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抑郁癥病因
郁癥是躁狂抑郁癥的一種發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癥狀。抑郁癥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約15%的抑郁癥患者死于自殺。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抑郁癥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病病。按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根據對社會功能損害的程度抑郁癥可分為輕性抑郁癥或者重癥抑郁癥;根據有無“幻覺、妄想,或緊張綜合征等精神病性癥狀”,抑郁癥又分為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和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根據之前(間隔至少2個月前)是否有過另1次抑郁發作,抑郁癥又分為首發抑郁癥和復發性抑郁癥。
遺傳因素(10%):
大樣本人群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與患病者血緣關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級親屬患病的概率遠高于其他親屬,這與遺傳疾病的一般規律相符。
生化因素(25%):
兒茶酚胺假說:主要指抑郁癥的發生可能與大腦突觸間隙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的濃度下降有關;由于很多抗抑郁劑,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或者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等使用后,雖然大腦突觸間隙這些神經遞質的濃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還是需要2周左右才會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體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說。
心理-社會因素(25%):
各種重大生活事件突然發生,或長期持續存在會引起強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體驗,導致抑郁癥的產生。迄今為止,抑郁癥病因與發病機制還不明確,也無明顯的體征和實驗室指標異常, 概括的說是生物、心理、社會(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也正因為抑郁癥目前病因不明,有關假說很多。
【抑郁癥病因】相關文章:
腹痛的病因及癥狀01-06
齲齒的病因及危害09-20
抑郁癥介紹10-12
牙齒磨損的病因、分類及修復重建08-26
強迫癥的病因與發病機制10-18
兒童的抑郁癥跟成人的抑郁癥有什么區別04-15
抑郁癥的日常表現10-18
對抑郁癥的認識療法05-10
抑郁癥的案例分析09-26
抑郁癥的飲食建議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