
b)使用演播室物品后請擺放整齊,回復原位;
c)請愛惜演播室化妝品及化妝工具;
d)請注意個人安全,B3地下演播室晚上盡量不安排課程的錄制。如遇特殊情況,安排錄制,需由陪同人同行。
九、個人行為管理
1、我們應做到愛護環境衛生,干凈整齊,物品用完歸位。
2、我們應做到愛護公物,善待辦公電腦、辦公家具。(使用規范詳見固資管理條例)
3、我們應做到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發現衛生間水龍頭損壞應及時通知行政后勤部門。
4、我們應做到安全用電,合理使用電源及外接插座,嚴禁辦公區域內超負荷使用電暖氣、電暖風,電水壺等大功率電器。
5、我們應做到節約用電,離開辦公室前隨手關閉身邊的電源,嚴禁長明燈。
6、我們應做到保證他人人身和財產安全,下班及風天及時關閉門窗,以免損失和對他人的傷害。
7、我們應做到嚴禁吸煙,在辦公樓內的任何區域,包括但不限于衛生間、樓梯間、走廊等,都禁止吸煙,保證消防安全,愛護他人健康。(如發現有人在大廈內吸煙,第一次罰款1000元,第二次按照嚴重違紀處理,公司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8、我們應提高個人修養,注意言談舉止,辦公區內不隨便拖鞋及晾曬衣服,追求創造良好辦公環境整潔的自律精神,遵守各種規范。
十、附則
1、本規范由行政部負責解釋修訂。
2、本規范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3、如發現違反本規范者,公司將予以通報,嚴重違反者,根據相關管理規范,給予一定處罰。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 篇16
(一)環境保護責任制
1、組織機構
(1)本公司各項目經理部必須成立現場環境領導小組,組長由總工程師擔任,設專(兼)職環保員一人,負責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的日常管理工作,技術管理部為常設辦事機構,負責處理日常管理工作。
(2)各項目經理部必須建立有效的環境保護組織機構和自我保證體系,并保持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工作的正常運行。
2、項目經理部主要職責
(1)各項目經理部是公司環境保證體系的具體落實者,負責執行公司環境安全方針和相關的法律法規。
(2)對環境保護體系的實施進行連續監控。
(3)負責項目部環境因素、重大環境因素的識別、危險源、重大安全風險的識別與評定,建立項目部環境因素臺帳、重大環境因素清單,危險源泉臺帳和重大安全員風險清單及控制計劃。
(4)負責建立項目環境保證管理方案、作業指導書、應急響應預案及安全技術交底。
(5)負責配備滿足要求的各類管理人員,建立健全項目各級人員環境職責分工,明確各級人員的責任。
(6)組織進行三級安全教育,進行環境、安全交底,進行分包環境保證管理的考核和評定。
(7)負責配備足夠的工程項目施工管理過程的環境保證資源,進行生產進度、成本的管理,保證項目環境,保證體系的運行。
(8)負責組織項目每月進行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自檢,進行內部溝通,負責糾正措施的制定,實施與跟蹤驗證。
3、技術管理部主要職責
(1)認真傳達并貫徹上級部門下達的環保方針、政策及工作任務,接受上級部門的監督檢查。
(2)認真學習環保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深入施工現場,對各單位的環保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不斷提高全公司環境保護管理水平。
(3)制訂公司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組織、檢查和督促各單位貫徹執行情況。
(4)組織各單位環保員進行業務學習和交流,積極推廣環保科研革新等項活動。
4、環境管理員主要職責
(1)對項目經理負責,貫徹實施環境方針和環境目標,協助建立、完善環境管理體系,確保其有效運行。
(2)負責制定環境管理方案,并保存記錄。
(3)負責環境管理體系文件收發工作,及時傳遞到有關人員手中,保證運行有效。
(4)負責與外部、本部門各層次之間的信息交流,并保持渠道暢通。
(5)負責收集整理有關記錄,以備查閱。
(二)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
1、防大氣污染措施
(1)施工現場主要道路必須硬化處理。施工現場應采取覆蓋、固化、綠化、灑水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濘、不揚塵。施工現場的材料存放區、大模板存放區等場地必須平整夯實。
(2)施工現場不得使用鍋爐、燒煤的茶爐、大灶等;現場食堂必須使用清潔燃料,設施符合環保要求。
(3)規劃市區內的施工現場,澆筑混凝土量超過100立方米的施工現場,必須使用預拌混凝土;未使用預拌混凝土的工地,必須在攪拌設備上安裝除塵裝置并將攪拌棚封閉。
(4)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的細顆粒物應在庫內保存或嚴密遮蓋。
(5)建立灑水清掃制度,配備灑水設備并指定專人負責灑水汲清掃。
(6)建筑物內的施工垃圾清運必須采用封閉式專用垃圾道或封閉式容器吊運,嚴禁凌空拋撒。施工現場應設密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類存放。施工垃圾清運時應提前適量灑水,并按規定及時清運消納。
(7)施工現場出入口必須設置洗車池,施工車輛出入現場嚴格清洗車輪,防止泥沙帶出現場;運土方、渣土車輛必須封閉,運輸和卸運時防止遺撒。
(8)市政道路施工銑刨作業時,應采用沖洗等措施,控制揚塵污染;彝梁蜔o機料物拌合,應采用預拌料,碾壓過程中要灑水降塵。
(9)遇有四級風以上天氣不得進行土方以及其他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工序的施工。
(10)拆除舊有建筑時,應隨時灑水,減少揚塵污染,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起三日內清運完畢,并應遵守拆除工程的其他有關規定。
2、防噪聲污染措施
(1)人為噪聲的控制,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
(2)強噪聲作業時間的控制,凡在居民稠密區進行噪聲作業的,嚴格控制作業時間,晚間作業不超過22時,早晨作業不早于6時,特殊情況需連續作業(或夜間作業)的,就盡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圍群眾的工作,并報工地所在的區、縣環保局備案后方可施工。
(3)強噪聲機械的降噪措施
、贍砍兜疆a生噪聲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業(如預制構件、木門窗制作等),就盡量放在工廠、車間完成,減少因施工現場加工制作產生的噪聲。
、诒M量選用低噪聲或者有消聲降噪聲設備的施工機械,施工現場的.強噪聲機械(如:攪拌機、電鋸、電刨、砂輪機)要設置封閉的機械棚,以減少強噪聲的擴散。
(4)加強施工現場的噪聲監測,采用專人管理的原則,根據測量結果,凡超過《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標準的,要及時對施工現場噪聲超標的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噪聲不擾民的目的。
3、防水污染措施
(1)攪拌機前臺、混凝土輸送泵及運輸車輛清洗處應當設置沉淀池,廢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而是經二次沉淀后循環使用或用于灑水降塵。
(2)現場存放油料,必須對庫房進行防滲漏處理。儲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泄漏,污染土壤水體。
(3)施工現場設置的食堂,用餐人數在100人以上的,應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強管理,專人負責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作業環境管理制度01-01
作業環境保護管理制度(通用6篇)08-05
吊裝作業作業管理制度12-13
作業管理制度01-06
作業安全管理制度12-17
作業現場管理制度12-16
作業票管理制度12-16
交叉作業管理制度12-30
規范作業管理制度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