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精選14篇)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下面是暗黑中的舞者觀后感請參考!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1
《暗黑中的舞者》,一聽就是一種暗黑的世界,讓人感到暗黑的窒息。()也許會有人認為在無盡的黑夜里等待虛幻的黎明本就沒有任何好處,但這就是人類關于生命的執著和立于生活的信念。影片中有一種人類最普遍的情感與最溫柔的情懷,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那是一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母愛。
女主角莎蔓的堅強的女性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家族的遺傳,莎蔓的眼疾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失明。但是她毫無怨言,有條不紊地經營著自我的生活,在暗地里為兒子攢錢,自我無時無刻把手里剩下的錢藏起來,只為兒子的眼睛能夠好起來,徹底地擺脫眼疾。當艱苦的日子來臨的時候,她的臉上總是呈現出一種似笑非笑的笑容,她是多么的平凡!她能夠安然的應對周圍的一切。
母愛是偉大的!我們從小時候開始就在享受著這份偉大的母愛,但是我們有時候會把媽媽的囑咐當成是刺耳的嘮叨聲,有時候會把媽媽的責罵當成是媽媽對我們不好……熟不知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媽媽對我們的愛啊!只是我們還理解得不夠透徹而已……母愛像一股清涼的風,在你有煩惱時,它會輕輕地撫慰著你的心;母愛像一顆甜甜的棒棒糖,在你不開心時,它會讓你得到應有的甜蜜;母愛像一個美麗的笑臉,在你遇到困難時,它會激勵著你,讓你勇往直前……
莎蔓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影片中莎蔓一向純真地活在自我臆造的音樂劇世界里,在那里她是踢踏舞大師的女兒,裙裾飛揚,歌聲歡暢。在音樂劇的奇妙世界里她忘卻現實生活中工作的勞頓、失業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監獄中的孤寂、臨刑前的恐懼,在音樂中她化解了一切現實中的磨難,享受著自我的理想世界。甚至在電影的最后一幕,莎蔓套著繩索被綁在絞刑支架上時,當明白兒子手術成功時她擺脫恐懼再一次高歌:“我從不孤單,這不是最后一首歌……”當歌聲戛然而止時,生命如風飄逝。同時莎蔓也是善良的,在即將上絞刑臺時,在完成給兒子治病的夙愿之后,她選取放下自我的生命捍衛死去的比爾的尊嚴。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2
感覺心中有很多東西想傾吐一下,但是不明白該怎樣動筆,想起朋友那句“想表達什么就直接表達出來”的文論,我還是慢慢地在灰白的頁面上打出了字。
有人說此刻的人活得太壓抑了,所以看電影、戲劇等便成了抒發、釋放感情的一種方式。我不明白是不是有這方面的原因,或者說不明白這方面的因素所占的比重有多大,只是今晚我是實實在在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哭得走出圖書館的地下多功能廳時直低著頭不敢讓人瞧見那張淚跡斑斑的臉。
在黑壓壓的地下多功能廳里,看著主人公耶莎曼以一個善良的弱小者的身份被生活、被暗黑與作為人的渺小的無奈慢慢吞沒,及至慢慢地走上死刑臺,旁觀者的心也慢慢地變得沉重了起來,變得困惑起來。為什么那樣一個一心只想掙足錢為兒子治療家族遺傳的眼疾的母親、那樣一個一心只癡迷、追求著自我心中的音樂劇夢想的女人,不能好好地活著,不能享受著作為人而應當享受的人的權利與幸福?她辛辛苦苦、日夜工作攢錢有什么錯?她用生命護住苦心為兒子積攢的手術費有什么錯?如果真的有錯,那也是錯在不該生下帶有遺傳基因的孩子,但是,作為一個女人,“想把一個小嬰兒抱在懷里”,又何錯之有?都說法理不外乎人情,但是為什么這人情之網就不為她而開呢?人生于世,是為萬物主宰,但是,當比爾為了那筆錢而不惜出賣良心時,當律師因為無辜者沒有錢打官司而狠心置人命于不顧時,當社會的執法者因為條條板板的律令而不管那些真情切切的喊冤語時,究竟是物役于人,還是人役于物?這一個個的“不解”,隨著劇情的進展不斷地在心頭加重,直到我走出圖書館,回到明朗朗的宿舍。
本來以為觀后感之類的東西最佳者就應是抒發觀看之后最直接的心靈震動,而不是用生硬的文學評論術語來對其手法進行一次長篇探討,畢竟各種手法、技巧都是為到達前者這個目的服務的。但是當那些最直接的感情刺激慢慢消退后,我發現自我眼睛依然紅紅的臉竟然笑得這么甜、這么美,讓人有一種入畫的感覺。我明白這種莫大的快樂的緣由——因為享受了一場富有藝術內涵的文化盛宴。這部戲的亮點之一就是它沒有像很多作品一樣去磨合觀眾對真善美的追求這一正常的審美要求,而是異筆突起,將人生的最暗黑的一面以這樣一種方式展現,而且這種灰色面的展現也不一樣于很多的杯具,它讓人的眼淚不僅僅是為主人公的命運而流,也為人的命運而流,讓人能切切底底地感到一種生命的無奈、可悲甚至絕望。它將人的懦弱,人的渺小,人的善美很好地展此刻了人的面前。而為了到達這種目的,制作者也頗具匠心,把音樂劇很巧妙地融合在戲中,在人物身上,讓音樂來傳達人的內情緒感、人的生命追求,以及濃濃的母愛,同時也讓音樂來舒緩灰色的感情基調、舒緩緊張甚至有點讓人近于窒息的氣氛。這部戲能夠到達賺人眼淚、引人深思的效果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音樂在劇中的巧妙利用,因為音樂升華了主人公。相信看過這部戲的人都會對劇中那
種曠遠的歌聲、都會對主人公在音樂中那種陶醉的、幸福的笑忘懷不了吧。
《暗黑中的舞者》!我仿佛看見耶莎曼在漆黑的舞臺上忘我的起舞,嘹亮而動情的歌聲在空曠的舞臺上回蕩著,舞臺中心那點光明慢慢地,慢慢地滲透開去,慢慢地將整個舞臺的每一個角落照明。這個舞臺,不僅僅是人的舞臺,也是藝術的舞臺!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3
了解我的人都明白我并不是很喜歡看電影,尤其是太藝術的電影。這次去看這部電影大概緣于我在前一個博客里寫過的一篇同名為《暗黑中的舞者》的文章吧。
能夠說這是一部迄今為止,我唯一無法具體說出觀后感的影片,因為這之間夾雜著我太多矛盾的感情,有敬佩、有憐憫、有憤怒、也有感動。也許芳的形容比較貼切,那就是這絕對是一部讓你看時思緒幾近崩潰,看后情緒又十分郁悶的電影。
對于女主角,我確實有太多的不理解。不理解她為何能夠如此堅強地生活、如此樂觀地應對自我將瞎的事實但卻不能勇敢地在法庭上為自我的無辜做出最后的聲辯。或許這之中體現了她的善良,她的朋友義氣和她的從容淡定以及許許多多的作為一個女性而言難得的優秀品質。但是我卻還是忍不住想要罵她一句“真的好傻!”她的傻在于她在別人用極其卑鄙的手段和陰險的計謀傷害了她之后,卻依然那么執著地要為那個卑鄙小人去保守一個會致她自我于死地的秘密。
對于女主角,我也確實有太多的感動。感動她對于音樂對于舞蹈的執著追求,感動她應對無望人生的堅強樂觀,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她作為母親所表現出來的無私和偉大!
我常常在想,這個世上或許只有一種愛的力量是最為強大和永恒的,那就是母愛。母親們總是不求所報地為自我的子女爭取他們的幸福。我也常常在想,這個世上又有多少子女是能夠真正體會到母親對他們的那份深沉的愛的呢?如果體會到了,那為何子女回報給父母的愛總遠比不上母親所給予她孩子的愛呢?覺得這或許是因為母親大多不會用語言告訴她的孩子她的愛,這一句“我愛你我可愛的孩子”似乎成了母親永遠難于逾越的鴻溝。這一溝讓木訥的孩子完全感受不到來自媽媽最深切的愛。所以我還是堅持認為,既然愛,那就要勇敢地說出口。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4
《黑暗中的舞者》從片子一開始就表現出與眾不一樣,即以一卷長達3分鐘的白色畫布為開始,慢慢地畫布中有細微斑點躍然其上,長號聲恰到好處地響起,悠悠聲讓人更加莫名,也讓人覺得有點心慌,因為不明白這樣的開頭將帶來什么樣的人生。當觀眾還在想像這鏡頭是什么意思的時候,色彩開始緩緩變化了,從一片白茫茫上萌發的點點綠意,到變形的眼鏡,到路邊飄落的黃葉……它的變化一刻不停,即使我們沒有發現。
影片中,音樂部分幾乎是由主人公用自我的歌聲來完成的,這樣一部音樂片不一樣于大多數的音樂歌舞片,它沒有漂亮的演員面孔,沒有抒情的音樂旋律,更別談豪華的場面和美輪美奐的舞蹈。它只是主人公一個人在盡情地歌唱,唱黑暗的世界中自我小小的卑微的幻想,唱自我終將埋葬在黑暗的世界里。主人公只是一個人在盡情地歌唱,盡可能地完成生命的絕唱。在她眼中,世界同舞蹈與音樂是一體的,在轟鳴的機器節奏中起舞,在火車的奔馳中起舞,在莊嚴的法庭中起舞,在無情的斷頭臺上起舞……起舞是自由的符號,是對命運壓迫的反抗,正像它的電影海報中向人們訴說的那樣:在這個世界的陰影里,她憑著舞蹈找到了冥冥中的生命之光。
主人公左躲右閃著每一天的不幸,但生活并沒有因為她的善良而出現奇跡,黑暗的世界最終埋沒了她倔強的身姿。影片最后,主人公即使在被判絞刑的法庭上,也沒有說出事實的真相為自我辯護,她依舊信守與比爾共同許下的“沉默是金”的諾言。在完成給兒子治病的夙愿之后,塞爾瑪選取放下自我的生命捍衛死去的比爾的尊嚴。可應對死亡時,她也會因害怕哭得一塌糊涂,哭得異常丑陋。當有可能洗脫罪名但要以兒子的眼科手術為代價時,她還是固執地讓人絞死了。讓人難過的是當純真與粗鄙的生活遭遇時,總是個性容易破碎。
是啊,從開頭到結束,一切都在不停地變化著,沒有商量的余地,沒有預知。公平與無知肆無忌憚無所不在,卻又理所當然。畫面在變,如同我們的生活,一切都在不停地變化著,計劃中的與預料之外的,微不足道的與扭轉乾坤的,不關痛癢的與生死攸關的……都在一刻不停地發生著。不管你理解還是拒絕,歡迎還是規避,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一切都可能存在期望和失望。那既是這樣,就盡情地不要有所顧忌地舞動吧,在黑暗中舞動自我的靈魂。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5
經老師介紹剛剛才看完《黑暗中舞者》這部電影,現在寫寫觀后感也算完成作業咯。
《黑暗中舞者》主人公塞爾是一個捷克的移民,也是一個單身母親,在美國的一個鄉間工廠工作,她有家族的遺傳病,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失明,她知道自己是沒救了,把希望都放在了他的兒子身上,希望在他13歲前把錢湊齊,去為兒子做手術。他的鄰居比爾是一個警察也是他的房東,這家人真不是個東西。不過比爾也有無賴之處。塞爾一般有什么事都會向比爾傾述,可以說已經把他當成了知己。塞爾非常喜歡音樂劇,很喜歡跳舞,我想這個黑暗不只是指他失明,還有就是精神的崩潰的黑暗。比爾沒有錢付款按揭銀行要收掉他的房子,他三番五次的向塞爾借錢都被拒絕了,我想是我也會拒絕,這錢是塞爾的血汗錢,為了給兒子動手術的,這錢也是他的希望。比爾的老婆是最可恥,無賴的。明知家里沒錢還亂用。
塞爾一天回家發現他盒子里的錢沒了,他知道是誰偷的,我也知道,所以觀眾都知道。塞爾只是想拿回自己的血汗錢,比爾卻用槍指著她,然后把槍給塞爾,并說想拿回錢先殺了他,他看中的就是塞爾的柔弱不敢開槍,不過這么無恥的行為出自一個執法者,這個是可以理解的,我沒有寫錯字,別以為我寫錯字了,讀我文章的也沒看錯因為這種事至少在中國是常見的。在無賴之下,塞爾絕望的,被迫的殺死了比爾。比爾而比爾的老婆控告塞爾搶錢并殺死比爾,塞爾在安排好兒子手術后,被警察帶走,等待他的是絞刑。
我想這個悲劇,不只是讓人感覺到悲傷,其實中間也包含了許多的無賴,老百姓在法律前因為難以找到證據的無賴,比爾的無恥,反映出人心的可怕,也有房奴的無賴。倉廩食物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貧賤夫妻百事哀,就說的這個《黑暗中舞者》的悲劇吧。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6
心情不是用苦澀可以形容的,象一把喙嘴的鐵鉗一樣緊緊地咬噬著我的靈魂,吞沒在泥沼的郁悶與黑暗中,不得呼吸,卻可以在勁舞中凄然地灑著淚水,來自天際的空靈而又激情的嗓音竟可以將生活的無奈與悲苦,甚至是希望與美好娓娓道來。
這便是《黑暗中的舞者》給與我的感受。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此片近乎于完美,為上個世紀的電影業作出一個令人發聵的宣言。毫無疑問,這是一部作者影片,是與美國娛樂本質的影片有著天壤之別,當然該片的導演可能并不這樣認為,但這絲毫不能影響觀眾對其的認識。我在想,這部影片若是以文字的形式記述下來會有什么樣的沖擊力?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片的拍攝手段有些過于不講究技法,無論是景別,剪輯,還是轉場,都顯得有些不合常規,至少是在許多地方有悖于電影制作方面的理論。但這一切卻沒有影響此片獲得的成功,那么它的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此片的故事使我聯想到中國影片《漂亮媽媽》,客觀地說,兩部影片雖然有著近似的故事情節,但確實是無法相提并論的,原因在于我為國人而慚愧。我之所以拿出來作個比較卻也是有一定的原因,關鍵在于可以更好地說明《黑暗中的舞者》的高明之處。同樣的,鞏俐與比約克的孩子都有著殘疾,她們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許多,但問題是在付出的過程中,兩人以不同的表現手法出現,鞏俐的苦大仇深(中國類似題材電影的通病)與比約克的含蓄隱忍形成顯明對比,而這絕不是表演的問題,卻是劇本已經賦與的人物性格。鞏俐的生活與奮斗完全是為孩子而存在的,性格單一,缺乏作為人的一方面的要素,比約克則不一樣,她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卻因為兒子而放棄,這樣的處理使得人物性格更加豐滿,更具有人性的閃光點。當然,我們可以有一種并不一定正確的猜測,即中國影片要表現的僅僅是概念化中的社會現象與概念中的善良母親,完全是一種宣傳與贊揚,甚至是乞求憐憫,而至于人的內心世界則無須反映,因為它是獨特的而不是社會的,盡管它最偉大卻不是必然。
由于劇本賦與了人物極其豐富的人格特點,所以這個角色表演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必須感謝導演的選擇,因為他的堅持才有了比約克的傾情演出。有趣的是,在人們相繼討論比約克是否為本色演出時,比約克卻否認自己的演出,并宣稱今后不再參加任何影視的拍攝工作,當然,這當屬比約克的性格問題,但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否認正是由于她的演繹才有了影片巨大的成功。導演在確定劇本后首要的工作便是挑選演員,這顯然是很需要一定的功底,但他成功了。比約克將一個外表軟弱,內心卻極為堅強的女性演繹的淋漓盡致,在天真的,順其自然的表情中有著無法更改的信念,無論將要承受何等的壓力,這信念與這決心都無法更改。然而,僅僅的堅強并不能代表主人公的性格特點,還有那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我想起碼在這一點上,比約克是完全的本色演出。而對于影片來說,關于歌舞的陳鋪則是影片的精神所在。本片中有大量的歌舞場面,并且都是用非現實的處理手段,這便解決了前面提到過的問題,即此故事只有靠電影的手段展示出來才能有這樣巨大的沖擊力?梢钥隙ǖ卣f,此片若是沒有這六大段歌舞,它僅僅稱得上二流電影,在這點上頗有些類似于《殺手里昂》中的那盆花的功效。比約克本人是一名世界知名的歌手,她的歌喉奇特而富有穿透力,她對音樂的理解遠遠還在導演之上,關于對心靈的歌舞表達形式對于她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因此,她可以輕而易舉地將主人公內心世界展現出來,如同《艾美的世界》一樣具有震撼靈魂的力度。當一個人內心中最美好的愿望由于現實的羈絆而無法實現時,那么他一定會以一種超出常規的方式表達出來,運用在各種各樣的地方,生活,愛情,理解,藝術,公理與生命……
我們知道,本片的影視技法上顯得有悖于常規,但并不等于說這樣的做法就是錯誤,顯然如上所說的歌舞場面就是依靠影視而達到效果的。這里我還要說的是關于影片的鏡頭晃動感,在言及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說明此片據說是由DV機拍攝而成的。在丹麥道爾斯電影研究小組中,一些年青人主張用DV機來拍攝影片!逗诎抵械奈枵摺反蟾乓彩窃谶@一主張下誕生的產物。DV機體積小,份量輕,若是沒有三角架,它的穩定性很差,因此拍攝出來的畫面也不穩定,有一種輕微的抖動與晃動的感覺。但就此片而言,畫面的不穩定恰恰影響到觀眾的觀影情緒;味兜溺R頭與主人公的命運非常恰當地結合在一起,使我們觀影時的心情也漸顫,漸緊,漸痙攣。其實,這也應當屬于電影技法之一。在所有關于電影的技法中,其功能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簡單地針對人們感官的需要,如極為流暢的剪輯,另一類便是通過對感官的刺激直接影響到受眾的情緒,顯然后者對電影藝術的把握更為深刻。本片中的鏡頭不穩定當屬于后者。
從電影誕生到現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來就不存在完美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也不能例外。我們所說的完美并不是在于它對電影技法的全部使用,而是恰如其份地運用在合理的地方。這部影片幾近完美,但它的不足之處卻也明顯地擺在我們面前。為了避免好萊塢式的最后的營救,導演要求主人公死去,即便從影片的力度來說,主人公也應該死去,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關于最后那兩千多元錢的律師費多少顯得有些牽強,也許我是從東方人的思維去考慮的,但面對生命,友情竟然是如此不濟,的確令我難以置信,難道是導演故意的反諷嗎?恐怕于影片來說并無多大用處,若此時用以表現主人公的獨立堅強的性格也未免有些固執地可笑了。
無論如何,這部影片注定是兩千年最優秀的電影,它的得獎在情理之中,它的震撼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有一點我想說的是,這樣的影片不可多看,更不應讀解,讓如我一樣為事的幼稚的人見鬼去罷!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7
丹麥著名導演拉斯·馮·提爾的《黑暗中的舞者》是一部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的電影。這種力量既來自于影片主題中溫暖與殘酷之間的激烈對抗,也來自于影片視聽語言中華麗與質樸之間的強烈對比,還來自于影片超越期待的另類風格。
影片的主人公塞爾瑪是一個從捷克移民到美國,在一個鄉村工廠工作的單身母親。她的精神支柱是對音樂的激情,特別是對充滿著歌唱、舞蹈的好萊塢音樂喜劇感興趣。但塞爾瑪有一個令她心痛的秘密:她的視力正慢慢地衰退,而且她發現她的兒子因遺傳的原因而有同樣的疾病。為了使兒子逃脫變瞎的命運,她每天超負荷工作,為兒子做手術存錢。但一開始好心收留他們母子的警官比爾卻在后來偷了她要給兒子治病的錢,為了拿回錢,塞爾瑪絕望中殺死了比爾。兒子成功地進行了手術,然而她卻被處以了絞刑。
作為拉氏“良心三部曲”之一,塞爾瑪即是人類良心和美德的化身。她樂觀豁達,孩子般的面孔常常帶著微笑,你無法不被這種堅強打動。她對音樂有著天生的癡迷,繁重的勞動之余還參加音樂劇的排演,每當生活中遇到困境,她總能通過幻想中的音樂釋懷一切。她的音樂深深地感染了我。她真誠善良,面對司機杰夫的愛,她感動而又坦白相告:“我現在不想要男朋友,我沒有時間。你很好,如果我想要一個男朋友的話,那個人一定是你!狈ㄍ徟袝r,為了維護比爾的尊嚴,遵守他們保守秘密的誓言,她放棄了為自己辯護的機會。她的善良和真誠令人欽佩更令人心疼。她的身上閃爍著偉大的母性的光輝,當杰夫絕望地質問她為什么明知孩子會有先天性失明遺傳還要把他生下來的時候,她淚光閃爍地回答令人動容,“我只想要一個孩子抱在懷里的感覺”。這是一種天然的母愛。她深愛這她的兒子小俊,為了給小俊治眼睛,她離開祖國,超負荷工作,節儉生活,甚至犧牲愛情,最后她終于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小俊的成功手術。難能可貴的是,導演并沒有為了贊揚主人公的奉獻和母性夸大其的勇敢,他真實地反映了人性。作為一個柔弱的女子,塞爾瑪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她也會緊張得不停地彈打手指,害怕得不能站立,痛哭流涕。
塞爾瑪這一角色極具真實感,這一方面與導演的意識密不可分,除了用紀錄片式拍攝手法,拉氏還提倡即興表演。“只要演員們高興,他們就可以在畫面中走動,他們從不需要做指定的表演動作。在以后的畫面剪接中,我們唯一的想法是增加表演的張力,而無須顧及影像是否聚焦,也不去顧及是否越軸。”另一方面要歸功于出演這一角色的冰島流行歌手比約克。對扮演角色一竅不通的她只好讓自己成為這個令人痛苦的角色。她還親自創作并演唱了所有的歌曲,從而達到了歌聲與表演,情感與情境的高度統一。
該片的其他角色個性鮮明而豐富。塞爾瑪的好友嘉芙很關心朋友,雖然常常說狠話,實際上是嘴硬心軟,她常常給予塞爾瑪無私的幫助。司機杰夫堅韌、熱心,他深深愛著塞爾瑪。兒子小俊則和大多數青春期男孩子一樣叛逆、厭學,因為眼睛和貧窮的緣故還有點害羞、憂郁。導致塞爾瑪走向絕境的房東夫婦,導演并沒有對他們進行片面丑化。他們一開始是很同情塞爾瑪的,常常給予她一些幫助。但身為警察的丈夫比爾軟弱而自私,妻子杰奎琳則愛慕虛榮。比爾在無意中發現了塞爾瑪的存錢的地方,于是在自己走投無路的時候,也將塞爾瑪拖入了深淵。他有時甚至讓人覺得是值得同情的。
塞爾瑪的善良,母愛,朋友們的幫助和關心使得這部影片充滿了溫情。同時,生活的艱難,疾病的困擾,朋友的背叛,法律的局限又使得這部影片殘酷不堪。這兩者同時存在,同時作用于觀眾的心靈和情感,形成了強烈的矛盾和反差,起到了強化彼此的效果,從而使觀眾受到了超乎平常的震撼。
這是一部另類的黑色歌舞片。影片中穿插的歌舞場面與非歌舞場面用的是不同的拍攝手法,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一個華麗,一個質樸。也正是由于這樣的安排,導演對視聽語言的嫻熟運用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塞爾瑪的現實生活的拍攝遵循了“道格瑪95”宣言的精神,大膽采用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視聽語言運用的一次拓展)。用手持攝像機實地拍攝,鏡頭模糊而晃動,以自然光為主,搭配同期聲,給人紀錄片式的真實感。視點大多時間保持在肩部的高度。畫面色彩灰暗,色調偏冷。畫面結構隨意。多采用類似人眼觀看的移動鏡頭,特寫則用變焦鏡頭。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中臉特別是眼睛的特寫分量很重。它起到一種情緒強調和情節暗示的作用。當塞爾瑪視力下降,陷入困境時便會出現她眼睛或者厚眼鏡的特寫,在塞爾瑪感到無力絕望的也時候常常出現她的臉部(如法庭宣判時)或者眼睛特寫(如殺死比爾后)。這部分影片的剪輯常常不甚連貫。人物對話時大多采用搖鏡頭而不用正反打鏡頭,避免了主觀鏡頭,不讓觀眾沉醉在角色中,而是以一個旁觀的視角,持一個客觀的態度。特寫常是慢慢拉近拉清晰,有時出現失焦鏡頭,模仿人眼觀察的習慣。這些做法使影片顯得很粗糙,畫面美感不足,但有很強的紀實感,故事和角色本身也更加突出!拔业淖畲竽繕耸且诮巧铜h境中找出真理。我發誓會用一切辦法包括犧牲我個人口味及美學考慮去達到此目的!钡灿幸粋例外:在影片最高潮也就是塞爾瑪臨刑前唱最后一首歌的時候,為了增強感染力,畫面罕見地加入了顯然不是同期聲的心臟跳動聲音,也反常地出現了許多角度的特寫和較多的剪輯。
還有其他一些地方也體現了視聽語言的巧妙運用。比如當塞爾瑪告訴比爾秘密的那一段,采用的俯拍鏡頭。它暗示了塞爾瑪坦白了她最重要的秘密,正使自己出于一種不安全的境地,傳達出一種弱小感。再如比爾在警車里向塞爾瑪借錢時,運用的是“背后”這一特殊視點,逆光仰角拍攝,人物成了看不清表情的剪影,并且還隔著鐵絲網,使主人公仿佛是被窺視的犯罪嫌疑人。整個場面隱秘而壓抑。還有塞爾瑪與比爾爭奪錢包的整個過程,用的多是俯拍鏡頭和搖鏡頭。拒絕了一般劇烈肢體沖突會采用的仰拍、大量特寫和蒙太奇的處理手法,讓觀眾感到自己仿佛就是站在旁邊冷眼旁觀著這一切的一個人。
該段對特殊的聲音——無聲的使用也很出彩。最后一個場景,隨著塞爾瑪被絞死歌聲也戛然而止,同時一切的環境聲都消失了,畫面死一般的寂靜,這里一反前面的現實主義聲音處理方式,反而使觀眾注意力更加集中,畫面沖擊力更強,塞爾瑪擺動的尸體更加刺目,讓觀眾在驚愕中情感卻不可抑止地大噴發。
塞爾瑪的華麗絢爛、令人目不暇接的白日夢則是采用經典的歌舞電影拍攝手法,運用了大量技巧拍攝而成。雖然,為了使畫面和諧,仍然采用了手提攝像機,但幾乎用的全是穩定的固定鏡頭,拍攝角度也多達一百多個。頻繁的俯瞰鏡頭,使觀眾感覺仿佛翱翔于場景之上,使舞蹈也具有了一種抽象的幾何美感。場面調度別出心裁,物體多位于趣味中心或幾何中心。畫面結構多變,多數時候比較穩定,但在塞爾瑪殺死比爾后發生的那一段幻覺中采用的了反常的傾斜構圖,傳達出一種危險不安的氣氛。畫面光線明亮,對比強烈。這部分的色彩十分鮮艷,并以暖色為主。頻繁運用蒙太奇,快速而富有節奏的剪輯,大量遠景加特寫的組合。在塞爾瑪將要做白日夢的時候,空靈的音樂前置,連接提示夢境的出現。在第一次白日夢的結尾,運用交叉剪輯,將夢境結束于現實。其他的白日夢結束時常用跳切,給人如夢初醒的突然感。聲音部分,除了最后一次白日夢加入了現實生活中的數數聲,其他的都采用的是后期制作的音樂和歌曲。
這些歌曲常常是主人公內心和情緒的表達。比如當杰夫難過地問她是否已經看不見時她在火車的節奏下唱的《我已都看過了(Ive seen it all)》:“我已經看到了我的選擇并且我已經看到了我想要的,那就足夠了,想要更多就是貪心。我已經看到了我是誰,我已經知道我將成為什么,我已都看過了,沒有什么再需要我看的了!”這是在回答杰夫,更是在安慰他,這還是主人公知足、平和的心態的直接表達。在塞爾瑪殺死比爾后出現的幻覺中,她對比爾唱“天真的人兒在做夢,就像你這個瞌睡蟲一樣”,這正是她心里期望的表達,她多么期望比爾沒有死,只是睡著了而已!接著她對比爾唱到“疼不疼?”“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好像做錯了一切”幻覺中比爾回應她“我傷你更深,所以不用擔心我“”一切都好好的,所以你要堅強“,這和后來她唱的”我只是做了我必須做的“”一滴淚水掉下的時間,一條蛇蛻皮的時間,寬恕的時間只需那么短“一樣,其實是善良的塞爾瑪在說服自己接受發生的一切,說服自己原諒自己。有些歌詞還起到了解釋的作用,比如塞爾瑪在殺人之后逃跑的心理動機,就是通過歌詞來說明的”他們(指警察)會拿走你的錢。為了你的兒子逃跑吧!“有些歌詞看似前后矛盾,其實更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心境,比如幻覺中的塞爾瑪剛告訴自己比爾只是睡著了,一切都好好的,接著卻向比爾的妻子唱“對不起,我殺死了你的丈夫”其實這恰當地表現了塞爾瑪在經歷了巨大的驚恐和悲傷后半夢半醒、邏輯混亂的狀態。歌詞還有提示的作用,比如“你(指音樂)總會在那抓住我,當我失足時”暗示了塞爾瑪是將音樂作為她的精神寄托和支柱的,也提示我們注意每次音樂響起時,也都是塞爾瑪陷入困境時。
這樣,他用聲像將夢境與現實,華麗與質樸放在一起相互碰撞,居然達到了一種驚人的感染效果。
與經典好萊塢歌舞片相比,《黑暗中的舞者》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另類。開場即不俗。幾幅顏色由暖轉冷抽象畫隨著主題音樂逐個疊化,渲染氣氛,引發聯想,暗示故事的悲劇性結局,同時將觀眾漸漸帶入影片的情緒中。片中歌舞的插入方式也是不同于好萊塢的。在片中杰夫覺得,好萊塢歌舞片脫離現實,令人費解,“我不明白為什么音樂劇中的人會突然載歌載舞,我就不會突然載歌載舞啊!”而本片歌舞場面是作為主人公塞爾瑪的幻想場景出現,合理、自然。也正是由于它的幻想性質,使得觀眾在觀看時體驗到的完全不同于看好萊塢音樂劇時感到的歌舞升平、歡樂祥和,它帶給觀眾的是一種另類的令人心酸的歡樂,觀眾看著她歡快舞蹈、歌唱的同時是替她揪著一顆心的,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一場夢,而夢總是會醒的。另外,演員即興的表演,比約克特別的聲線和飽含深情的歌唱也使得本片具有了一種另類的抒情風格。本片的意識形態也是與好萊塢電影截然不同的。這在一個細節上有很明顯的表現:當律師告訴陪審團塞爾瑪曾說捷克的共產主義更適合人類的時候,一直比較鎮定的陪審員們卻開始騷動起來。這是導演對美國民主及其意識形態的一個諷刺。塞爾瑪是抱著美好的夢想來到美國的,她勤勞善良,然而她的夢仍然破滅了,甚至連她自己都毀滅了。這是美國無法忍受的邏輯,無法接受的故事,紐約一位著名影評人曾給它“當年最糟糕的電影“的評價,它在奧斯卡遭到的冷遇一點也不奇怪。最后,還有什么比將溫暖與殘酷、華麗與簡樸放在一個歌舞片中更另類、更出人意料嗎的做法嗎?
特立獨行,打破期待,強烈對比,深化主題。這是拉斯·馮·提爾的電影個性,也是《黑暗中的舞者》打開了觀眾思想大門和感情的閘門的鑰匙。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8
這天我們又看了一部電影《黑暗中的舞者》,我先說一下我的感想吧。透過連續幾次看電影,我發現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才發現自我每次看的電視都好單調無味,沒有什么個性的感想和啟發。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就應看一下對自我有好處、有感觸的那些電影,我當然也不能再沉迷于什么偶像劇了,因為這個檔次不一樣,不能讓自我更加的成熟。
《黑暗中的舞者》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母愛的偉大,一位堅強的母親為了自我心愛的兒子,寧愿自我失去生命也不愿意讓親愛的孩子和自我一樣失去光明。一位靠著一點點微薄的工資經營著自我的生活,拼命的積攢錢,為的就是給自我的孩子治病—治眼睛。因為這篇電影的主人翁耶莎蔓自我的視力就很差,基本上看不見,生下來的孩子當然遺傳了自我的病因,所以極力掙錢,藏錢,為的就是自我的孩子。雖然生活條件很差,但她還是安詳坦然的應對生活。直到有一天,當自我發現自我的錢被比爾偷走的時候,那時她的心涼了一下截,那但是她的命根子。她不顧一切的去要回自我的錢,盡管比爾的妻子說話難聽,說她勾引自我的丈夫,但她還是跑上樓去找比爾要回自我的錢,但是比爾為了自我的利益極力搶住錢,莎蔓忍無可忍,無奈之下用槍殺死了比爾。
在被絞刑的法庭上,莎蔓一點也不害怕,怕的是自我的孩子不能夠完成手術。即使到了最后關頭,她也沒有說出真相,沒有真正的為自我辯護。最后還是出乎意料,吊死了。但她還是很害怕,一向哭,應對死亡時,她也會因害怕哭得一塌糊涂,哭得異常丑陋。當有可能洗脫罪名但要以兒子的眼科手術為代價時,她還是固執地讓人絞死了。當聽到自我的孩子完成手術時,她毅然唱起了她最愛的音樂。
比爾和他的妻子無比狠毒,用語言傷人,用卑鄙的手段搶奪別人的錢財,這種可恥的行為,試問誰能夠忍受,但是善良的莎蔓死到臨頭還是維護了比爾的尊嚴,因為“承諾是金”,這當然就體現了她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這篇電影確實感觸很多,為這位死去的母親不值,心里痛恨,痛恨那些卑鄙的小人奪取了她寶貴的生命,心里惋惜。回想到自我的母親,每年也是拼命的工作,為的是什么,難道不是自我的兒女嗎?我們又有什么資格一向惹自我的父母親悲哀,一向讓他們擔心,我們要明白“天下父母心”,在這大好青春的年華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難道不就應體諒一下嗎,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將要人為父母,更因該能夠體會到這種情緒。
在那里我祝愿所有的父母親身體健康,你們辛苦了。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9
歐洲電影《黑暗中的舞者》開頭向我們展現的只是一個簡單純粹的舞者。歡快的音樂伴著輕盈的舞步,未曾想竟是為蒼涼的結局奠下黑色的筆調、
沙曼,一個在美國某個鄉村工廠做工的捷克移民,她善良,堅強,勤勞。即使生活在她面前已是千瘡百孔,殘酷、冷漠、艱辛,但她的笑容就像陽光一樣,沖破了生活帶給她所有的黑暗。
籌齊小俊動手術的費用,這是她生活的全部內容。她總把小俊即將承受的痛苦歸結于自己的過錯!斑@都是我的錯,我明知道把他生下來就會有眼疾的,但我還是把他生了下來!弊鳛橐粋母親又怎么忍心剝奪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利呢?在她身上,善良,隱忍,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她相信任何一個人,不可救藥的相信。她相信比爾,向他傾吐自己即將失明的秘密,她說,她已經攢足了小俊手術需要的錢;她相信森姆,那個數次用舞蹈誘使她留下的男人,那個把她送進監獄的男人。她那么相信,現實卻讓“相信”變得如此不堪。所以,即便她清楚是比爾動了那筆手術費,卻依舊對他懷存希望。她不知道的是,貪婪、虛榮卻可以泯滅所有的人性。她掙扎著,哭泣著,控訴著!
無從選擇,命運充斥著太多的無奈,只能用鮮血、生命為自己贖罪;蛟S這樣的行為近乎瘋狂,近乎荒謬,可現實就是逼得你無從自己。殺了比爾之后,沙曼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著,“我那樣做只是逼不得已”。她試圖用水洗凈身上殘留的鮮血,用水洗盡她的罪惡,拋卻一切,原諒自己。她在音樂的世界里被寬恕了,卻沒有在現實中被寬恕。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好,但不會像你想象之中的那么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牙走了很長的路!蔽蚁耄@句話該是對她生活最好的寫照。她脆弱,在得知自己會被判死刑的時候,淚水終漫過她的面龐,直面死亡之時,她甚至都攢不出一絲力量站立。人在生命面前顯得如此脆弱無力。她終是堅強的,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會無可置疑地遺傳她的眼疾時,她卻又義無反顧地將他生下,為了這個決定,她付出了青春,付出了一切。
即便腳尖再也支撐不住曼妙的舞姿,眼睛再也看不到繽紛多彩的世界,她還是用耳朵聽到了與心靈碰撞的激情。她對苦難無動于衷,卻對音樂情有獨鐘,聽不到聲音,她就會不安。最后一次,她用生命,完成了這最后一支舞,將它演繹的凄美、動人。
一百零七步,那是她與死神的距離,一百零七步,也是她與音樂殿堂的距離。我相信,在那里,只有純潔,光明,和平,沒有黑暗;在那里,沒有那么多爭先恐后阻擋她生命舞步的苦難;在那里,她,就是整個世界。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10
這也正是《黑暗中的舞者》與好萊塢片廠式的豪華歌舞片的本質區別,也正是由于這一區別,本片顯得格外讓人揪心?吹诙闀r,我哭了,第一次帶淚看完一部歌舞片。
影片的導演馮.提爾正是電影“十誡”的創始人,而這部影片正是他的實踐之作。影片在形式上嚴格遵守“十誡”提出的要求,使用手提攝像機、彩色、現代環境、無濾鏡、非類型電影等等,在拍攝歌舞場面時,馮提爾使用了上百架攝影機,在保證演員表演一氣呵成的前提下,為后期剪輯提供了極大的空間,這一切都成為《黑暗中的舞者》從眾多歌舞片中脫穎而出的原因。
影片一反歌舞片傳統,將鏡頭對準了下層中的下層——一位來自捷克的美國移民單身媽媽,影片中人物面臨的困境幾乎是無法通過情節的推進來解決的——遺傳性的視力喪失;導致影片結果的是好萊塢歌舞片中潛在但從來也不肯明確表現出來的東西——金錢。歌舞主要出現在人物的意識范疇,成為主人公精神生活的最主要內容,塞爾瑪隨時隨地都會感受到音樂的率動,這也正是她生命的率動。在此,已經不是我們在看歌舞片,是我們一起同塞爾瑪一起接受歌舞片代給我們的影響。
不管評論家怎么說,也不管導演馮.提爾是如何的叛離好萊塢,我仍感到了馮.提爾在精神上對歡樂的歌舞片的認同,因為塞爾瑪站在絞架上的那一刻,鼓舞她的仍然是音樂,是音樂一次次鼓勵她站起來。你可以說片廠時期的歌舞片是在粉飾我們的生活,但我們必須承認,類似于《綠野仙蹤》這樣的影片在大蕭條時期為美國人送上的是溫暖,實際上是它們鼓舞了很多人。與其說《黑暗中的舞者》是對片廠歌舞片的反諷,不如說是對理性化人性泯滅的失望。不是“粉飾”毀掉了塞爾瑪,而是金錢毀掉了她和她的夢。所以,看到這不影片時,我想到的不是為什么歌舞片這么的不現實,而是為什么生活不能像歌舞片那樣。
影片中最感動我的地方就是塞爾瑪在女看守的幫助與鼓勵下唱著“一百零七步”走到了絞刑臺上,與好萊塢最大的區別時,伴著這首完全由數字和節奏組成的音樂,塞爾瑪走向的是死亡,而不是成功。這種一反觀眾習慣的做法將整部影片推向了最悲傷高潮;蛟S,我們下意識地會像塞爾瑪曾經做過地那樣,離開電影院,當然,我們離開不是希望電影中的生活繼續進行下去,而是希望時間在那一刻中止,中止在歌舞當中……然而,我沒有離開,雖然這是一首死亡哀音,但它仍然是一種率動,率動有時可以帶來歡樂,有時可以增加勇氣,雖然在這里我們無法認同情節的走向,卻能夠認同塞爾瑪突然鼓起的勇氣。
影片在塞爾瑪的歌聲中結束,我不想去形容那是一首怎樣的個,因為它尚未完成,現實生硬的截斷了理想,截斷了美好的結局。故事在高潮中戛然而止,確切的說,是一個美麗的生命在最富有生命力的時候戛然而止,被冰冷的時代截斷,被整個國家機器截斷(錯誤在于一個警察,而殺死塞爾瑪的也是法律)。
他們說那是最后一首歌
你看,他們不知道我們
那只是最后一首歌
我們能否讓它繼續……
然而,塞爾瑪最終沒有唱完……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11
今天我們又看了一部電影《黑暗中的舞者》,我先說一下我的感想吧。通過連續幾次看電影,我發現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才發現自己每次看的電視都好單調無味,沒有什么特別的感想和啟發。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看一下對自己有意義、有感觸的那些電影,我當然也不能再沉迷于什么偶像劇了,因為這個檔次不同,不能讓自己更加的成熟。
《黑暗中的舞者》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母愛的偉大,一位堅強的母親為了自己心愛的兒子,寧愿自己失去生命也不愿意讓親愛的孩子和自己一樣失去光明。一位靠著一點點微薄的工資經營著自己的生活,拼命的積攢錢,為的就是給自己的孩子治病—治眼睛。因為這篇電影的主人翁耶莎蔓自己的視力就很差,基本上看不見,生下來的孩子當然遺傳了自己的病因,所以極力掙錢,藏錢,為的就是自己的孩子。雖然生活條件很差,但她還是安詳坦然的面對生活。直到有一天,當自己發現自己的錢被比爾偷走的時候,那時她的心涼了一下截,那可是她的命根子。她不顧一切的去要回自己的錢,盡管比爾的妻子說話難聽,說她勾引自己的丈夫,但她還是跑上樓去找比爾要回自己的錢,但是比爾為了自己的利益極力搶住錢,莎蔓忍無可忍,無奈之下用槍殺死了比爾。
在被絞刑的法庭上,莎蔓一點也不害怕,怕的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夠完成手術。即使到了最后關頭,她也沒有說出真相,沒有真正的為自己辯護。最后還是出乎意料,吊死了。但她還是很害怕,一直哭,面對死亡時,她也會因害怕哭得一塌糊涂,哭得異常丑陋。當有可能洗脫罪名但要以兒子的眼科手術為代價時,她還是固執地讓人絞死了。當聽到自己的孩子完成手術時,她毅然唱起了她最愛的音樂。
比爾和他的妻子無比狠毒,用語言傷人,用卑鄙的手段搶奪別人的錢財,這種可恥的行為,試問誰能夠忍受,但是善良的莎蔓死到臨頭還是維護了比爾的尊嚴,因為“承諾是金”,這當然就體現了她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這篇電影確實感觸很多,為這位死去的母親不值,心里痛恨,痛恨那些卑鄙的小人奪取了她寶貴的生命,心里惋惜;叵氲阶约旱哪赣H,每年也是拼命的工作,為的是什么,難道不是自己的兒女嗎?我們又有什么資格一直惹自己的父母親傷心,一直讓他們擔心,我們要知道“天下父母心”,在這大好青春的年華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難道不應該體諒一下嗎,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將要人為父母,更因該能夠體會到這種心情。
在這里我祝愿所有的父母親身體健康,你們辛苦了。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12
面對苦難,你是抱怨自棄,還是欣然起舞?——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一生”,書的封面這句話使我陷入了深思。我是如何面對苦難的?每個人生命中常常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點綴著。那些在苦難中歡歡喜喜迎接挑戰,毫無怨言,甚至獻上感恩的滿懷信心者一直是我佩服和想成為的對象。當我看完羅伯塔?班迪的《黑暗中的舞者》,我對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書中這位偉大的母親,面對這沒有預約的痛苦——先天殘疾的嬰兒,選擇勇敢接受。孩子羅布,他只活了20年7個月零10天,但是他整個生命的過程都在充滿愛與希望的環境當中。即使他有嚴重的智障,只能發現幾個有限的聲音,右眼失明,左眼的視力也相對微弱,側凸的脊柱導致駝背,身上所有的關節都嚴重的錯位,有嚴重的癲癇,經常性的肺炎和呼吸道感染,因此頸椎畸形,頭部和脊柱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頸部的肌肉,他更無法獨立進食,成天流著口水。當你生下這樣一個孩子的時候,你會如何對待呢?在很多家庭當中,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會選擇遺棄,或是送進社會福利機構,畢竟面對這樣的孩子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和耐心。而對于孩子父親和母親的支撐是他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有力量屹立不倒。絕望使人陷入黑暗,虛無之中,而盼望是信心的一部分,因為相信天父必定有他那美好的旨意。雖然他不能言語,但我們似乎聽得到他渴望生存的吶喊。羅布和病魔斗爭的情景激勵了許許多多的人。
羅布心中的平安使她母親學會了知足、忍耐、奉獻和愛。羅布的病弱使父母親的婚姻愈發堅固,讓他們的愛情愈發深厚。上帝使用羅布的軟弱建造他弟弟妹妹們的生命,是他們的心智和理解力都早早成熟。羅布使大家保持了一顆純潔的心,當電視等媒體的報道中充滿物語的時候,讓他們不至于變得庸俗和敗壞。羅布教會了大家什么叫做感恩,看到生活中原本有那么多的快樂,只是我們的眼睛看不到罷了。羅布成了那么多人的祝福,雖然他的生命那么短暫,20年7個月零10天。他的生命是上帝奇妙愛的彰顯。“每一段友誼,每一種經歷,似乎都在推動我們接近那更深層次的東西。我們質疑著,思考著,成熟著。上帝輕輕地推著我們前進一小步,這篤定的一小步又給了我們邁出下一步的勇氣。他就是這樣帶領我們一步一步地前進,不徐不急,不緊不慢!绷_布的生命詮釋了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的生活如何,而是我們如何生活。
這本《黑暗中的舞者》是羅布的母親羅伯塔?班迪在羅布離開人世之后寫成的一本回憶錄,把羅布成長的每一個過程都詳細地記錄下來。一路走來,風雨兼程,快樂與悲傷共存,同享生命中每一個感動的瞬間,上帝對每個人并不可能完全的公平,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去化解人生路途上的每一個坎坷與挑戰。上帝把羅布帶到這個家庭,是為了讓羅伯塔明白愛與希望同在,領悟感恩的意義。
當我們遇到羅布這樣的情況時,我們會像戴維還是像羅伯塔呢?在看完這本書之后,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羅伯塔的感恩與擁有的幸福。羅布雖然離開了人世,但他不到30歲的生命卻這個庭的每一個成員的心中永遠的存在。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13
有人說這是一部描繪母愛的電影,有人說這是一部揭露美國社會陰暗面的電影,有人說這是一部壓抑、沉郁的電影,有人說這是一部天真、單純的電影。當我呆呆地望著女主角在我面前香消玉殞,電影落下帷幕時,我的眼角是濕潤的,我所感觸到的不僅僅是電影,亦或是藝術這么簡單,而是讓我不禁感嘆我們與靈魂究竟距離有多遠。
塞爾瑪的悲劇只是大千世界,只是渺渺蒼生中悲劇的一個代表,她是一個突出的、強烈的代表,但她只是一個代表而已。世界上有太多的悲劇,有太多的苦悶,有太多的壓抑,有太多的黑暗,這不得不讓人深思,我們的靈魂在哪?我特別注意電影中的音樂意象,塞爾瑪是一個迷戀舞蹈,迷戀音樂的人,那么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面,換一種方式來解讀這部電影,我們不禁會發現,塞爾瑪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人類靈魂的代表,她是那么單純、愉悅、渴望幸福、擁有愛,但周遭的社會可以說是顯示的縮影,周遭的人們可以說是目前人類的一種縮影,他們給了這樣一種靈魂什么樣的待遇,對她做了什么?世界上有太多的虛偽,有太多的自私,有太多的黑暗,這些都是對真、善、美的阻礙。人應該是幸福的,靈魂應該是純凈的,但人偏偏想極力融入社會,從中去獲取幸福,卻在未知的某天發現自己離幸福越來越遠;人們極力的想豐富自己的靈魂,卻會在未知的某天發現自己離靈魂越來越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終究該靜靜地看一看這塵煙浮懸的社會,當剝離開世俗功利等等外層包裹的皮囊后,我們才會發現我們最初的靈魂,透明的、澄澈的、閃著微微迷人的光澤的。當然我知道世界遠不會如此純凈,如此簡單,如此美好。因為完美不僅不存在,其實完美本身也是一種殘缺、一種不完美不是么?電影中的塞爾瑪只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治好眼睛,她別無所求,也沒有招惹別人,但她太過于單純地相信了比爾,相信了靈魂外的軀殼。塞爾瑪是充滿愛的靈魂的象征,是單純的可愛的靈魂的象征,卻最終在現實的逼迫、欺騙、背叛等等中灰飛煙滅。
電影中提及她不喜歡美好的終結,這實際也是一種靈魂的象征,靈魂的美好是永恒的,是不會結束的,是流延不止的。在她臨終前,她那曲未完之歌,那種美好永在之感,令人心碎。大家或許認為這是對美好的扼殺吧,誠然如此,但同時也正應了塞爾瑪之前所希望美好永不結束之詞,她的歌聲尚未結束便香消玉殞,使得美好沒有到達其尾聲,這便是永恒啊。我并不是很喜歡二十世紀的很多文學家對于死亡的追尋,但在這部影片中,我有種感覺,塞爾瑪的生命終結從某種角度上印證了永恒的存在,是的,永恒是存在的,靈魂是永恒的,美好是本質的,只是我們在俗世上走了這么多年后,距離靈魂到底有多遠了呢?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 篇14
影片《黑暗中的舞者》展現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華盛頓底層社會的一面。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沙曼為了給患有家族遺傳疾病的兒子吉恩湊錢動手術而不分晝夜的辛苦勞作,在這過程中她遇到了各種各樣的磨難以及最后的死亡,然而盡管現實殘酷,沙曼卻有她自己的信仰,就是對音樂的熱愛,音樂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在這部影片中,音樂、色彩以及運動鏡頭是其最大的亮點。下面我便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首先,從整部影片來講,我認為音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影片序幕時以一種低沉壓抑悲傷的曲調而拉開,這便為整部影片的基調奠定了基礎,預示了故事的結局同時也讓觀眾最好了心理準備;第二部分便是影片中間部分非敘事鏡頭的音樂效果,根據故事的情節漸舒漸緩或是跌宕起伏,如第一次進入夢境時的歡快節奏,這體現了沙曼對希望的渴求和不放棄,現實雖然殘忍但沙曼可以以這種方式發泄,始終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勵自己跨過她面臨的這些磨難,同時這也是對她所熱愛的音樂和夢境的贊美,以及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同樣第四次、第七次進入夢境時的節奏也表達了同樣的效果;第三部分是影片結尾時,沙曼的歌聲中摻雜了太多的無奈與辛酸以及頑強與勇氣,歌聲戛然而止,代表了沙曼的生命最終結束。除此之外,影片中也有許多安靜的時刻,最明顯的便是沙曼的沉默,這樣便自然地形成了有聲與無聲的對比,這也是無助與不安的象征,更有利于塑造沙曼的特殊性格。這部帶有音樂劇感覺的影片恰到好處的將音樂與其他元素相融合,最大限度的表達沙曼的心境,帶來感官上的刺激,引起觀眾內心的強烈感觸。
其次,這部影片中的色彩的運用也是可圈可點。在這部片子中,導演通過明顯的色彩差異,將敘事鏡頭與非敘事鏡頭區別開來。不難看出在敘事性鏡頭上主要是暗色系,如沙曼與男房東搶奪財產時以及法庭上對沙曼控訴時整個畫面都是灰色調的。從開始的暗紅色到電影即將結束沙曼被判死亡時的冷藍色都是暗色調的。即使影片前半部分沙曼充滿了希望,畫面以暖色調為主,但是也并不是完全鮮艷的暖色,也是帶有一定悲劇性質的。這也表現了主人公沙曼的情緒的變化,配合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最終體現的是現實的冰冷與嚴酷。然而在非敘事性鏡頭當中,畫面色彩無疑是艷麗的,對比極為強烈的,如第一次進入夢境時鮮艷的紅色、藍色等。這樣的色彩運用表現了在沙曼想象的夢境世界中存在的虛幻與美好,充滿了樂趣與希望,與現實中的冷漠黑暗恰恰相反。因此可以說在這部影片中色彩與敘事、抒情、達意完美結合,準確的傳達了信息。
最后便是這部影片的最大的亮點,影片中運用了大量的晃動鏡頭以及甩拍,使鏡頭不斷的晃動移動,這雖然讓觀眾在觀看時有些不舒服,但從另一個方面看這樣的處理帶來的是一種真實記錄的感覺,如在沙曼與男房東爭奪財物這個鏡頭等等,影片運用這樣的表現方式目的在于追求一種真實的感覺,同時也能夠表現主人公是個處于社會邊緣的人以及她不安穩的生活處境,有著特殊的畫面質感。另外,整部影片中大量的近景中近景以及特寫也運用的恰到好處,如在沙曼即將面臨死亡時對她眼部的大特寫等等,我們便很容易從中看到主人公此時此刻的內心世界,沙曼雖然內心充斥著恐懼,但從她的眼神中也可以看到她勇氣執拗以及對于自己選擇的不后悔,由此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因此可以說這部片子在細節上的特寫有力的突出了主題。當然角度與景別的配合也是不可忽視的,例如出場時近景仰拍舞臺上的沙曼,表達了對沙曼這個人物的贊美與歌頌,又如在沙曼與男房東搶奪財產時對沙曼的仰拍以及對男房東的俯拍,分別表現了沙曼的勇氣,恐懼壓抑和近乎瘋狂的內心以及對男房東的瞧不起。大量的仰拍與俯拍相結合有利于塑造人物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抒發一定的主觀情感。當然,影片中也有許多夸張的特殊角度的鏡頭,其目的也在于表現沙曼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性格的內心世界,這里面有她對這個世界的強烈期望,也有她對黑暗的恐懼和在黑暗中的苦苦掙扎,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母親所迸發出來的頑強的力量。
難以逃過現實的壓迫,最終沙曼還是走向了死亡。隨著幕布的拉下,沙曼結束了生命,不能說沙曼是懼怕死亡的,她最后的歌聲只是對生命的留戀以及知道兒子手術成功后的釋然與解脫,她已盡了最大的力去愛她的兒子,同時也讓她生命中的唯一燭光一直亮著,她可以安心的離開這個世界了。不需要華麗的舞臺,不需要美輪美奐的舞蹈,只需要有主人公那顆善良的充滿愛的心就足夠。
【黑暗中的舞者觀后感(精選14篇)】相關文章:
黑暗中的舞者勵志電影11-21
現代舞舞者的動作特征07-20
業余舞者如何學習民族舞10-12
現代舞舞者的動作特征有哪些09-30
現代舞舞者的動作特征是什么11-15
女舞者怎么科學練習拉丁舞10-05
舞者個人簡歷封面09-01
舞者拉伸時易犯的錯誤08-26
史上最全的街舞舞者禮節準則10-31
有關肚皮舞者的化妝技巧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