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援的管理制度
現如今,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制度,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制定制度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應急救援的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應急救援的管理制度1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公司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1.應急管理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職責明確,快速反應”的原則,
2.應急管理分“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四個過程。主要內容包括: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應急培訓、應急演練、應急物資保障等。
3.成立以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組長,主管安全生產負責人為副組長,安監科長、各采區負責人為成員的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應急管理辦公室設在安監科,并負責日常管理。
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寫與修訂。
5.應急管理培訓,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員應急管理培訓。培訓內容應當包括:事故預防、危險辯識、事故報告、應急響應、各類事故處置方案、基本救護常識、避災避險、逃生自救等。
6.應急演練。根據年度應急演練計劃,每年至少分別安排一次桌面演練和綜合演練,強化職工應急意識,提高應急隊伍的反應速度和實戰能力。安監科負責做好演練記錄和總結。
7.應急通訊設備保障。公司要對電話、對講機、手機等通訊器材進行經常性維護或更新,確保通訊暢通。
8.應急救援物資保障。根據公司預案做好應急救援設備、器材、防護用品、工具、材料、藥品等保障工作。確保經費、物資供應,切實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并對應急救援設備、設施要定期進行檢測、維護、更新,確保性能完好。
9.應急處置。事故發生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以營救遇險人員為重點,開展應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要及時組織受威脅群眾疏散、轉移,做好安置工作。
10.成立兼職救護隊,人員由各科室、采區主要負責人及業務骨干組成,并進行經常性訓練,熟練掌握基本的救護常識和救援能力。
11.應急救援協議。充分利用社會應急資源,與地方政府預案、上級主管單位及相關部門的預案和應急組織相銜接。
13.應急管理費用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批,財務部門予以保障。
應急救援的管理制度2
1、為避免起重機械事故發生和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本制度。
2、公司發生起重機械安全事故時,應立即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3、發生事故或人員傷亡,知情人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電話或其他方式,將事故情況報告部門領導;部門領導應迅速報告公司領導和起重機械安全管理部門。
4、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各有關部門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迅速趕赴現場,根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其它有效辦法指揮救援工作,不論采取何種措施進行緊急救援,應首先采用減少人員傷亡和減輕傷員痛苦的各種措施。
5、在救援過程中,事故應急救援人員必須聽從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揮,各就各位對事故進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護,正確佩戴防護用品和使用防護器具,避免自身傷害;
6、當事故性質嚴重,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應及時向市、鎮各有關應急救援部門和附近生產經營單位、社區求援。
應急救援的管理制度3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國家各項法律、法規,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性事故和可能引發事故的險情,各級單位均應編制應急預案,并按應急預案要求加以落實。
第二條公司本著“統一協調、分級處理、全員動手搶險救災”的原則,使事故災害減少劍最低限度。
第三條應急預案一般應包括主件部分和附件部分。
第四條應急預案主件部分應包括封面、目錄、總則、組織機構與職責、聯絡報告程序、指令下達程序、應急指揮規定、實施方案、善后處理和應急演練等內容。
1.封面包括應急預案全稱;對關鍵裝置要害(重點)部位應寫出具體名稱,所在地理位置;編寫者和編寫日期,單位名稱及單位負責人的簽名。
2.內容目錄。
3.總則應包括編寫依據、目的、原則和總的要求。
4.組織機構與職責應包括本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指揮系統、日常值班機構(崗位)、醫療機構、后勤保障設置及單位(崗位)職責和負責人、值班制度等。
5.聯絡報告程序應包括發生各類突發性事故或險情時,向上級應急組織機構和政府主管部門的報告程序,及同有關部門、外部機構的聯絡程序和采用方式等。
6.指令下達程序應包括發生各類突發性事故或險情時,本級、上級應急組織機構和政府主管部門的指令下達程序,對有關部門、外部機構救援力量協調指令傳遞方式等。
7.應急指揮規定應包括發生各類突發性事故或險情時,各級應急第一指揮者、第二指揮者的排序,尤其是現場指揮者喪失指揮能力時,應事先確定好擔任指揮者的人員名單。
8.實施方案是應急預案的核心部分,對可能發生的事故或險情進行分級、做出具體實施方案、搶險救災物資和醫務人員的落實,實施方案責任應落實到崗位員工。
對每一種可能發生的事故或險情應編制出報告內容、實施的技術措施和實施步驟等。
9.善后處理應包括事故或險情得到控制或處理結束時,發布應急命令解除的規定,表明此后的工作應是災后重建的事情。
10.應急演練應包括演練內容、次數、要求和演練講評、演習記錄等方面的'規定。
第五條應急預案附件部分應包括:
1.主要基礎數據;
2.自然環境條件資料;
3.地理位置(座標)和交通條件;
4.應急搜救設備及材料的有關資料,包括應急設備及應急材料的名稱、類型、數量、性能和能力、存放地點及可調用情況;
5.應急救援力量情況,包括與有關機構簽訂的應急救援行動中相互援助、支持的協議付本;
6.環境條件測定裝置及規格;
7.應急指揮人員一覽表;
8.應急通信錄,包括電話、手機、傳真號碼和電子郵件、單位名稱、通信地址等;
9.其他有關的附屬資料。
第六條應急預案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按作業性質、作業的不同階段,分別編制。
第七條可能發生的事故或險情包括火災、爆炸、臺風(熱帶氣旋)、地震、風暴(潮)、海嘯、洪水、山體滑坡、機動車輛(船舶、飛機、火車)遇難(險)、流行傳染病、人員中毒、人員落水(受傷)、有毒有害物質泄漏、火工器材遺失、油氣管線泄漏和破裂、重大溢油、人員逃生和救生及其他緊急情況。
第八條實施的應急預案如有變化或變動,應及時修改、補充,必要時重新編制并報批。
第九條制訂的應急預案應到地方政府部門備案;對已備案、審批的應急預案進行重大修改或重新編制,應重新備案或審批。
【應急救援的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應急救援管理制度10-25
應急救援管理應急管理制度10-19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制度03-06
企業應急救援管理制度01-30
事故應急救援管理制度10-16
應急救援物資管理制度01-26
安全應急救援管理制度10-21
救援應急預案10-29
應急救援裝備管理制度10-19
應急救援檔案管理制度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