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和學習
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和學習
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一直是建立在“指導式教育”和“服從式教育”的基礎之上。所謂“指導式教育”、“服從式教育”是指父母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的過程中所扮演的是絕對指導者和絕對引導者的角色,這種強制灌輸的早教模式恰恰禁錮了孩子的興趣發展和人格塑造。在近日舉行的“天線寶寶家庭啟蒙會議”上,育兒專家黃繹霖提醒,在早期教育過程中,家長要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幾個習慣———
學會說“你好”:對于嬰幼兒而言,模仿是他們學習某一技能最主要的來源,也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家長的言傳身教無處不在地影響著孩子言行習慣,作為家長,我們能不能做到每次碰到孩子的時候都親熱地說一聲“你好”呢?只有這樣的引導方式才能在孩子心里形成一種信念,那就是:當別人和我問好的時候我也需要問好,因為我的爸爸媽媽都這樣做,我要學他們。而不是被逼迫做出問好的行為,這才能形成健康的與人交往的態度。
相互擁抱,接納別人:不管是遇到高興的事還是沮喪的`事,通過相互擁抱這種肢體語言來感受心靈的互動,來給予對方愛的力量!擁抱是一種溝通的語言,是一種鼓勵和安慰,是將愛用無聲的語言傳遞,這種肢體之間的接觸,比任何言語都有力量和影響。黃繹霖認為,讓寶寶學會擁抱就是學會接納他人、接納自己。
在生活中體驗和學習:洗碗、搬動吸塵器、玩拖把……遇到這種情況,爸媽經常在寶寶面前說:“別動!別拿!”黃繹霖說,在日常生活的每個單元、每個活動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是最能吸引嬰幼兒的注意和激發他們興趣的重要途徑。刷牙、洗臉、玩水、玩沙、玩米、翻馬桶蓋、爬上爬下……當孩子專注于自發的探索時,學習已經開始!所以,讓教育回歸到嬰幼兒真實的日常生活體驗中,別給太多的限制。
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把認識、體驗、自我創造、解決問題留給孩子,讓孩子從生活中得到真實的啟發。放手的過程中,家長要做一面鏡子,將當時的情況如實講述、反映和表達出來。事后則幫助孩子分析并總結。
【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和學習】相關文章:
學習禮儀讓孩子擁有尊重和智慧01-11
讓孩子渴望學習02-03
2016興趣班應注重孩子學習體驗09-16
讓孩子快樂學習的法寶01-24
巧用游戲讓孩子快樂學習01-21
讓孩子自由地學習01-15
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英語11-15
讓孩子愛學習讀后感12-22
10種食物讓孩子學習好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