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消除心理上的陰霾
最近這段時間國內國外都不是很太平,突發時間太多讓我們產生了心理陰影,比如不敢去火車站,不敢坐飛機等等,那么面對這些突然時間給我們帶來的恐懼,我們該如何消除心理上的陰霾呢?
五招應對突發事件造成的心理危機
1.減少或避免看引起強烈情緒反應的畫面。觀看帶有暴力、血腥成分的現場圖片會快速喚醒強烈的負性情緒,包括恐懼、不安、焦慮、悲傷等;這種低落的情緒狀態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影響你的生活狀態。所以請不要在相關圖片上停留太久。如果你家里有小朋友,盡量不讓他們看這些畫面,因為這些視覺沖擊對小朋友的傷害可能更大。
2.減少對恐怖事件的間接接觸。即使你并不在現場,但長期間接地接觸這些突發負性事件也會對你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減少刷微信、微博中相關內容的頻率。如果你有朋友有抑郁癥、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病史,尤其需要提醒他(或她)注意這一點。
3.正常完成你手頭上的事情。由于媒體的傳播,我們難免會陷入集體的情緒中。集中注意力在你手頭上需要完成的事情,會讓你緩解消極的情緒。
4.不要放大對別人的刻板印象。針對普通公眾的暴力行為是個別人的行為,施暴者的群體屬性,很容易被放大為對一個群體的刻板印象。一些對群體屬性的描述很容易讓人對整個群體產生偏見。
5.思考作為個人,應該如何行動。災難事件發生后,你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有所行動。比如留意官方公布的一些需要求助的信息,適當協助。但不要抱著獵奇的心態到事件現場或探訪受害者,如果關心不適當,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
專家強調,在搞清真相之前,不傳謠,不在不實信息上再添油加醋,這就是“流言止于智者”中的智者,能做到這一點,必須讓自己感同身受,而不是冷血的旁觀者。
當事人面對突發事件如何自我調適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意外突發事件,無處不在的意外在周圍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健康。而當這些事情真正發生的時候,人的心理必然會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比如否認、自責、憤怒、過度悲傷等,而這些反應的激烈程度會因人而異。當事人及親友如果不能及時地調整心態,都會對未來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
1.承認現實。不幸已經發生,所有的創傷已經形成,既然已經無法挽回,就該寬慰自己、承認現實,其結果會比垂頭喪氣、痛不欲生好得多。
2.及時交流。受害者應多和親友、同事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多與那些關心你的人待在一起,他們能為你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3.轉換視角。有時候,同一現實或情境,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可能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陷入心理困境,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可能發現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在審視、思考、評價某一客觀現實情境時,學會轉換視角,換個角度看問題,就會淡化消極情緒。
4.適度宣泄。當一個人受到創傷時,用意志力量壓抑情緒,談笑自若,這樣只能緩解表面緊張,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善于心理自救者總是選擇合適的方式來宣泄心中的苦痛,如對自己的至親好友訴說心中的委屈和痛苦;或者訴諸文字,讓心中的苦水流瀉出來;或是干脆在適當場合,大哭一場,大叫一番,這也是陷入極度心理困境的最佳自救策略。
5.升華痛苦。創傷和挫折常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壓抑和焦慮。如果一味地憋氣愁悶,頹唐絕望,其實是用已發生的不幸在心理上懲罰自己。善于心理自救者,能學會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努力化創傷為動力,將不良情緒升華為一種力量,投入到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有利的事情中去,在獲得成功的滿足時,也消除了壓抑和焦慮情緒,達到積極的心理平衡。
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心理防護能力
心理學專家指出,保持良好心態,往往能規避突發事件所帶來的災害。人在遭遇突發事件時,不同的人心理反應是不一樣的,心理素質較好者,也會感到緊張害怕,但大腦清醒,肌肉有力,反應敏捷,行動有力;心理素質不好者,如平素膽小怕事者,見災難臨頭會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不知趕快逃離,最終遭至危險。盡管每一個人面對恐慌、災難、死亡等危險,都會感到擔心、害怕,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害怕不是辦法,擔心無濟于事,要防患于未然,提高自身心理防護能力,以應對突發的災害事件。
1.樹立災害應急意識。在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災害面前,只要有準備,絕大多數災害事故的損傷是可以降低的。人人樹立災害應急意識,是可提防災害發生的。一旦災害來臨時,我們就會做到心理穩定、快速進入應急狀態,將平時學到的應急知識發揮出來,降低災害損失。
2.要有應急知識和技能的準備。有些情況還需要一些應急物資和儲備,學習積累一些應急防護知識和防護技能。平時積累防災知識,對災害時的心理穩定有重要作用。例如有毒氣體傳播與風向有關,上風方向相對安全,我們就要注意本地的風向變化。有的知識還要隨著情況的變化不斷地學習,例如對新發傳染病的防護知識等。
3.從正規渠道獲得信息。在現代生活中,信息的來源很多,特別是在自然災害、戰爭災害來臨時,可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可能有虛假、失真和欺騙性信息。在災害面前要能辨別真偽信息,才能不被誤導。實踐表明:一個地震謠言對社會的影響不亞于一次中等強度地震的影響。傳聞帶來的負面影響有時甚至超過災害本身。
4.磨煉意志,鍛煉提高心理素質。可能大家聽到過這樣的報道:有人在災害被困無援的情況下,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和強烈的求生欲望等到救援、獲得生存。求生信心和勇氣來源于對生活的信賴。這種心理素質需要靠平時養成,通過各種活動,有意識地進行一些鍛煉。如通過長跑磨煉人的意志和耐力。通過練習模擬火場逃生,減小或消除對大火的恐懼。通過參加以生存訓練為內容的集體活動,體驗如何克服困難的過程,總結經驗,磨煉自己,鍛煉提高心理素質。
《如何消除心理上的陰霾》
心理上的陰霾可能源于各種因素,如壓力、挫折、創傷等,它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消除心理陰霾的方法:
一、自我認知與接納
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思維模式。意識到自己正處于心理陰霾之中是改變的第一步。接納自己當前的狀態,不要過分自責或自我否定。例如,當感到焦慮時,承認這種情緒的存在,而不是逃避或抗拒它。
二、積極的思維方式
嘗試用積極的視角看待問題。當面臨困難時,思考其中可能蘊含的機會和成長的可能性。比如,一次工作上的失誤可以被視為學習和改進的契機,而不是單純的失敗。
三、運動與放松
定期進行適量的運動,如散步、跑步、瑜伽等。運動可以促進身體分泌內啡肽等神經遞質,改善心情。同時,學會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漸進性肌肉松弛等。每天花幾分鐘進行深呼吸練習,能夠有效緩解緊張情緒。
四、良好的社交支持
與親朋好友保持密切的聯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歷。他們的理解、支持和鼓勵能夠給予強大的心理慰藉。參加社交活動,擴大社交圈子,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五、興趣愛好培養
投入到自己喜歡的活動中,如繪畫、音樂、閱讀、烹飪等。這些活動能夠讓我們專注于當下,忘卻煩惱,并且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
六、心理咨詢與治療
如果心理陰霾較為嚴重,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或治療師的幫助。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分析療法等都可能對改善心理狀態起到積極作用。
七、設定合理目標
將大目標分解為小的、可實現的階段性目標,逐步完成,增加自信心和掌控感。例如,想要提高學習成績,可以先從每天多學習一小時開始。
八、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維持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總之,消除心理上的陰霾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并持之以恒地進行實踐。只要有決心和耐心,每個人都能夠走出陰霾,重新擁抱陽光。
【如何消除心理上的陰霾】相關文章:
面試如何消除緊張11-25
如何消除恐懼記憶04-02
如何消除考試緊張01-17
如何消除考試焦慮03-17
心理上,如何應對突發事件11-20
如何消除地震心理恐慌?01-08
面試如何消除緊張優秀05-22
如何消除兒童焦慮心理03-26
如何消除演講的緊張心理01-24
面試如何消除緊張(精華)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