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靜靜的頓河》讀書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靜靜的頓河》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靜靜的頓河》讀書心得體會1
一提到最偉大的俄語文學作品,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到他們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和《卡拉馬佐夫兄弟》。英國作家毛姆把《戰爭與和平》列為他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名作之首,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則宣稱,《卡拉馬佐夫兄弟》才是最偉大的小說。毛姆主要是從文學創作角度來看的,而弗洛伊德之所以推崇《卡拉馬佐夫兄弟》,是欣賞里面的弒父情結,認為揭示了普遍的、深度的人性。這兩本書我都讀過,然而讀了《靜靜的頓河》之后,我以為最卓越的俄語文學作品,應該是后者。
現在,我們把這三部作品比較一下,說明《靜靜的頓河》為什么勝出?從結構樣式看,《戰爭與和平》與《靜靜的頓河》最為接近,都屬于史詩巨著,都展示了宏大的歷史場景,塑造了眾多生動的藝術形象,那種對于歷史橫斷面的全景式描繪,創造了不僅屬于俄羅斯民族的巨幅生活畫卷,也是關于人類生活場景的百科全書。
從結構處理和人物塑造上對比,肖洛霍夫和托爾斯泰各有勝負,托爾斯泰擅長處理復雜的人物關系,營造繁復而精密的藝術結構,從而使他的作品在結構上極其嚴整,這一點,肖洛霍夫似乎略有不及。從已經寫成的作品的看,(尤其是前兩卷設計的線索)《靜靜的頓河》在早期的結構處理上,似乎是想寫四條線索:一是以葛里高利為中心的麥列霍夫家族,代表自耕農、中農階層,二是以科什沃依為中心的貧雇農革命分子,三是以李斯特尼斯基父子為中心的地主階層、保皇派,四是莫霍夫家族為代表的商人階層。但是后來,后兩條線索明顯地中斷了,李斯特尼斯基父子的結局只是在結尾部分,間接地有個交代,而莫霍夫逃走以后,就不知所蹤了。再從全書的結構看,《靜靜的頓河》在結構處理上,不夠嚴整,尤其是第二、第三卷的內容,松散、拖沓,插入了很多和主體情節不相干的內容,比如革命者本丘克和安娜的故事,而主人公葛里高利幾乎被淹沒地看不見了,直到第四部,才漸漸顯露出來,使得結構的主體清晰、明確,首位連貫。所以,從藝術結構看,托爾斯泰高出一籌。
再從人物塑造的成就看,表面看,兩個人的成就不相上下,主體人物都塑造的生動、鮮明,然而,仔細體會,我以為,肖洛霍夫要高出一籌。《戰爭與和平》也許是因為描寫貴族的生活,所以,塑造的人物有明顯的“做作”痕跡,這也許是因為貴族的生活和舉止都符合倫理規范的緣故,溫文爾雅,循規蹈矩,但是總是給人感覺缺乏更多的生氣和活力!鹅o靜的頓河》就不一樣,塑造的人物極其生動、鮮明,不僅躍然紙上,甚至可以從書本里跳出來,有站到讀者面前那種真切感。而幾個主要人物的塑造,更是渾然天成,沒有一絲一毫的斧鑿痕跡,熱情艷麗的阿克西妮亞,貞潔賢淑的娜塔莉亞,放蕩妖冶的達麗亞,脾氣暴躁的潘苔萊,粗野頑固的彼得羅,狡猾又愚蠢的福明,等等,即使一個小人物,一個普通的哥薩克男人或者女人,都描寫的非常生動,而且這種生動有一種自然而然的美感、真實感,仿佛只是用精準的白描把原本真實的生活臨摹下來一樣,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更重要的,在這種真實之中,有一種高貴的“誠摯”,這恰是作品的根本魅力所在。因為任何藝術形象都要通過感染受眾,才能使形象真正“活”起來,并成為經典。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創造了不朽的藝術形象的作品,最終都得以保留,因為時代可以更迭,故事也可以重復,但是獨特的“人”的魅力不會因此而衰減,不同時代的人,都可以通過對藝術形象的解讀,觀照到自己的生活。《靜靜的頓河》比《戰爭與和平》更能深入人心,也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顯現出它的“誠摯”。
至于說《靜靜的頓河》和《卡拉馬佐夫兄弟》相比較,顯然,這是文學和非文學的區別,《靜靜的頓河》是最純粹的文學,沒有一句說教,甚至沒有任何議論,它對人生的深刻把握和揭示都是通過情節進展的人物來展現的,自然而然,非常純粹,任何一個讀到結尾的人,都可以在這種漫長的敘述之后,領悟到那種勘比希臘悲劇一般的悲壯與滄桑感,似乎我們在“這個在太陽的寒光照耀下、光輝燦爛的大千世界”所經歷、所感受的一切,一切的悲歡哀樂,都包含其中了。
而《卡拉馬佐夫兄弟》顯然是“小眾”作品了,它更像是一部用文學語言寫成的哲學著作,尤其是“宗教大法官”那段,連篇累牘的說教,如同哲學分析。俄國人的哲學思想,大都體現在文學作品里,似乎俄國人不太擅長哲學敘述,這一點和德國人形成鮮明的對照:德國人的.文學作品都充斥著濃重的哲學思辨,比如《浮士德》,比如卡夫卡。從這個意義上,《卡拉馬佐夫兄弟》和《靜靜的頓河》這二者,沒有可比性。
迄今為止,《靜靜的頓河》被譯成92種語言,在全球上百個國家一版再版,發行量超過一億冊,20xx年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肖洛霍夫年,以紀念這位傾倒眾生的偉大作家。蘇聯解體之后,許多體制內的曾經的御用寫手們的作品都銷聲匿跡了,而《靜靜的頓河》仍然二度登上俄語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實在不是偶然的。很多人反對肖洛霍夫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是體制內作家,而且還是官方的作協主席。作為體制內的文化官僚,肖洛霍夫曾經支持蘇聯官方的文化高壓政策,有為虎作倀的劣跡。不過,一個人的思想和所作所為總是復雜的,不能以他個人的功過掩蓋其藝術成就,海德格爾始終是一個忠實的納粹黨徒,但不可否認,他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巨擘;同樣的,不可否認肖洛霍夫巨大的藝術成就,毫無疑問,肖洛霍夫是繼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俄語文學大師。以思想成就而論,肖洛霍夫要比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稍遜一籌,但是以才情而論,肖洛霍夫是更純粹的文學家,《靜靜的頓河》無愧于俄語文學的顛峰之作。
《靜靜的頓河》讀書心得體會2
《靜靜的頓河》是一本這樣的書,他囊括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幾段歷史的歷史與一個人的歷史,但它不是一本歷史小說,不是我們所以為的下里巴人——雖然作者從頭到尾都是用最通俗的話寫作,但它是一本厚重的書——我相信,形式永遠只是裝飾。
作者肖洛霍夫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經歷了俄羅斯最有史性的三個年代,經歷了一個民族從生到死再到生的過程,經歷了史家所謂之亂世,經歷了如筆下主人公葛利高里般矛盾的自我斗爭。
可以這么講,沒有哪部真正意義上的俄羅斯文學作品是不具有哲性的。如這本書,從哲學上的時間(一個人、一群人的由生到死再而生)進而演進成為空間上之繁復的過程。我相信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金人譯出的這四卷本《靜靜的頓河》會帶給每一個靈性的人以震撼。
金人的譯本流傳于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準確地說,那是我們的祖國和這本書的故事交叉的集合,一個集合包容了多少相同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又能帶給故事里的人以什么?翻譯永遠都是再創作,他是拿著肖洛霍夫的筆,寫他的事而孕育著自己國土上河流的波濤。
主人公葛利高里不是英雄,他也沒有辦法成為英雄。他懦弱,他簡單,他空虛,他孤陋寡聞,他郁郁寡歡,他擁有一個平凡人所有的一切弱點,然而永遠是平凡人寫就歷史,作者也許不太想告訴我們這一切,而葛利高里卻一直在講給我們聽。
歷史是站在高層建筑上的人玩弄的把戲。每一個偶像(或更細致的稱為“寄托”)的矛頭指向何方,無數平凡的人便沖向何處。死亡是一個人的歷史,歷史是一群人的死亡。這樣的一群人總以為在矛頭指向的那個地方有著希望,然而希望總為我們所知的那樣“那有著幸福的地方,早就有人在那里守衛……”
歷史造就了一群人,也毀滅了一群人;政治解放了一群人,而拋棄了更多的人。如果諾貝爾文學獎在近一百年還有什么更加現實意義的話,那么只在于它予作品以肯定,而肯定的那些作品必然是政治娼妓后每一個“受難者”的產物!鹅o靜的頓河》就是這樣的一本書,作者不敢于明言,因為他所在的那個國家、那個時代、那段歷史給每個平凡人以希望,而希望是牢籠,是政治的寵兒,斯大林絕對明白這一點,可他是玩弄把戲的那個人,同許多政治家一樣(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擺脫干系),誰不想讓馬戲團里的動物僅且僅僅只作為娛樂的“寵物”?諾貝爾獎在那個時代是囚籠里的一粒珍珠,而《靜靜的頓河》把它向籠子的邊緣推近了一步。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想起了余華所謂的“活著只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論斷,我不信了他,因為更高層次的“活著”同樣存在:你不可以吃不飽,而你吃飽了,你就不能像沒吃飽的人那樣無休止地希冀食物的存在。所以人生而為之的意義與價值,是在抗爭的希冀中得來,是在失望的絕望中得來,是在深思的頓悟中得來,但丁在他的地獄的門口放置了一個令人深思的話語:“進入這個門,你就要放下一切希望”
《靜靜的頓河》講述的每一個人都是羅丹的那個思想者,那個坐在地獄門前赤身裸體的'人,他的絕望與希冀只停留于哪一瞬間,他向人赤裸的證明活著的價值:不在于過去,不在于未來,而在于現在。
所有人都是迷茫的,在這本書里,在這本熱烈的、沉郁的書里,他們的絕望與希望如他們所熱愛的河流一般飛騰在他們的土地上。
這種希望與絕望是一種逃避,是對于政治的迷茫,他們關心的不是一個國家的命運,而是個人的生活——這是多么質樸與誠實呵!然而沙礫注定要順河流而去,靜靜的頓河刷去了幾千年平凡人的生活的印記,伴隨著人類的絕望與希望繼續流淌,直到不再擁有絕望與希望——他永遠都是如此安靜。
在我的這篇讀后里并沒有大段的講述這部大書的內容,因為那是投機者的行為,我認為,內容永遠都是類同的,如果只為了拼湊字數,我可以選擇遠離那些嚴肅的書籍。我沒有把這部作品當作一本小說來讀,更懶于像某些“專家”那樣字斟句酌的“死”讀。我可能某一天會忘記這本書的內容,甚至現在我竟然忘去了這本書的主人公到底叫什么名字,但我拋下這一切想法僅僅虔誠的閱讀后,我想到我們的國家,我畢竟是一粒沙,融入我們這個民族的大河中,同樣的希望與絕望讓人在百年內生而死死而生的國家,我躊躇滿志。
《靜靜的頓河》讀書心得體會3
《靜靜的頓河》是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書共四部,長達一百五十萬字。比《戰爭與和平》還要長。我個人覺得是最長的一部名著了。而且這部小說以記敘為主,沒有多少議論。這一點很像中國的古典小說。情節緊湊,人物眾多。這樣復雜的小說,是特別難寫的。既耗費人的精力,又很難構思?梢哉f,這部小說是以作者的生命來寫的。所以我特別喜歡這步小說,讀得特別仔細。小說的情節給我很深的印象與震撼。
小說描寫的是哥薩克人在戰爭中的表現。開始寫頓河兩岸的哥薩克的生活。接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哥薩克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表現非常突出。不久,蘇聯國內戰爭爆發。紅軍與白軍的戰爭中,哥薩克由于受舊勢力的欺騙,而加入了白軍。哥薩克曾三、四次動亂,小說很好的.描寫了蘇聯國內戰爭的情景。
小說人物眾多,主要描寫的是葛利高里一家人。父親、哥哥,都是哥薩克中的英雄。小說以這三個人為主要線索,描寫了韃靼村的哥薩克,描寫了地主階級、無產階級的一些人物。小說還寫了葛利高里與阿克西尼亞、娜塔莉亞的愛情。下面我想寫一寫這部小說的幾個優點。
第一個優點是小說描寫頓河兩岸的生活特別出色。頓河兩岸的農村,人們生活質樸,勤勞勇敢。作者將農村的生活寫的是淋漓盡致。中國的善于寫農村生活,但是與《靜靜的頓河》比都要稍遜一籌?梢哉f這部小說將農村的生活寫“盡”了。達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地步。農村的一草一木,農村的房屋、田地,農村的人們的一言一行,都被描寫了出來。小說開頭二百頁都是描寫頓河兩岸的農村的生活的?梢哉f這二百頁是全書最精彩的二百頁。
第二個優點是描寫戰爭。全書除了開頭二百頁描寫平和的農村生活,其余全部是描寫戰爭的。這在世界名著里是少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國內戰爭,哥薩克的三、四次動亂。小說雖然長,而且都是描寫單一的戰爭,但是小說不枯燥。這與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是分不開的。小說在描寫戰爭的同時,還描寫了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戰士的形象。小說有點像《紅樓夢》,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有表現的舞臺。這樣每人人物都栩栩如生。戰爭場面的描寫也是我很佩服的。像攻克碉堡、騎兵作戰、小隊人馬相遇戰、對待戰俘等等,寫的是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第三個優點是,描寫哥薩克。描寫哥薩克的作品很多,托爾斯泰的《哥薩克》、果戈里的《塔拉斯。布爾巴》、美術作品中也有很多關于哥薩克的作品!鹅o靜的頓河》是描寫最成功的一部。哥薩克人在和平時期與戰爭時期的形象、性格都描寫出來了。哥薩克生活中憨實、豪邁,戰爭中勇敢。同時作者也指出了哥薩克太過實在,被白軍欺騙了。我讀了這部書,對哥薩克人產生了好感,覺得他們實在、勇敢。
這部書還有許許多多的優點。我讀完這部書,感覺像是讀了哥薩克乃至俄羅斯的歷史。因為這部書包括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小說的每一個情節都可以讓人津津樂道幾個世紀,這是難能可貴的。
《靜靜的頓河》讀書心得體會4
趁著這幾天休息,我讀了《靜靜的頓河》的梗概。因為時間關系,也因為這本書實在太厚了,也只能讀一下梗概。
這是真正的史詩,真實地描寫了每個生命的悲劇、痛苦和創傷,作品散發著強烈的有別與社會主義或所謂共產主義的人道主義氣息,你可以感受到哥薩克的生活,哥薩克浪漫不羈的性格,他們對春種秋收的眷戀,他們對生與死的豁達無畏,他們對正教虔誠的信仰。我非常喜歡文字里對頓河大自然風貌的描寫,這些文字讓人安靜,讓人暫時忘卻了殘酷生活里的死亡:黑夜里星星流著悲哀的眼淚,冬日的月亮,像戰爭和火災的血紅光亮一樣,煙霧朦朧地在村莊的上空照耀著;初春的早晨,頓河邊的樹林、草地、湖泊和光禿禿的田野,都莊嚴地和靜靜地被粉紅色霞光的火堆陽照得通紅;像母親的膨脹的乳房一樣的滿潮的小河里流淌著清涼的,像孩子的眼淚一樣純凈的泉水;像緞子一樣光滑的,綠油油的冬小麥,全身凝結著眼淚一樣的露珠,像怕冷一樣緊緊貼在松脆的黑土地上,吸著黑土地的黑色鮮血;野麻叢里,連續不斷地發出了鵪鶉斗的咕咕叫聲,金花鼠吱吱叫著,野蜂嗡嗡叫,被風吹動的青草沙沙響,云雀在流動的蜃氣當中歌唱,遠處的干枯的山溝里,有一挺機槍頑強地、兇狠地和沙啞地嗒嗒嗒響著,表示著人類確實是萬物之靈。
在這些美麗的背后是什么呢:在一個明媚的春天,紅軍李哈喬夫被俘并押送上路,樹枝上那褐色的芽兒已經灌足了三月的甜汁;那種淡淡的、隱隱約約的香氣預示著春天的繁榮,預示著太陽轉回后生命又要開始。在離維奧申七俄里的地方,在一片荒涼的、起伏不平的沙地上,幾個押送的哥薩克慘無人道地把他砍死了。先是活活地挖掉了他的眼睛,砍掉胳膊,割下耳朵和鼻子,又在他的臉上來來回回地劃了幾刀。他們解開褲子,一面叫罵,一面對著他那高大、英武、健美的身子撒起尿來。他們對著血肉模糊的軀體罵夠了,然后一個哥薩克踩住輕輕哆嗦的`胸膛,踩住仰面倒在地上的身軀,斜砍一刀,把頭割了下來。最無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強的沖擊力。
靜靜的頓河,整篇文字是那樣安靜、平靜、冷靜;就像他筆下那條靜靜的頓河,帶著無限的憂郁、惆悵;流露出一絲一縷淡淡的哀愁;飽含著對大自然的崇拜,對生命的敬畏;充滿了那種對人類的痛惜心情!葛利高里內心的傷痛和珍愛;那寧靜的莊嚴的頓河,那用哥薩克的鮮血灌溉過的草原,草原上的花草樹木和飛禽走獸;這一切讀來令人心里不由得隱隱發顫和作痛;為相互殘殺的哥薩克男人,為苦難中頑強生存的哥薩克女人,也為那永遠靜靜地流淌,流向歷史深處的頓河。
對人類的痛惜心情!當我們看到天災人禍、暴富與貧窮時,當我們讀到礦難和瞬間被埋于地層深處的礦工,當我們想起地震中的孩子,當我們看到在街頭要飯的老人、殘疾的兒童,我們的反應的是什么?是厭惡,是可憐,是統計數字,還是經濟損失,我們是否也從內心深處涌現出對生命的痛惜?當一個作家從內心歸屬于一片土地時,他的血液里就流淌著那片土地的精神、傳奇、風采、歷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傳達給他的某種特殊啟示,將凝聚成這個作家畢生賴以表達的字符,在他的這些字符里所傳達出來的,是那種最擅長抒發心靈和情感之美的語言,他不是從世界文學的潮流中,不是從書架上的字紙堆里,而是從炎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長葡萄的平原或積雪的高山之間獲取靈感,獲取文字的力量和決心,只有對土地的眷戀和心有所屬,他的文字才能如此從容不迫和富有個性。
人生不求面面完美、事事順心,只要不昧著良心就行。我們應當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人,而不是眼巴巴的可憐他們,要從內心對生命涌現出愛,我們反對戰爭,熱愛和平,只有和平才能讓世間有愛。
【《靜靜的頓河》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閱讀靜靜的頓河的讀書筆記范文03-07
《靜靜的頓河》讀書筆記(通用15篇)11-14
想靜靜的說說12-24
心情靜靜的說說05-25
描寫靜靜的夜晚的句子02-01
關于靜靜的經典語錄12-13
安安靜靜的句子01-07
表示心煩想靜靜的說說02-15
我想靜靜的搞笑說說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