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觀后感
看了愛國影片《我的1919》,時間仿佛倒溯90年,悄然回到了1919……
這部充滿傷痛和教訓的紀實電影陳述了我們的過去:們中國的近現代史,是厚實而沉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在世界上沒有地位,沒有說話的底氣,只能被帝國主義列強蹂躪。我們的國家被瓜分,我們的土地被占領,我們的資源被掠奪,我們的人民被隨意的屠殺,我們的政府腐朽無能,對外勾結對內壓迫……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中,我們的國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隨著時間的逝去,歷史的悲痛感卻無法傳承了,曾經的傷疤慢慢愈合,曾經的傷痛記憶也漸漸模糊,時間向前走,歷史往后退去,如果我們不去觸摸真實的歷史,我們就只能是愚昧無知;如果我們遺忘了歷史,那我們就是個罪人了。
有關歷史故事的電影作品是我們接觸歷史的好方式,如果是一部好的作品,更是如此。不知是否是因為拍攝年代的關系,還是導演特意的安排,影片的基調給人一種灰色的感覺,與沉重的歷史故事相得益彰。
如論是法國總理,即巴黎和會的主席科里孟梭剛開始對我國外交官拜訪時的傲慢無理,還是日本外交官牧野伸顯在和會討論時對中國的公然挑釁,還是與會國對我們歸還山東主權、廢除“二十一條”正義呼聲的熟視無睹,抑或是英、法、美三國為了自身的利益,強制要求中國在條約上簽字……影片的這些內容,都是當時中國在外交上地位和狀態的縮影。這些帝國主義國家都國力強盛,而我們國家實力弱小,所以他們可以毫不尊重我國的外交權益。
當中國外交官們正在法國做各方努力,積極尋求方法保衛國家利益的時候,當時以軍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政府卻迫于美日等國的壓力,居然三番兩次要求我們在和會上對帝國主義們妥協。這即同中華民眾的強烈要求相悖,又使在外積極努力的我國外加官們心灰意冷……若一個國家的政府不知救國的意義,不能做國家外交事業的強烈后盾,那么這個政府便是無能的政府!叭鯂談什么外交”影片中在異國遭遇國家拋棄的主人公們在悲切的呼喊著,他們憤怒無比、卻又如此無奈……
政府腐朽,但是我們的民眾卻覺醒了,在巴黎和會期間,國內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爆發了。當北洋政府即將簽訂合約并答應“二十一條”的消息傳開時,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學生集體不上課,舉行了游行。6月,運動的聲勢進一步擴大,成為一場全國性的革命運動,上海、南京、天津等各地的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以聲援學生運動。雖然五四運動在影片中并未被詳細的描述,但是它的'意義是重大的。北洋政府正是迫于民眾的這種壓力,才答應拒絕在合約上簽字。
在影片的最后,毅然出現了這幾句話,“1919年是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線;1919年是中國舊民主主義和新民主主義的分界線;1919年6月28日,中國人終于第一次向列強說不!”影片的很多內容都非常的殘酷,但它最后卻向我們展示了無限的希望。片中主人公外交官顧維鈞的勇敢機智,同列強周旋,他憂國憂民的,為了維護祖國的利益嘔心瀝血的感情深深打動了我;主人公肖克儉,是一位勇敢的愛國主義者,他一直領導游行,最后為了換取群眾的支持,震懾列強,他選擇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把美的東西撕毀就是悲劇。但也只有悲劇可以帶給人巨大的觸動作用。
電影結局,我的心被一種強大的力量震懾,那是作為一名中國大學生的一種愛國情操的呈現,那是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的心的吶喊:我的1919,是片中主人公的1919,是中華民族的1919,也是我們的1919。牢記歷史,以史為鑒,那是國家才會越來越強大,未雨綢繆,我們的明天才不會重倒覆轍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保衛祖國是我無可厚非的重任,努力學習是我必經的人生之路,我們的奮斗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我的1919》觀后感】相關文章:
少年的我觀后感02-14
《我的姐姐》電影觀后感02-22
我的前半生觀后感想09-12
《我的前半生》觀后感09-12
我的前半生觀后感09-12
《我的姐姐》觀后感13篇02-21
我的爸爸邊紅旗觀后感02-19
我的長征觀后感(15篇)02-13
《我的少女時代》觀后感01-29
我要上學觀后感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