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環境心理學書籍系
環境心理學的學科意義:研究人與環境的關系及其相互作用、特點的心理學分支學科。是應用社會心理學的一個研究領域。環境的概念包括地理的、物理的環境和社會的、文化的環境。
環境心理學的奠基者是德國心理學家W.黑爾巴赫和K.萊溫。
1924年出版了黑爾巴赫的《環境心理學》,1943年發表了萊溫的《心理生態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世界范圍內城市化的迅速發展,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環境心理學在近20年有了較大的發展。其主要研究方向是:
、侪h境屬性、環境質量與環境評價。注重評價指標的研究,已從心理―物理因素評價發展到多重因素評價,如物理的、政治的、居住的及社會氣氛的四維因素評價。
②環境應激。核心問題是確定人對應激源的反應模型。在對高密度人口研究方面,區分了密度與擁擠兩個概念。密度是指客觀上一定區域的人數,擁擠則指主觀量度,即感覺到在很小地方有許多人。研究發現,在西方工業化國家,人對高密度的反應是消極情緒增加、滿意感下降、生理應激增高并有增加侵犯行為和減少助人行為的趨勢。
、劭臻g行為。美國人類學家E.T.霍爾提出人際距離概念,區分了四種不同的人際距離,即親密的、個人的、社交的、公眾的,認為人際距離與社會文化有關。
環境心理學研究的課題往往是綜合性的,除社會心理學外,還需社會學、人口學、醫學甚至法學等多種學科協同研究。
環境心理學/應用心理學書系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環境知覺和環境認知
第三章 環境應激和環境壓力
第四章 個人空間
第五章 領域性
第六章 噪聲
第七章 擁擠
第八章 環境型式
第九章 空間行為、環境問題與行為對策
內容簡介:
本書的大多數章節都有一個經精心安排的相似的結構:
1)闡述主題的范疇和性質,并為其下定義
2)介紹這個主題的主要理論;
3)整合與該主題有關的研究資料,并為這些已經積累的知識做總結;
4)介紹了幾個如何在環境設計中應用這些知識的實例。
為使心理學基礎薄弱的建筑師、規劃師和其他環境設計人員更好地閱讀本書,我們盡可能用樸素的語言來解釋一些關鍵詞和術語。另外,本書經過合理的安排,做到了每個章節盡可能地獨立與完整,當讀者由于時間有限或是只對本書的一個部分感興趣時,他就可以只閱讀某可以只讀某一章節的某一段落。譬如當他對理論不感興趣時,便可以跳過理論部分而直接閱讀有關的研究資料,以及面向環境設計的研究實例。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環境心理學導論
一 環境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二 什么是環境心理學
三 環境心理學的理論和發展
四 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篇 環境認知
第二章 環境知覺與空間認知
一 環境知覺
二 空間認知
第三章 城市意象和空間指認
一 城市意象
二 鄰里意象與孩子
三 尋路
四 認知距離
【環境心理學書籍系】相關文章:
環境心理學的應用06-02
園林設計與環境心理學的關系06-05
關于環境心理學的新主張06-27
建筑庭院空間設計與環境心理學的關系10-09
論城市廣場設計中環境心理學的應用09-20
淺析城市廣場設計中環境心理學的應用08-03
根據環境心理學分析植物景觀設計10-15
書籍的句子01-12
書籍的名言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