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經典學習方法技巧
學習方法是通過學習實踐總結出的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因其與學習掌握知識的效率有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學習方法,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因個人條件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選取的方法也不同。下面是高中地理經典學習方法技巧,請參考!
高中地理經典學習方法技巧
同學們對地理這一門學科并不陌生,但高中地理學習對每位同學都是意義重大且極具挑戰性的。說它意義重大是因為它所研究的空間范圍可以大到全球,也可以小到一個點;研究的領域涵蓋了自然和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通過有效的學習,能極大地幫助我們充實常識、活躍思維、提高素質,是培養高素質現代公民的必修課。不同模塊之間內容和學習方法上的差異很大,這給同學們學習地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因為如果學習方法不能及時轉換會造成心理上的茫然和學習上的束手無策。為了幫助同學們有準備地走進地理課堂,這里我以模塊為單位主要從學法和心態兩個方面慢慢道來,其間多為個人實踐所得,希望能夠給同學們一些啟發,幫助大家及時走出困境,順利完成學業。
在正式學習高中地理內容之前,必須對學科及將來的各種考試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一、理解地理學的特點,明確學習思路
1.地理學科特點
地理學科的特點表現為空間性、區域性和綜合性,其突出的工具是地圖和圖像圖表,其突出的規律、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變化過程,地理學研究的思想方法中突出品質是批判性和戰略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變化的規律,空間性是地理學的重要特色?臻g性落實到具體的地區就是區域性。只有落實到具體的區域,地理研究的現實意義就更為突出,高考正是通過概括區域特征、比較區域差異、分析區域發展條件和解決區域問題來考查區域性的。
地理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性質與社會科學性質的綜合性科學,地理試題的綜合性主要表現在自然和人文的綜合,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
地理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學特色的學習方法。
2.高考會考對地理考查要點
地理高考和會考都努力體現地理學科特色,考查核心知識(主干知識),強調知識點間的聯系和知識結構的質量,考查學生的能力,體現地理課程改革的思想,選材廣泛,材料新穎,創設全新情境,體現公平,聯系實際,解答現實問題,具有時代氣息,關注熱點問題,考查人文素養,重視培養人文精神。
地理試題所考查的主干知識既有基礎性的知識,也包括了基本原理性的知識;A知識是學生地理素養的表現,也是對書本知識的再現。地理高考堅持以“理”為主,重視核心的地理知識,強調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規律和原理。強調運用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和評價實際問題的能力。突出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考查學生是否具備理解地理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能力。
能力考核目標是根據考生完成測試的思維過程制定的。即審題、發現和分析有效信息、聯系背景知識、設計解決問題的路徑、進行推理、判斷、分析、綜合、比較等,說明問題和表達結論。在上述四項能力中,尤其獲取信息能力和表達能力值得格外注意。
考試力圖體現地理課程標準強調“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地理課程要反映全球變化形勢,突出人口、資源、環境以及區域差異、國土整治、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內容。使所學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用!毙抡n程標準的課程目標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評價的?荚囈卜浅jP注這些方面。
在近年的文綜高考中,第36題是地理學科內的綜合題。非常典型地體現了地理高考的要求。該題一般都有一幅地圖,考查區域地圖和其他圖像圖表的閱讀技能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進行空間定位,考查區域
基礎知識,考查自然特征及其成因(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考查人文特征及其條件(農業、工業、資源開發、人口、城市、交通),考查人地關系(人類活動帶來的環境問題及解決)。
3.不同的地理內容,學習方法有不同的要求
地理學科是跨自然和人文的綜合性學科,其中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學習方法。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規律的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人文地理強調宏觀整體分析,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區域地理重點是以圖表為載體的學習方法。區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地圖和圖像圖表的判讀技能,區域的分析方法。
地理高考越來越脫離教材本身,要求以教材為基本載體,重在進行地理思維方法、地理基本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學生基本的、宏觀的知識結構的建立成為地理知識學習的主要目標;案例式的分析法成為流行的學習方法之一,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已成為學習中要解決的問題。
二、建立空間概念是地理學習的關鍵
空間性考查主要包括水平空間、垂直空間結構和立體空間關系。地理學根據空間的差異性,把空間劃分為大陸、地區、地方和地點等不同尺度來研究?臻g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思維基礎,如把握一地或某一地理現象的位置,明確半球、海陸、經緯等等位置。
許多同學地理學不好就是沒有清晰空間概念。對時空變化不敏感,對具體位置和相互位置關系把握不清。學習中能把許多地理知識記憶得十分清楚,但是不能落實到具體的空間圖上。沒有落實到圖上的知識就還是沒有真正掌握的地理知識。
地理空間思維品質的培養不是空話,要具體落實在學習過程中。如對空間概念和物體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培養,就可做以下設計:第一步,選取個條重要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W、120°E),讓自己在腦海中形成網格狀經緯儀,并想像其自轉起來,線與線之間相互位置關系及晨昏線的動態關系;第二步,在了解大洲、大洋的基礎上,讓腦海中想像,十條線穿過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氣候區等,此時,在腦海中形成的經緯儀就已經成為平面的地球儀;第三步,在學習高中系統地理和區域地理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十條線穿過的地理事物,如工業區、農業區;重要國家、城市、港口、交通線、礦業基地、旅游點等,這時,腦海中的地球儀就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球了。
建立中國的空間概念,能夠進行中國空間定位是很重要的。學習中要抓住我國四至點與主要經緯線,明確中國范圍和位置;抓住界線地理事物,明確相對位置。如山脈界線(三大階梯、主要界線山脈);河流界線(例如,黃河、長江沿線等)以及其他一些主要界線:秦嶺淮河一線、長城、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我國1月平均溫0°C等溫線、年降水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中國人口線、京哈—京廣線、隴!m新線鐵路沿線等等。
中國的空間定位要求落實到兩個層面上,一是落實到省級行政區地層面上,而是落實到地形區的層面上。通過學習,要求學生以中國政區圖為基礎,不斷建構中國空間圖。包括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中國河湖圖、中國資源能源圖、中國農業圖、中國工業圖、中國人口城市圖、中國交通圖、中國分區圖等。建立世界的空間概念要求落實到十三個地區的層面上。結合主要的經緯線,深入掌握世界政區圖、世界氣候圖、世界自然帶圖、世界交通圖、世界分區圖等。
三、運用地理工具是學好地理的橋梁
文字和地圖、圖表、圖片等地理學表述的雙重形式,構成了地理學的形象特征,地理高考會考突出考查了學生是否具備運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評價地理事象的思維品質。地理試題幾乎是每一個題組都有一幅圖(表),這些圖表多數比較新穎,對學生讀圖(表)的能力要求較高。
地理技能主要包括地圖基本技能;時間計算;等值線判讀;地形剖面圖繪制;曲線圖、折線圖、柱狀圖、圓形百分比圖的閱讀與繪制;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統計圖表分析;原理示意圖、景觀圖分析;分布圖閱讀與分析;資料閱讀與信息提取、認定、判斷及反思技能等等。
等值線圖重點是等高線、等壓線、等溫線和等降水量線。等值線圖的讀圖要求主要是五個方面:讀數據;判斷等值線疏密、走向和遞變規律;判斷彎曲特征及成因;判斷極值區特征及其成因;繪制剖面圖等繪圖技能。
圖表類型很多,包括經緯網圖、等值線圖、分布圖、原理示意圖、模式圖、結構圖、景觀圖、統計圖表等等。統計圖表三科綜合的切入點之一。
統計圖表類型多樣,高考中常見的有曲線圖、折線圖、點狀坐標圖、圓(扇)形百分比圖、柱狀圖、餅狀圖、統計表格等等。不同類型的統計圖表特點和功能不同,高考中多在教材中原有圖基礎上作變式處理(統計圖的轉換)或考查新圖。統計圖表按要素多少可以分為單圖(單一要素圖)、疊加圖(多要素圖)和組圖(多幅圖組合)三種。疊加圖和組圖要會分解成單圖,在閱讀單圖基礎上,分析要素間相互關系和多幅圖間的聯系。
單圖的閱讀包括:(1)讀出圖名,明確圖表內容;(2)閱讀坐標(橫坐標、縱坐標;觀察坐標設置是否嚴格)、明確單位、讀出數據。(3)抓住特征點與特征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轉折點),分析數據特點和變化趨勢。(4)提取已有知識信息,分析圖中各要素間相互聯系,發現隱含信息。(5)注意整體和局部分析、宏觀與微觀分析
疊加圖和組圖的閱讀要明確:不同單圖的各自優點不同;組圖擴大信息含量和讀圖難度;分解法和疊加法訓練是平時訓練的重要方法;要經常使用比較法。
四、聯系實際,關注現實問題
我們通常把運用知識的能力理解為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這里所說的理論既可能是某一個學科某一方面的理論,也可能是多學科多個方面的理論。理論聯系重在強調理論的實踐意義,強調理論在實踐中的指導作用和在實踐中對理論的科學發展,這反映了理論和實踐的互動作用。它應該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①綜合使用各種理論和原理分析實際問題。②從實際問題中推導出理論和原理。③根據理論和原理的要求,對實際問題進行綜合性的描述或提出初步解決方案。
就中學而言,學生在課堂教學學到的主要是系統的、完整的、能夠體現學科主要特點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等等,我們稱之為理論。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是正向的,既先學習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后,并能運用學到的東西解釋實際問題,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理論的認識。就綜合能力考試而言,理論聯系實際更多體現的是一種互動的關系。綜合題往往由實際問題引出,結合現實生活和社會現象中具體問題設問,命題者既可以通過設置新的問題情景,要求考生在理解題目(了解實際)的基礎上,考查考生能否做理論上的歸納、分析、解釋。也可以給出一個或多個基本理論或原理,要求考生找出適用于該理論的實際問題。命題追求“學以致用”,不僅是對學習結果和學習思維過程的檢測,也是對學習意義的深化。地理命題一貫以此為重要目標。
運用知識的能力水平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在中學地理學習中,運用知識的能力最低表現為用一般的原理來定性地解釋地理現象和說明一些地理問題,高一層次是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識聯系起來說明問題的能力,更高層次是善于將原有的主干知識新獲得的地理信息相結合加以分析運用的能力。該項能力在考試中尤其顯得重要,也是考核學生獨立運用知識能力的重要手段。
地理學源于人所生活的環境,反過來又指導人們如何更好地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應該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一門科學。應時時刻刻關注周圍的生活,注意將生活現象引入到學習中來。如對沙塵暴、火山、
地震、臺風、洪澇、城市綠化的現實解釋,對我國能源、交通、農業、工業發展的具體分析等。例:增加綠化面積是解決城市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卮1—2題:
1.在大城市提倡的營建“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其改善環境的主要作用是
A.減少城市的噪聲和光污染B.減輕熱島效應和美化環境
C.減輕光化學煙霧的污染D.降低空氣中可吸人顆粒物的數量
2.我國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綠化中因使用殺蟲劑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綠化方式中污染最為嚴重的是
A.落葉闊葉樹林
B.常綠針葉樹林
C.“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
D.人工草地
本題通過城市環境的治理問題,將地理學的基礎知識和水體污染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希望引起廣泛的關注。
第1題充分表明在我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的現實情況。在眾多的城市環境問題中,熱島效應的問題,在許多發達國家都引起了極大的注意,不少國家已經在建筑物的“綠化”問題上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付諸實施,在美化城市環境的同時,有效地減輕了城市的熱島效應。該問題在我國相對于其他城市環境問題,注意得還遠遠不夠。在大城市急劇增溫的房地產熱中,也很少有開發商關注屋頂的綠化問題,更不要說付諸實施了。因此,我們結合能量的轉化問題,把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的建設問題擺到了題目的題干中,以期引起關注。正確選項是B。
與之相類似的情況就是人工草地的建設問題。多年的跟蹤研究表明,高爾夫球場的草坪在養護過程中,對土地和地下水所造成的污染,十數倍于農田施肥和使用農藥造成的污染。一些人口密度大的發達國家,已經嚴格限制高爾夫球場的建設,對品種單一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造成的土地資源退化和地下水污染問題,也加緊了研究和及時采取對策。我國的人工草地建設,在許多城市是方興未艾,可是令人憂慮的是對其引發的負面影響卻很少有人注意和過問。因此第14題的設計突出了考生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同時也期望引起全社會對這一類問題更加廣泛的注意。14題正確選項是:D。
五、逐步建立地理知識結構,形成地理知識體系
通過中學地理的學習,學生應該形成有質量的地理知識結構,并能進行靈活提取、遷移和應用。地理知識結構建構的層次包括:(1)地理常識(地理事實、地理數據);(2)地理概念(概念群、核心概念);
。3)地理規律和原理;(4)主要知識點及答題思路;(5)章節知識結構;(6)宏觀知識結構;(7)學科內綜合知識;(8)跨學科知識。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幫助學生有效地習得概念,是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概念學習是中學地理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高考考查概念主要有兩種:考查已知概念,測試學生掌握的準確程度;考查未知概念,考查學生把提供信息讀懂,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有的時候,學生最主要的問題是概念不清。例如:走向、延伸方向、流向、上風向、最小風頻、遞變規律、地形特征、氣候特征、水文特征、河流補給、地質構造、地質作用、鋒面氣旋、季風、山麓、雪線、伏旱、濕地、耕作制、坎兒井、地帶性規律、晨昏線、日期界線、環境人口容量、文化傳播、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立體農業、布局、產業轉移、區位等等。
舉例法是學習概念最基本的方法,對比法是學習概念的另一個重要方法。
進行概念分類,明確概念從屬關系,了解概念群并進行概念應用訓練,在使用中掌握概念。要梳理主要的'概念,進行重點核心概念分析。例如氣溫的概念群包括:
。1)極值氣溫(最高、最低);(2)平均氣溫(日平均、月平均);(3)溫差(日較差、年較差);(4)積
溫;(5)溫度帶;(6)等溫線;(7)氣溫變化(水平變化、垂直變化);(8)影響氣溫的主要因素(太陽輻射、地形、水文、天氣、人類活動)。
規律是事物之間的內在的本質聯系。這種聯系不斷重復出現,在一定條件下經常起作用,并且決定著事物必然向著某種趨向發展。原理是帶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為其他規律的基礎的規律,是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
地理規律和原理是地理理性知識的基礎,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征,成因及其發展變化和相互聯系等。地理規律主要分為空間規律(地帶性規律、非地帶性規律)、時間規律(日變化、季節變化、年變化、年際變化)、地理事物發展變化規律。自然界主要是物質的組成和物質的運動。物質的組成主要是基本地理概念和地理事實,物質的運動變化則是規律和原理。
理解運用基本規律和原理,要求首先識別簡單的規律和原理,主要是單要素的變化規律。如氣溫垂直遞減率(在對流層內每升高1千米溫度降低6oC);氣壓垂直變化規律(越往高氣壓越低);經度和緯度分布規律(緯度數值向北遞增的為北緯,向南遞增的為南緯;經度數值向東遞增的為東經,向西遞增的為西經度)等等。遇到復雜的規律應該分解為簡單的規律,分析主要影響要素及其關系,分析規律使用的條件。規律的掌握要經常借助地圖來實現。
理解運用基本規律和原理,要求會歸納概括出規律和利用規律分析地理事物趨勢,預測地理現象等。地理事物的分布、運動、變化大都有規律可循,地理原理涉及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要素的各方面,因此考生在學習與復習過程中不僅應對地理規律和原理進行理解,更重要的是應用它們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即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判斷。歸納或演繹推導等能力。
地理規律和原理很多,學習中要會總結。如主要包括:時區變化規律;經度緯度變化規律;地圖方向規律;地球自然和公轉規律;陽光直射點移動規律;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規律;四季變化規律;水平運動物體偏轉規律;氣壓變化規律;鋒面移動規律;氣壓帶風帶分布規律;氣溫和降水變化規律;氣候類型和自然帶分布規律;海水溫度和鹽度變化規律;河流補給規律;洋流分布規律;火山地震分布規律;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規律和物質循環規律;人口增長變化規律;城市化規律;河流分布規律;地球上存在生命現象原理;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原理;水平衡原理;地質作用原理;生態平衡原理;氣候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農業布局原理;工業布局原理等等。
地理學關鍵要就“理”字做文章,否則就停留在描述的階段。同學們不僅要知道地理事物分布在哪里,更要學會分析為什么在那里。理解、運用地理規律和原理,進行比較、推導、綜合分析的能力就是要理解地理基本規律和原理,并運用其對地理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或運用所學的地理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和觀點,比較和分析地理事實材料,簡明地推導或定性地說明地理規律和原理。
建構知識結構要注意建立地理知識練習線索。建立知識間的聯系線索,是對已知知識的加工和重組,需要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明確聯系途徑和方向,這樣在遇到新問題時,方能提取應用。舊知識在新的指導思想下,經過重新組合、歸納、聯系、遷移,就成為“有組織的”新知識。例如:
空間分布的接近聯系或對比聯系,如;世界大洲的分布——板塊的分布——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年青的褶皺山脈的分布——年青的高原的分布——某些有色金屬礦的分布——古老的高原的分布——主要平原的分布——與沖擊平原有關大河的分布。
地理事物間因果關系的聯系,如:太陽輻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氣候類型的分布——自然植被的分布——自然帶的分布——土地利用的不同類型——農業發展的不同類型——農作物的分布。地球自轉——晝夜交替——晨昏線移動——地方時不同——時區的劃分——區時的計算。地球運動在遠日點附近——7月初——北極附近為極晝——晨線在北極圈內。
【高中地理經典學習方法技巧】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的學習方法5篇09-05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15篇)01-06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15篇01-06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14篇07-26
韓語學習方法技巧09-11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匯編15篇)01-06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集合15篇)01-06
最新德語學習方法技巧11-08
韓語學習方法和技巧09-10
速錄技巧及學習方法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