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興趣下降怎么辦
兒童問題形形色色不會閱讀也是病因
王國平校長認為,教育是一個有機的體系,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尋找問題的根源——厭學、沉迷電視和網絡、不讀書或看不良讀物、學習成績下降等。這些問題,追根溯源,都可以歸結到一點上:孩子缺少閱讀的好習慣。
2008年中青網調查報告顯示,在6~14歲的少年兒童群體中,僅有不到5%的孩子保持著閱讀習慣,64%的家長認為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重要性遠遠次于參加補習班、特長班,而言情小說、各種漫畫、娛樂雜志以及儲存在MP4播放器里面的網絡小說、色情讀物占據了中小學生90%以上的閱讀空間。
“含著電腦芯片長大”的一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已經打上了深深的網絡印記,而社會上低俗浮躁的娛樂文化更讓我們對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不無擔憂。
“從小的方面來看:小學生在電腦前打字飛快,寫字的時候卻往往提筆忘字;‘火星文’、‘腦殘體’等網絡語言的侵蝕使孩子書寫、表達的規范性都大打折扣,經常是詞不達意、錯字連篇。從大的方面來說:孩子們對暴力主題的`動漫作品頂禮膜拜,對網絡游戲里血腥的PK、廝殺場景念念不忘,這也是促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近年來的觀察研究中,王校長發現不讀書孩子的問題集中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以不求甚解、無需思考、娛樂至上為主要特征的“淺閱讀”取代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導致兒童學習能力、思辨能力普遍下降。第二,網絡、電視等多媒體的介入嚴重沖擊著傳統的閱讀形式,導致孩子的精神世界“污染”遍地、“饑荒”蔓延。第三,課業負擔過重,閱讀時間嚴重不足,許多孩子陷入“越不讀書,就越厭學,越是厭學,越不讀書”的惡性循環之中。
王國平校長指出,閱讀習慣的缺失會帶來巨大的精神空虛。如果家庭、學校和社會不能提供好的精神食糧,孩子們就會自發地去尋找“食物”來彌補精神上的饑餓感。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導和把關,那么,在精神空虛之下,產生沉迷網絡游戲、偶像劇、漫畫書、不良讀物,甚至暴力、早戀等種種問題,也就不難解釋了。
教會孩子高品位讀書踮起腳做人
“閱讀不是學習的一切,但是學習上的一切問題都是從閱讀開始的。”王國平校長如是說,“教育問題常常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教會孩子閱讀,培養閱讀興趣、記憶力、自學能力、搜集信息和總結歸納的能力,進而延伸到求知欲、思維品質、學習習慣等,這些因素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試想:通過閱讀提升了孩子們理解和思辨能力,拓寬了知識面,培養了學習習慣,不寫錯別字,懂的東西多,分數也必然會提上去,學習的快樂和自信隨之而來,厭學也自然變成了‘樂學’——如果能通過閱讀獲得豐富、健康、快樂的精神生活,孩子還會沉迷在網絡、電視、漫畫嗎?”
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王校長用了三句話來概括閱讀的核心問題。
什么是好書?怎樣讓孩子讀好書?王校長說:要和網絡、電視比賽,爭奪孩子的心,必須得用“足夠美味的精神食糧”。“給孩子買什么樣的書?我們的辦法是:孩子出意見,老師當顧問。一定要選出既符合兒童健康的審美情趣、智力需要,又開卷有益的‘綠色書籍’。最重要的是,給孩子看的報刊書籍一定要讓孩子讀出‘高度’來,要教會孩子怎樣讀書。”
“抱著的孩子長不大,”王校長說,“中國的家長太把孩子當孩子了,而美國恰恰相反。在美國,幼兒園的孩子問選舉是什么,大人就會認認真真地給孩子解釋。難道咱中國的孩子真的達不到這個高度嗎?”今年,在許多人不解的目光中,王校長堅持給小學所有的班級都訂了《大河報》,并督促老師們每天帶著孩子們閱讀時政版、國際要聞。不光如此,王校長還要求他們由淺入深地閱讀經典名著、精品圖書,并且用最正規的方式做讀書筆記,逼著孩子們告別“淺閱讀”,重新學會深入思考、自主學習。至于為每個班級乃至學生量身定做的讀書主題建議和個性化書目,親子共讀競賽、校園書友會、讀書心得征文、專題演講交流等多種讀書活動,讓孩子們愛上了閱讀。
從翻詞典、標拼音、做筆記,到查資料、搞演講、搞辯論,如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說起也能侃侃而談了。全校聞名的頑皮小子——六(1)班的喬羽,來圖書館借的書盡是軍事、歷史和一些“大部頭”名著。看了他讀的書,王校長欣慰地說:“喬羽將來是能做大事的人。”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踮踮腳、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目標,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王校長如是說,“讀書如此,做人也如此。”
不走進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國語小學,就難以想象:一所帶有幼兒園的小學,竟然擁有一個藏書數萬本的圖書館、3個大型圖書閱覽室和一個幼兒讀書大廳——隨意走進任何一個班級都能看到教室后面的大書柜中擺滿了孩子們喜愛的書籍,休息時間放眼校園,草坪上、花園里、葡萄架下……隨處都能看到手捧書卷看得津津有味的學生。每天閱覽室一開門,孩子們就蜂擁而至,不少孩子提前十幾分鐘就開始在門口排隊等候,比上網打游戲還有勁頭。閱覽快要結束時,老師的催促聲響起,許多學生捧著書一邊看一邊戀戀不舍地說:“老師,讓我看完這一頁唄……”學校圖書館需要聘一些學生圖書管理員,各班學生竟然爭著搶著要求干這個活兒,就是為了“沾光”多讀些書。
王校長常常欣慰地說,愛讀書、會讀書、搶著讀書、比著讀書的氛圍已經在北大附小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磁場效應。新生一入校,很快就會被這個磁場吸引進來、同化進來,成為“愛書人”。
“孩子會考試不等于會閱讀。但會閱讀的孩子,考試一定不會落后于人!”采訪中,五年級學生炯炯的母親向記者描述了讀書與考試之間的辯證關系。她說,插班到北大附小不到一年,在老師的指導下,炯炯已經學會了做讀書筆記,讀過每一本書后都及時記下重點摘要、讀書心得、疑問及解答等,雖然筆跡稚嫩,思路卻十分清晰。而這一年里,炯炯的考試成績提升了整整20分。
【孩子的學習興趣下降怎么辦】相關文章:
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11-13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01-16
家長提高孩子學習興趣的秘訣01-26
學習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01-16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09-13
怎么培養孩子英語學習的興趣?09-30
如何抓住孩子英語學習的興趣08-21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觀后感11-24
正確引導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