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介紹
小學階段是學生個體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在學校里學習知識、接受教育,在認知、情感、意志、性格諸多方面引起了巨大的變化,在身心發育和內心世界產生了諸多顯著特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介紹
1. 感知、記憶的特點。
小學生入學時能掌握他們經驗范圍內的時間概念,但對于與他們的生活關系不太密切的時間單位不能理解,而且對時間長短的判斷力也比較差。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時間單位的理解力和對時間長短的判斷力都會不斷提高,開始逐步懂得珍惜時間,學習的自覺性也日益增強。
小學生對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記住,而對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有時記起來卻感到困難。他們能記住一些具體的、直觀的材料,而對抽象的詞、公式和概念卻難以記住。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理解能力不斷提高,對詞的抽象識記和意義識記的能力都會不斷提高。
2. 想象、思維的特點。
低年級的小學生,想象具有模仿、簡單再現的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中高年級,他們對具體形象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小,創造想象開始發展起來。
低年級學生在不能直接觀察到事物特征的情況下,對某些概念進行概括會感到困難。而到了高年級,他們則開始能夠依靠表現一定數量關系的詞語來進行概括。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掌握概念中直觀、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漸減少,而掌握抽象、本質特征的成分不斷增多。
3. 情感、意志的特點。
低年級小學生雖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還常有不穩定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高年級,他們的情感更為穩定,自我尊重,希望獲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強烈,道德情感也初步發展起來。
小學生的自制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沖動,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在學習活動中,雖然開始時勁頭很足,但卻往往虎頭蛇尾,不能持久。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會漸漸增強,他們能夠自覺地完成作業。
4. 情緒、性格的特點。
小學生情緒容易沖動,多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破涕為笑”之類的表現時常見到。高年級學生已能感受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歡動腦筋,樂于提問題,但仍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貫性。
小學生的自我評價幾乎完全依賴老師。容易看到自己的優點,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較多地評價他人,不善于客觀地評價自己。雖然小學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行為會漸漸形成習慣,性格也就越來越穩定,越來越難以改變了。
綜上可以看出,父母應了解小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有效的教育。
拓展知識:兒童認知發展規律
第一階段是感知運動階段。從出生到2歲,相當于嬰兒期。此階段兒童還沒有語言和思維,主要靠感覺和動作探索周圍世界,逐漸形成物體永存性觀念。
第二階段,2-7歲,相當于學前期。此階段兒童各種感覺運動行為模式開始內化而成為表象或形象思維,特別是由于語言的出現和發展,促使兒童日益頻繁地用表象符號來代替或重現外界事物,出現了表象思維。此階段的主要特點:
。1)相對具體性。兒童開始依賴表象進行思維,但還不能進行運算思維。
。2)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性。
兒童只能站在他的經驗的中心,只有參照他自己才能理解別的事物,而認識不到還有他人或外界事物的存在,也認識不到自己的思維過程。故又稱為自我中心思維階段。
這一階段分為兩個小階段。
2-4歲為前概念或象征思維階段,即兒童開始出現憑借語言符號、象征游戲、延遲模仿等示意手段表征外在客體的能力,但此時思維具有前概念性,徘徊于概念的一般性與組成部分的個別性之間。
4-7歲為直覺思維階段,即兒童此時已開始從前概念思維向運算思維階段過渡,但他們的判斷仍受直覺自動調節的限制。此階段的思維既沒有運算的可逆性,也沒有守恒的基本形式,尚停留在半象征性的思維狀態之中。
第三階段是具體運算階段,7-11歲,相當于小學階段。兒童開始具有邏輯思維和真正運算的能力,先后獲得各種守恒概念,但運算的形式和內容仍以具體事物為依據。7歲左右的兒童能夠在心理上對珠子進行運算,并認為把珠子散開和挨緊是兩個相反而又互補的運動,重新排列珠子可使它恢復到起始狀態。這說明此時兒童的思想開始又較大的易變性,出現可逆性,能解決守恒問題,可憑借具體事物或形象進行邏輯分類和認識邏輯關系。但是,這種運算仍有其局限性。其一是這一水平的運算還不具有足夠的形式化,尚脫離不了具體事物或形象的支持。其二是運算還是零散的、孤立的,不能組成完整的系統。
第四階段是形式運算階段,始于青春前期,約11、12歲,接近于成人的思維。這一階段兒童不再靠具體事物來運算,而能對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進行邏輯運算。與具體運算階段相比,此階段的兒童思維發生了四種變化:
1.能夠進行假設—演繹推理:首先對事物提出一些假設,然后從假設推演出某些邏輯結論。
2.能夠進行命題邏輯思維:能夠在擺脫實際內容的情況下,對一系列推理的正確性進行評價,在不受命題性質束縛的情況下建立前提與結論間的邏輯聯系。
3.能夠在頭腦中把形式和內容完全分開:他們的認識能超越于現實本身,無需具體事物作為中介,把握抽象概念,進行形式推理。
4.能夠形成兩種形式運算的認知結構:一是組合系統;二是四群運算。兒童到了這個階段,已經能夠用這些結構形式來解決各種邏輯問題,表明他們的思維已經接近或基本達到成人的成熟水平。
小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特殊性,以下為您詳細介紹:
一、心理活動特點
1. 好奇心強: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喜歡問為什么,渴望探索新的知識和領域。
例如,他們會對自然現象、動物行為等產生濃厚的興趣,不斷追問相關的問題。
2. 注意力不穩定: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容易被新鮮、有趣的刺激所吸引而分散注意力。
比如,在課堂上可能會因為窗外飛過的小鳥或者同桌的小動作而分心。
3. 情緒容易波動:喜怒哀樂表現得較為明顯,情緒轉換較快。
像在得到表揚時會興高采烈,受到批評時可能會沮喪難過,但這種情緒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4. 自我中心傾向:在思考和看待問題時,往往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難以理解他人的觀點。
比如在游戲中,可能更關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忽視了其他小伙伴的想法。
5. 模仿能力強:善于模仿他人的行為、語言和態度,特別是對身邊親近的人或喜歡的角色。
他們可能會模仿老師的講課方式、家長的說話語氣等。
二、心理發展規律
1. 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低年級學生主要依賴具體形象的事物來進行思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能夠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和抽象思考。
例如,在學習數學時,低年級可能需要通過實物來理解數字概念,高年級則可以進行更復雜的計算和推理。
2. 道德觀念逐漸形成:從最初對行為對錯的簡單判斷,到逐漸理解道德規范的深層含義,并開始形成自己的道德價值觀。
比如,開始明白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等道德原則的重要性。
3. 自我意識不斷發展:對自己的認識逐漸清晰,開始關注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和形象,自尊心逐漸增強。
他們會在意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努力表現得更好以獲得認可。
4. 人際關系意識增強:從主要與家人交往,逐漸擴展到與同學、老師等更多人的交往,學會合作、分享和解決人際沖突。
比如,會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努力與同學建立良好的友誼。
5. 學習興趣和動機逐漸分化: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和難度的增加,學生對不同學科和活動的興趣和動機出現差異。
有的學生可能對語文感興趣,有的則更偏愛數學或體育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小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其心理活動和發展可能會有所不同。教育者和家長應關注孩子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提供適當的引導和支持,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小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介紹】相關文章:
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介紹12-10
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心得10-27
智障兒童的學習和心理特點02-11
中國舞的特點和技巧介紹03-17
孤寡老人的定義和心理特點06-29
心理活動總結11-28
心理活動的句子05-15
心理活動總結01-15
心理活動的特征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