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4-10-09 11:05:03 俊豪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范文(通用9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范文(通用9篇)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1

          為及時了解我市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現狀,分析當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解決措施和辦法,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根據市委要求,近期,市委統戰部組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六縣(市、區),對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地調研和走訪,先后召開市縣兩級部門座談會7次,中小微企業家座談會6次,走訪中小微企業近30家,發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289份,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

          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微企業1.16萬家,從業人員34.03萬人。其中中型企業1206家,小型企業3527家,微型企業6852家。從企業構成看,三次產業構成為2.09:69.14:28.77。按登記類型分,內資企業(包括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私營企業)為11573家;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1家;外商投資企業3家。按行業分,農業企業1190家;工業企業3639家;建筑業680家;交通運輸倉儲業1136家;批發零售業2318家;住宿及餐飲業1723家;社會服務業647家;其他251家。20xx年1-10月新登記3284家。

          截至20xx年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業總產值完成1039.14億元,同比增長12.67%,環比下降1.35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完成934.55億元,同比增長12.46%,環比下降1.38個百分點;上交稅金56.15億元,同比增長12.58%;提供社會勞動報酬66.31億元,同比增長13.89%。從市中小企業局重點監測的141家企業看,出現虧損的企業達到65家,虧損面46.1%。按行業分:工業企業106家,虧損55家,虧損面51.89%。虧損企業大多涉及煤炭、洗煤、煤機部件、輕工紡織、化工等行業企業;建筑類企業9家,虧損3家,虧損面33.33%;服務業企業12家,虧損4家,虧損面30%;農業企業14家,虧損3家,虧損面21.43%。按規模大小分:中型企業54家,虧損26家,虧損面48.15%;小型企業78家,虧損38家,虧損面48.72%;微型企業9家,虧損1家,虧損面11.11%。停產半停產企業主要分布在煤炭輔助、冶鑄、裝備制造、化工、建材等行業。

          二、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落實情況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特別是20xx年以來,我市連續出臺4項扶持政策,在創業就業、稅收融資、行政審批等方面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這些政策的實施,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實體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但在政策執行方面,有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有的可操作性不強,弱化了政策扶持效果。一是政策知曉度偏低。從收回的289份調查問卷看,中小微企業對我市出臺的扶持政策比較了解的僅65家,占被調查企業總數的22.49%,一般了解的127家,占總數的43.94%;不太了解的達到93家,占總數的32.18%。政策知曉率偏低,有認識不到位、宣傳執行力度不夠的問題,也有政府與企業交流溝通渠道不暢的問題。二是享受政策成本太高。多數企業反映,國家的扶持政策很好,但具體實施的部門有十多個,條條框框太多、審批過程冗長。為了享受優惠,企業不得不“跑”遍相關部門,成本太高。有的企業不是享受不到,而是不愿享受。比如,《關于進一步加強創業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中規定小微企業吸納勞動者就業能享受一定的財政補貼,但據市人社局反映,由于多數中小微企業因用工不規范、“五險一金”繳納不全等問題,僅有20戶企業申報,占全市中小微企業總數的0.13%。三是政策條款細化不足。部分政策缺乏進一步的操作細則和配套措施,以致難以貫徹落實。

          三、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當前我市中小微企業主要面臨“三難”(融資難、用地難、創新難)、“三低”( 企業管理水平低、產品技術含量低、抗風險能力低)、“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術)發展困境。

          (一)“融資難”問題突出。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20xx年中小微企業普遍反映資金困難程度遠遠大于往年。問卷調查顯示,被調查的289家企業中,有59家企業資金狀況非常緊缺,比較緊缺的有151家,兩項占被調查企業總數的72.66%。僅城區中小微企業資金缺口就達5億元以上。導致這種問題的原因,一是銀行融資“門檻高”。有159家企業(占被調查企業的55.02%)反映,向國有商業銀行申請貸款,程序繁瑣,審批時間長;有109家企業(占37.72%)反映融資難以獲得第三方擔保;有90家企業(占31.14%)反映向銀行貸款抵押品要求高。二是社會融資“成本高”。有118家企業(占40.83%)反應社會融資渠道不寬;有97家企業(占33.56%)反映向社會融資成本高。擔保公司、小貸公司融資年息20%左右,有的民間借貸年息甚至高達40%以上。三是銀行“惜貸”、“抽貸”問題嚴重。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反映,多數中小微企業未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治理結構不健全,財務管理不規范,貸款風險遠高于國有企業。超過七成的中小微企業反應,銀行現在不僅“惜貸”,“抽貸”問題還很嚴重。比如,沁水縣豐田食品有限公司20xx年以來連本帶息還款1800多萬元,造成企業資金空前緊張。這一情況,澤州的澤地翠、晉大奶業,高平的國丹食品等都有所反映。四是外欠貨款回籠周期長。多數中小微企業反應當前經濟不景氣,訂單不斷減少,庫存量增加,應收賬款數額呈現上升趨勢,資金周轉速度減慢,不少企業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危險。比如,澤州縣世紀球墨鑄管公司外欠資金高達億元。五是“互助貸”隱患較大。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高平市推出“互助貸”信貸產品,由十多家企業互聯互保,撬動銀行資金。但有企業反映,這種信貸產品隱患較大,去年因一家企業出現還貸問題,導致互聯互保的十多家企業必須還清該企業貸款后,方能申請本企業貸款業務,造成額外的資金壓力。

          (二)“用地難”制約中小微企業轉型發展。一是規劃不及時。一方面各級政府在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上,對中小微企業用地關注不夠、考慮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微企業投資規模小、用地量少,不能及時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二是審批時間長。企業用地需首先完善立項、規劃、環評、土地預審等手續,方能進入用地報批程序。用地報件需縣、市逐級受理、審核上報,最終報省以上有審批權限的部門批復。企業用地報批手續繁、關卡多、時間長,不僅牽扯企業主要精力,甚至貽誤企業轉型最佳時機。比如,陽城縣旭東有限公司申報的倉儲項目,“跑”了三年,用地手續才批下來。三是用地成本高。土地價格不斷攀升,加大了中小微企業用地成本。比如,城區利普利拓公司需征用20畝土地,而城區范圍內200萬∕畝左右的土地價格讓企業望而卻步。

          (三)“創新難”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瓶頸。調查問卷統計,面對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僅有47家企業(占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6.26%)認為企業已經轉型,適應經濟轉型要求;有142家企業(占49.13%)認為可以適應經濟轉型要求,但持續經營有困難;有93家企業(占32.18%)認為亟待轉型。盡管當前中小微企業經營遇到了極大困境,但也有一些企業憑借技術優勢、產品質量、創新驅動,一路飄紅。比如,澤州縣清慧制造有限公司,全年簽訂30多萬件銷售合同,1-9月份完成銷售收入達到35639萬元,同比增長27.3%,在我市冶鑄行業一枝獨秀。這樣的企業還有城區的龍韻科技、高平的國丹食品、陽城的恒亞工貿等。事實表明,企業要生存發展,關鍵要在經營思路上轉型、產品上升級、技術上創新。而我市中小微企業起步于家庭作坊,脫胎于個體私營經濟,基本上處于產業鏈的中下游、價值鏈低端,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低,產品技術含量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抗御風險能力差等問題。分析其原因,一是“缺資金”,不敢創新。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不僅影響企業即期利潤,而且面臨技術風險、市場風險和技術流失風險,有時甚至“成三敗七,九死一生”,企業普遍存在“創新恐懼癥”。二是“缺人才”,不能創新。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小微企業普通員工有20%~50%的年度流動率,中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每年有20%的流動率。加之中小微企業發展空間不大,人才對企業缺乏歸屬感、認同感,不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三是“缺能力”,不會創新。調查問卷統計,企業經營者具有本科學歷的僅45人,僅占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5.57%;?茖W歷的119人,占41.18%;?埔韵碌114人,占39.45%。年齡在30歲以下的僅26人,僅占8.99%;30-40歲的86人,占15.91%;40-50歲的119人,占41.17%;50-60歲的41人,占14.19%。企業經營者學歷不高、年齡偏大、知識與能力準備不足,缺乏現代管理知識,嚴重影響企業的創新活力、革新能力和轉型動力。

          (四)信息不對等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中小微企業發展困局年年談,“信息不對稱”是高頻詞匯。調查問卷統計,在企業獲取哪方面信息難度較大上,有133家企業選擇投融資信息,占被調查企業總數的46.02%;有107家企業選擇規劃及項目信息,占37.02%;有94家企業選擇政策法規信息,占32.53%;有92家企業選擇技術信息,占31.83%;有77家企業選擇人才信息,占26.64%。在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服務方面,有132家企業選擇提供市場信息服務,占45.67%;有109家企業選擇提供產業指導與市場開拓咨詢服務,占37.72%;有86家企業選擇組織企業參加商品交易會、博覽會,占29.76%。一方面,政府與中小微企業之間溝通不暢,企業對政府制定的一些扶持政策、產業導向或開展的一些活動缺乏了解,導致想創業的找不到好項目,想轉型的盲目上項目。比如,澤州縣冶鑄行業,由于缺乏宏觀產業規劃指導,導致“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特別是鑄管行業,20xx年有30家鑄管企業,20xx年發展到50多家,市場飽和,惡性競爭,多數鑄管企業瀕臨倒閉。另一方面,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企業發展不僅需要金融、財政等政策支持,也需要社會中介機構在教育培訓、市場營銷、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服務。

          (五)原材料價格波動、人工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一方面,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影響,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揚,整體漲幅達15%以上;另一方面,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加之生產經營成本上漲、市場疲軟等因素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經濟效益嚴重下滑,停產半停產面大幅增加。從調查問卷統計看,近三年來利潤增加在25%以上的僅2家,利潤增加10-25%的67家,利潤增加5-10%以上的31家,利潤基本持平的160家,利潤負增長5-10%的31家,利潤負增長25%以上的4家。

          四、幾點建議

          (一)多管齊下,切實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一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引導、推動和示范作用,推進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建設,推進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統一信用代碼制度,率先在工商、稅務、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建立起完善的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積極推廣信用產品的社會化應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和交換共享的網絡平臺,建立誠信“紅黑名單”制度,建立誠信嘉許、失信懲戒機制,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另一方面,“打鐵還需自身硬”,引導中小微企業改變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樹立誠信經營理念,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依法建賬,確保會計資料完整、真實,提高企業授信額度和貸款能力。二是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金融機構要設立中小微企業專門服務機構,簡化申報手續,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審和授信制度,開發適合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的規模和比重。要適當降低中小微企業貸款門檻,開展企業股權抵押貸款和動產抵押貸款,探索應收賬款、知識產權、倉單貸款等,為中小微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三是擴大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資金規模。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定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活動,暢通投融資信息渠道。國有擔保機構要發揮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用,采取財政注資、縣級參股、爭取上級資金、廣泛吸納民間資本等方式擴大信用擔保機構資金注入規模,盡快培育注冊資本金超億元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包括設立風險補償金,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損失補償力度;加大貼息和貼擔保費力度,對不同的行業和企業,制定出不同的貼息貼費辦法。國土、城建、工商等部門要為小微企業和擔保機構開展抵押物和出質的評估、登記、確權、轉讓等提供優質服務,降低收費標準。四是拓寬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鼓勵中小微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私募股權融資等渠道解決資金問題,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二)改變政策執行方式,切實解決“政策知曉率和執行率低”的問題

          一是形式多樣宣傳政策。通過網站、媒體、政策解讀等形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企業及時了解政策信息動態,解決企業對政策不了解而不能享受的問題。二是轉變政策執行方式。借鑒稅務部門“金稅三期”的先進經驗(企業不用“跑”,符合政策條件,系統直接減免),變“企業登門申報”為“部門上門服務”,建立政策執行的責任、考評、獎懲、問責等機制,建立政策執行的程序性規定和違反制度的懲戒性規定,開展政策檢查督促專項行動,設立舉報電話,受理舉報案件,嚴肅查處不作為、亂作為的人和事,提高政策執行效率。三是暢通企業反饋渠道。開辟企業反映政策落實情況的通道,讓政府及相關部門及時了解企業的呼聲和需求,及時調整充實有關政策。四是營造良好政務環境。本著應減必減、該放就放的原則,大力精簡下放審批事項、再造審批流程,努力營造“審批環節最少、程序最簡、辦理最快、費用最低、服務最優”的政務環境。

          (三)加強產業規劃引導,以集群集聚發展解決“用地難”的問題。一是制定產業戰略規劃。圍繞我市“xx”規劃確定的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商貿物流業和文化旅游四大產業布局,充分利用轉型綜改試驗區、中原經濟區、中部崛起三個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業發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在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供應計劃時,統籌考慮中小微企業投資項目用地需求和重點項目用地保障。二是引導集群集聚發展。本著“政府引導、企業自愿、社會參與”的原則,放寬財政資金支持范圍,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創業主體創建中小微企業園區或孵化基地,樹立“畝均產出率”和“畝均貢獻率”的用地導向,建設標準化廠房,引導中小微企業根據自身產業、區域條件等實際,向“基地”、“園區”集群集聚發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爭取用地指標。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用地指標,使重點項目及高新技術產業更多、更快的落地開花。鼓勵中小微企業在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指導下,開發未利用地建設工業項目,并優先給予安排計劃指標。鼓勵中小微型企業通過盤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閑置場地等方式,解決投資項目用地需求。

          (四)強化創新驅動,著力激活中小微企業內生動力。引導中小微企業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牽引,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一是建立利益補償機制,引導中小微企業敢于創新。建議在財政上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研發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風險投資“母基金”;在稅收上實行投資收益稅減免或投資額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等稅收優惠政策。允許中小微企業建立科技開發準備金制度,按銷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開發基金。二是積極搭建合作平臺,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創新。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開展人才、技術合作,適時召開政校企人才技術合作洽談會,尤其開展好與教育學院、技術學院等高校在人才培養、技術成果推廣應用方面的聯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重點培植一批產學研示范企業,帶動校企合作,推進技術進步。三是完善創新合作機制,推進中小微企業開放創新。推動中小微企業和省內外、國內外大企業建立戰略技術聯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重大的技術創新的聯合研發,降低和分散創新成本和風險。以各類經貿洽談活動為平臺,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區、中部地區為資源和市場,抓好技術引進、專利合作及與大企業大集團配套協作等工作。四是增強名牌品牌意識,提升中小微企業產業檔次。鼓勵中小微企業在做精做優的同時,有意識地向產業鏈高端轉型。積極開展行業對接,大力發展“飛地經濟”,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借梯上樓”躋身國際國內分工合作的供應、生產、銷售及服務產業鏈,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多種創新形式,實現產品的專特精新,形成獨特工藝方法,擺脫同質化,建立核心優勢,進一步提升中小微企業產業檔次。

          (五)加強中介組織建設,建立中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加強中介服務組織建設。中介組織是政府與中小微企業聯接的紐帶,要培育和發展多層次、多方面滿足中小微企業需求的社會中介組織,逐步建立以資金融通、信用擔保、技術支持、管理咨詢、信息服務、市場開拓和人才培訓等中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二是加快健全綜合服務平臺。要按照“政府搭建平臺、平臺整合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思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市、縣、鄉三級中小微企業服務信息網絡,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三是建立中小微企業培訓制度。建議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政府有關部門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制定培訓計劃,建立長效機制,按照適用人才聚集、重點人才培養、全員素質提高的目標,結合企業需求定期舉辦培訓班。要通過請專家講課、到國內外考察學習等方式,培養中小微企業家的戰略眼光,培塑敢闖敢冒、敢為人先、敢于擔當的創業精神。引導中小微企業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立足現有人才,培養技術骨干和專業人才。建議對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的,其檔案可由市、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免費保管;借鑒政府為民辦學校教師購買“五險一金”的做法,建議市財政列出專項資金,為中小微企業中、高級人才購買“五險一金”,減輕企業負擔,為引進和集聚人才創造條件。

          (六)發揮新聞媒介作用,著力營造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要通過報刊、廣播、新聞媒體等輿論手段,宣傳中小微企業的地位、作用、重要戰略意義,廣泛宣傳從中央到地方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營造有利于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振企業家搞實業、發展實體經濟的信心指數。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經營業績好、管理能力強、社會貢獻大的中小微企業家予以重獎,推薦他們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執委,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激發企業家創業、興業的熱情,在全社會營造理解、關心、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2

          根據市政協“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重點調研的總體安排,嚴從懷副主席帶領第三調研組,于今年三月至六月,就“積極扶持文化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子課題開展了專題調研。

          調研組經征求有關文化產業專家及企業意見后確定了調研方案,然后在市文廣新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聽取了市縣區文化產業主管部門情況匯報,與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局等部門,以及20多家文化企業負責人、部分文化產業專家進行了座談;發放調查問卷;深入雪鴻齋、合肥論壇、琴港演藝城、安徽櫻藝緣、安達電子等文化企業了解情況、聽取意見。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我市文化企業發展現狀,查找和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討加快我市文化企業發展的對策,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特點

          “十一五”以來,我市圍繞“文化強市”目標,始終把保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銳意改革創新,主動適應市場,不斷加大投入,文化建設全面快速發展,為我市經濟社會跨越趕超提供了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我市文化產業“十一五”以來,年均增速30%以上。20xx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約210億,占全市gdp的5.6%,已經成為我市支柱產業。文化產業總量和增速穩居全省各市之首,產業分布行業廣泛,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產業日趨活躍。

          產業布局逐漸完善。目前全市已有1個國家級動漫產業基地、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和6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個市級文化娛樂試點街區,涵蓋文化旅游、文化創意、動漫、會展、娛樂、工藝品、民俗文化等眾多文化產業領域。文廣演藝集團、合肥大劇院、XX市體育中心、合肥安美、安徽櫻藝緣、安徽華教和阿里巴巴文化娛樂公司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競爭力的文化企業發展勢頭強勁,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效益開始顯現。

          全市唯一一家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為民營文化企業,6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中,民營文化企業占5家;涌現出非遺園、儒林書業、全球音谷、安達電子、雪鴻齋、琴港演藝等一批實力較強的民營文化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合肥動漫產業基地發展迅速,動漫產業增加值20xx年突破10億元。

          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我市20xx年制定的《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已歷經三輪修訂。20xx年出臺的《XX市承接產業轉移促進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試行)》,其中涉及到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有13條。近幾年,全市文化產業共兌現獎勵資金近20xx萬元。到去年年底,我市所轄各市、縣、區已全部出臺了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獎勵政策。

          文化交易敢于創新。20xx年安徽省文化產權交易所正式揭牌;20xx年合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成立。目前文交所已累計掛牌項目96宗,成交項目22宗,實現交易額3.09億元,交易流程、操作規則、保證金管理辦法等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完善;去年,我市還成功舉辦安徽上海文化產權項目招商推介會,推介標的總額達345.88億元,擴大了安徽文化資源項目的影響,同時也成為吸引外來投資者來我市投資的平臺。文化產業與資本市場對接,加快了文化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對促進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和影響。

          二、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20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到“十二五”末,合肥人均gdp有望超過8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費將大幅提升,文化產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戰略期。“十一五”期間,XX市文化產業的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文化產業已具有一定的規模,也具備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但相對于到20xx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8%以上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文化產業發展任重道遠,F階段,我市文化產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體制機制不甚健全,行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政府文化部門與產業部門之間工作職能劃分尚未清晰,存在各自為政、交叉管理的現象,缺乏強有力的領導協調機制,未能在發展文化產業上形成合力。我市轄區部分市縣區沒有設置文化產業管理專職干部,行業協會組織缺乏。文化企業普遍反映,有關管理部門收取企業費用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存在不合理因素;對文化企業申辦流程和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了解不足;我市尚未建立完善的科學統一的文化發展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在文化產業的分布、效益、從業人員、行業機構、以及稅收等方面沒有完善的統計口徑和渠道,對及時掌握當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基本狀況、準確分析當前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做好宏觀調整和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產業規劃落實滯后,政策支撐體系急需完善。我市于20xx年頒布實施《XX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xx-20xx)》,確定了我市“十一五”末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是“保八爭十”,即到20xx年,文化產業發展主要指標和綜合實力居中部省會城市前列,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8%,力爭達到10%。雖然“十一五”時期我市文化產業發展迅速,20xx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210億元,占全市gdp的5.6%,但與“十一五”規劃制定的目標相距甚遠。我市下轄大部分市縣區尚未制定本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沒有把文化產業的發展切實納入到地方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中去。

          雖然國家、省、市出臺了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但很多政策在我市尚未真正落地,政策的實施細則還有待完善,而且文化產業優惠政策多參照高新技術和軟件行業,缺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專項優惠政策。

          產業規模差距較大,產業結構調整亟待推進。我國先發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十分迅速。文化產業增加值,北京、上海今年有望突破20xx億元,深圳、杭州正在接近千億元目標,長沙、青島去年已經超過500億元;北京、上海、杭州、長沙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當地gdp比重均達到或超過10%,文化產業支柱地位得以確立并日益凸顯。我市文化產業雖然門類齊全,但主要集中于廣播影視、書刊發行、印刷、演藝娛樂、動漫等行業,產業發展格局不均衡,市縣區區域發展差距較大。與我國先發地區相比,我市文化產業規?偭柯浜,“小弱散”問題比較突出,集約化程度不高,大規模、高水平、產業鏈完整的龍頭企業少,缺少文化領域的骨干企業。文化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高、核心競爭力不足,企業的創意、研發、制作水平較低,內涵深刻、風格獨特、形式新穎、技術先進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較少。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文化精英人才十分匱乏。廣大中小民營文化企業已成為我市文化產業的主體,這些文化企業規模小、缺少土地、房產等有效抵押的不動資產,銀行貸款難;又無法以包含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認定、確權、抵押、投資等方式進行投融資。融資難已成為嚴重阻礙我市文化企業發展的瓶頸,尤其是文化企業項目前期研發及后期市場開拓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資金支持。調研中反映比較強烈的還有人才問題,尤其是文化創意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十分匱乏,制約了文化企業發展,F有人才引進激勵政策、配套服務落實困難,部分高層次人才往往是引進后留不住。

          三、對加快我市文化企業發展的建議

         。ㄒ唬┩晟茮Q策機制,提升科學化管理水平

          1、健全組織機構。借鑒國內先發城市發展文化產業的成功經驗,建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指導委員會,負責產業發展戰略及重大事項的決策。委員會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負責,成員由市文廣新局、經信委、科技局、財政局、工商局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組成。邀請市委、市政府研究室以及人大、政協相關部門負責人列席重要決策會議。

          成立隸屬市委宣傳部的副縣級全額事業單位市文化產業辦公室,負責規劃制定、政策完善、人才培養、綜合協調、檢查考核等工作。全市下轄各市縣區相應組建本級文化產業辦公室,明確職責和人員編制。文化產業相關職能部門均要落實具體責任處室推動所管轄產業的發展。

          由市文化產業辦公室牽頭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集國內外相關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我市文化產業發展重大課題、項目深入調研、建言獻策。

          2、完善服務平臺。成立我市文化產業促進中心,推進各項政策的落實,對文化產業發展具體項目進行綜合協調、指導、服務,監管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領導文化產業展示交易平臺、公共技術平臺的建設。

          組建涵蓋文化產業各主要行業門類的文化產業行業協會,為文化企業提供組織、協調、咨詢、中介、培訓等服務,以及投融資服務和資金支持,承擔政府委托的其他服務工作。

          3、建立統計制度。按照“統一領導、條塊結合、統一核算、信息共享”的原則,建立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文化產業統計長效機制。盡快制定《XX市文化產業統計實施細則》,對符合統計部門行業分類目錄標準的全部企業,建立文化產業統計數據分析庫,摸清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底數,找準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勢和薄弱環節,為制定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據。

         。ǘ┘訌娬鲗,完善政策支撐體系

          4、修訂產業規劃。在《XX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xx-20xx)》實施效果的反饋與評估基礎上,適時修訂我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調整發展目標、結構、布局以及發展重點,督促所轄市縣區出臺或修訂“本地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在整體謀劃基礎上重點做好行業的規劃布局。

          5、推進產業立法。制定《XX市文化產業振興條例》以及我市專利權法、著作權法、it基本法、知識產權法等實施細則。使文化產業各項措施和政策的制定有法律保障,對無形資產、知識產權、創意人才等進行法律規范,明確和規范文化市場執法主體,使政府與企業、事業單位的職責更加明晰。明確規定,使用政府的財政性資金的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采購文化產品和服務時,應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自主創新型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在同等條件下,政府優先向本土重點文化企業購買文化產品和服務。

          6、加大財稅投入。參照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做法,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并隨著市級財力增長而相應增長。專項用于重點項目建設、基地建設、產業孵化、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引進培養等方面。將文化產業納入我市所屬市縣區績效考核,每年從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一定資金用于各市縣區文化產業發展績效考核表彰獎勵。

          優先支持發展新興和原創文化產業,經市相關部門認定的原創研發成果,給予項目總投資額一定比例的補貼支持;重點扶持特色和優勢文化產業,積極推進民族和傳統文化產業。對文化產業出口,赴境外開展的商業演出、商業展覽、展銷、營銷的特色優勢和傳統文化企業,根據影響力的層次,政府及相關服務機構應給予指導及相應資金補貼扶持和稅收減免。

          開展文化企業認定工作,對經認定的涉及文化產業發展全局性、可持續性的重大項目,市政府在“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資金予以支持;對文化企業發展過程中年營業收入規模的階段性突破給予一次性獎勵,鼓勵文化企業加快成長步伐。如對當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1億元、3000萬元等不同臺階,且增幅達到一定速度的文化企業,分別給予不同金額的一次性獎勵。

         。ㄈ┩七M金融改革,多渠道解決文化產業投融資難題

          7、建立創業投資基金。配合“安徽省文化產業創業投資基金”,我市及下屬市縣區應盡快建立本級文化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出臺基金管理辦法和細則,明確資助條件、申報和審批程序,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采取投資、獎補等方式,提高具有激勵性質的經費投入比例,建立文化產業多元化投入體制。重點扶持初創期中小文化企業,對已經成熟的文化骨干企業,根據業績實行獎勵。

          8、加快融資平臺建設。根據我市實際情況,適時制定金融對接文化產業相關政策,建立政府對銀行中小企業信貸的風險補償機制,設立政策性的文化企業擔保公司,積極開展文化產業集聚區擔保融資、中小型企業聯保、中小企業集合債、文化產權抵押融資、影視項目融資等文化產業投融資模式;進一步加快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XX市中小企業服務大廳為文化產業提供投融資服務功能,重點突破文化創新企業初創期的融資瓶頸問題。

          9、開辟多元融資渠道。鼓勵文化企業創業投資、風險投資。鼓勵、引導非公資本和外資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支持民間相關文化產業基金會的設立,為具有潛力的中小型文化企業和具有創新點子的個人提供發展資金。借助信貸、參股、合作合資等方式,實現針對性更強的投融資和產權多元化。建立完善文化產業發展資金、專項資金投入績效評估機制,財政、審計部門監督其管理和使用情況。

          10、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強化文化資本概念,努力挖掘、培育、轉化文化資本。積極促成優質文化項目進入文化產權市場進行融資,積極創造條件,鼓勵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對進入輔導或成功上市的文化企業,政府給予一次性獎勵。

         。ㄋ模┘涌烊瞬乓M,大力培養文化產業實用人才

          11、完善人才配套政策。以打造全國人才高地為契機,把文化產業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納入我市人才工作總體規劃。對接全市已有的人才政策,制訂我市文化產業人才認定辦法及相關配套政策。

          12、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重點引進文化產業領軍人才、文化創意拔尖人才和“懂文化、會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以及策劃、設計創意、市場營銷、投融資等方面的緊缺人才。對于文化產業高層次人才,為其提供財稅、戶籍、居住、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激勵措施和綠色通道,并制定實施細則加以落實。

          13、保護挖掘本地精英人才。建立本地文化產業精英人才儲備庫,分門別類,登記造冊。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對本地高素質人才的激勵力度。切忌在人才問題上盲目地舍近求遠,抑制本地人才的積極性,形成“引來女婿氣走兒”的尷尬結局,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

          14、實施文化人才培養工程。依托本地高等、職業院校資源,增設文化產業新專業,加快培養、培訓文化創意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營銷經紀人才。依托專業機構和文化產業基地,政府出資建設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實訓平臺,提供給各院校、培訓機構以及相關企業使用。開發、落實一系列文化產業范疇內的職業資質、職業認證及職業技能培訓,出臺文化企業相關人員資質、待遇和專業培訓、繼續教育的補貼政策。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3

          近期,針對我市當前中小微工業企業發展困難問題,市經濟和信息化委抽調有關科室人員組成調研組,切實深入我市區六個縣區工業園區、中小微工業企業開展調研。

          一、主要困難問題

         。ㄒ唬┤谫Y難、融資貴、“去實業化”現象明顯。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單一,受融資門檻和成本高以及企業自身資信度偏低等影響,各級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十分有限。獲得商業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其融資成本也比大企業平均要高出50%。中小企業貸款一般情況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30%,有的甚至高出100%。多數中小企業抵押物不足,需要擔保公司擔保,擔保貸款的年利率達到了12-15%。還有很多小微企業不能正常獲得銀行支持,只能通過比銀行利率高出3-5倍的民間借貸獲得發展資金,有的民間信貸月利率高達5%—10%。同時,實體經濟的“去實業化”現象愈加明顯,一些制造企業也把投資重點轉移到房地產業、銀行理財與信托投資上來,甚至通過“實業釣魚”辦法,以實業為擔保獲得貸款用于其他領域的套利中。

         。ǘ┢髽I人才引進難、用人成本高。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是企業發展的“引擎”。而當前我市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專業技術人才欠缺、產業工人難招問題。高學歷、高職稱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富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因流失而嚴重不足;班組長、業務骨干在很多崗位中出現“單兵”作戰、獨挑“大梁”的現象;管理層面和最具執行力的車間班組普遍出現人才的短缺現狀、嚴重斷層。同時,企業普遍反映用人成本高,為員工購買的各項險種支出比例較大,甚至占到員工工資總額的三分之一。

         。ㄈ┦袌銎\洝⒂唵螠p少、貨款回收難,企業投資信心不足。受國際國內市場低迷和宏觀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等多種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我市中小企業訂單銳減,貨款回收難。按很多制造企業慣例,一般到5月,公司接到訂單應該達到上年的五到六成,而今年普遍減至往年的三成或三成不到。以區集團為例,今年到5月份,接獲訂單僅6000萬元,只相當于去年同期的20%。同時,很多中小企業貨款回收難度較大,已經出現貨款回收打五到八折或以貨抵款的現象。中小企業項目投資信心不足,不敢投、不想投現象較為普遍。今年,我市固定資產投資20xx萬元以上工業項目僅有138個,比去年減少37個,總投資365.9億元,比去年減少173.8億元,且當年計劃投資僅112.7億元,距全年工業和技改投資目標差距較大。

          (四)工業用地指標緊張。工業用地指標緊張,土地審批程序、周期較長,延緩項目投資進程。企業入駐園區一兩年沒有辦下來土地證的現象時有發生,影響和制約了企業發展中的融資。

          (五)園區投入不足,建設緩慢。各區縣工業園區普遍呈現投融資平臺公司注冊資本金小、融資能力弱、融資渠道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嚴重不足、園區規劃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同時,園區水、電、氣配套能力不足及污水處理設施滯后,制約入園企業發展,尤其是縣、兩縣工業園區供電問題突出?h工業園區使用地方電網,供電保障能力低,電價高達1.1元/度,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增高?h“落地電”政策一年一定,政策調整周期短,且只有新增企業享受,縣原有工業企業為移民搬遷做出了貢獻卻無法受益“落地電”政策,中小微企業對此項政策意見較大。

          二、對策建議

          (一)建立企業問題清單制度。按照市委提出的“樹立問題導向,把解決問題作為衡量支持、幫助企業發展成效的標準”要求,建立“企業問題清單制度”,定期對企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進行梳理,形成適時更新的“問題清單”,分門別類敦促相關部門和縣(區)限時解決。

         。ǘ┲贫ㄆ髽I人才培育規劃。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家的引領,F在國家和省上高度重視企業人才培育,省上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每年財政安排1000萬元專門制定了“萬名中小微企業培訓計劃”。周邊各市州甚至包括市內相關區縣都重視企業家隊伍培育,每年都從有限的財力中,不惜安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對企業家進行系統培訓。如瀘州,x年用于工業企業人才培育投入已達300多萬元,而我市不足30萬元。建議充分發揮我市正在開建的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作用,高水平高標準制定《x-x年市中小企業人才培育計劃(中長期)》,每年市財政安排300萬元左右工業企業人才培育專項資金,對我市中小企業人才進行系統提升培訓。

         。ㄈ┙M建市工業投融資平臺。市中小企業普遍融資困難,企業財務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發展受到極大制約。建議效仿周邊省市,發起組建市工業投資集團公司,吸納民間資金參股聯營,打造全市統一強大的工業投融資平臺,切實解決市中小企業生產和經營的急需資金。

          (四)適時調整涉企政策。在當前企業運行困難的背景下,建議研究并適時調整政策。如稅費負擔問題,尤其是費的問題,能免則免,能緩則緩,盡量按最低限收取。當前企業普遍反映用工成本高昂,各項保險費用較高,建議落實《勞動合同法》前提下,將《勞動合同法》的各項具體要求由低到高分步實施,根據企業行業和規模等方面特點,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給予初創企業、小微企業和極度困難企業適當的.過渡期或緩沖期。借鑒國際經驗,對初創小企業和小微企業吸納就業達到一定數量,社會保險費用按一定的人數比例由政府承擔,或由政府給予適當補貼。同時,針對企業反應近年土地使用稅過快增長的問題,認真研究土地使用稅的征收辦法,對于單位土地面積產出不同、不同生產類型的企業,予以區別對待,有上限和下限浮動的,原則上一律按下限征收。對目前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交納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可緩交、減交或免交。小企業用于研究技術開發所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委托其他單位進行科研試制的費用,計入生產成本,準予稅前列支。

         。ㄎ澹⿴椭髽I引進和留住人才。要制定政策,幫助企業引得進、用得起、留得住人才。政府引進的高端人才,應該鼓勵去企業鍛煉,在企業多做貢獻。借鑒“村官”運作模式,可在經濟管理部門抽調人員到企業當“企官”。切實幫助企業引進人才,有計劃組織企業到高校招聘高學歷、高素質適用人才。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4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優化旅游企業發展環境,國家旅游局組織開展了《旅游企業發展環境》專題調研。調研組在認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調研提綱、收集資料的基礎上,于XX年3月上中旬,先后到北京、河北、上海、山東、河南、四川等地,以典型企業訪談、召開小型座談會等方式,開展了實地調研。3月下旬和4月初,調研組對實地調研及有關資料進行了匯總分析和集體討論,F以調研中所了解的旅游企業發展環境方面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意見和建議為主要內容,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普遍存在的問題

         。ㄒ唬┵Y金積累和融資困難。旅游企業的發展資金積累較為緩慢。旅行社是微利行業,酒店投資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長,景區與酒店基本相同。有的企業發展幾十年規模仍然有限,資金的原始積累過程較長,旅游企業普遍受到資金短缺的困擾。融資困難主要體現在,第一,旅行社、旅游商品企業、旅游汽車公司等非資源經營性企業多為中小規模,固定資產小,缺少高附加值的抵押財產,難以達到銀行貸款規定的條件,申請貸款困難;第二,酒店、景區等資源經營性企業難以將資源資本化,金融部門只規定將景區門票作為質押條件,而不將旅游資源價值作為申請貸款抵押的`條件,使得企業申請貸款渠道窄;第三,很多景區仍然是行政管理,政企未分,產權不明,限制了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直接融資;第四,農家樂(包括民居接待點)的企業身份不明確,金融部門沒有出臺農家樂擔保、貸款優惠的具體政策,大多數農家樂經營戶不能獲得銀行貸款,持續發展能力受到限制。

         。ǘ┞糜雾椖坑玫乩щy。一是缺乏旅游用地專項支持政策,《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對旅游用地的范疇、定義及類型沒有明確規定,沒有對旅游項目用地及旅游投資建設用地優惠等政策的具體規定;二是絕大部分地區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對于旅游用地規定不明確,旅游用地規劃沒有真正與本地區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有效地結合起來,可變性較大,操作性不強,很多旅游項目用地指標不足,往往只能通過置換集體用地來滿足,供需矛盾突出;三是農家樂、鄉村酒店等鄉村旅游用地多采用租賃方式,辦不了“兩證”,使得業主很難大規模投入,限制了鄉村旅游的提檔升級,同時多為當地村民經營,有較大資金實力的外來投資者很難介入,土地緊張和流轉規模小、難度大及“差別”待遇等因素制約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壯大;四是旅游業對環境要求高、用地規模大,且沒有優惠政策,旅游用地成本高于工業用地,增大了投資商的成本,項目招商困難;五是各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旅游用地審批程序繁瑣、部分旅游景區和度假村等旅游用地不合理或實際開發不到位等土地浪費現象和旅游用地產權不明確等問題。

         。ㄈ﹩T工隊伍不穩定和素質呈下降趨勢。首先,長期的價格競爭和成本壓力,使得旅游企業無力負擔較高的員工薪酬,宣傳引導不夠和社會評價不高,員工職業自豪感和忠誠度下降,事業凝聚力和向心力減弱,導致旅游的行業員工流失率較高、流動速度快、初次就業比例高,員工隊伍素質呈下降趨勢。此外,旅游高等教育脫離行業需求,職業教育的技能培養滯后,難以為旅游業輸送合格的人才。

         。ㄋ模┱J識方面存在的不足。很多人認為“旅游就是吃喝玩樂”,對旅游產業改善國民經濟結構、增進國民福利、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城市人居條件的戰略性作用認識不足,導致很多地方缺乏對旅游產業發展的主動思考和系統規劃,旅游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實較為困難,還導致了政府和企事業組織等難以保障公民的旅游福利,影響旅游的公開采購。

          二、旅行社面臨的問題

         。ㄒ唬┖侠矶愗搯栴}。旅行社中小企業多,利潤水平低,資金周轉量大,促銷投入多,經營中有大量代收代付項目。很多地區的營業稅等地方稅費的征繳,往往采取按比例(多為80%)扣除代收代付部分,然后按照法定稅率計征,有的還對小旅行社實行定額稅,宣傳促銷經費也都不能計入成本扣減。從年檢數據看,我國旅行社全行業的收入利潤率,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3%左右,逐步下降到不足1%。另據了解,目前作為旅行社主要收入項目的綜合服務費,占旅游報價的比重低于10%。因此,旅行社的營業稅等稅費負擔明顯不合理。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5

          為了加快譚家山鎮工業經濟發展,全面推進“1+9”板塊經濟建設,譚家山鎮企業領導小組就加快板塊經濟建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專題調研,通過對全鎮企業摸底調查以及與企業負責人座談,同時向有關單位征求意見、建議,F將關于加快板塊經濟建設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譚家山鎮工業經濟發展現狀

         。ㄒ唬﹨^位情況

          譚家山鎮地處易俗河縣城正南15公里,107國道從北向南穿境而過(境內6.8公里),總面積100.45平方公里。

          (二)2006年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2006年度全鎮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67890萬元,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43700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0430萬元。全鎮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稅收2000余萬元,實現利潤1200萬元,全鎮企業經濟效益達到了2500萬元,同比增長了18%,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100%。全鎮完成新增工業投入 5518余萬元,其中完成技術改造投入4606 萬元,為年計劃的156.49%,完成工業招商引資5360萬元,本年度到位資金5140萬元。

          (三)全鎮工業企業情況

          譚家山鎮是湘潭縣工業經濟重鎮,擁有100萬產值以上工業企業31家,其中規模工業企業15家 。目前仍以煤炭采掘、加工為主導產業,占我鎮工業總量80%,機械制、化工、玻璃制品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同時還擁有機制磚、片石、耐火泥等產業。

          二、2007年至2010年板塊發展的長遠規劃

          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以“經濟總量”翻番為目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構建107線工業群。通過對譚家山采煤沉陷區進行綜合治理,利用107國道和313省道交匯的交通優勢及長嶺變電站的供電優勢,以分路口為中心,建設工業園區,積極參加各級政府招商引資活動推向市場,包裝一批高新技術項目區,力爭引進一批企業進入園區,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的建設進程 ,立足現有煤炭采掘和深加工產業優勢,重點引進和扶持化工、機電、現代物流、農產品加工、玻璃制品、旅游等幾大支柱產業,逐步實現企業向板塊集合,產業向板塊集中,生產要素向板塊集聚的目標。

          三、推進板塊經濟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為發展板塊經濟提供有力保障

          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 ,以優化服務為著力點,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努力促進板塊經濟建設有序推進 ,成立板塊經濟發展領導小組, 由趙炳炎任組長,郭平洋任副組長,企業辦、國稅局、地稅局、財政所、國土所、派出所、供電所、工商所、司法所等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企業辦。充分發揮領導小組的協調、服務、管理職能,統一思想認識,創新管理理念,強化服務意識,完善工作責任制,保證上下聯動,政令暢通。同時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協調解決板塊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ǘ┮哉猩桃Y為手段,大力培育優勢產業,增強工業發展后勁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工業發展的大跨越。打造一流的發展平臺,出臺更優惠的政策,簡化審批手續。利用區位特色和優勢,大力引進戰略合作伙伴,一是瞄準企業項目,認真包裝一批有前景、感興趣的項目,注重引進工業技術先進、市場競爭力強的大型項目,同時把已有化工、機械制造、冶金培育成我鎮的支柱產業。實現地下企業向地面企業的轉變,努力打造我鎮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二是強化企業自主招商的能力,創新招商引資的方式,強強聯手,延長產業鏈,實現以商招商;三是加大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充分調動全鎮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利用親情、友情等多種渠道進行聯系,并且100萬元以上項目給予到位資金1%的獎勵。

         。ㄈ⿵娀癁槠髽I服務意識,政府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

          把企業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把企業的發展當作自己的進步,針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竭盡全力予以幫助。此外還要積極主動向企業積極宣講各類優惠政策、扶持政策,引導企業走科技創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ㄋ模﹦撛焓橇己玫钠髽I軟環境

          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樹立“企業發展我致富”的觀念,為企業提供良好社會環境。治安環境實現新突破。打造一支快速、高效的公安干警隊伍,嚴厲打擊各種擾企業行為和違法犯罪活動,努力實現企業“零投訴”的治安環境。

          四、對加快開發區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與建議

          1、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還不夠大,對吸引外來企業投資有一定影響。一般來說,客商總是選擇投資條件成熟,環境優越的開發區進行投資。事實表明,招商的形象首先是具體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完善良好的基礎設施,反映出一個地方對開發區的重視程度和發展信心,能給投資者以極大的信任感。利用譚家山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的契機,搞好特色工業園區建設,平整出一定數量的土地,做好水、電、路三通工作;A設施建設應合理調度資金,分步實施,以充分發揮基礎設施對項目投資的承載作用。

          2、要加速科技創新,營造產業優勢。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合作,多渠道抓好科技引進、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全面拓寬產學研合作新領域,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針對人才缺問題,要加強人才的引進與培育。一方面要重點培養企業家和高級管理人員,充分利用行業協會和企業家協會,同時,要加強對工人的培訓,使其盡快熟悉和掌握技術,保證企業順利生產。

          3、我鎮產業結構單一,缺乏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目前15家規模工業企業中,煤炭采掘、加工企業占了12家。要加快當地經濟發展,必須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在招商引資工作上要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包裝一批高新技術項目區,重點引進和扶持化工、機電、現代物流、農產品加工、玻璃制品、旅游等幾大支柱產業。

          4、企業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品牌戰略的運作。現有企業中,尚無品牌企業,沒有屬于自己的牌子,就不可能去開拓市場,做大做強企業,同時,也容易產生糾紛。因此要積極幫助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創建屬于自己的品牌。要利用各類活動,突出宣傳優勢產品及優勢企業。要鼓勵企業設立網頁,建議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開設網頁。

          5、解決企業普遍要求優惠政策與一些實際問題的矛盾。各地征地難、地價高現象較為嚴重。部分農民抱著土地是私有財產的錯誤觀念,漫天要價,百般阻撓。即使同意土地征用,價格也較高,大大加重了企業負擔。再次,一些部門小團體思想較為嚴重,對已出臺的有關優惠政策沒有很好執行。還有一些部門按高標準收費,企業對此反映強烈。

          6、城鎮化是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但其背后更重要的是產業的集聚過程。為此,要通過沉陷區綜合治理區建設,引導和組織企業向城鎮集聚,為企業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和持久的動力。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當前我鎮勞動力、信息、資源等共享優勢,以規劃帶項目,以項目帶開發,以開發促發展,以發展促提升,聚集分散的工業和人口。

          7、要以解決難題為突破口,出臺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扎扎實實地加快企業發展。要積極探索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強銀企溝通,鼓勵金融機構為園區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減少貸款環節,簡化貸款手續,大膽嘗試企業信用擔保貸款。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6

          基層調研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相當于目標管理過程中的控制環節,通過在管理過程中不斷查找并解決問題,使企業能夠按照既定的目標發展。對于郵政企業而言,縣級以上企業運用調研非常多,而縣級郵政局做這方面工作卻相對較少?h(區)郵政局是郵政部門的基層單位和郵政企業發展的核心部門,同時,也是郵政業務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縣級局業務發展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整個郵政的收入,因此,在縣級郵政企業開展基層調研就顯得尤為重要。會理局通過幾年來不斷的探索,成功地運用基層調研,解決許多在業務發展中的問題,為企業創收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一、基層調研的必要性

          作為以經營為主的縣(區)級郵政局,往往只注重發展業務,忽視調研工作,致使企業管理執行力下降,出現政令不暢通,業務發展吃力的狀況。主要表現在:

          一是企業職工對現有的業務熟悉不全面,無法做好業務營銷工作,導致業務發展不平衡;

          二是企業職工不能及時了解企業的發展意圖,造成業務發展積極性不高;

          三是職工參與企業管理機會較少,職工對企業的發展計劃不理解,導致會產生一些抵觸情緒;

          四是管理層不了解職工的心理狀態,不能準確制定出調動職工積極性的業務發展方案,使得制定出的業務發展方案不能夠達到既定目標;五是管理層的工作方式只是傳達文件精神,不注重文件的貫徹落實,致使貫徹落實情況反饋受阻。

          因此,要克服以上的問題,就必須尋找一種科學的解決途徑,讓全局職工都能夠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參與企業的管理,在全局上下形成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構建和諧發展企業。

          二、基層調研的內容

          通過調研不僅可以解決企業日常管理、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職工的思想狀況等,還能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能和了解各班組支局的經營動態,從而實現企業的計劃目標;鶎诱{研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

          1、聽取職工對企業考核辦法的意見和建議

          考核辦法是企業實現計劃目標的一種調控手段,也是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工具。一個好的考核辦法能夠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在企業內部形成合力,職工都為完成企業的既定目標而努力工作;一個行之有效的考核辦法必須要大多數人認可并主動去執行,這才能提高企業的執行力。因此,做好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包括職工對現有管理辦法的`意見,實施該辦法后對職工所造成的得失,職工對管理辦法的建議等問題。通過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能夠不斷完善企業考核辦法,讓職工全面了解企業的發展意圖,積極投身于業務發展中去,為企業創收。

          2、了解班組支局所目前存在的問題

          班組、支局所是郵政企業最基本的單位,在郵政業務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郵電分營以來,郵政首先要實現“艱苦奮斗,養活自己”的目標,各級郵政都把發展放在了首位,而班組、支局所的基礎管理工作則相對薄弱;A調研能及時了解班組支局所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基礎管理、職工思想狀況、班組支局長的市場營銷意識等問題。針對問題對癥下藥,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為企業的發展成果保駕護航。

          3、聽取職工的建議

          只有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讓職工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參與企業的管理,才能讓企業不斷發展。聽取職工的建議和發展采取的方式很多,一是可以設立職工建議意見箱或建言信,并設立建議獎,對好的建議給予獎勵;二是以班組支局所為單位召開調研座談會,讓職工直接把好的建議提供給局領導,讓局領導做出相應的計劃;三是設立局長接待日或建言電話,讓職工直接給局長建議。通過以上途徑,既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又讓職工參與了企業管理,也做好了各項業務發展的反饋工作。

          4、加強職工郵政業務知識的學習

          面對郵政新業務的不斷增多,有許多職工不能夠及時掌握企業的新業務,使得辦理業務時不能做好新業務的推介工作,致使新業務的發展困難。雖然各級郵政企業都在舉辦各類培訓班,但在培訓的面和人員方面很小,而且沒有起到人人都學習掌握及靈活推銷的程度。我們可以利用召開班組、支局所調研會的機會,讓企業的管理員或業務精英給職工講解業務知識,這樣可以讓業務與本地的實際情況相給合,讓培訓人員與受訓人員達到互動培訓效果,更有利于職工接受和掌握業務知識。

          三、把握好基層調研的尺度

          企業要想把基層調研做好,為全局的經營發展服務,就要在調研過程中改變以往的大會制和局領導在臺上講的方式,采取以班組、支局為單位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研。主要是聽職工暢所欲言,圍繞開會主題談自己的想法、建議和意見,然后由管理員把全局開展的各項新業務進行全面介紹,讓每位員工都了解掌握目前開辦的業務,最后由局領導統籌安排全部工作,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的執行力,達到了調研的目的。而那種什么事情都由領導或管理員講,班組支局所強制執行,這樣的執行效果與前者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時,我們還要特別注意,對職工提出的每個問題和建議都要做好回復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職工參與企業的管理,達到調研目的:一是職工從心里上感受到企業管理層的變化,能深入基層、了解基層、關心基層、解決基層存在的問題;二是職工熟悉了郵政目前開辦的業務,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注入了活力;三是職工參與企業經營和管理的信心大大增強;四是企業的凝聚力得到加強,管理水平和企業發展又上了一個臺階。

          四、基層調研的啟示

         。1)基層調研前,會理局的新業務比例只占30%以內,通過調研該局改變了原有的管理方法,實行分片包干管理辦法,讓片區管理人員帶頭參與前臺營銷,引導營業員做好客戶的解釋工作,發展郵政新業務,使新業務比例達到85%以上,每月新業務收入近5萬元;20xx年完成代收保費173萬元,比20xx年全年完成數翻了十番;郵政儲蓄余額達到1.71億元,實現凈增余額4700余萬元,提前半年完成州局計劃,全縣9個儲蓄網點有8個網點余額突破1000萬元;郵資封片業務實現了全縣一縣一封、一企一封、一校一封,業務收入近5萬元。

         。2)班組支局所的基礎管理工作步入了良性化軌道,提高了企業的執行力,充分調動基層職工的積極性,挖掘了管理人員的潛能,同時,鍛煉了管理人員的管理、營銷能力。

         。3)企業管理層工作方式得到了改變,企業的管理能力得到了加強,使工作落到了實處,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達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使管理由虛到實,由抽象變具體,真正使管理與發展相得益彰。

         。4)會理局通過基層調研,提高了企業的執行力,全面了解各班組的經營動態,在全局范圍內形成一種人人關心企業、參與管理、參與經營的自覺氛圍,充分體現“我是郵政人”的主人翁意識。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7

          這次調研我走訪了兩家家附近的中小型企業。因為都是熟人,所以調研起來也格外方便啊,哈哈。兩家公司的基本情況以上十五個問題已經基本包含了,我就不作贅述。著重就一個問題“法律對企業發展的作用”進行研究討論。

          在調研的過程中,我發現兩家企業都存在“應收賬款”的問題,于是我研究了一下發現這是個企業里的專業術語,之所以講這個是因為我認為這個術語牽扯到我們本課所學的法律問題,即商事主體在進行商事活動中會遇到的問題。而問題的解決當然缺少不了法律的途徑,從中就可以體現出法律的作用了。我希望通過這個具體的術語,具體的研究法律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首先,我查閱了“應收貨款”的概念,它專指因出售商品或勞務,進而對顧客所發生的債權,且該債權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書面承諾。套用到我調研的企業中,即當出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后,對顧客發生的債權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書面合同,從而造成客戶拖欠帳款,占壓企業大量流動資金,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商業風險。特別是現在,客戶拖欠企業帳款者越來越多,帳款回收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因為我調研的其中有一家企業是媽媽的企業,所以我的體會也非常深刻,每年快要年底,大家都在開心的準備過年,媽媽還是要到處奔波先去欠債的企業討債,請求債務的履行啊!覺得這樣真的非常辛苦。是不是很多企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呢?好奇心很重的我又查閱了資料。結果我發現,根據有關部門調查,我國企業應收帳款占流動資金的比重為50%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20%的水平,而且據專業機構統計分析,我國企業逾期應收帳款總額比率高達60%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的10%?磥聿粌H僅是我媽媽的企業有這樣的問題。

          然后,面對“應收貨款”這個全國企業都廣泛存在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換句話說,法律又在此對企業的發展有什么樣的作用呢?

          先來研究一下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共有三點:

          1.迫于市場競爭,擴大市場份額

          2.企業缺乏風險防范意識

          3.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

          總結一下的話,產生的原因就是“賒帳”“企業缺乏風險防范意識”“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那么針對這三個原因,我就可以找一下解決辦法啦啦啦。來一個一個看,通過“賒帳”作為營銷手段在現在的市場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也無可厚非,就我媽媽的公司來講,雖然她的公司存在應收貨款收不回的問題,但跟我媽媽做生意的其他商事主體對我媽媽的企業也有債權,由于我媽媽的企業貨款收不回,資金壓力大無法即使匯款又形成了其他商事主體應收貨款收不回的問題。按照這個可以推想,整個市場就好象由應收貨款形成的.鏈條一樣,你欠我我欠他他欠他,是這樣的吧。但是我想這也是促進市場流通,保持市場年輕活力的一個原因。由此我就聯想到樓市的次貸危機,我想象力是不是很豐富,哈哈。聯想到這個的原因是,按照我個人淺薄的理解,貸款促進房市發展,但由于是次貸,就是貸款給一些支付能力不那么強,或者信用相對差的人而導致無法支付貸款從而形成樓市泡末,用王朔的一本書名來概括就是“看上去很美”,可能由于房貸的積極,樓市交易非;钴S,市場經濟也同時興奮起來,暫時可能是促進社會的發展。但我覺得畢竟貸款就是一種提前消費,而“提前”是建立在你自己的還貸能力可以,信用狀況良好的基礎上,那么如果市場經濟是一架馬車,貸款就是快馬加鞭和好車輪。否則,還貸能力不好,信用狀況不好,整個樓市如同馬車一樣飛快的奔跑然后散架的也格外重痛。再回歸到企業的話題,如同房貸,客戶信用不好,拖欠帳款,占壓企業大量流動資金,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商業風險。特別是現在,客戶拖欠企業帳款者越來越多,帳款回收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從企業的經營狀況看,雖然每個月都有很多利潤,但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應收貨款”“流動資金”。如果這個鏈條銜接不上,試問企業又怎能健康發展呢。

          由此形成的債權債務問題如果不通過訴訟的途徑又該怎樣解決?傳統意義上,中國人都偏向“私了”“協商”,不到萬不得意不要鬧到公堂對峙。而在商場上更是,為了留住長期顧客群,更不愿意和自己的生意伙伴撕破臉自斷后路。但到了真的要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企業即使不愿意也必須拿起法律的武器來應對。那么企業如何建立應收賬款管理的法律保障制度?企業應該建立的應該包括合同管理、應收賬款日常管理、債權催收等。企業在應收貨款管理上主要建立以下制度:

          一、建立企業合同管理制度,嚴格合同的簽定和履行。

          合同是企業催收應收貨款有利有效的法律依據。企業應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在與可戶簽訂銷售合同時,應有專業法務人員審定合同內容。銷售人員要嚴格按合同約定履行,客戶如有違約行為的立即中斷履約,準備應對措施。企業財務人員要嚴格按照雙方合同付款條款的規定,及時向客戶提示付款,并進行跟蹤催收。

          二、建立定期的財務對帳制度和應收帳款檔案管理制度。

          銷售員與財務密切配合,制訂一套規范的、定期的對帳制度,每隔三個月或半年就必須同經銷商核對一次帳目,避免雙方財務上的差距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造成呆、死帳現象,同時對帳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應的文書,而不是口頭承諾。對于相關貿易單證:包括合同、發票、提單、報關單、商品質檢證書等,案情說明、相關的買賣雙方往來函電、擔保文件、仲裁/訴訟判決等材料由專人歸檔管理,以備后用。

          三、制定合理的激勵政策及銷售回款責任制。

          企業在制定營銷政策時,要將產品銷售和資金回籠結合起來,加強銷售人員的回款意識,把銷售回款率作為考核銷售人員的一項重要指標,并與其工資、獎金、旅差費掛鉤,制訂合理的應收帳款獎罰條例,使應收帳款處在合理、安全的范圍之內。凡因自身原因導致貨款被拖欠的,要視情節輕重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人為造成的呆死賬,要有明確的賠償制度,損失重大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建立客戶的信用評定、審核制度。

          企業要建立信用評定、審核制度,對不同的經銷商給予不同的信用額度和期限(一般為半年)。要加強對客戶資信程度的調查和分析評估,通過銀行、同行業及律師等各種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客戶的生產、經營、資產、負債、經營人員變動和財務狀況等相關信息,以確定其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建立客戶檔案,對客戶的資信實行動態管理,對資信下降的客戶要及時采取減少發貨、實行擔保和加強催收等預防和減少風險的措施;對資信差、長期拖欠貨款的客戶要停止發貨。

          五、建立和健全往來帳戶結算登記、核查、清理制度。

          要及時登記每筆往來款項,準確反映應收、應付帳款的形成、回收、支付及增減變化情況,并按月對往來款項進行核對與清理。要制定嚴格的管理辦法,對超過信用期的應收、應付帳款要逐筆查實原因,分清責任,責成有關人員提出明確的處理意見,制定具體催收、支付計劃,責任到人。

          六、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加大追索債務的力度。

          要強化法律意識,充分運用法律手段清理欠款,以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企業對不同過期的應收帳款,有二種追討方式,即自行追討、委托律師追討。對于逾期的貨款,凡債務人沒有明確的還款計劃或有效承諾的,都要立足于訴諸法律進行清繳。對于有潛在風險的債務企業,要做好法律防范的基礎工作。建立帳款催收制度。根據情況發展的不同,建立三種不同程度的追討文件――預告、警告、律師信,按情況及時發出。由于債權企業追繳不力,錯過法律有效訴訟期造成拖欠損失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應收帳款的回收是一項非常復雜,需要耗費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安全、有效的管理應收帳款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具備的條件。企業建立起應收帳款的法律保障制度,以達到防范貿易風險,了解貿易對手,避免和減少各類不良債務發生,有效追收欠款,節約管理費用等各方面的管理目的。提高企業應收帳款管理水平,建立企業的信用管理機制。

          如果不使用法律的武器,那怎么辦呢?我們可以從“企業缺乏風險防范意識”“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入手呀,但這顯然不是我的專業領域,權當了解吧。

          企業應收帳款的風險防范

          1.從產品本身入手,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市場營銷的現實表明,適銷對路,供不應求的高質量產品,企業往往不需要采取賒銷的方式。因此,不斷開發出符合消費潮流、具有高質量、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是防范應收帳款風險最有效的途徑。這就要求企業不僅要加強市場預測與調查,采取先進的生產設備,聘用先進技術人員,生產出物美價廉,功能齊全,適銷對路的產品,而且要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營造良好的產品信譽,形成品牌優勢。這樣,產品適銷,使企業比較容易爭取到現銷方式銷售商品,減少企業應收賬款,甚至可能增加預收帳款。

          2.加強客戶風險管理

          企業應建立客戶信用評估體系。企業應收集與之來往的客戶的信息,對其資產狀況、財務狀況、經營能力、以往業務記錄、企業信譽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入地調查分析,尤其是初次合作就想要賒銷的新客戶,更要對其信用狀況進行調查。依據調查分析的結果來確定賒銷客戶的還款能力、評定其信用等級,最后建立賒銷客戶信用等級檔案。建立檔案的目的是要對不同信用級別的客戶采取不同的銷售方式,對于初次交易且資信較差的客戶盡量采取現銷方式或附帶擔保條件的銷售方式,對信用等級高的客戶可以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以期與之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關系。

          3.健全企業應收帳款管理制度

          首先,企業應當落實應收賬款的責任制度即每一筆應收帳款業務都責任到人,以便于應收帳款的及時回收以及減少壞帳損失,對于造成逾期應收賬款的業務部門和相關人員,企業應給與警示,對造成壞帳損失的予以懲罰。其次,建立銷售回款一條龍責任制。即銷售人員不僅要銷售出產品,而且要保證收回銷售出的產品的貨款。不能片面追求完成銷售任務而不管是否能收回貨款,或是將回收帳款交給財務人員。銷售人員必須對每一項銷售業務從簽訂合同到回收資金全過程負責,這樣可使銷售人員明確風險意識,加強貨款的回收。再次,完善的銷售合同是防范應收帳款風險的最有力的保障,所以在訂立合同時,一定要仔細謹慎。對例如商品的數量和質量,檢驗或驗收方式,交貨的時間和地點,付款金額、付款期限和付款方式等合同要素,一定要明確規定,避免客戶用種種理由或借口拒絕或拖延付款。最后要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盡量減少應收帳款的發生。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8

          行卡作為當前國內個人非現金支付結算工具,憑借便捷、安全、高效、靈活等特點,自推行以來深受客戶喜愛。截至20xx年9月底,全國銀行卡聯網特約商戶數已經突破百萬大關,聯網pos終端量則超過160萬臺,聯網atm機近15萬臺。從目前銀行卡業務發展現狀看,銀行卡發展的地域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西部農村地區銀行卡業務發展依然薄弱。本文通過對包頭市xx地區的調查,進一步揭示制約農村地區銀行卡業務發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應解決建議,以供參考。

          一、主要制約因素

          (一)消費習慣的局限性制約了銀行卡的推廣和使用

          以xx縣為例,近幾年,盡管農村經濟發展了,農民收入增加了,但貧困落后的局面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消費理念還很陳舊。抽樣調查顯示,70%以上的農村居民有保存現金的習慣,現金支付在地區的消費手段中占據很大比重,傳統習慣不易改變,對非現金支付的認同感不高,用卡意識淡泊。農村地區中小企業普遍規模不大,信用度低,商品交易頻繁交易額較小,經濟交往存在一定戒備心理,商家大多選擇“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結算方式,有的企業為提高資金周轉速度,對現金結算者給與更多的優惠,助長了現金結算的陋習,制約了銀行卡在農村地區的推廣和使用。

         。ǘ┦芾硎袌龅挠邢扌灾萍s銀行卡在地區的發展規模

          目前,xx縣共有6家金融機構,分別為工行、農行、農發行、農村信用聯社、村鎮銀行、郵政儲蓄,截止10月底,工行累計發卡7570張,農行累計發卡240張,xx農村信用社從20xx年3月18日開辦名稱為金牛借記卡的銀行卡業務,面向社會公開發行,截止9月末共發放金?1860張,金額1342萬元。全縣atm機僅農行有兩臺,pos機11臺。以xx縣20萬人口來計算,atm人均占有率十萬分之一,atm機僅占全市atm機總數的0.7%,pos機占全市的0.6%,銀行卡受理機具極少,特約商戶少,覆蓋面窄,銀行卡受理市場的局限性制約了銀行卡在這一地區的發展,這也是貧困落后地區銀行卡發展落后的根本原因。

          (三)地方金融機構對銀行卡業務知識宣傳普及不到位制約了銀行卡營銷環境

          據抽樣調查顯示,由于宣傳講解不到位,缺乏系統的、持久的、長效的宣傳機制,大部分農戶對金融知識了解不多,認識不足,絕大多數農戶缺乏有關支付工具的基本常識,尤其是對銀行卡的認知程度嚴重不足。80%以上的農民對銀行卡使用的操作知識極度匱乏,對使用銀行卡的好處知之甚少,以至于大部分農民對銀行卡既不會用更不敢用,認為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總讓人不放心,沒有安全感,普及率很低,市場需求表現不強烈,沒有對地方金融機構形成壓力,使銀行卡的市場營銷環境受限。

         。ㄋ模┿y行卡業務投資成本高,金融機構不愿加大投入

          開展銀行卡業務投資需要一支穩定、專業、高效的商戶服務隊伍,要對特約商戶進行受卡培訓和管理,機具等設備保養、維護、更新換代等,進行有效宣傳,防范風險等方面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目前,xx地區僅有的兩臺atm機由于吃卡現象嚴重,維修率高,顧客對其敬而遠之,加上農村地區由于農戶對銀行卡市場需求不強烈,客觀上制約了金融機構在這方面投入的熱情。

         。ㄎ澹┿y行卡定價機制單一,產品功能不全

          由于銀行卡現行的費率政策是全國統一標準,收費標準較高,沒有真正從農戶的角度出發為其量身定做適合于他們的銀行卡,盡管目前在全國農民工輸出較集中的地區試點推行的.農民工特色銀行卡,其收費標準較高且在技術設計方面對農民工家中日常用款考慮欠周到,且農民工銀行卡只能在務工地辦理,即使辦了卡,還得靠郵政匯兌以解決家庭用錢問題,這種技術設計的缺陷及服務功能簡單化制約了農民工辦卡的積極性,目前xx農村信用社還沒有開辦此項業務。

          二、對策建議

         。ㄒ唬┘哟笮麄髁Χ,提高銀行卡在農村地區的認知度

          各發卡行要合理選擇宣傳時機,加大宣傳投入與力度,與商戶聯合開展多種形式的營銷活動,通過廣播、電視、宣傳畫等多種形式加大聯合宣傳的力度,共同宣傳銀行卡業務,引導公眾刷卡消費,必要時倡導公務員帶頭用卡。通過銀行卡及與之相關的金融電子化等金融知識的宣傳講解可以讓農戶掌握基本的銀行卡種類、功能和使用技巧,例如銀行卡的存貸功能、電話銀行掛失、密碼修改、余額查詢、轉賬劃款、銀行卡網上功能等基本知識,讓客戶正確認識銀行卡高效、快捷的服務功能,不斷提高銀行卡在農村地區認知度和應用水平,加大對銀行卡的推廣和應用。

         。ǘ┘哟蠛暧^引導和政策扶持力度,拓展銀行卡受理市場規模

          地方金融機構要不斷轉變觀念,加大資金投入,積極配置資源,創造條件在農村地區增設銀行卡服務所需的atm機、pos機等設備,不斷豐富atm、pos、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服務渠道功能,在銀行卡功能開發上,建議采取由銀聯“統一開發,費用共擔”的開發模式,通過聯合開發,使所有入網客戶均能受理統一開發的中間業務,減少銀行的投入,提高銀行卡的利用率,營造良好的用卡金融環境,將異業聯盟作為銀行卡產品創新的趨勢,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在理財、私人銀行、房貸等產品上加大投入力度;鼓勵公用事業單位積極受理銀行卡,促進銀行卡在水、電、氣等公用事業繳費領域的應用及醫院、學校、加油站等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和現金使用量較大的領域安裝pos機受理銀行卡;政府部門要在財政預算單位推行公務卡,并對農村地區銀行卡硬件建設給予一定財政補貼,通過政府稅收優惠的方式管理商戶受理銀行卡,稅務部門對于受理銀行卡的商戶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電信部門要為商戶提供光纖專線,減少pos機聯網通訊費,提高交易速度,不斷拓展銀行卡受理市場規模和水平。

         。ㄈ┰鰪姺⻊找庾R,合理分工,提高銀行卡受理服務的整體水平

          建立有效的受理客戶投訴渠道,完善故障處理機制,實行客戶投訴受理責任制,限時解決銀行卡交易中發生的各種糾紛和問題;銀行卡業務相關主體要建立滿足市場和客戶需要的服務標準、流程,明確服務承諾,加大培訓力度,提高銀行職員正確受理各種銀行卡的技能,完善客戶服務功能;要認真分析銀行卡受理環境的現狀和不足,有重點有步驟有目標地改造銀行卡受理網絡;在受理市場建設上引入專業化服務,各商業銀行可結合自身業務需要,與銀聯積極開展合作,將商戶、收單、機具、及維護管理方面業務外包給銀聯公司,解決基層行人員不足,服務力量薄弱的現實問題。

         。ㄋ模╈`活定價,實行差別收費

          針對貧困落后地區,實行差別收費,降低農民手中銀行卡手續費,進一步減免銀行卡年費,降低農村地區銀行卡用卡成本,提高用卡積極性;在銀行卡市場建設初期,創新營銷理念,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根據客戶需求和經營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營銷策略,大膽、全方位地進行改革和創新,采取靈活多樣的優惠政策措施,例如可對商戶采取費率返還,按交易筆數確定費率,月租費包干等方法,提高農村地區商戶入網的積極性,使銀行卡業務真正成為銀行有效支持、服務三農的有效載體。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9

          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7月以來,克振副省長帶領省直有關部門的同志深入武漢、孝感等地調研部分節能環保企業,隨后囑我們對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研究。近期我委分赴12個市州開展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題調研,F報告如下:

          一、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全省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著力加以推進,我省節能環保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匯總各市州上報數據,20xx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超過1500億元,比20xx年增長76.5%,其中:高效節能產業總產值約450億元,先進環保產業總產值約250億元,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總產值約800億元。全省節能環保產業企業數突破1000家,比20xx年增長42.8%,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200多家;從業人員接近20萬人,較20xx年翻了一翻?傮w來看,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初步形成了一批骨干龍頭企業

          我省已有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節能環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產品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已初步成長為各自領域里的領軍骨干企業。

          在高效節能領域,有從事電力能源裝備的長動集團、武漢南瑞、三環發展、合康變頻、大力電工、孝感大禹、襄陽萬洲、追日電氣等,從事蓄熱式燃燒的仙桃神霧,從事節能窯爐的華窯集團,從事三聯供空氣源熱泵的武漢朗肯,從事半導體照明的華燦光電、迪源光電、匡通電子,從事節能保溫建筑材料的武漢沃爾浦等。長動集團20萬千瓦以下熱電聯產機組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神霧公司占有國內高溫空氣燃燒應用份額50%以上;宜昌匡通電子在國內LED封裝行業居于龍頭位置。

          在先進環保領域,有凱迪控股、都市環保、中鋼天澄、凱迪水務、武漢華電、中碧環保、天虹儀表、方元環境、華麗環保、創新環保、合加環境、東之盛、沙市水處理設備制造廠等。都市環保自主研發的“氨硫銨燒結煙氣深度脫硫”技術和“雙循環三段式脫硫塔”裝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武漢華麗環保公司研發的可熱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可有效解決廢棄塑料產生的“白色污染”;沙市水處理設備制造廠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管式超濾膜生產廠家,市場占有率50%以上;中鋼天澄是國內除塵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工程總承包商之一。

          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有格林美、湖北金洋、千里馬、法利萊、江南實業、宜昌立帝、華山水產、華新水泥、黃石大江集團等。格林美是國內城市礦產領域首家上市公司,在荊門、武漢、仙桃等建有多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基地;宜昌力帝是國內最具專業化的廢鋼加工處理設備研發生產企業;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技術攻克了垃圾處理過程中的4大難題,處置過程中無二次污染;武漢法利萊實現激光再制造設備的產業化生產,并列入國家再制造試點。

          (二)產業集聚化發展態勢初顯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節能環保產業逐步呈現出依托骨干企業向重點園區和區域集聚的.發展格局。

          在高效節能產業領域,陽邏開發區以西門子、阿,m和國電南瑞公司產業園為基礎,形成了大型輸變電設備和智能電網應用裝備產業基地。黃岡節能窯爐的發展頗具特色,華窯集團、中洲窯爐、中亞窯爐等行業領軍企業正抱團推進“綠色工業窯爐”省級標準制定,填補國內該項標準的空白,黃岡逐步成為“窯爐之鄉”;襄陽以大力電工、追日電氣、萬洲電氣等企業為龍頭,建立了襄陽軟啟動產業聯盟,成為全國最大的軟啟動產業生產基地。

          在先進環保產業領域,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集聚了凱迪電力、中冶南方、都市環保、中鋼天澄、綠世界、芳笛環保等一批龍頭企業,在電力環保、水處理、節水技術和設備、環保工程總承包等領域門類齊全、優勢突出。20xx年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總收入789億元。

          在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領域,谷城再生資源園區圍繞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依托金洋公司、駱駝蓄電池、三環鍛造等一批“城市礦產”資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企業,初步構建了再生鋼、再生鋁、再生鉛等三條較為完整的循環型產業鏈,已形成年回收各類再生資源200萬噸、年處理利用各類再生資源130萬噸的能力,再生資源產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黃石市圍繞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市,依托大冶有色、大江集團等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以有色金屬和稀貴金屬回收利用為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青山工業區內武鋼、武石化之間實現氮氣和氫氣資源互補,武鋼、青山電廠與利用鋼渣、粉煤灰、磷石膏的建材企業之間也形成了良好的協作模式,形成了以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工業污染治理、環保設備設計制造產業基地;武漢市東西湖區工程機械裝備再制造園區聚集了龍工、三一、千里馬等國內主要工程機械生產與再制造廠家,形成了再制造產業集群。格林美在荊門高新區打造廢舊電池、電子產品等回收利用基地,20xx年產值超過23億元。

          (三)社會參與節能環保產業的積極性增強

          我省積極落實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相關企業年減免增值稅和所得稅約17億元。每年爭取國家支持節能環保重點項目資金近15億元。政策扶持提高了企業投資節能環保產業項目的積極性,不僅一批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同時推動了建材、化工等行業從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向節能環保型轉變。武鋼集團、華新水泥、大冶有色等均成立了以節能環保為主攻方向的企業,如武鋼金屬資源公司對冶煉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生產礦渣微粉等產品,年產值超過80億元。中節能等央企也開始在我省投資布局。一大批在建或擬建的節能環保產業化項目正在穩步推進,總投資近1200億元,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強的后備力量。

          (四)各地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支持逐步加大

          各地對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武漢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制定了節能產品推廣、廢舊產品回收利用財政補貼政策,加快節能環保服務模式創新,出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支持辦法,安排5000萬元市級循環經濟引導資金。鄂州市把節能環保產業納入重點發展產業,依托高新區建設專業節能環保產業園。荊門市出臺了加快循環經濟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措施,設立了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建立了循環經濟統計評價體系。襄陽市積極爭取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擁有谷城再生資源園區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東風康明斯國家再制造試點等一系列“國字招牌”,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發揮了引領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來看,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同時,發展中也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整體競爭力不強。突出表現在“兩小一低”。一是產業規模偏小。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比例不足5%,產值僅為江蘇的四分之一,浙江、山東的三分之一左右。二是企業規模偏小,大型企業(集團)特別是具有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的企業還不多,仍以中小企業為主,集中度低,市場競爭力不強。三是技術水平偏低。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從事高端設備制造的企業不多,大多屬于一般加工制造企業,產品附加值較低。

          (二)產業結構不優。產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我省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較快,但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和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不足,特別在高效鍋爐、垃圾處理成套設備、廢舊電器和汽車拆解等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領域存在明顯短板。產業空間布局也不盡合理,“撒得不開、聚得不夠”,部分市州縣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滯后。產業集聚度不高,產業鏈不成熟。

          (三)市場開拓難度較大。節能減排總體上屬于政策驅動型市場,其中很大一部分政策拉動型需求和政府公共投資,節能環保產業領域相關的目錄清單、資質資格認定較多,進入市場的門檻較高。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一些技術和裝備研發成本高、產品性能不穩定,難以為市場接受并得到應用推廣,F有的節能環保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貸款難、融資貴問題,資金積累緩慢,企業發展面臨很多實際困難。

          (四)扶持政策還不夠系統。一是在創新驅動方面,沒有把節能環保產業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作為省級科技計劃的重點領域。二是在需求牽引方面,國家通過推廣節能環保產品、實施節能環保重點工程來推動節能減排和擴大投資消費需求,但地方政府不能只推廣使用本地產品,需求牽引政策難以精準發力。三是在投資促進方面,主要是申請國家資金扶持,省級沒有設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相關節能環保企業的產業化項目只有變換主題申請有關部門的其他專項資金,影響了企業投資積極性,甚至導致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四是在政策引導方面,對一些新興的服務模式,如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政策不明確、法律規范不健全,影響了推廣應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廢棄物回收利用增值稅進項抵扣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五是在組織協調方面,沒有建立規范統一的統計體系,影響對產業發展形勢的科學研判。部門之間協調配合還不夠。

          三、進一步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國家更加強調節能減排硬性約束,節能環保領域的投資、技術、裝備、服務需求十分旺盛。近期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今明兩年生態環保重大工程中,僅大氣污染防治和清潔水重大工程投資就超過8600億元,市場潛力大。我省節能環保產業正處于從產品生產向裝備和服務延伸、從外圍向核心突破、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關鍵時期。兄弟省市均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呈現萬馬奔騰、不進則退的發展態勢。以我省的基礎和條件,只要加大力度,完全有可能實現節能環保產業跨越式發展,5年時間有望培育成產值5000億元的新興支柱產業,占據新一輪區域競爭的制高點。下一步建議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擴大市場需求。節能環保產業與一般性競爭行業最顯著的區別,是其對政策的依賴程度較高。因此,要做好政策和市場結合文章,把促進推廣應用作為關鍵環節。一是強力推進節能減排降碳,加快淘汰落后鍋爐、電機、老舊汽車等,擴大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市場空間!耙恢鲀筛薄敝行某鞘泻推渌袟l件地區,適當提高節能建筑、新能源汽車推廣、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回收利用等節能減排目標,以政策拉動需求,進而帶動產業發展。二是推進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和服務。嚴格執行政府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鼓勵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向社會購買節能環保服務。把合同能源管理作為公共機構開展節能改造的主要方式,研究制定促進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實施的具體辦法。三是引導節能環保產品消費。完善節能惠民工程、“以舊換再”、“能效領跑者”、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等政策措施,開展全民行動,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消費理念。四是支持節能環保企業參與節能減排重大工程。對獲得國家節能環保標識、進入國家相關目錄名單的省內企業給予適當獎勵,對省內企業研制的首臺(套)節能環保裝備在省內工程中使用的,可由省財政對生產企業及用戶給予補助。五是支持節能環保服務模式創新。積極培育合同能源管理、節能量審核、節能低碳認證、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機構,在污染減排重點領域加快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支持發展再制造服務,建立完善廢棄物回收處置體系。

          (二)助推企業發展。一是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建議對未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再生資源企業,各地方政府可將新增的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額返還給企業。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對此,國務院文件有明確要求,但我省目前還沒有設立節能環保產業扶持專項資金,僅省經信委在新增專項資金中,對資源循環利用有一定支持。建議從20xx年開始,省財政設立5000萬元節能環保產業扶持資金,主要以貼息方式支持節能環保產業重大項目建設。三是拓寬投融資渠道。包括綠色信貸、抵押擔保、上市融資、債券發行、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等。四是支持節能環保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對引進的節能環保企業,給予一定獎勵,并在用地等方面予以優先保證。五是加強組織協調,建立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

          (三)支持技術創新。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高技術產業的典型特征,必須把實施創新驅動、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在節能產業領域,加快節能共性關鍵技術、核心材料和關鍵設備的研發,推進節能技術裝備升級換代。重點發展高效電機、高壓變頻、無功補償、高效鍋爐(窯爐)、蓄熱燃燒、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半導體照明、工業化建筑、碳捕捉等技術和裝備。在環保產業領域,以大氣污染治理、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污染土壤修復和環境監測等領域為重點,研發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技術和產品,提升我省環保技術裝備水平,加快治理突出環境問題。在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領域,以磷石膏等典型固體廢棄物、稀貴金屬、農業廢棄物、餐廚廢棄物等處理以及再制造為重點,加快研究一批市場需求量大、應用前景廣泛、經濟效益明顯且無二次污染的高效資源化利用技術。同時,著力提升節能環保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引進人才、引進技術,加強對外技術合作。

          (四)推進試點示范。近年來,國家在與節能環保產業相關的領域,特別是循環經濟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試點示范,把這些試點示范抓好了,就能為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培育產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要積極推進我省國家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探索符合各地特點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進我省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再制造試點、循環經濟示范市(縣)、“雙百工程”等國家級節能環保各類示范試點建設,切實發揮典型帶動和輻射效應。開展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創建活動,進一步促進資源循環式利用、企業循環式生產和園區循環式發展,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五)完善相關政策。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出臺后,全國已有10多個省級政府相繼制定了貫徹落實措施。去年我省發布了關于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但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整體發展沒有系統政策和全面部署。建議省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并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推進工作,以提高各地各部門對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緊迫性、重要性的認識,并按照精準調控、噴灌滴灌的要求,拿出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發展的具體舉措。目前,我委已研究草擬了相關政策文件初稿,待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報省政府審定。另外我們已啟動《湖北省節能環保產業“十三五”規劃》的研究工作,提前謀劃未來一段時期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思路和總體布局。

        【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10-26

        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6-21

        關于扶持中小微工業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3-29

        晉城市關于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10-26

        商貿企業發展調研報告04-06

        民營企業發展調研報告08-04

        中小微企業發展調研報告05-21

        旅游企業發展環境調研報告12-14

        關于工業建筑業民營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4-05

        市工業建筑業民營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4-06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