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范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范文1
10 月初,我認真讀了我國著名教育專家馮恩洪的著作《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第7 、8 、9 個主題。學完此書,心頭的諸多困惑迎刃而解。展望教育前路,豁然開朗。下面針對第七主題"自我提高,實現教師專業發展"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馮老師說得好,說到底,發展自己,就兩條途徑,第一條是知識的補充,第二條是經驗的積累。知識的補充需要讀書,經驗的積累需要反思,是學校的辦學理念,也是教師的理想目標。說追求卓越也好,談魅力修煉也罷,都是講述老師專業發展的成長歷程,是一個不懈奮斗、不斷創新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鍛造,自我提升的歷練過程。那么,對于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不懈追求的教師而言,要想獨具魅力、走向卓越,要經歷三重不同境界的修煉。
一、積累教學經驗,學會反思。
書中指出,為了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為了教師群體的專業成長,為了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作為老師有必要進行不斷的'反思。他說:"教師的成長= 經驗+反思".這一公式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的反思。同時教學的特殊性也決定了教師要不斷反思,他還說過這樣的兩句話:"課堂沒有彩排,每一節課都是現場直播。""永遠沒有成功的課堂,只有遺憾的課堂。"課堂藝術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教學中科學、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成敗,不斷地發現困惑,不斷的解決問題,幫助我們減少遺憾,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藝術。教學中學會反思自己,總結自己,取長補短,才能提高自己,才能不斷地走向成熟。
二、養成讀書的習慣,享受讀書的樂趣。
"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須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活水的源頭,則是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讀書,則是提高教師素養的最重要的途徑,有這樣一個讓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回出現一些落伍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的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們放棄不管的學生呢?"是他們太笨,還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還是應該從我們教師自己身上找原因呢?這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關愛每一位孩子?特別是弱勢群體。再幼稚的學生,也是有個人思想和感情,有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施恩或者顯示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被動等待我們去塑造的蒼白靈魂。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份陽光,給那些需要的學生。我想,今天的老師要想做最好的自己,恐怕要拿起書來養成讀書的習慣,享受讀書的樂趣,那么和我一起讀書吧。
三、學會合作,實現雙贏。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中說得好,除了讀書和反思,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我們學會合作。教師合作指的是在強調教師自我反思的同時, 開放自己, 加強教師之間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形成"研究共同體",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合作的實質是教師之間的交往、互動和合作。經過多年的教學工作,我覺得教師之間的合作有很多的益處。
躬身自問:從教十六年,我是一個珍惜講臺,努力做最好的自我的老師嗎?我是一個熱愛讀書,學會合作的老師嗎?對此,我還有極大的差距。既然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已成共識,我們還需要等待嗎?作為一名現代教育者,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以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為走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做好準備,做出貢獻。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范文2
《愛心與教育》一書,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我,李老師運用許多學生的原話真實地寫出他怎樣地愛學生,學生又是怎樣地愛他,真是感動人。
李老師和學生間的一個個故事都體現了他為人師表的盡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對子女的愛。他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真正的愛。一般的老師是難以做到的,他對學生的愛,不但是愛優秀生,而且更愛差生。尤其我在書中讀到他從不忘記學生的生日,還在學生生日時給學生送上一份生日禮物;在課間經常和學生一起活動;在課余時間或假期中帶領學生一起走進大自然;對班級中的優生、中等生、差生堅持按號輪流家訪等等,李老師在教育崗位上處處閃耀著愛的火花。李老師在書中這樣寫道:“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還說:“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師愛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劑。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被A教育階段的兒童處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學習時期,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各方面處于形成階段,有著多方面的需求和發展,充滿生命活力和潛力。這段時期的教育影響遠遠越過該階段而擴展到終身。因此最需要老師對學生的愛,懂得兒童時期對生命的獨特價值,并善于開發其生命潛力。如果一種教育未能觸動人的靈魂,無法引起人的共鳴,不足以震樣寫道:“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還說:“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睅煇凼墙逃ぷ髦胁豢扇鄙俚牧紕蹖W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被A教育階段的兒童處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學習時期,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各方面處于形成階段,有著多方面的需求和發展,充滿生命活力和潛力。這段時期的教育影響遠遠越過該階段而擴展到終身。因此最需要老師對學生的愛,懂得兒童時期對生命的獨特價值,并善于開發其生命潛力。如果一種教育未能觸動人的靈魂,無法引起人的共鳴,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師愛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具有愛心和知識,對學生來說,他們喜歡前者。學生們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的真摯的情感,必定有著神奇的教育效果。愛學生就讓我們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吧。
這本書給我一種領悟,一種發現!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用愛去贏得愛,用愛去化解許多的矛盾。愛我們身邊的人,無疑是播下愛的種子,讓他們也懂得去愛護和關心別人,尤其是當老師的我們,面對的是正在成長,性格還沒有定型的孩子,他們最需要的是愛的滋潤,我們給予他們的愛心也一定會影響到日后他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曾幾何時,看到書上有幾句話:“不會對別人寬容的人,對自己也不會寬容的;不會愛別人的人,別人也不會愛你的!”總相信你負出的愛越多,你也會獲得越多的愛。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范文3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是馮恩洪教授結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實踐,對中國教育的理性思考與展望。近幾天閱讀此書后,收獲很多,感受頗深。
書中一些教育故事和案例把教育理論淺顯化,深入淺出,還有一些是馮老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工作實踐的總結和提煉,道理明確又精辟,淺顯易懂。
一、刻骨銘心的教育真諦:
在細細的閱讀中,受感動的是哪些讓自己刻骨銘心的來自馮老自己行為和感悟的教育真諦:
1、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是一場革命,是一場告別書本中心走進學生發展為本的革命。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關鍵的關鍵是要研究學生,使我們的老師由心中有書走進胸中有書、目中有人的境界。
2、研究差異,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告別忍受,走出接受,走進享受。
3、我的責任就是讓我的學生快樂,成長不需要伴隨著每天的愁眉苦臉,當我的學生走進教室,臉上沒有笑容的時候,我知道我的工作缺位了。我做校長,我有責任讓我的學生實現快樂的成長。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我發現學生是有潛能的。潛能不釋放,學生不快樂。
4、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要求我們胸中有書,目中有人,根據學情決定我教什么,我怎么教。
5、直木造梁,彎木造犁,讓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長。
6、一個教師照亮了別人,發展了自己,只有發展了自己才能更好的照亮別人,只有發展了自己,才能更長時間地照亮別人。
7、這個過程來源于讀書,因為從1982年到昨天晚上,我沒有一天不讀1個小時的書。讀書長智慧,當讀書使我對教育的認識由簡單走向龐雜,再從龐雜回歸到簡單的時候,我發現我把握了教育的真諦。
8、最好只是一時的現象,更好是永恒的追求,持續改進,不斷創新。
9、有什么樣的流程文化就有什么樣的教育質量。如果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個好學校的話,那么一個好的管理文化可以培育一群好學校。
10、教育就是要做到告別難受、結束忍受、遠離接受、走進享受!
二、感慨萬分的學習反思:
1、改變觀念
教育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好的教育應該是最有益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所以我們在教學行為上要更多地考慮學生的需求。我們學習了很多模式,但現在仍然沒有找到最適合我們的模式,感覺我們總是不停地在照搬別人的東西,感到不合適就拋棄了,再搬再拋棄,這種照搬模式淺嘗輒止的做法是達不到課改目的的。我們總是想套用現成的模式,通過學模式來帶動教學進而形成模式,現在看來是行不通的,我記得在《天龍八部》里有這樣的一個情節,吐蕃國師鳩摩智沒有練習少林內功心法,而強靠小無相功來推動少林功夫終究導致走火入魔。雖然是小說,但卻很在理。所以我們組一致認為對一些名校的做法應該抱著學習的心態,結合學校實情在實踐中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從而形成自己的模式。其實模式這個東西就是形式,是,當你做出了自己的風格,自然就有了模式。
2、關注差異
老師們,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我們正賣力地講著習題時,他正在玩鉛筆、橡皮或做別的`事情;當我們批改作業時發現一些很簡單的問題都錯了,我想這樣的情況大家都
遇到過吧!問題出在哪里,錯誤應該歸咎與誰?至少不應該只責備學生,我們也有錯誤。我們沒有去了解我們的學生。雖然我們很多老師都知道學生存在差異這個事實,但我們在行動上仍然想按相同的標準要求他們,一旦做不到,就進行批評教育,最后得到的只是相互間的怨言,師生關系漸行漸遠!比私杂胁,人無全才,揚長避短,個個成才”,這樣的境界可能我們都做不到,但如果我們真能更多地去了解和認同我們學生的差異性,更多地包容學生的錯誤,換位思考他們的處境,更多地為學生設計一些他們夠得著的問題,讓他們享受到哪怕一點點學習的快樂,我想我們的師生關系肯定會得到改善,我們的課堂肯定可以更活躍一些。同理,我們組還覺得在管理教師隊伍時也要關注教師的差異性,讓教師充分地發揮他們的特長,揚長避短,最大程度地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滿足他們渴望成功的心理需要。
3、尊重和傾聽
“現在的老師不好當,班主任更不好當”,我們可能經常要發這樣的感慨,教育無小事,教育也無大事呀,有的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然而處理不好,就會激起各種矛盾,不但影響教學,而且還真可能會有 “大事”發生。學生是有情感的,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情感。怎樣尊重呢?這就需要通過滿足學生的自我尊重的精神需要來實現。讓他們獲得成功,產生成就感,給他們以肯定和鼓勵。特別是不能言語損傷,侮辱性的語言甚至超過一頓痛打對學生的傷害,我曾經與學生交流中獲悉,學生記住對自己不好的老師的原因都是說曾經怎樣怎樣罵過他。要博取學生的認同,還必須有心靈上的溝通,這就需要我們去傾聽他們的心聲,所以我們要更多地俯下身來聆聽學生的想法,這樣我們就和學生建立了一種既是師生又是朋友的關系,學生的心里話會對你說,你才能去解決他們中的實際問題。
4、加強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對于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現在我們面臨著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設備,遙遠的夢想已經變成了現實,然而我們還有很多思想和技能卻停留在夢想中。如果現在不抓緊學習,很快就會被淘汰了,我們不能真等到這一天再來怨天尤人,我想我們真的要有那么一點點危機感。我們在平時可以更多地閱讀可以提高教學技能的書籍,多反思自己的教學,學習一些課件制作的本領。讓自己時刻處于前進的狀態用心了,努力了,就會有收獲,只要我們對自己還沒有放棄,我們一樣可以創造適合我們自己的教育。
讀了這本書后,讓我們放開手腳,用規范加選擇的教育思想,合格加特長的育人目標,開辟芝罘教育的新天地。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范文4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僅要創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育更有責任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膽識。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離不開課堂變革和課程建設。
一 是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教育者對學生的差異不應該埋怨,而是研究差異,關注差異,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很多人贊美老師的工作,把教師比作是辛勤的園丁。然而,我卻不喜歡這樣的比喻,也覺得這種比喻并不恰當。園丁的工作是把花園里的參差不齊的草本修剪得規規整整,千篇一律。難道教師所做的工作也是把有個性的學生給調教得千篇一律?那是扼殺天性,也是教育的失敗。教師的眼里既要有牛頓,愛因斯坦,也要容得下平凡的清潔工人,因為社會需要多方位的人才。所以,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在某個階段落后,經過努力趕上。允許學生某個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允許個別“超!睂W生脫穎而出,這一切的參差不齊,才是教育的正,F象,因為教師并不是克隆專家。
二 是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你真了不得,你離成功就差一步了”,創建和諧的師生情感,讓教育的感覺不是難受,教育的感受是走進享受。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讓學生快樂成長。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認為“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都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的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彼,教師對每個孩子的評價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更是如此。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边有一句話這樣說:“諷刺和謾罵可使天才變白癡,鼓勵和贊美可使白癡變天才!痹诮逃虒W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贊美評價。
三 是教育要讓學生徹底釋放自己潛能,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教育的關鍵是適合每個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和諧發展,培養合格加特長的人才是中國社會發展需要。而我們現在的教育是重合格輕特長。過分強調合格,過分看重學生的分數,讓分數說了算,而擁有某方面特長的學生是鳳毛麟角,令人遺憾。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范文5
前段期間,有幸捧起朱xx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細細地讀著、品著、感受著、也思索著。說起朱老師,感覺特別親切,緣自于《新教育之夢》那獨特的親和力。簡單而尊重地道一聲“朱老師”,仿佛一下子距離近了許多,讀他的書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作者在書中所說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按最正統的解釋,即“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這就意味著,教育是一種期待: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期待,社會對人發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對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說,教育就是對理想的追求。
朱老師正是懷著一種赤誠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述著他的“新教育之夢”: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長、理想的教師、理想的家長、理想的學生??我不打算在這里一一復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強調說明的是,作者的這些理想絕不是虛無飄渺的“童話”或“神話”,而是根植于教改現實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為例,作者從八個方面談了他對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舉四個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是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充滿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體現于教學的全過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注重協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諸育于一體,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力于“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成。
朱老師的教育理想之夢,帶給我的靈感和激動將隨著我的文字流暢成我的所得,感謝朱老師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朱老師愿意把這些可貴的文字和我們分享,感謝朱老師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誘的引導和教誨。
《新教育之夢》——將時刻警醒著我們去做一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群新時代的“理想學生”。教育的未來充滿陽光。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范文6
最近閱讀了葉圣陶先生的《葉圣陶教育文集》。葉圣陶先生是我國現代教育家、出版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他從事和關注教育工作70余年,是我國現代文化史上的巨子。他思想博大精深,既體現文化巨子——教育家葉圣陶的教育個性,又體現寬廣的時代教育背景和文化內涵。至今仍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要愛學生,這是教師首先要具備的價值觀。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公平的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做到“一碗水端平”。不管這個學生是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幫助他們,教育沒有愛,猶如池塘之沒有水。冰心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泵總學生都是一座寶藏,而教師就是發掘寶藏的人。這種愛的力量是每個學生所需要的。用愛來書寫自己的教育人生,我想這是需要我用一生的時間去探索和思考的問題。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才會愛你。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講“凡為教,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當前,“教是為了不教”,已成為我國教育界對教育教學最終目標的共同認識,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要達到使學生獲得通過自學來完成自我提高的能力。為了不教而教不僅是我們在教育工作中所追求的一種境界,更是現實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為了不教而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須更高質量完成的重要的教育任務。 我認為“不教而教”其實是強化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轉換,簡言之,“不教而教”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葉老講“要特別注意引導他們知變、求變、善變,有所改革,有所創新:這就是引導他們自學。我以為惟有能這樣做的教師夠得上稱為名副其實的教育家。
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有相當多的糊涂和錯誤觀念。有人認為說得越多越好,管得越細越好。在教育過程中“多與少”、“講與練”、“低與高”、“得與舍”、“專與博”??一系列矛盾應從哲學高度去認識和解決。前一段流行一句口號“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很是感動人。而最近,有識之士指出,不能窮教育,對,但“不苦也要苦孩子”,應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學吃苦是學做人的起點。深圳人感嘆“有錢難買少年窮”,這里充滿了辯證教育思想。哲學家說:“少則得,多則感”,“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運用到教學領域,一些教師少留作業或不留作業,反而提高了質量!捌嫒私處煛蔽簳褪且粋鮮明的例子。 “無為”教育要實施“不教而教”,首要的要求是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范文7
利用假期時間閱讀了《創造適合學生 的教育》一書。書中的九個主題,從不同的方面關注了教育的發展,給我了許多思想上的啟迪和行動上的幫助。尤其是閱讀主題七《自我提高—實現教師 專業發展》時感觸頗深。
1、讀書、學習是伴隨從教的永恒主題
讀書,一直是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題。但是往往因為我們每天在學校要忙碌很多事務性的工作,在家又要盡好自己的各項職責,沖淡了學習的時間。有時候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或者應付考試往往也是囫圇吞棗的讀完。但是當我讀到"養成讀書習慣,享受讀書樂趣"中的事例時,讓我深刻的感到:要想教好學生真得活到老。現在我們處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如果我們不讀書就無法跟隨時代的步伐。 讀書未必能讓我們在教育上走向出色和成就卓越,但不讀書不學習就注定我們與出色和卓越無緣。例如:我們所有的老師都能列舉出100以內的所有質數,但是要想快速并且沒有遺漏的列舉出來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以前我有需要時也是采用不斷嘗試的方法。但是有一次偶然閱讀了有關記憶100以內的質數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讓我能夠快速不遺漏的列舉出這些質數。這是我以前不曾學過的方法。因此讀書、學習應該是伴隨我們從教的永恒主題。以讀書為支撐,教師可以立足課堂,從從容容播種傳道,以讀書為信仰,教師可以積極坦然而寧靜,明朗的面對人生;以讀書為生活,教師可涵養自己的豐富的感情、健全的理性、敏銳的判斷,和不竭的創造力,更好服務于學生的發展;以讀書為己任,可使教師的生命之樹常青,無聲的潤澤學生也悄悄的蔥蘢自己。
2、學會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書中提到:"一個優秀的教師和一個普通的教師的區別在于,一個一般的教師總是沾沾自喜自己曾經上過的那節課有多么成功,而一個優秀的教師永遠認為教學是一個令人遺憾的行為科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課永遠是還沒有上……"一節課下來,評課時也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我在課改年部已經快兩年了,對于課改年部的課堂流程已經很熟悉,每節課都按照流程授課。幾次教研課后,總體感覺是課堂流程完整、條理清晰、點撥及時……但是總覺得課堂缺少亮點沒有引起共鳴,效果不如平時的課堂。雖然有學科的差異,但是怎樣在數學課堂上引起學生的思維碰撞、激蕩出智慧的火花呢?這一直是我不停思索的問題。通過和同事的交流,使我終于找到了原因。一節教研課我更多的關注了課堂的完整和流暢;更多的關注了學案習題設計的廣度和深度;而忽略了學生的探究過程。使課堂表面上老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太強。為此,在以后的課堂上,我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學生學習的疑難處引導探究,這樣的課堂也就更有效了。"教然后而知困",從而促使自己拜師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3、學會合作為教育教學增光添彩。
書中說:"除了讀書和反思,要想做最好的自己,還需要我們學會合作。"確實如此,一個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但要是能團結別人的力量,就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尤其現在進行的課程改革、教材的.更替,有不少知識已經進行了刪減或變化。我們通過教師間的合作及時發現教材中變化的地方,及時調整教學。比如:以前學習的"約數"改名為"因數";"公約數"改為"公因數".教師就要跟隨教材的變化,使用新的名稱。通過教師間的合作打破了教師個體思維上的局限性和模式化傾向,促進教師間的信息和資源的共享,對教師觀念的更新和專業的發展大有裨益。
其實,讀完一本書要想說說體會,總是千頭萬緒的。一千個人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我們的感受不同,也許我們的做法不同,但是我們在《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引領下,必將會在教育實踐中播種幸福。讓我們和學生共享我們的幸福人生。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心得體會04-28
創造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07-07
創造教育在地理教學的實踐09-10
點燃學生“創造”的火炬10-12
音樂教育對學生創造力培養問題研究07-24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讀后感1500字06-25
談創造教育與美術教學論文09-17
大學生創造性傾向發展及教育對策分析07-30
幼兒教育中滲透創造思想的教育論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