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害怕求助別人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害怕求助別人嗎?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下面你為何害怕求助別人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你為何害怕求助別人
一日,我在一個公交站點等車,身旁的一個提著蔬菜和肉食的家庭主婦詢問我,某某公交車是否末班車已過。我看了看時間,給予她肯定的答復。她略顯失望,開始電聯丈夫,表示自己帶得錢不夠打車,問他是否能開車來接,但似乎丈夫正忙著。
看她狀甚焦躁,我問她是否需要我借20元錢給她,回頭支付寶還我就好。
明明天色已晚,且她也正需要盡快回家,但她卻拒絕了,一邊感謝我的好意,一邊選擇步行回家。
我有點尷尬地收回遞出的20元,覺得是否自己長得像壞人,不然她為何不接受我的幫助呢?
假如她接受這20元錢,她可以便捷、快速地返家,而我也收獲了一個“助人”的良好感覺;而她拒絕了,她就需要踩著高跟鞋,提著重量不輕的袋子,走上幾公里回家,而我也略微懷疑是否自己長得“丑”。
而這也不是錢的問題,20元錢不管是對我,還是對這位女士來說,都不算什么負擔。那么障礙在哪里呢?
某個周末,以前的同事邀我去摘楊梅,目的地是臨近的一個區,同行的還有幾位。摘了近一天時間,滿載而歸,但返程時,因為同事臨時有事,沒法兒開車送回,于是我們坐城際大巴返回。
那天我身上只剩了些零錢,剛夠大巴車的車錢,但實際上回到所在區后,我還得有個2塊錢乘公交。同行的一個朋友代買了幾個人的票之后,我在車上一股腦地把身上的錢全給了他,一毛錢也沒給自己留。
快到站的時候,我一直猶豫要不要向他們借2元錢坐公交,但直到到站了,我還沒開口。下車之后,他們各自乘車回家。我則提著兩籃楊梅,滯留了,并剛好錯過了一輛我可以搭乘的公交。
因為我沒借那2塊錢,我提著楊梅,步行了近三公里,才找到一家銀行,取到些錢。
誰會真的在乎2塊錢呢?雖說是不如何相熟的朋友,但我當下的狀態是“解離”的。
我大可以在給大巴車費的時候,給自己留2塊錢;又或者,后來向朋友借2塊錢。這真的會給朋友添麻煩嗎?別說笑了!實際上,是我自己沒法兒“接受幫助”吧?
為什么我們“接受幫助”不能?
1.不能接受幫助,是因為不想幫助別人
人際關系中,似乎有種樸素的等價交換觀點,即我尋求了某人的幫助,則當他之后提出請求時,我會難以拒絕。誠然,相互依存、彼此需要,在關系的維持方面是重要的,但它不應該成為接受幫助的障礙。
因為歸根結底地說,接受幫助和幫助別人實際是兩件事,就是說,你可以在這件事上接受別人的幫助,然后在另一件事上量力而為地拒絕幫助別人。這是可以的,你不用遵循很極端的等價交換原則,即別人怎么幫你,你也一定要做到相應的程度;你量力而為。
分享北野武的一個故事:
北野武有一次在一個旅館里休息。夜半時,他發現下身有些異動,睜眼看去,竟是一個男人在給自己口交!當下覺得起身制止過于尷尬,覺得還是繼續裝睡為好,等他完了自行離去。慢慢地,發現雖然是個男人給他口,但也確實感覺到了快感。過了一陣,那個男人停下動作,北野武以為他完事要走了,可誰知他竟爬了上來,在北野武身側耳語,“該你幫我了”。
北野武一陣惡寒,怒道:“去你大爺的!”然后,(干了個爽~)揍了他一頓。
如果北野武遵循十足的等價交換原則,那豈不是要被這個男子掰彎了?
2.認為自己不值得無條件的幫助
覺得自己哪能配得上別人無條件的幫助,自己總得付出點什么才能“被愛”。能夠無條件地幫助別人,但從來不覺得自己能夠得到無條件的幫助。這認真追責的話,肯定是其撫養者的鍋。如果一個小孩從小,即使是在父母面前,也是需要付出點什么才能交換到愛或食物的話,那么他實際上并不相信自己本身就值得無條件地被愛,被支持。即他自身沒什么價值,他需要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自身才借此有了價值,才有了交換價值。
3.害怕被拋棄
因為害怕被拋棄,所以總是拋棄別人,總是創設自己在一個沒人會相助的環境中生存。是啊,如果自己僅憑自身的力量,不依靠他人都能活下去,那么是否會被拋棄都沒關緊要了。
在詢問他人是否能幫助自己之前,就假定他人不會幫助自己(實際是拋棄了對方),于是也不存在“接受幫助”這種能力。
如果你不能“接受幫助”,那你就得持續支付維持這種“不能狀態”的成本。明明是朋友的舉手之勞,你卻執拗地損耗著自己成倍的精力和時間。我在一開始提到的兩個例子只是“滄海一粟”,假設你在你的生命中類似的事件發生500起,平均每起損耗你2小時,你就要為此支付1000個小時。
1000個小時什么概念?假設你工作后,每天回家用于自學的時間是3小時,1000小時夠你使用333天,也就是你一年用于自學的時間。這就是成本。
而生活是一組又一組的蝴蝶效應,你永遠不知道平行世界中的另一個人格更成熟的你,生活有多么價值非凡。
害怕向別人求助,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很少有人喜歡求助他人。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證明,求助涉及一系列社會威脅,包括不確定性、被拒絕的可能、自降地位的風險以及必然要出讓的自主權,這些都會刺激大腦中感受生理疼痛的區域。而在工作場合,我們往往特別希望能展現自己的專業技能、工作能力以及自信心,求助同事因此變得更加別扭。但在現代組織中,一個人想獲得發展,不求助他人根本不可能。那么,我們該如何破解這種矛盾?
在現代組織中,一個人想獲得發展,不求助他人根本不可能?绮块T團隊、敏捷項目管理技能、矩陣結構或層級最小化結構,以及日益流行的合作型辦公室文化都要求我們不斷努力,贏得來自主管、同事以及雇員的合作和支持。你的工作表現、進步以及職業發展越來越仰仗于尋求所需建議、參考及資源的能力。據估計,同事間互相提供的幫助,多達75%到90%來自直接訴求。
那么,我們該如何更有效地尋求幫助?如何在麻煩別人的時候不讓對方感到困擾?
首先,你要克服自己在求助時的不情愿心理。其次,你要明白一些普遍的或者說下意識的求助方式其實很低效,因為這些方法會讓他人不愿提供幫助。最后一點,你必須學會委婉暗示,以便鼓勵他人幫助自己,并正確使用之。
代價和收益
也許,最容易讓我們在求助時克服恐懼心理的,是明白大多數人其實都非常愿意伸出援手?的螤柎髮W教授瓦內薩·博汗斯(Vanessa Bohns)是該領域的優秀研究者,近期她評估了一組由她和同事完成的實驗,發現當人們向陌生人求助時,對方提供幫助的比例,也就是依從性,比求助者預計的平均高48%;罾卒h的人數比我們想象中更多。研究還表明,大家低估了助人者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部分原因是,拒絕或隨意的幫助需要一點心理成本,而這點我們往往會忽略。另一原因在于,多數助人者知道(即使是下意識的),無償并有效幫助到他人,能讓人感覺良好。2017年瑞士的一項研究發現,我們即使只為別人花一點錢,也比只滿足自己更快樂。
成功獲得他人幫助的關鍵,是將焦點轉移到這些好處上。要讓人們感到他們提供幫助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并非不得已為之,他們擁有決定權。也就是不要表現出,某人要求你提供幫助,你應該提供幫助或者使用別無選擇必須幫助這樣的語言。下列這類開場白應該盡量避免:“能請你幫個忙嗎?”——這會讓人感到前面是個陷阱;也不要表達多余的歉意——“我感到讓你做這件事很過意不去,”這讓事情變得消極。也不要強調互惠性“你幫我我也會幫你”,這會起反效果,因為誰都不喜歡欠別人,也不喜歡純粹的交易型關系。弱化自己的需要也不合適,例如“我一般不會求助他人”或者“就一點兒小事兒”,這會讓人覺得提供的幫助微不足道甚至很多余。
但你可以避開這些陷阱尋求幫助,讓人們對自己的回應有掌控感,感到助人為樂的幸福。要實現這些,你可以在具體求助中采用“強化”策略或“誘因”。也許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日常和他人的'互動中使用這些方法,讓身邊的人準備好提供更有益的幫助。
三種強化方式
自己人心理。對潛在的助人者可以采用的一種強化方式是,確保你和他或她是一隊的,而且這個團隊很重要。這點利用的是人類天生需要歸屬感,需要維護身邊社交圈的利益。具體有幾種方式。例如,斯坦福大學樸雅卡·凱爾(Priyanka Carr)和格雷格·沃爾頓(Greg Walton,彼時是一名研究生)證明,僅僅加上“一起”這個詞就能產生效果。當獨自解決難題的實驗參與者被告知,在其他房間還有人在一起做著類似的工作,之后他們可以互相交流,這些參與者的解題時間延長了48%,正確率更高,比那些認為自己在獨自作業的人感到更輕松。
你還可以提出共同的目標、敵人或者特性,例如想超額完成團隊銷售目標,和行業競爭對手一較高下,或者對超級英雄電影的熱愛等。但最佳方式是創造一種自己人的感覺,強調共同的經歷、觀點、想法和感覺。例如,如果高管團隊中只有兩位女性,不要只是說:“我們是團隊中僅有的兩位女性”(強調特性)。這么說會更好:“你有沒有發現說話時總有男性打斷我們?”(共同經歷)
積極形象。第二種誘因是讓求助對象意識到自己提供幫助的獨特身份或強化他們的這種意識(通過他們的特性或者角色),說明他們并非是可能會施以援手的路人,而一直是助人為樂的人。研究表明,當詢問人們是否愿意“做一名慷慨的捐贈者”(而不是“捐款”)時,慈善團體獲得的捐助更多。如果你告知一個年僅三歲的孩子,他可以“做一個小助手”(而不是“幫忙”)時,他會更愿意完成類似收拾積木的任務。但是記住,并非所有人對正面形象的看法都一樣,記得在措辭上隨機應變。例如,在宣傳環保時,自由派更喜歡類似“關心自然世界”以及“不要讓任何生命遭受不幸”這樣的句子,而保守派則更喜歡“展現你的愛國心”以及“為自己和家園負起責任”。
感激是另一種能激發助人者積極形象的有力途徑。生產率軟件公司Boomerang最近進行有關35萬封電郵往來的研究,結果發現,如果郵件中包含“提前致謝”“謝謝”這樣的詞,平均回復率超過63%到66%;而普通的通用語,如“祝好”“致意”和“再見”,回復率僅有51%到54%。提前致謝會提高人們的興趣,讓人愿意幫助他人,只要你別把關注點放在自己從幫助中得到的好處上,而是放在對方的慷慨和無私,以及助人展現出的品質上。
效力。人們希望看到自己的幫助行為產生的效果。這并非出于自負。很多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感到行為達到預想中的效果,是人類根本的行為動機。這是讓我們感到人生有意義和有參與感的根本。沃頓商學院的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進行了一項研究,在某教育和營銷軟件公司的國外呼叫中心,雇員知道中心產生的收益支持其他部門的工作,但和這些部門并無接觸。之后,一位受益者來參觀,講述了這里的工作對自己和其他人產生的影響,這間呼叫中心的銷量和收益隨后翻了一番。確保潛在助人者知道他們的幫助會起到很大作用,闡明你所需要的東西以及預期的效果。例如,在請同事幫忙評估一份客戶提案時,你可以說:“在我發給XX之前,你能幫忙看下這份提案嗎?之前就是因為你的幫忙,我才拿下了XX案子!
如果你承諾接下來會跟進,信守諾言。可能的話,讓對方選擇提供幫助的方式,如果和你預想的不一樣,也愉快接受。要讓助人者選擇自己感到最有效的方式,給予你力所能及的幫助。
生活和職場
當我向他人解釋這些戰略如何落地時,我通常會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宜家書架的故事。大約一年前,一位研究生同學讓我幫她組裝一個有點復雜的書架,你可能有點驚訝,我當時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當天早上,我拒絕了一個請我評估科學雜志投稿的朋友,忽略了一封女兒學校邀請家長幫忙籌備冰激凌聚會的郵件,不情愿地洗完了衣服但沒有疊。那么為什么組裝書架這件事我這么痛快就答應了?
其中一個原因是,求助的這位老友和我很聊得來(自己人心理)。另一個原因是,我天生就有奇異的組裝天分(并非多精通建筑構造,而是擅于理解難懂的安裝說明)。多年來每當這位朋友需要幫助,我都是她第一時間想到的閨蜜(效力)。最后,每次有這樣的事情,她總會在事后對我說:海蒂,謝謝你。你總是這么助人為樂而且慷慨大方(積極形象)。
職場情況也是如此。一家學習軟件公司的產品開發部門主管,想要銷售部門更多地配合他的工作,由于銷售部門承諾在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日程下,為顧客提供高度定制化的產品,這讓他的工作難以推進。他幾次主動要求參與和顧客的交流,但總被忽略。銷售部門的同事覺得他會拖慢進程,阻礙他們的成功。大家都覺得自己是為公司好,卻各行其是。
最終,深感挫敗的主管決定采用全新的方法贏得同事的合作。他組織了一場和銷售部主管的會議,給他們講產品研發的流程。他發現多數人并不清楚研發過程中涉及的工作內容。換言之,他們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配合的。他反復強調雙方目標相同,都是滿足顧客需求,確保復購,這讓銷售團隊深感大家是一體的,從而消除了芥蒂。他將銷售團隊描述為守護客戶體驗的人,并強調他們決定了公司的品牌未來,這讓銷售團隊有了很積極的形象,并激勵他們稍微換一種方式看待并完成工作。
最后,只要銷售人員同意幫助他,并讓他參與工作提案流程,他都表示會跟進,告知他們的幫助對最后的成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大家因此看到自己的行動落地并感受到效力。
慢慢地,這些戰略極大改進了兩個團隊的關系,客戶滿意度和利潤率都得到了增長。
下次當你感到需要求助他人時,記得多數時候大家都愿意幫助他人。很少有人會因為你需要幫助而看低你。尋求幫助是讓他人感覺良好的不二法門。它讓我們獲得最好的感受,同時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
【你為何害怕求助別人】相關文章:
為何你總是害怕被壓榨11-17
為何你無法改變別人11-25
為何你的薪水沒別人高?10-28
為何別人的否定和指責會讓你受傷11-11
為何別人對你好你卻越不自在11-14
為何女生害怕時會尖叫11-11
為何女孩害怕走夜路11-14
為何總是害怕男友和你分手11-13
為何體育課讓學生害怕?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