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心理學案例分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實驗心理學的經典實驗
1、Posner實驗--信息也可以有視覺編碼
給被試安排呈現兩個字母,這兩個字母可以同時給被試看,或者插進短暫的實踐間隔,讓被試指出這兩個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鍵來反應,記下反應時。所用字母對有兩種,一種是兩個字母的讀音和書寫都一樣,即為同一個字母(AA);另一種是兩個字母的讀音相同而書寫不同(Aa)。在這兩種情況下,正確的反應都為“相同”。
2、Clark和Chase 句子-圖畫匹配實驗--減法反應時實驗的范例
給被試看一個句子和緊接著的一幅圖畫,如“星形在十字之上, ”,要求被試盡快地判定,該句子是否真實地說明了圖畫,作出是或否的反應,記錄反應時。實驗應用的介詞有“之上”和“之下”,主語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陳述有肯定的(在)和否定的(不在),共有8個不同的句子。Clark和Chase設想,當句子出現在圖畫之間時,這種句子和圖畫匹配作業的完成要經過幾個加工階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續時間的參數。
3、Sternberg用于研究短時記憶信息提取的相加因素法實驗
先給被試看1~6個數字(識記項目),然后再看一個數字(測試項目),并同時開始計時,要求被試回答該測試數字是否是剛才識記過的,按鍵作出是或否的反應,計時也隨即停止。這樣就可以確定被試能否正確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時間即反應時。通過一系列的實驗,Sternberg從反應時的變化上確定了4個對提取過程有獨立作用的因素,即測試項目的質量(優質的或低劣的)、識記項目的數量、反應類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個反應類型的相對頻率。因此,他認為短時記憶信息提取過程包含相應的4個獨立的加工階段,即刺激編碼階段、順序比較階段、二擇一的決策階段和反應組織階段。
4、字母轉換實驗(“開窗”實驗)
給被試呈現1~4個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標上一個數字,如“F+3”、“KENC+4”等。當呈現“F+3”時,要求被試說出英文字母表中F后面第三個位置的字母“I”,換句話說,“F+3”即將F轉換為I,而“KENC+4”的正確回答則是“OIRG”,但這4個轉換結果要一起說出來,凡刺激字母在一個以上時都應如此,即只作出一次反應。以“KENC+4”為例,4個刺激字母相繼呈現,被試自己按一下鍵就可以看見第一個字母K并同時開始計時,接著被試作出聲的轉換,即說出LMNO,然后再按鍵來看第二個字母(E),再作轉換,如此循環直至4個字母全部呈現完畢并作出回答,計時也隨之停止。出聲轉換的開始和結束均在時間記錄中標出來。根據該實驗的反應時數據,可以明顯地看出完成字母轉換作業的3個加工階段:(1)從被試按鍵看一個字母到開始出聲轉換的時間為編碼階段,被試對所看到的字母進行編碼并在記憶找到該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2)被試進行規定的轉換所用的時間即為轉換階段;(3)從出聲轉換結束到被試按鍵看下一個字母的時間為貯存階段,被試將轉換的結果貯存于記憶中。
5、Peterson和Peterson有關遺忘進程的實驗
每次給被試聽覺呈現3個輔音字母,如KBR;為了阻止復述,在呈現字母之后,立即聽覺呈現一個三位數,如684,要求被試從這個數中迅速地作連續減3的運算并說出每次運算的結果,即要報告681、678、675等,直到主試發出信號再回憶剛才識記的3個字母。字母呈現與回憶的時間間隔,也即被試進行連續減3的作業的時間分為6種:3s、6s、9s、12s、15s和18s。但每次被試事先并不知道要進行多長時間的運算。這是一個不同時距的延緩回憶測驗,在延緩期間進行額外的干擾作業。試驗進行多次,每次應用的字母和數字都不同,試驗的被試是大學生。結果:當延緩時間僅為3s時,被試的平均正確回憶率高達80%,幾乎都能記住3個字母,但隨著間隔的時間延長,正確回憶率急劇下降,當延長到6s時,正確回憶率降到約55%;而當延長到18s時,被試的正確回憶率就只約為10%了。該實驗證明:短時記憶保持信息短暫,如未得到復述,將迅速遺忘。
6、Waugh和Norman的實驗--企圖分開痕跡消退與干擾
給被試呈現一系列數字,如16個數字,最后一個數字呈現時伴隨一個高頻純音,這最后一個數字稱為探測數字,它在前面只出現過一次。被試一旦聽到聲音,就要把這個探測數字在前面出現位置的后面一個數字回憶出來。如呈現的數字系列是3917465218736528*(星形表示純音),則探測數字是8,它在前面的系列中出現在第10個位置上,被試應當將這個位置后面的一個數字7報告出來。從應被報告的數字的后面一個數字起,到最后一個數字,稱為間隔數字,也就是其干擾作用的數字,呈現這些間隔數字所用的時間稱作間隔時間,該實驗利用不同數量的間隔數字和間隔時間。應用兩種數字呈現速度:快速呈現為每秒4個數字,慢速呈現為每秒1個數字。這樣就可以在間隔數字不變的條件下,來改變間隔時間;同樣可以在間隔時間不變的條件下,來改變間隔數字。結果:無論是快速還是慢速呈現數字,正確回憶率都隨間隔數字或干擾項目的增加而減少,這就是說,正確回憶率并未因數字呈現速度不同所導致的間隔時間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區別,該結果支持干擾說,證明短時記憶遺忘的主要原因是干擾而不是記憶痕跡消退。
7、Podgoray和Shepard視覺定位實驗--驗證表象與知覺機能等價
實驗分為3組:(1)知覺-記憶組,實驗材料為一個5×5柵格,用黑色將其中的一些方格涂成某個英文字母,如I、L、F、E,或字母組合IF;另有一個同樣的5×5柵格,在其中的任一方格內畫有藍色圓點作為測試點。在正式實驗時,先用速示器給被試呈現一個涂有某個字母或字母組合的柵格,然后呈現一個帶有一個測試點的柵格,要求被試在保持高度精確的同時,盡快地判定該藍色的測試點是落在所呈現的字母之內或之外,分別用左手或右手作出按鍵反應,記錄反應時。一個字母或字母組合要試驗多次,測試點在全部25個方格中至少出現一次,其順序是隨即的,測試點安排在字母之內和之外的次數也是相等的。(2)帶柵格的表象組,這個組的實驗程序與知覺-記憶組基本相同,但有一個重大差別。在這組實驗里,上述的字母和字母組合不是利用某些方格涂黑而構成的。實驗時先用速示器呈現一個同樣的、然而是空的5×5柵格,同時實驗者給被試以口頭指示,讓他利用某些特定的方格想象出某個英文字母或字母組合,這些字母及其在柵格中的位置與知覺-記憶相同,并且要求他不要變更字母在柵格中的位置。待被試想象出字母后,再用速示器呈現一個帶測試點的同樣柵格,其余實驗程序同前。(3)不帶柵格的表象組,這個組的實驗與帶柵格的表象組只有一點不同,即帶測試點的柵格只畫出最外邊的輪廓,內部的方格不畫出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被試在測試點呈現之后推論出字母在柵格中的位置,其他程序同前。
8、人工概念形成實驗(81卡片實驗)--假設考驗說的概念形成過程
實驗材料是畫有圖形的卡片,圖形的形狀、顏色、數目和邊框數是構成每一特定卡片的4個維量。每個維量又分3個水平,即各有3個屬性或值。如形狀維量有十字、圓形和方塊3個屬性;顏色有綠、黑、紅;圖形數和邊框數也各有3個值。每張卡片都具有這4個維量的各一個屬性,因而每一張卡片都與任何其他一張卡片在1-4個維量(屬性)上有區別。這樣就有81張(3×3×3×3)不同的卡片作為實驗材料。實驗者事先規定某個維量的某一屬性(如紅色)或幾個維量的屬性(如紅色圓形)為某個人工概念的特有屬性,即以這些維量和屬性構成某個人工概念,它們被稱作有關維量和有關屬性,其他的則稱作無關維量和無關屬性。凡具有所規定的全部有關屬性的卡片則為概念實例或肯定實例,否則為否定實例。但實驗者事先并不將某個人工概念(即其有關屬性)告訴被試。實驗開始時,主試告訴被試:本實驗有一個特定的概念,這個概念是由具有某一屬性或某些屬性組成的,要求被試通過實驗過程來發現這個概念;然后由主試首先取出一張肯定實例卡片給被試看,并明確告知這是肯定實例,被試則要從攤在他面前的所有卡片中,根據他自己的想法來選取屬于這個概念的其他肯定實例,一次選出一個,每次選取之后,主試都要給予反饋,指出他選得對或錯。實驗如此進行下去,直到被試發現這一概念,即表現為能正確地選擇全部肯定實例并能說出這個概念是什么。
9、四卡片問題--證真和證偽
給成年被試看4張卡片,其中兩種的正面各有一個字母,一張卡片有元音字母(E),另一張卡片為輔音的字母(K);另兩張卡片的正面各有一個數字,一張卡片為偶數(4),另一張卡片為奇數(7)。同時告訴被試,每張卡片都有一個字母在一面,有一個數字在另一面,并提出一個規則:“若卡片的一面為元音字母,則另一面為偶數”。要求被試說出為了證實這個規則的真偽而必須翻看哪些卡片。
【實驗心理學的經典實驗】相關文章:
實驗心理學導論04-03
實驗心理學經典案例分析09-28
實驗心理學有關論文03-21
實驗心理學相關論文03-21
實驗室實驗心得體會06-05
實驗畢業感言03-31
電路實驗體會09-22
學生實驗心得12-05
棉花糖實驗04-17
實驗實習總結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