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結
導語: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渠道之一,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是我校課程改革的重要一環。以下小編為大家帶來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結文章,僅供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結1
一、教學方面
1、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樹立"身教"楷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教師。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在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組織各項活動的過程中,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無時無刻不在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教師的作用是無處不在、不可取代的。教師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影響著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效。因此,我們首先閱讀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保護學生的心理資源、如何對學生進行一般性的心理輔導等方面的書籍。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共同研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操作方法。并身體力行,時時、事事、處處為學生做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2、堅持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渠道之一,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是我校課程改革的重要一環。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文件精神開發校本課程。在沒有教材的情況,自行設計課程,編寫教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在以往開展的基礎上,對該課程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課程以活動課為主。本學期,我們努力設計好每一堂心理課,盡量做到以活動為主,以學生的體驗為主,在心理教育課堂中運用心理測驗、錄像、音樂、心理劇、討論等多種手段。這樣做的效果就是使每位學生在課堂進程中都有發言的機會,都有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真正做到全體學生參與,學生在熱烈有趣的活動中情感得到體驗,行為得到訓練,同時他們在活動中相互合作,相互溝通,增進了學生間的人際信任和合作觀念,使課堂環境更加融洽,課堂效果更加明顯。
此外我們從規范課堂教學入手,保證上課的質量。一是加強集備。我們組成了以李全喜老師為組長的集備組。把周一上午作為集備時間,大家共同討論。這樣不僅加強老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規范了課堂進程、上課的內容和上課的進度,使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系統化,有序化,避免了心理健康課的無序化和隨意化。二是和學生制定課堂契約,同時把平時的考勤、課堂表現、課外作業的完成情況和學生的成績掛勾,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
從學生的反應上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開展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提高了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好評。
二、活動方面
舉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小學生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于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小學生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為了排除小學生認識、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礙,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優化他們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特舉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2、有針對性地指導班主任和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內容涉及:指導學習方法,減少學生的考試焦慮,人際關系,學生之間的正常交往,增進班級團結。
3、做好個別輔導的同時,針對六年級學生學習壓力大,心理負擔重的實際,我校在2013年6月期末考前給六年級的學生舉辦了以"如何復習迎考"為內容的團體心理輔導,()給六年級學生把好學習考試心理關,使學生能以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面對考試。
三、教研方面
1、本學期,心理健康教研組每月一次教研,共同探討小學各階段心理輔導活動課,交流分析各個年段的教案。在教研中,討論心理健康課的目的,基本模式,教師應該持有的理念等等。通過教研,促進每位教師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輔導行為,課程設置,鞭策我們更廣泛地去吸收先進的思想,學習有效的輔導手段,閱讀大量的心理學書籍。教研讓組內的教師既辛苦的耕耘著,又收獲了一顆顆豐碩的果實。
2、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集整理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國家統一的教材,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其課堂模式有團體輔導的特征,又應具備課堂教學的一般形式。教研組一直致力于開發校本教材,梳理一年級至六年級學生可能面臨的發展性問題,初步架構課程內容。并在各級教研活動中,不斷修訂自身的理念,開發出有效的心理輔導教程。
總之,在過去的一學期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進步中前進,但還有許多不足:如心理健康教育課還需要加強、改進,我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觀念還要進一步轉變,我們仍然有部分班主任、集備組長、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與重視還很不夠。今后我們要繼續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特別是廣大教師要轉變觀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真正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健康、溫馨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結2
一、注重科學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老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而且應當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教師,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
教師教育工作內容包括發展性教育與補救性教育兩項重要內容。發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進行培養促進,補救性教育則主要是對心理處于不良狀態或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專門的幫助,使之恢復正常狀態。我們不能夠等到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才開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那樣就顧此失彼,得不償失。我們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方面,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為孩子們建設好和諧平等的集體,讓每一個孩子能夠生活在充滿關愛、溫暖、上進的環境之中。
二、創設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
校園的教育教學環境是指校園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及校園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學生生活、學習和游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
創設和諧、宜人、優美、安全、舒適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地成長。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如何減輕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壓力,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一種良好心態?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心靈得到溝通,理念得到認同,情緒得到調節,行為得到訓練,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松。這樣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當學生的思維、情趣、愛好都有了張揚的空間時,就會走進老師和老師攀談并成為朋友,為學生的心理健全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加強校園心理文化建設。實施心理教育,利用學校的隱性課程校園文化,把這無聲的教育與有聲教育相結合。如設立心理教育專題板報,成立心理教育校刊,開設心理圖書閱覽室,開展心理專題手抄報等做法,可營造一種濃厚的心理教育氛圍,起滲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心理教育。
學生的心理健康離不開社會環境的熏陶。營造一個寬松、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培養學生一個完整的自我,一個人格健全的自我。
三、心理健康教育伴我成長
俗語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教育只有真正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才能夠取得最大的效益。學習的過程就是大腦活動的過程,孩子們的一切感知都是通過人的各種系統反映給大腦,大腦再指揮人體器官進行各種行為。教育工作者要能夠讓孩子們樂于學習,要激發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孩子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達到自愿學習,自主學習的狀態,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得快樂,老師教得輕松。
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己經不再是主體作用,而是引導主體孩子們的作用,是主體的服務者。孩子們的個性心理特征各式各樣,學習也千姿百態,這就意味著教師要采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即因材施教。學習的類型各異,有的先天性能優越,有的天生不盡人意。這就注定了教育工作中要作兩項工作:一是心理健康素質培養,主要是教育與培養個體形成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助其學業事業成功。二是健康心理維護,主要是使個體形成并維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從而能適應社會,正常地成長發展。
師生真誠相對,理解鑄就成長。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許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訴我們:不理解何來教育。只有深入地理解學生,才能成功教育。
作為一名老師,如果不理解兒童的心理情感,不與他們真誠的相處,難以順利開展工作。讓我們師生都充滿信心和希望,成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高素質人才教學相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使教師、學生自我成長,提升幸福指數。
【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結】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總結總結07-08
心理健康教育總結的范文09-14
中班心理健康教育總結07-09
心理健康教育周總結07-09
心理健康教育總結范文07-09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總結07-09
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總結07-08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總結07-08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總結07-08