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生活感受
心理學與生活感受一:
在心理學與生活的課堂上,我們共同經歷了愛情與性的洗禮——學術——感受了談判的高深魅力,體驗了心理咨詢的過程,那曾經陌生而神秘的心理學以一種親近的方式走到我們面前,雖然它時而赤裸,時而神秘,時而歡樂,時而嚴肅,卻總是引人入勝……
記得高中時候學生物,聽說了一些有關心理學實驗的例子,包括什么爬梯實驗,感官剝奪實驗等,那個時候我們的生物老師很不錯,給我們分析心理學是否屬于自然科學的爭論,講述那些對于我們來說神秘而又有趣的心理學實驗。
曾經的我以為,心理醫(yī)師總是像一些影視作品中的十分傳神的角色一樣——參見黎明作品《雙雄》——后來也慢慢了解一些,也在不斷的經歷和學習壓力的不斷增大中感受到了心理疏導的重要,知道現在我依然十分感謝我曾經的班主任,在我們壓力最大的時候會用一些調侃的冷笑話來為我們排解壓力。這也算是心理學的妙用吧~
在丁老師的課堂上,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心理學的奧妙,感受到愛情和性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時候的魅力,而不僅僅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感受。
有的時候比照個人經歷——當然是十分淺薄的——覺得這些理論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并非故弄玄虛,也越發(fā)感受了心理學的魅力。
如前,開始有點小后悔為什么當時沒有選擇心理學專業(yè)……
心理學與生活感受二:
《心理學與生活》課程總結及感悟
一 課程簡要總結
心理學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的一門科學。人在生活實踐中與周圍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這樣或那樣的主觀活動和行為表現,這就是人的心理活動。
任何心理活動都是一種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可稱為心理過程。具體地說,外界事物或體內的變化作用于人的機體或感官,經過神經系統和大腦的信息加工,就產生了對事物的感覺和知覺、記憶和表象,進而進行分析和思考。
另外人們在同客觀事物打交道時,總會對它們產生某種態(tài)度,形成各種情緒。人們還要通過行動去處理和變革周圍的事物,這就表現為意志活動。
人的心理現象雖然極其復雜,但又為我們最為熟悉。因為, 一個正常而健康的人,時時刻刻都在不斷地產生著心理現象,并能自我意識到在自己身上發(fā)生的這一切。
如我們能看到顏色、聽到聲音;能回想以前經歷過的一些事情;能動腦筋,進行種種發(fā)明創(chuàng)造;能設想自己未來美好的情景。在這同時,我們還會在內心中產生一種復雜的體驗,如高興、滿意,幸福以及憂愁、內疚等等。
這些發(fā)生在人身上的復雜精神現象,即是心理學稱之為的“心理現象”。心理學的整個內容體系,就是由對上述的人們普遍存在的各個具體的心理現象研究所揭示的規(guī)律所構成的。
心理學主要闡明下列問題:
1.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看到”、 “聽到”、“嘗到”、“聞到”、“觸摸到”,就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膚覺等各種感覺。
2.知覺,是人腦對作用于我們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知覺比感覺要更復雜一些。知覺是在各種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知覺因反映的事物的性質不同而分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三大類。
3.記憶,是人腦對過去感知覺過的事物、經驗的反映。它是一種比感覺和知覺更為復雜的心理過程。記憶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為,一個人一生的所有知識經驗的積累幾乎都是靠記憶來實現的。因此,“記憶”一直是心理學所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4.思維,是一種更高級的心理過程,是人腦對事物的本質屬性進行概括與間接地反映。思維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思考。思維的過程是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以及具體化等環(huán)節(jié)而進行的。思維的形式通過概念、判斷、推理而體現出來。思維的種類主分為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以及非形式邏輯思維、形式邏輯思維。
5.想象和思維一樣,也是一種高級的心理過程。它是人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過程。想象不是憑空進行的。
它總是在以前感知覺過的事物并通過記憶而存留在頭腦中的表象的基礎上進行的。想象,實際就是對記憶表象的一種加工改造和重新的組合。它是創(chuàng)造活動的一個重要的必要因素。
6.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時所產生的一種態(tài)度的體驗。情感總是與人的需要聯系在一起,并總是通過一定的行為表現出來。如高興時的眉開眼笑、手舞足蹈。顯然,情感活動與人的血液循環(huán)以及肌肉、腺體的生理活動有著很大的內在聯系。情感的種類、特征、性質以及情感的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等,是心理學所要闡明的內容。
7.注意,是當我們在感覺、知覺、記憶、思維以及想象的時候,都必須全神貫注,這樣才能看得見東西,聽得清聲音,才能牢記在心經久不忘,才能迅速正確地解答問題和進行創(chuàng)造活動。這種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的狀態(tài),心理學上將之稱之為注意現象。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與集中。注意,不是一種獨特的心理過程,它總是附屬于其他心理過程,如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而存在的,并伴隨進行始終。
8.意志。人們對一切客觀事物認識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改造它、利用它來為人類服務。這種有計劃、有目的地認識和改造客觀現實的行動,心理學稱之為意志行動。
支配這種行動進行到底,達到預期目的心理過程,叫做意志。意志實質是一種調節(jié)、支配、控制人的行為的內在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人們在行動之前自覺而明確地確立目的,并使人們在達到目的的整個過程中能自覺地克服重重困難,抵制外來的種種誘因,從而,使自己的行動始終不偏離預定的軌道,最終,實現目標,達到預定目的。有關意志的內容,也是心理學所要闡述的一個重要方面。
以上就是我對課程內容的簡要總結。下面談談心理學與生活這門課程對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影響以及我的個人感悟。
二 學習心理學對我們大學生的重要意義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tài)度變得更為復雜。我們大學生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對社會心理也十分敏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必須面對各種問題,比如學習壓力過大、人際交往困難、失戀等等。
這就需要我們練就一個強大的內心。心理堅固是我們健康成長發(fā)展的基礎。而學習心理學對我們練就強大堅固的心理有著巨大的作用。
1. 心理堅固可以促進大學生發(fā)展。
堅固的心理德行是大學生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同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上班崗位上發(fā)揚智力水平、生動從事社會舉措以及不斷向更高層次發(fā)展的根本條件。
充分了解德智體等方面的團結發(fā)展,是以堅固的心理德行作為基礎,少數心理堅固形態(tài)徑直攀扯和制約著普及發(fā)展的實現。
2.心理堅固可以使大學生戰(zhàn)勝依附心理,增強獨立性。
大學生通過埋頭的拼搏和濃烈的競爭,告辭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存世界。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在上大學前,想象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神奇,美妙無比。上大學此后,險惡的學習,嚴厲的紀律,生存的四面,讓很多人難以適應。
因此,大學生必須重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立刻立即戰(zhàn)勝依附性,增強獨立性,生動主動適應大學徒活,歡度飽滿歡暢心存大義的大學生活。
3 心理堅固是大學生取得事業(yè)克制的堅實心理基礎。
現如今,擇業(yè)的激烈競爭使大學生心理上引起困擾與不穩(wěn)固感。因此,面對新形勢我們大學生要體貼延續(xù)心理堅固,教育自強、獨力、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質,鍛煉親身的社會生存實力、使親身在變幻龐雜的社會四面中,選取適宜親身角色的正確抉擇,敢于面對痛楚、挫折、挑戰(zhàn),追求更加得當的人格,為事業(yè)克制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
三 學習健康心理學對我的幫助
1.它幫助我克服自卑
我們周圍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對我們青年來說,正確評價自我、接受自我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建立正確的自我觀念,適應環(huán)境,促使性格健康發(fā)展。
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證。怎樣才能增進自我接受感呢?我想,只要我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樹立符合自身情況的奮斗目標、不斷擴大自我的生活經驗、誠實坦率、平心靜氣地分析自我,找出問題之所在,就能及時予以補救,化失敗的打擊為增進自我接受感的動力。
2.它幫助我正確走好學習之路
心理學讓我們的氣質類型粗略地歸納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四種。同學們在學習生活過程中,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現。
但由于氣質本身并無優(yōu)劣之分,故其表現也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盡管很多先天的東西我沒辦法改變,可是我會努力在正確心理學知識的引導下,完善自我,走好學習之路。
雖然這個學期心理學的課程已經結束了,它能帶給我們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東西得靠我們自己去悟,去體會。從心理課上,我學到了很多,并使之應用于生活,現在的我,不再迷茫,不再心理壓抑,不再體會不到幸福感。
多一些信心,多一些愛,才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幸福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是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幸福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和幸福就在你身邊。心理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愛!
最后祝敬愛的田老師,緩解所有心理壓力,沒有煩惱,沒有憂愁,豐富內心世界,永葆幸福感,幸福一生!
更多有關心理學與生活推薦:
【心理學與生活感受】相關文章:
心理學與生活做一個會表達感受的情商高手07-25
感受生活的說說12-03
心理學與生活03-26
感受生活的說說大全05-17
感受生活的說說(優(yōu)選)11-03
心理學與生活的關系12-20
心理學與生活閱讀06-24
心理學與生活考試01-12
心理學與生活論文06-19
心理學與生活心得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